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WHO)说鹦鹉是“笨蛋”的动物,好像这种鸟不会灭绝一样,这是奇怪的。
鸮鹦鹉的确蛮萌的,不过它们并不蠢的说。文章中把鸮鹦鹉说得”蠢“,首先是说它们不会飞,动作笨拙。
鸮鹦鹉的确是现存唯一不会飞的鹦鹉,它的近亲,啄羊鹦鹉和卡卡啄羊鹦鹉都是会飞的,而且被认为是相当智慧的鸟。不过不会飞不是鸮鹦鹉的专利,尤其是在这种岛屿上。新西兰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包括已经灭绝的多种恐鸟,还有最极品的不会飞的鸟:几维鸟。不算上企鹅和平胸鸟,还有十几个目的鸟都演化出过不会飞的鸟。不过,这其中大多都灭绝了,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类的扩张。一个例子是从台湾出发的南岛语族在扩张的沿途岛屿上消灭了多少当地物种,包括恐鸟什么的。
鸮鹦鹉肖像 感谢本图作者 @tintin_18142无私提供
翅膀和飞行能力的退化并不是演化上的退步,而是适应,至于岛屿上为啥很多鸟放弃飞行,一个观点是在岛屿资源有限(一方面的选择压力很大),但缺乏哺乳动物天敌(这方面的选择压力小)的情况下,放弃消耗大量能量的飞行不失为一个演化方向。
NHK纪录片《HOT SPOTS 最后的乐园——新西兰》一集中,福山雅治大叔用那磁性的嗓音解说道
“鸟类飞翔,需要大量的能量,看起来,食物充足又没有天敌,也就没有飞行的必要了。”
迈步向前的鸮鹦鹉
而且,鸮鹦鹉虽然放弃了飞行,但它们相应的演化出了强壮的双腿。并且,观察过鹦鹉,尤其是中大型鹦鹉的人,都知道它们的攀爬能力。而鸮鹦鹉不负鹦鹉之名。它们可以靠着”嘴脚并用“爬到所在栖息地很高的树冠上去。这并不容易,鸮鹦鹉是鹦鹉里最重的。爬树过程中,虽然已经显得短小的翅膀还是会经常扇动,这可不是在怀念飞行,而是平衡身体。而且,在爬到树上之后,它们还是可以展翅适当的滑翔一下。虽然有时候因为树枝承受不了其体重而折断之类的原因会掉下来,但这对于它们是小菜一碟,翅膀一张就能缓冲下落速度,身体结实又毛绒绒的它们也不怕这点磕碰。
爬树的鸮鹦鹉
要说它们为什么要爬树?去找爱吃的东西啊。高度可达50米的新西兰陆均松(Dacrydium cupressinum)的球果是鸮鹦鹉最爱的食物。
鸮鹦鹉的4kg的体重是因为它们存储了很多脂肪,这种存储脂肪的能力是应对岛屿资源不稳定,而又无法飞到别处去觅食的环境的适应性啊。
文章还列举了”几点特征”以“印证着鸮鹦鹉的智商确实令人着急。“。
1. 鸮鹦鹉是夜猫子,喜欢在晚上活动,不愧其名字中的鸮;雌性对繁殖兴趣不大,平均每五年才生一次小鸟,比世界杯周期还长;雄性求偶还特别蠢。
鸮鹦鹉和几维鸟都选择在夜间活动,而一般认为,这是为了躲避白天的捕食者。在新西兰原本没有什么哺乳动物(除了一些蝙蝠),而白天确有几种可怕的猛禽,包括巨大的Haast's Eagle。而夜间的笑鸮之类的猫头鹰带来的威胁要小很多啊。笑鸮在上个世纪初已经被人类和人类引入的其他哺乳动物灭绝了。
已经灭绝的笑鸮Sceloglaux albifacies
雌性不是对繁殖兴趣不大,而是选择新西兰陆均松结果的大年,也就是平均3-5年一次,这明显是智慧啊,不到食物充足的时候不冒险啊,这哪里是智商捉急了,这是天赋啊。而且如果没有足够的新西兰陆均松结果,它们就不繁殖,它们怎么能够知道某一年是大年的,研究者们也没有搞清楚啊。
雄鸟求偶方面,夜行性的鸮鹦鹉总不太可能像白天活跃的极乐鸟或者侏儒鸟那样跳舞展示漂亮羽毛吧。猫头鹰也一样基本上是靠叫声求偶的啊。杜鹃晚上也整夜整夜的叫啊。鸮鹦鹉很智慧的,它们在地上刨个坑,然后卧进去,吸气膨胀气囊,把身体鼓成球状,发出低频嗡鸣。这个坑可以帮助它把声音扩大,传得更远,距离可以到1公里以上。(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这里和这里看视频) 按照毛利人的描述:在过去,鸮鹦鹉数量还多的时候,雄鸟的这种歌唱表演竞争很激烈的,它们有求偶场,一群雄鸮鹦鹉聚到一起来唱歌,然后雌鸮鹦鹉来挑选。现在是鸮鹦鹉濒临灭绝了,但不代表雌鸮鹦鹉一定要降低标准啊。有求偶场的鸟基本上都竞争激烈啊。有魅力的雄鸟可以和很多雌鸟交配啊。
鸮鹦鹉嗡鸣时的坑,如图中典型的坑的位置:背靠一棵树或灌木,面向开阔地,树或者灌木可以反射它的声音。雄鸮鹦鹉还会清理出一些小径,迎接雌鸟到来。
文章说:“因为鸮鹦鹉的叫声穿透性很强,所以很容易被晚上的掠食者搜索发现。”
以前新西兰,夜间哪有多少掠食者啊。我想,一群鸮鹦鹉在一起唱歌,即使来一只笑鸮,单只被抓的可能性也被稀释了啊。
2. 而生来蠢萌的鸮鹦鹉,看到陌生生物与威胁的防御机制非常碉堡,那就是——静止不动!我勒个去,静止不动算哪门子防御机制啊,你是以为自己变身成石头了吗?
