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腰文鸟,一只小鸟,有着非常优雅的名字,不知道当初鸟类学家起名字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当然从拉丁文学名到中文名,会有很大差异。就以白腰文鸟而言,它的拉丁文学名是Lonchura striata ,在希腊语中lonkbe 表示矛头,oura指尾巴,顾名思义,这个名称在拉丁文中的意思是,一种尾巴像矛头的鸟,着重于从尾羽的特征来描述。转为中文,首先是这一类鸟儿因为有相似的特征,统称为文鸟,就是前文所说的“很文雅”,不知何所指,形态还是色彩,但从行为而言,集群时是嘈杂的。在我国,白腰文鸟长久以来被笼养,人们很喜欢,名字或许是由此而来。然后是物种特征,腰为白色,所以叫做白腰文鸟。露出白腰你看看
我国文鸟类只有少数几种,白腰、栗腹和斑文鸟3种,其中栗腹文鸟分布区很狭窄,另两种比较广泛。文鸟类属于梅花雀科,这是一个小科类,除了文鸟之外,还有红梅花雀和长尾鹦雀,1科3属5种,这大概在我国整个鸟类系统中,也是很鲜见的。白腰文鸟分布广泛,黄河流域以南都可以见到它的身影。我在广西著名的长寿之乡巴马村附近见过,在海南五指山热带雨林景区,这次遇见一个大群,有几十只,在草丛中移动。山东也有分布。梅花雀科鸟类,我国周边主要分布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白腰文鸟和斑文鸟向北扩散,以至跨过长江到达黄河流域,因为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是秦岭和淮河,这是一个突破,是一个物种的成功。
啄食草籽
虽然在五指山热带雨林景区遇到这样一群小鸟,但白腰文鸟的适宜生境是林缘、灌木林、稻田甚至村庄周围,并不是典型的森林鸟类。灌丛、草丛中充满杂草谷物,是它的所爱。因为是留鸟,并不做长距离迁飞,就像棕头鸦雀一样,成群活动,巡着灌丛草丛觅食。以谷物为生,这是雀形目一些鸟类的突出习性。荒草种子,是主要食物来源,这在演化上是一件后来的事,也是雀形目鸟类之所以取得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文鸟的喙,强大而粗壮,与其啄食谷物是密切相关的。鸟喙色彩的多样性,是观鸟者常常注意的。铅灰色,比较常见。白腰文鸟如此一身装饰色,伸展双翅时显露出白色的腰,搭配一个铅灰色嘴巴,不艳不拙,也许是一种文雅。
集群活动
白腰文鸟的拉丁文学名,强调的是矛状尾,在中文名称中予以忽视。在鸟类尾羽分型中,楔形尾与矛状尾各是一种类型。矛状与楔形的比喻,在中西文化中恰好代表了好武与农耕,显示一种文明背景的巨大差异。农具中的榫卯,属于木制结构中的要件,在华夏文明中历史久远,而矛,属于铁器时代的产物,是战争中的一种武器。以不同的物象作比喻,尤其用于鸟类,也显示着文化与文明的差异。其实,在鸟类尾羽分型中,楔形和矛状,很大差异。中文中以尾形命名的楔尾伯劳,它的拉丁文学名是Lanius sphenocerceus , Lanius是屠夫的意思,spben希腊语表示楔子,这个鸟名中外文是有部分统一的,但中文的“伯劳”与“屠夫”完全不相干,倒是用“屠夫”形容伯劳,还是很靠谱的。
铅灰色的喙,带着蔚蓝
我国笼养鸟历史悠久,“文鸟”一名是否来自于笼养,不太清楚。各地都有笼养鸟逃逸,逃逸鸟是否建立野外种群,是鸟类学家进行野鸟调查时十分注意的事。八哥,已被认为建立了野外种群。白腰文鸟,以及与之同科的禾雀(又称爪哇禾雀),我在北京都拍到过。因为都是单只鸟活动,只能认为是笼鸟逃逸。手上几本不同的鸟类图鉴或手册,禾雀有的收入其中,有的不收。不收有不收的道理,因为是否有真正的野外种群,缺少证据。白腰文鸟就习性而言,在北方逃逸,活下来应该不成问题,只是需要建群,就没有那么简单。
2015年北京拍到,矛状尾清晰
当我在五指山热带雨林从密林中走出,沿着溪水拍摄几种陌生林鸟时,最后即将走出景区时,农田边缘荒草中,一群白腰文鸟出现,有五六十只,叽叽喳喳吵吵嚷嚷,都踩在野草穗子上,忙着啄食。这是一种以谷物为生的小鸟,如若没有野草缺少农田,它们将面临危机。我曾经说过,海南麻雀处境濒危,也许与农田和谷物缺少大有关系。麻雀是生活在人类聚落周围的,白腰文鸟好像不是,它与人类的距离远一些,但成为笼中鸟是个悲剧。
2019. 广西
2015. 北京
1.《【斑文鸟】海南鸟事之十 以谷物为生的白腰文鸟》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斑文鸟】海南鸟事之十 以谷物为生的白腰文鸟》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pet/2430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