语录达人鲁迅先生就是一位著名三国迷,他有多痴迷这一题材,且看他的购物记录:
“午后同三弟往艺苑真赏社买《三国画象》一部二本,一元二角。”
“又豫约《全相三国志平话》一部三本,《通俗三国志演义》一部二十四本,共泉十元八角。”
“下午得商务印书馆景印百衲本《二十四史》第二期书《后汉书》《三国志》……”
“六月九日三国志裴注述一本”
三国魅力为啥这么大,鲁迅自己道破个中缘由:
“三国底事情,不像五代那样纷乱;又不像楚汉那样简单;恰是不简不繁,适于作小说。而且三国时底英雄,智术武勇,非常动人,所以人都喜欢取来做小说底材料。再有裴松之注《三国志》,甚为详细,也足以引起人之注意三国的事情。”(鲁迅:我真的说过这话。)
于是古今中外三国故事众说纷纭,但三国的魅力并未因此削减,仍有千古谜题有待人们追寻破解,经典在咀嚼演绎中生长出新的况味。
而历史中的三国究竟什么样,到底还有哪些被演绎掩盖了的真实?在今天,这些疑惑就只能通过考古发现来解答了。
2016年,时任东京国立博物馆副馆长的松本伸之拜会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提出希望与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合作举办“三国志”主题的展览,回应中日三国文化迷心中共同的三国情结。
经过两国专家三年的协同努力,共同考察、寻访了中国境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几十家文博单位,从中精选了两百余件珍贵的历史文物,以独特的视角再现真实三国的历史风貌。
经过来自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中国社科院文物考古研究所、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等机构专家学者的研究整理,在国内近四十家文博机构的支持配合下,这次考察成果被整理集结为《寻踪三国——文物里的魏蜀吴新图景》一书终于面世了,在史书和演绎之外,让大家能一睹真实三国的精彩风貌,刷新原本对演义三国和史志三国的想象。让我们来打开这个新世界的大门——
一、了解三国,先从煌煌大汉开始
这是河北涿州博物馆收藏的东汉铁犁。铁犁上宽下窄,中间有一段凹槽,适于翻掘土壤,它充分利用了铁这一材料的牢固耐用的特性,是完全没有任何多余设计的实用器。
铁犁让人联想起强汉的农业生产力,这些耕作工具的发明推广让汉人实现了“粮食自由”,人人吃饱穿暖,社会一片乐也融融。
东汉豪门望族陪葬的超豪华陶制谷仓模型,高一米有余,制作相当精致。对于这些东汉豪族来说,这些谷仓是财富威望的象征,即使是陪葬用的模型也不忘攀比豪华。
从著名的甘肃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豪华仪仗俑,更能说明当时豪门大族的奢华威仪。这是我国迄今所见规模最大一组铜车马俑,它们属于东汉末年凉州权势张将军,而这位张将军很可能就是董卓的部下。在那个充满混乱动荡的世界,只有极少数人能拥有这样的陪葬品。部下的丧葬规制尚且如此,董卓权倾朝野时的风光显赫想见一斑。
同样也是张将军陪葬的华美铜樽,大概是我们今天盛汤用的汤盘大小,每个细节都被工匠细细雕琢修饰过。樽是宴席上盛酒的容器,不知有没有见证过军阀府上的欢宴。
然而危机已悄然潜伏。为贵族营造墓室的社会底层工人,将他们无法吐露的哀怨信手涂写在砌筑墓室用的墓砖上。20世纪70年代,考古学家从曹氏家族墓葬中发现了六百多块这样的墓砖。其中有一块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上面出人意料地写着黄巾军起义口号“苍天乃死”,呼应史书记载。而讽刺的是,这块文字砖正出土于依靠镇压黄巾军起家的曹操的祖茔中。
二、冷兵器时代的战争
黄忠和魏延的大刀、徐晃的大斧、黄盖的铁鞭、武安国的铁锤、吕布的方天画戟,特别是关羽那把重型兵器青龙偃月刀,《三国演义》中各式神兵利器让英雄人物多了些天兵天将的色彩。但学者考证后认为,三国时期最常用的兵器其实是戟、矛一类的轻便武器。虽然如此,由于冶铁业的飞速发展和战乱时代对武器的迫切需求,三国时军事领域确实涌现不少发明。
云南昆明出土的蛇形铜叉,难不成这就是《三国演义》中蛇矛的原型?