静止不动是多么常见的防御策略啊,尤其对于看起来就像一坨草的鸮鹦鹉来说,静止不动就隐身了啊。即使在夜间,动一动发出的声音,才多么吸引猫头鹰啊。多少食草哺乳动物都是靠静止不动伪装自己的啊。
藏在植物后面的鸮鹦鹉
3. 鸮鹦鹉确实很单纯,从来不怕陌生人
很多动物对于自己陌生的动物都是这样的,人类到南极的时候,企鹅也是如此,加拉帕戈斯岛上的地雀,大象龟之类也是如此。害怕倒是后天学习来的。而鸮鹦鹉又是那么好奇心强的动物,勇于事物的探索(至少在幼年时期是)才凸显鹦鹉的智慧。而鸮鹦鹉的近亲啄羊鹦鹉已经好奇心到拆汽车了。
另外,哪有“喜欢试图从树上飞下来,也会直接导致伤亡”啊? 是某些纪录片观众的臆测的吧?
4. 更悲催的是,鸮鹦鹉闻着很香。这简直是额头上写着“快来吃我啊“的动物啊...
虽然大部分鸟类的嗅觉不怎样,夜间活动的鸮鹦鹉发展出发达的嗅觉,而它们身上的气味也被推测为一种信息素。再次强调,它们以前没有嗅觉发达的天敌啊。
5.鸮鹦鹉的数量一直以来不多......种鸟类的生长一直很慢,繁殖也不积极,所以始终处在灭绝的边缘...
谁说鸮鹦鹉一直数量不多,在新西兰岛上,它们是非常成功的物种,在新西兰分布非常广泛,适应多种生境,,新西兰海拔1250米以下的海拔都有分布。在南岛语族的毛利人抵达新西兰之前,它们几乎没有多少天敌。毛利人都能把它们捉来做衣服(他们也会抓几维鸟做衣服)。但这都没让它们陷入濒临灭绝的境地,直到欧洲移民带来大量的外来物种 ,尤其是哺乳动物(其中猫要付很大的责任),还有疾病,完全针对了鸮鹦鹉的弱点,才使悲惨的它们濒临灭绝的。
来自维基百科的鸮鹦鹉历史分布图,深绿色是1840年以来的最大分布范围,草绿色是化石证据的分布范围。
鸮鹦鹉的栖息地环境
总而言之,鸮鹦鹉的祖先来到新西兰岛之后,在这特别(孤立的岛屿,缺乏哺乳动物天敌和竞争者)的环境中,演化出一套独特的生存策略:包括夜行性,放弃飞行能力,但后肢强壮,嗅觉发达,出色的攀爬能力,储存脂肪,靠声音求偶,选择食物充足的年份繁殖,而且还有强烈的好奇心。
把这样的鸮鹦鹉说成是“智商捉急”,就相当于因为美洲原住民无法抵抗欧洲人带来的各种疾病,而把他们说成是“遗传缺陷“,超过90%的人口死于疾病是”先天不足“一样。
一个物种能够经历千百万年的演化,适应所在的环境,这本身就是了不起的成功。各种各样的物种,很多很“萌”,但从这些成功的生存下来的物种的角度来说,哪有谁是”蠢“的呢?
作者最后说”我也衷心希望,这种胖胖的,不会飞的,又很笨很呆的蠢鸟,可以得到更多人类的关注与喜欢。“
但我更希望,不仅仅是”萌”的动物得到人们的关爱,而“关爱”动物的方式更重要的是了解真实的它们以及它们所受到的威胁吧。
1.《【啄羊鹦鹉】鸮鹦鹉真的智商捉急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啄羊鹦鹉】鸮鹦鹉真的智商捉急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pet/2444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