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武汉客户端11月30日消息(记者朱麦通讯员孙慧)最近在理论和实践上同时证明了中科院水生所团队鱼类“跨界腹育”的科学和技术突破。
这项科技称为“类跨亚科物种基因编辑配子的‘借腹生殖’”。在实验中,水生所孙永华学科组将稀有鮈鲫的生殖细胞利用“基因魔剪”技术进行靶向基因编辑,再分离纯化其中的精原干细胞,将其植入到精准剔除了内源生殖细胞的斑马鱼鱼苗性腺中,借助斑马鱼“空壳性腺”这个“产房”,产出稀有鮈鲫的基因编辑配子及其后代鱼苗。不出所料,这个后代完全就是带有基因魔剪痕迹的稀有鮈鲫,孙永华在采访时开了一个玩笑式的比喻,就好比让“一只猫生出一只定制品种的狗”。
稀有鮈鲫是鲤科鮈亚科,斑马鱼是鲤科[鱼丹]亚科,两者之间跨越了种、属、亚科三级。在此之前,实现遗传距离较大(跨亚科及以上)的不同物种间“借腹生殖”是一个经典难题。这次孙永华团队不仅实现了跨亚科的精原干细胞移植“借腹生殖”,而且也是头一回跨物种“基因编辑+借腹生殖”,并且做到了全过程追踪,可谓是三个“世界首次”。
鱼肉是人类最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湖北人又以爱吃鱼出名。不过,世界上有20000多种淡水鱼,而我们能吃到的只有400多种。不是剩余的不能吃,而是人工繁殖和育种跟不上。实现特定鱼种的人工繁殖需要长期系统的研究和探索,而经济鱼类育种最大的挑战还在于时间,一个新品鱼的人工繁殖与育种至少需要三代以上,少则数年多则数十年。斑马鱼则具有性成熟快、繁殖周期短、繁殖可控等特性,3个月就可以更迭一代,一对鱼隔一周就可以再次“生宝宝”。就拿我们常见的草鱼对比,同属鲤科,草鱼成熟需要5年,一个草鱼新品种定型以三代计,最少需要15年,而利用“借腹生殖”斑马鱼则只需9个月。
孙永华介绍,这个课题的最初动机正是想利用跨物种基因编辑“借腹生殖”,突破鱼类遗传育种的“空间瓶颈”和“时间瓶颈”。斑马鱼是一种水生研究的优良模式动物,是开展胚胎和组织器官发育分子机制研究的绝佳工具,而且和其他鱼类基因甚至是人类基因具有极大的相通性,因此在斑马鱼上“借腹生殖”的成功就有了建立通用模式的意义,安全性也得以保证。
好的研究课题往往能带来一系列新的困惑和谜题,伴随着“跨界借腹生殖”突破的同时,斑马鱼“空壳性腺”是如何接纳并调控稀有鮈鲫生殖细胞生长发育的,“借腹生殖”产生的稀有鮈鲫精子在形态和游动行为上又为何与斑马鱼精子接近?带着这些疑问,孙永华课题组如同打开了一个新领域的大门,他们决心在更基本的科学原理上进一步。
该课题的研究成果论文,孙永华为通讯作者,他的博士生张峰华为第一作者,发表在最近一期的《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英文版)上。
【编辑:戴容】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1.《【斑马鱼】多项世界首次!中科院水生所请斑马鱼当“代孕妈妈”,为稀有鱼种“开枝散叶”》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斑马鱼】多项世界首次!中科院水生所请斑马鱼当“代孕妈妈”,为稀有鱼种“开枝散叶”》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pet/2437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