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话题广场 > 历史专区 > 三国

【三十六计哪些出自三国时期】专题三十六计之~无中生有

无中生是36界中的计谋,出自《老子》第40章。“天下万物存在,无益。

”老子想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有是从无开始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这是一种规律。

这一计谋的原文是:“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什么意思呢?就是用假象迷惑敌人,但又不要一味的弄虚作假,而是要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假中有真,虚中有实。

计谋的使用是具有两重性的,无中生有之计亦是如此,它可以被用来陷害忠良,也可以用来制造神话。

秦桧捏造罪名

陷害精忠报国的岳飞

历史上,最让人扼腕叹息的冤案就来自于无中生有。

南宋末年,宋高宗赵构偏安于临安(今杭州)。那时候,宋高宗的父亲宋徽宗和哥哥宋钦宗两个皇帝都被金国掳走了。不过宋高宗并不打算将他们救回。

可是岳飞却要北伐,收复失地,还要将二帝迎回。岳飞的做法并无问题,是爱国的表现。

只是在宋高宗赵构看来,这一做法就是在夺他的饭碗,宋高宗心里很清楚:“现在我是皇帝,我的父亲和我的哥哥也都是皇帝,如果他们回来了,还有我的位子吗?”

在岳飞决定北伐的那一刻,宋高宗就没想让他活了。而对此心领神会的是谁呢?是当时的丞相秦桧。秦桧得到了宋高宗的授意之后,就开始罗织罪名,准备陷害岳飞。

岳飞精忠报国,当然不可能有谋反的行为,秦桧凭空捏造,陷害岳飞有谋反之罪,最终岳飞被秘密杀害了。

正所谓君心难测,岳飞只想着收复河山,并不了解宋高宗赵构的内心,对皇帝毫无防范,他不知道最不想收复失地的不是别人,恰恰是皇帝本人。

刘邦巧用斩杀白蛇之事

为夺取天下奠定基础

历史上,也有人利用无中生有制造了神话,他是谁呢?正是刘邦。

据说刘邦在沛县当亭长的时候,有一天用剑砍死了一条横在路上的蛇。杀蛇并非大事,尤其是在蛇比较多的南方,那就更普通了。

不过,刘邦杀死的是一条不同凡响的蛇,准确地说应该是不同凡色。他杀死的是一条白蛇。

在古代,人们的科学认识水平还不高,很难解释这件事情。人们会见到各种各样的蛇,但是白蛇确实很难见到。所以杀死白蛇就变成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刘邦杀死白蛇后,马上就有人替他宣扬,于是就有了这么一段故事:刘邦斩杀白蛇之后没多久,有个老太太出现在了斩杀白蛇之地哭泣,老太太哭诉自己的儿子是白帝之子,却被赤帝之子给杀害了!

老太太这番话不就是说刘邦是赤帝之子么?而且这个老太太也很神奇,哭完就消失了。这一下子这个故事就一传十,十传百,一里传十里,十里传百里就传开了。所有人都觉得刘邦是个大人物。

而那个时候,正好赶上陈胜、吴广大泽乡揭竿而起,发誓要推翻秦王朝。于是,刘邦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他就把那些对他顶礼膜拜的人召集了一下,拉起一竿子人马,跟随陈胜、吴广汇入到起义军的洪流之中。后来,整个天下都归到了刘邦的手里。

斩杀白蛇本就是一件极其普通的事情,虽说白蛇难见,但是蛇也是会得白化病的,不过当时的人们又怎么知道这些。

刘邦之所以能够胜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摸透了当时人们的心理,盲从、迷信、愚昧、无知。

张巡大败令狐潮

解了庸丘之围

其实无中生有之计运用得最精彩的还是在战争之中。

安史之乱的时候,有一场小小的战役,这场战役就是无中生有的经典案例。

安禄山叛乱之后,叛军所到之处所向披靡,各地的守城将领,纷纷倒戈,但是有一个人就是不降,他就是驻守庸丘(今河南杞县)的唐朝将领张巡。

安禄山听说张巡不降,派出他手下的大将令狐潮带领四万兵马讨伐张巡。当时张巡只有三千兵马,怎么能抵挡得住几万大军呢?而且他发现自己没有多少弓箭了,守城没有箭怎么能行?

