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了解养殖情况
农户剪的兔毛
张本顿增长情况确认
长发兔子养殖基地
青海香趣网申说起养殖,很多人会想到养猪、养牛、养羊,但很少有人养兔,更不知道通过养绒的兔子可以脱贫致富。(莎士比亚)。
在海东市乐都区寿乐镇,就有这样一个村——上李家村。该村离城区12公里,村里有养兔基地,无论走进谁家,几乎都可以看到饲养的小兔子。
深秋时节,记者来到村民李兴业家中,他正忙着饲喂兔子。这些兔子不同于普通的兔子,兔毛特别长,特别柔软,活像一个棉絮团。“每逢推毛,都是我最高兴的时候!”李兴业告诉记者,一只长毛兔一次可产毛8两到1斤,每斤80元,年产4茬兔毛。
“你可别小看这些长毛兔,它们都是从山东‘西游’过来的,今后可都是我们村致富的大产业呢!”上李家村“第一书记”仓生龙说。
这究竟怎么回事?记者就带您去了解一下这只长毛兔“西游”扶贫的故事。
闲置棚圈萌生养兔想法
上李家村位于乐都北山地区,全村268户947人,55岁以上235人,残疾人31人,建档立卡贫困户45户158人。2017年底,45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2018年3月下旬,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派驻工作队赴上李家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
经过细致走访,作为“第一书记”的仓生龙看到,当时贫困户虽脱贫但发展后劲不足,一般户收入单一且不稳定,村里55岁以上的老人因工地招人年龄限制无法外出打工,部分妇女因孩子上学、温棚种植捆绑也无法外出打工,而户均50平方米的猪棚因市场影响而大多闲置。
对于这种现状,仓生龙和工作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当了解到该管理局领导前两年在山东“全国长毛兔之乡”蒙阴县挂职时,及时申请局党组安排财务处、驻村队员、乡镇领导、村“两委”成员及村民代表等10人赴蒙阴县考察学习,并与当地签订为上李家村捐赠价值100万元的1200只种兔,并无偿提供技术培训、回收兔毛产品的合作协议。
回青后,考察组按山东方面的建议提出了“项目支持、集中育种、繁育到户、基地带动、农户受益、集体创收”的模式,实施“基地连市场带农户,增加村集体收入,三方受益”的发展路子,得到了管理局党组和区、镇政府的认可和支持。
落实了协议,得到了认可,接下来就是建基地的问题了。“不能让这些兔子来到青海无家可归啊!由于上李家村属仓家峡水源地,不能进行规模化养殖,这让我们犯了难。”仓生龙说,最终他们决定“借窝下蛋”,确定利用位于本镇对巴子村的乐都区永良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养殖小区,采取承包经营的方式,建成山东蒙阴援青长毛兔繁育试验基地,并先后支持资金80万元购置饲料加工设备、增建兔舍、购置兔笼、水电入棚、采光取暖等。
回想起那段时日,仓生龙说,为使基地建设顺利实施,工作队成员牺牲假期,吃住在基地,自始至终参与把关每一个环节,对施工中各种细节问题反复与山东方面联系请教并及时改进,按期完成了基地维修改造工作。
“东兔西游”繁育成功
10月22日,走进对巴子村的山东蒙阴援青长毛兔繁育试验基地,正忙着装袋兔饲料的基地负责人张玉花连忙放下手中的袋子,笑着迎了过来。
在张玉花的带领下,记者来到兔舍,只见5栋长毛兔养殖繁育棚舍内,一只只雪白可爱的兔子或觅食,或嬉戏,或迷离打盹,还有刚生下不久的小兔崽,看着甚是可爱,让人禁不住想伸出手去摸一摸。
张玉花边走边高兴地说:“这几只兔子快剪毛了,剪的毛我们以最低价每斤80元的价格发往蒙阴县。为了毛色更漂亮,这些颗粒饲料都是经过科学配制的,有苜蓿、包谷、维生素、豆油等。”
“你瞧!它们现在可成了地地道道的‘青海兔’,当初这些宝贝可让我们操碎了心!”一旁的仓生龙幽默地称这些长毛兔为宝贝。询问才知道,长毛兔是一种敏感性很强的动物,对饲料卫生及喂养条件要求较高。
怎么把这些“西游”过来的长毛兔变成“青海兔”,适应高海拔的生活环境?作为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的仓生龙深知养殖技术的重要性。他与工作队员贺祺主动请缨,带领基地2名养殖人员,于2018年8月初赴蒙阴县长毛兔专业养殖公司、当地散养农户、小型兔场、兔毛产品加工企业等地,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养殖技术实践学习。