扎马钉,出土于魏蜀激战的定军山古战场,兵器有魏国的特征。据传扎马钉是诸葛亮的发明,这种暗器有四个锋利的尖爪,随手一丢,总有三尖着地,一尖向上刺起,很难避其锋芒。能发明出这种武器的诸葛亮,一般人确实不能去招惹他。
吴国墓入口附近安置的武士俑,可从他的身上一窥三国士兵的风姿。在今天看来,这件陶俑虽然昂首作势,似乎还是有点儿本事的样子,但这位哥夸张的五官和敦实的身型还是让他看起来平添几分与战场硝烟无关的萌感。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之外,《寻踪三国》这本中收录了众多三国战场上常见的钢铁兵器,如常用的刀、剑、戟,以及钩镶、礌石、撞车头、弩机等,在这里就不再剧透了。
三、三国英雄一探究竟
刘备自称为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人,以此作为自己复兴汉室的正当性。《史记》中记载的刘胜并做什么大事业,寥寥几笔带过的都是关于他好声色玩乐的个性。大名鼎鼎的河北满城汉墓便是刘胜夫妇的墓葬,随葬品奢靡华贵,其中如长信宫灯、博山炉等,已成为中国文博的代表符号。《寻踪三国》就收录了这位传说中刘备的先祖的陪葬品。比如镶嵌着绿色玻璃,通体鎏金的铜壶,或是表面错金银装饰,眼部装饰玛瑙的镇席,都是极尽华丽之能。
相比之下,这件玉猪则内敛朴素许多。墓葬的主人,目前最有力的说法是曹操之父曹嵩及其夫人。
玉器是只能用于贵族墓葬的随葬品,尽管它外形并不精致奢靡,但也是高贵身份的象征。这件玉猪被握在墓主人手中,可能人们认为玉器有使逝者身躯不腐的神奇能力。
此外,猪还代表后代繁盛昌隆——曹氏一门风云人物辈出,先人的遗愿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
说到曹氏家族,必须要提到《寻踪三国》一书还精心收录了重磅考古发现——曹氏一门三人的墓葬随葬品。
外形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奇特,但我们需要留意石牌文字:“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魏武王,也就是曹操。这块石牌记录了魏武王的随葬品清单,包括他生前所用的矛、戟等武器及生活用品。这块细长石牌,是确定此石牌的出土墓为曹操高陵的重要证据。
根据《三国志》记载,由于天下未定,曹操曾提出不尊古法,身后安葬于贫瘠之地,根据天然地势为募集以节约民力,臣下在丧事之后解除丧服,恢复职务,这些都反映了曹操作为一位政治家、军事家不泥古、节俭务实的一面。
而曹操墓的发现,甚至包括曹植墓出土的寒简的随葬品文物,也证实了曹氏家族提倡的薄葬之风。如书中收录的石圭、石壁。圭与壁均为中国传统的祭仪礼器,但曹植墓中,传统奢侈玉器改为了朴素的石器。
作为开创了新时代的人物,曹操的陪葬品中也不乏当时的新颖之物。张合器便是典型代表,它的顶部有两处突起部分,将其扭动,下部的炮弹形状部分便会左右敞开,无底板。由于没有其他相似的作品,我们尚不知道它究竟是作何使用。
四、还有更多属于每个三国迷自己的精彩
这个项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曹魏邺城考古发掘队队长朱岩石老师任学术顾问,并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博士后李云河编写文物介绍,即便对不了解文物的读者来说也是亲近好读的。
书中还收录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的两国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从不同的角度阐释这一时期的考古发现,有兴趣深入阅读的读者,可以沿着学者提供的脉络继续深挖。
此外,为了便于读者对照史书记载,文物所对应的古籍原文,也都被摘选编录到书中,方便读者比较阅读。
本书的作品由全国近四十家文博机构提供,仅仅是这样一项文物搜集工作就已足够艰巨。为了完美呈现这样一次难得的三国文物大汇聚,出版社选择国内最好的艺术图书印刷厂雅昌承印。
内文反复调色修改,并全部使用四色彩印,其中金色的文字还单独印刷了一遍潘通色的古铜金,显得更加庄重、典雅,仿佛有鎏金铜器一样的光泽感。
内文用纸则选择了柔和不反光的特种书纸,锁线装订的设计可以让图书完全平摊打开,是本非常有分量、有品质和阅读感的书,值得长久保存翻阅。
而上面仅仅是本书两百件文物中的其中一小部分。无论你是三国迷还是历史爱好者,无论你喜欢考古文博还是文学乃至游戏,无论将这本书当作参考书还是阅读欣赏,从这些异彩纷呈的国宝中,从真实历史的版图里,每个读者都一定能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新想象。
1.《qq三国里的工匠书有哪些看这里!寻踪三国——召唤文物里的真实历史新想象》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qq三国里的工匠书有哪些看这里!寻踪三国——召唤文物里的真实历史新想象》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117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