这个时候,张巡想到了草船借箭这一故事,想到这一点,他立马命人扎了一千多个草人,然后給草人穿上黑衣服,到了半夜的时候,用绳子将草人吊下城去。

令狐潮的手下看到了墙头的黑衣人,认为这是张巡要派人夜袭,马上向令狐潮报告。令狐潮随即命令手下放箭,嗖嗖一通箭射出去后,那些黑衣人却上去了。

过了一会那些黑衣人又下来了,这么反反复复,令狐潮发现自己中计了,急忙下令停止射箭。而此时,已经射出去了几十万支箭。张巡平白无故地就得到了这么多箭,守城更有底气了。

过了几天,张巡又开始将草人放下,这时候令狐潮的人对此早已习惯,看着草人下来也不理会了。他们觉得张巡太傻,又玩同样的把戏,想借箭,可没那么容易!

张巡是不是真的太傻?当然不是。因为打从一开始张巡的目的就不是借箭,而是另有企图。

令狐潮的士兵看着墙头那一上一下的黑衣人,极其不耐烦,竟然呼呼大睡了。就在他们安心睡觉的时候,五百个黑衣人,再次吊下来,这次不是草人,而是五百精兵。

下来以后,黑衣人进到令狐潮的营中,见人就杀,见马就砍,见账篷就烧,一时间人喊马嘶火光冲天。再加上这个时候张巡立刻打开城门带领他手下剩下的两千多士兵冲杀出来,半个晚上把四万多人,杀得望风而逃,丢盔卸甲。

无中生有是三十六计中运用最广泛、也是最难防范的一计,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让人难以判断,那么无中生有之计真的就无法防范了吗?

有一个办法,就是三个字,不轻信。这三个字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就非常难了。正如有句话说的那样:谣言止于智者。越是关键时候,越是保持清醒的聪明人才能看清虚实

1.《【三十六计哪些出自三国时期】专题三十六计之~无中生有》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三十六计哪些出自三国时期】专题三十六计之~无中生有》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124818.html

上一篇

【vivo放置三国跟哪些平台互通】专题自研芯片+骁龙888Plus!vivo X70 全系曝光,稳了

下一篇

一点三国在哪些平台有专题之雷神创作大师挑战5大必玩3A大作之《全面战争:三国》

【三十六计哪些出自三国时期】专题三国演义“36射手”大排名

【三十六计哪些出自三国时期】专题三国演义“36射手”大排名

三十六计哪些出自三国时期相关介绍,继“36刀将”、“36枪将”之后,“36射手”也与友友们见面了! 请尽情畅读,本文将会是您看过的最系统、最全面的箭手盘点和箭术分析,而“三国兵器谱”终极大盘点,我们放在下一篇。 达到当天最大量API...

三十六计哪些出自三国时期看这里!细数三国演义中的计谋,三十六计居然一个不少!(第2/4篇)

三十六计哪些出自三国时期看这里!细数三国演义中的计谋,三十六计居然一个不少!(第2/4篇)

三十六计哪些出自三国时期相关介绍,十、笑里藏刀 释义:原指外表和气而内心阴险。兵书中指让敌人相信我方,并使其麻痹松懈,我则暗中策划,一有机会,立即动手。 达到当天最大量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演义中应用: 董卓于洛阳欺主弄权,群...

【三十六计哪些出自三国时期】专题《三十六计》记忆口诀

【三十六计哪些出自三国时期】专题《三十六计》记忆口诀

三十六计哪些出自三国时期相关介绍,《三十六计》是中国兵学史上第一部专门论述兵的“轨道”艺术,即军事战略的兵书,不仅要总结和提炼战队兵战略,还要与《易》里相结合,发挥哲理性、创造性,在兵学史上有其一席之地。    那么,三十六计如何记忆...

【三十六计哪些出自三国时期】《三十六计》解析 第二计:围魏救赵

【三十六计哪些出自三国时期】《三十六计》解析 第二计:围魏救赵

三十六计哪些出自三国时期相关介绍,围魏救赵 解释: 用欺骗的手段暗中活动。 出处: 《围魏救赵》选自《三十六计》,此计名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讲的是战国时期齐国与魏国的桂陵之战。 原文: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