技术学成和基地改造完成后,2018年9月底,寿乐镇山东蒙阴援青长毛兔繁育试验基地终于迎来了1200只毛绒绒的小兔子。
1900公里的距离、从海拔300米左右到海拔2000米的高原后,长毛兔均会出现应激反应。体质弱的长毛兔在一周内死亡了52只,病兔出现近200只。
虽然山东方跟兔来青指导的兽医师表示变换环境出现应激死亡30%为正常现象。但工作队和基地人员均焦急万分,不分昼夜在兔舍仔细观察,亲自防疫消毒、认真配料、添加药物、注射针剂、转移病兔、调控采光通风等,从而使应激死亡控制在了20%以内,病兔大多转为正常,也为后期饲养积累了经验。
那时候,工作队员在开展其他帮扶工作的同时,每周两三次驱车到基地帮助基地工作人员搞好饲养管理,及时远程请教蒙阴县畜牧局专家领导等,顺利研究解决了保温、通风、控制好温湿度这个疑难问题,并实现了在冬季配种产仔、剪毛储存的工作。
目前,基地已产毛2000余斤,已向山东回收企业发货收入16万元,繁殖成活青海第一、第二代长毛兔仔兔3000余只,已依据协议为上李家村102户农户免费供种1300只,售出商品兔500余只,收入4万元,有近15万斤兔粪按每斤0.2元的价格已销往当地蔬果种植园区,收入3万元。
小兔子“育”出大产业
“现在的政策真是好啊!去年政府给我们免费提供10只兔子,还有兔笼、饲料等,现在快发展到30只了。”在村民蒲田财家中,他的老母亲边剥玉米边告诉记者,养兔收益好,活也轻松,家里谁闲了谁就喂养,还不耽误其他农活。
据仓生龙介绍,三年内实验基地为上李家村每户提供10只4月龄种兔共计2650只;五年内每年向上李家村委会转交承包费2万元;从第四年起,每年向本镇各村村民以低于市场价形式提供选育种兔,每年带动50户以上;定期牵头组织农户所交兔毛和本场生产兔毛统一与蒙阴县等收购方联系回收,同时承包方积极寻找销路打开兔肉、兔皮、兔粪等产品的销路。目前,已在上李家村有意愿养殖长毛兔的群众中筛选确定65户,2019年户均10只共650只已启动农户散养,并实施了本村另外37户户均18只共666只国际农发养兔项目。
为支持农户散养,工作队争取到了管理局户均500元的兔笼入户,并与基地达成每户近400元每月1次的防疫诊治和养殖技术入户培训及产品回收协议,从而顺利启动了“基地带农户”发展模式。
采访中,仓生龙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基地第一年常存成兔1000只,分期产仔4000只,因山东兔适应性差、成长期产毛少等因素,收益在10万元以内。第二年起,常存青海产成兔4000只,分期控制产仔4000只,收益可在30万元以上,如向外供种出售仔兔,可放开产仔,将大幅增加基地收益。在村民养殖方面,基地三年中要为上李家村群众户均免费提供10只种兔,由老人妇女等无法外出务工的人员饲养,一至二年可发展成100只,每年产毛收益2.5万元,饲料成本等1.5万元,纯收益1万元,仔兔出售每年可增收1.5至3万元。
事实上,仓生龙的估算已是保守数字,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试验基地经过整一年的运行,除去成本,纯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农户养殖的效益也逐渐显现。
“十年内,我们力争扩散带动全镇30个行政村农户形成繁育、养殖、销售、物流、加工、餐饮及兔-沼-果循环生态养殖蒙阴式长毛兔发展产业链,形成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谈起今后的发展,仓生龙信心满怀地说。
在寿乐镇的深山沟壑里,贫瘠的大山把姑娘熬成了婆,把小伙困成了爷,可如今在因地制宜发展脱贫产业的政策引领下,长毛兔养殖产业的发展为贫困户带来了希望。(记者金显花摄影报道)
1.《【长毛兔价格】一只长毛兔“西游”扶贫的故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长毛兔价格】一只长毛兔“西游”扶贫的故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pet/2426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