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陕西汉中书香县的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热搜,原因是发现了一只毒蛇。
原来,这是一条并不珍稀的古老毒蛇——白头蝰蛇,长约30厘米,蛇头呈箭头三角形。独一无二的白头蝰蛇
白头蝰,又名白缺蝰,属于脊索动物门,爬行纲,有鳞目,蝰蛇科,白头蝰属。作为蝰蛇科下的一个单型亚科,目前没有任何亚种被确认。从这个角度而言,它可以被称作“独一无二”。
白头蝰是一种比较原始的蛇种,它的头部呈白色或淡黄色,并掺杂灰色的横纹。仔细观察会发现,它们的眼睛也是淡黄色的,瞳孔则是直线型。它的身体颜色主要是深蓝色、灰色或黑色,有着幼细的白色、橙色条纹,令人印象深刻。
它的头部形状稍呈扁平状及椭圆形,头部上有着与一般蝰蛇不同的大鳞(一般蝰蛇头部紧密覆盖着细碎的鳞片)。白头蝰的牙齿是空心牙,同样可以注射毒素,而它的毒牙却略显短小,与其它毒蛇的毒牙相比有点格格不入。毒牙尖端部位呈脊状,如同一把瑞士短刀,十分少见。与之相对应的,白头蝰分泌毒素的毒囊体型相对地细小。相比一般蝰蛇,白头蝰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它是卵生的,还会进行冬眠。(其它蝰蛇都是卵胎生,产卵于体内孵化,直接产后代于母体)
令人头疼的绝食者
白头蝰是世界爬虫界专家公认最令人头疼的毒蛇之一,也是我国现存27种毒蛇中毒性相对中等的,并不致命。它生活于山区(海拔1000米左右),栖息于岩石洞穴,喜欢较清凉的环境(约20至25摄氏度之间)。
欧美国家曾经多次尝试进口白头蝰,结果都是全军覆没,绝食而死。它们在野外被捕捉之后转人工饲养,会绝食直到饿死,直到科技发达的今天,这个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因此白头蝰无法人工养殖和繁育,这一特性也让白头蝰“声名大噪”。
对于白头蝰的绝食,世界爬虫学界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主流的说法有两种:白头蝰在低海拔高温反应,导致内脏器官损伤而绝食;另一说法则是由于其食物的特殊性,它在自然界主要吃鼩鼱(鼩鼱:读音qú jīng,是自然界中最小的哺乳动物之一,一个常常被误解为老鼠的小家伙,下次我们再详细介绍它)而无法适应啮齿类动物。
为什么要保护毒蛇?
很多人会问:既然对人类有害,我们为什么还要保护蛇类?
其实认真说,蛇是被人类误会最深的动物。蛇并不会主动攻击人,有些人被蛇咬伤,只是因为你离它太近或它被踩到,让它觉得自己的生存受到威胁而做出的本能反应。全世界被蛇咬死的人数相对不多,然而每年被猎杀端上餐桌的蛇类,有几百万之巨甚至更多。蛇在地球上生活了几亿年,而人类只有短短几百万年历史,从这个角度来说,是人类在侵占蛇的栖息地,是人类在猎杀蛇,而不是蛇类威胁人类,在寻人类的仇,而人类也根本就不是蛇的捕食对象。
蛇作为生物链的重要一环,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蛇是杂食动物,蚯蚓、蜗牛、昆虫、鼠类、蝙蝠等小动物均是它的食物,而它也被一些猛禽和其他动物所捕食,供养着食物链上层的许多动物。如果蛇类被消灭了,那么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其食物链下层的一些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害虫,如蜗牛、老鼠等将会泛滥成灾,产生严重危害。其食物链上层以蛇为生的许多物种,也会随之衰亡直至灭绝,对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生态系统稳定,才能维护人类的根本利益。这个利益超过任何局部的利益和短期利益,我们不能短视。一旦生态系统崩溃,那么包括人类在内,谁都不能幸免。而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的决定性因素,它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多样性;生态系统的稳定还取决于生态系统内部的关系复杂度,包括食物链关系、竞争关系、依存关系、同化与异化、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生产消费和分解等诸多环节,缺一不可,其中物种多样性直接作用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内部的复杂度,显得尤为重要。(这部分内容在中学生物书中相关章节有详细说明,这里不做赘述)如果因为人类的好恶,今天灭绝几种,明天灭绝几种,虽然短时间内看不到明显后果,但是长此以往,如同温水煮青蛙一般,生态系统迟早有崩溃的那一天。如果那一天到来了,对于人类而言可能是灭顶之灾。
保护蛇类,保护各种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其实质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生存的地球家园,保护人类自己。人与蛇不是敌人,都是地球大家庭的一份子,都是地球生物圈的一员,完全可以和谐共生。
关于部分报道中的错误描述,有必要澄清一下:
1.这次发现的白头蝰,有些误传为在陕西首次发现,实际上只是在陕西省西米县米仓山自然保护区内首次发现;
2.白头蝰并不是我国所独有,主要分布于越南至华南一带,并且在东南亚地区也可散见;
3.白头蝰的毒性并不是我国现存毒蛇中毒性最强的,其毒性只是处于中等,对于青壮年而言并不致命;
4.白头蝰并不珍稀,也不是“世界罕见”。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无危(LC);1998年被《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列为极危种;2004年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易危动物,并未达到“珍稀”标准。
参考资料:
1.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白头蝰.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11].
2.TIGR爬虫类数据库:白头蝰
3.刘海民.内科学(第三卷).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8.10:1080
4.姚崇勇,龚大洁.甘肃两栖爬行动物.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06:145
你支持保护毒蛇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宝贵观点。
#科学燃计划##陕西发现古老珍稀白头蝰蛇#
1.《【白头蝰蛇】白头蝰:并不珍稀的古老毒蛇,因绝食而出名,为何我们还要保护它》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白头蝰蛇】白头蝰:并不珍稀的古老毒蛇,因绝食而出名,为何我们还要保护它》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pet/2396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