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从百年孤独中拥抱世界:井冈山河神山村的“变化与不变”
中新社江西井冈山6月17日前提:从百年孤独到拥抱世界:井冈山河神山村的“变化与不变”
中新社记者小野正kangao
2017年2月,江西省井冈山市宣布全国率先脱贫脱帽。
这个位于罗霄山脉中段的小山城就以优异的脱贫成绩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而距离城区一个多小时车程的神山村更因曾获中国国家领导人视察而备受关注。地处井冈山黄洋界脚下的神山村山清水秀,曾是一个典型的“边”“远”“穷”小山村,建村200多年来,在群山之中孤独而寂静。
2016年,全村54户231人中有贫困户21户50人。
“村民住土坯房、走泥巴路、穿旧衣服、吃红薯山芋,其他村的女孩儿都不愿嫁神山郎。外出只有一条小山路,要走三四小时才能到圩镇。”6月5日,神山村“老支书农家菜”一楼大厅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满头银发的彭水生向客人介绍家乡神山村今昔之变。
提及从前闭塞贫穷的面貌,77岁的彭水生感慨万千。“纵使四面环山,却挡不住神山村人改变命运的决心。”
年轻人纷纷“闯”出大山,到中国东部沿海大城市打工。守在大山的村民则绞尽脑汁打通与外界联系的通道,企图“拥抱世界”。
2005年,泥巴路变成了砂石路,出行大大便利。
2007年,砂石路变成水泥路。进出大山的路变得越来越宽敞,村民开始养殖黑山羊。
2016年,借吹遍中国大地的扶贫春风,神山村着眼全域改造、全域旅游、全域产业、全域交通的大规划,进行一系列大刀阔斧的建设。
当年,旧房得到改造,村民有了安居房。土地流转后,村民既得租金也可获得劳务收入。当地产业从单纯的毛竹加工业发展为毛竹、黄桃、茶叶、旅游业四业并行。
路通了、灯亮了、游客来了……经过两年的努力,这个昔日无名的小乡村蜕变成颇负盛名的乡村旅游点。
用神山村党支部书记彭展阳的话说,原来寂静贫困的山村活起来了,正敞开胸怀拥抱全世界。
看到商机,村民或开办农家乐、民宿,或从事民俗体验、旅游产品制作;离开村子的村民也陆续返乡试图在乡村旅游中分一杯羹。
官方统计数据显示,神山村2016年接待境内外游客近10万人次;2017年接待游客达22.8万人次,全村旅游收入达1800万元(人民币,下同),人均增收1.2万元。
67岁的红军烈士后代左秀发办起了名为“打糍粑”的旅游体验项目,一年有近10万元收入。干了一辈子体力活的左秀发很满足当下的生活。
站在村头,抬眼望去,青石路绵亘蜿蜒,白墙黛瓦的客家民居错落有致,农家小院修竹环抱,家家户户张灯结彩。
全国脱贫攻坚奖候选人彭夏英阐述了她的价值观:“致富只有靠自己动手,幸福生活是干出来的。”
告别贫困后,彭夏英铆足了干劲。2017年,她又“大展身手”,养了50只黑豚鼠,重新装扮“农家乐”,把接待规模扩大到能同时满足近百人就餐。
如今,神山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有一点却丝毫没变——神山乡亲一如既往地保护家门口的青山绿水,并积极提高环保意识,改变旧的落后习惯。
彭展阳认为,旅游带来了人流、资金流、信息流,改变了村民的世界观和生产生活方式,但改变不了他们对这片土地的眷恋。
“村民现在都很注意环境卫生,路上有垃圾都会捡起来。”农家乐老板罗斌将垃圾放到门口的垃圾桶,“大家心里都清楚,开发后的神山村之所以能带来滚滚财源,得益于风景秀美、气候宜人的自然环境”。
神山村只是井冈山市减贫的缩影。当下,井冈山正在深度挖掘本地的红色文化、绿色资源、客家文化和古色资源,构建全域旅游版图,将旅游和扶贫攻坚结合,稳步提高农民收入。
中共井冈山市委书记刘洪曾表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才是奋斗目标。(完)
1.《【黑豚鼠】从百年孤独到拥抱世界:井冈山下神山村的“变与不变”》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黑豚鼠】从百年孤独到拥抱世界:井冈山下神山村的“变与不变”》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pet/2442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