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长白山
我国蛇类分布态势是南多北少,大部分是因为气候。
南方气候湿润多雨,即便是在冬季,温度也并不高,适合大部分蛇类的繁衍生息,蛇类多样性就丰富。而北方尤其是我国的东北地区,地域平原辽阔,太行山系以及大小兴安岭植被丰富,由于地处极寒地带,分布的蛇类并不多。黑龙江省地处我国的最东北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干燥寒冷。西北部至东南部分布着大兴安岭、小兴安岭等类型不同的山地与丘陵。地势低缓,各种阔叶林、针叶林和混交林,平原广阔,土地富饶。蛇类作为变温动物,即便是这样林地面积广阔的富饶土地上受限于气候条件,分布的种类极少。
根据统计的资料表明,黑龙江省的蛇类为2科6属11种,都属于古北界蛇类。这还是十几年前的调查结果,已经多年未有新种记录更新报道。最近十几年来,由于人类干扰活动的增加,以及人为的捕杀,有些蛇类的野外数量已变得稀少,这11种当地分布的蛇类的野生种群状况也无具体的调查统计。
11种蛇类中有4种为有毒蛇类,3种属于蝰科蝮亚科亚洲蝮属蛇类,1种属于游蛇科后沟牙毒蛇。分别是西伯利亚蝮指明亚种(哈里斯蝮)、黑眉腹以及乌苏里蝮蛇;其他的无毒蛇类为游蛇科下的蛇类。东北地区是亚洲蝮属蛇类的起源和分化中心,这一片区域分布的蝮蛇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学者争议的焦点之一。
有毒蛇类
西伯利亚蝮指明亚种(哈里斯蝮)
关于这种蛇类的分类在过去几十年一直有争议,最初认为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以及华北地区的这种蛇类是中介蝮。后来已被证明是西伯利亚蝮指明亚种,在黑龙省境内分布在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适应极寒地带,数量稀少。
黑眉腹
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南部地区的东部山地以及小兴安岭东南部也有小面积分布。最初认为这是岩栖蝮的一个亚种,后来证明岩栖蝮就是黑眉腹的同物异名。黑眉腹和哈里斯蝮一样分布的区域比较狭窄,并不重合,数量也不多。
乌苏里蝮
这是东北地区分布最广泛的有毒蛇类了,由于其适应能力强,广泛分布在黑龙江省境内,是当地的优势种有毒蛇类。
虎斑颈槽蛇
俗称野鸡脖子,是我国的广布种蛇类,强悍的适应能力,遍布大江南北。在黑龙江省也有分布,不过数量也并不多。属于后沟牙类型的有毒蛇类。
无毒蛇类
白条锦蛇
为当地的优势蛇类,号称最耐饥饿的蛇类,能适应各种不同的生境生存。是我国的三有保护动物。
红纹滞卵蛇
以前叫红点锦蛇,数量虽然不及白条锦蛇多,属于普通种,适应能力较强,多分布在平原、丘陵地带的稻田、小溪边,为半水栖蛇类。
棕黑锦蛇
作为东北地区个体最大的蛇类,也是东北地区生活的最为悲催的蛇类了,没有之一。棕黑锦蛇曾经在东北地区也是优势蛇类。凭借着1.5米以上的粗壮个体,肉质厚实,口感好,是著名的经济蛇类之一,尤其是食用领域。加上本身太过显眼的体型,导致棕黑锦蛇在上个世纪末期的二十年内被大量的捕杀,过度利用,野外已不多见,被吃成濒危动物了。
东亚腹链蛇
此类蛇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在黑龙江省主要分布在小兴安岭和东南部地区的阔叶林和灌丛区域,数量也不多。
还有以下三种蛇类在黑龙省有分布记录的报道,但根据调查结果,已多年在野外未采集到相关的标本。
黄脊游蛇
广泛分布在北方的低海拔水源地附近,爬行速度较快。在黑龙江省有分布记录,但也极少见。
赤链蛇
为微毒蛇类。虽然有记录在黑龙江有分布,但也多年未采集到标本,目前在黑龙江省的分布并不明朗。
团花锦蛇
俗名也叫黑镶锦蛇,体型较大,有记录分布在黑龙江省东部山地省地区,数量极为稀少。
黑龙江的蛇类在分布地区上来看,大兴安岭分布数量最少,仅3种,小兴安岭有7种,分布地区最多的是东部山地省,为10种。
1.《【白条锦蛇】黑龙江省的蛇类,令人惊讶的是大小兴安岭并不是分布最多的地方》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白条锦蛇】黑龙江省的蛇类,令人惊讶的是大小兴安岭并不是分布最多的地方》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pet/2413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