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所述,双翼昆虫苍蝇科大苍蝇横行。不怕人类,也有危害人类健康的。就是有这些苍蝇的淘气鬼。让我觉得苍蝇和昆虫都不好的是害虫。但是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来自双翼苍蝇科。那个名字叫花背苍蝇。它的出现是告诉人们出淤泥而不染。
苍蝇恶名昭著,唯一的用处就是充当一下大自然中的分解者了吧,一个好纵然抵不过千万的坏,所以人们从心底里厌恶它们,而食蚜蝇不同,它虽然属于蝇科,确是个十足的益虫,可谓是于千万害虫同胞中脱颖而出,一心只想做益虫。
益虫从小而战
食蚜蝇的幼虫就是益虫了,它们的幼虫虽然与蛆有些相似,毕竟都是蝇科生物,但还是有所区别,蛆是白色的软糯软糯的让人看到就有一种恶心的感觉,食蚜蝇的幼虫只不过外观与蛆相似,但是它有颜色,所以并没有那么恶心。
且说食蚜蝇的幼虫,它们是有好几种类的,有的以腐生生物为食,主要吃食腐烂的植物和动物,而另一些就是食虫为主,主要以蚜虫、木槽虫以及其他吸食植物的害虫为食,因此其主要食物的来源就是这些破坏植物以及农作物的蚜虫,所以长大后的它们得名食蚜蝇。但是由于食蚜蝇幼虫经常在植物上蠕动以及它们的颜色会让人误以为它们是害虫,所以经常有不知情的人们误伤了食蚜蝇的幼虫,但是好在等它们长大后大家就不会再误伤它们了。
披上益虫的衣裳
食蚜蝇的幼虫在经过一短时间的独立杀敌成长之后,它们就化身为蛹,在经过一段时间破蛹而出,就成为了一只成年的食蚜蝇。前面有说在它们长大后人们就不会将它们误认为害虫,你们知道这是为何,按道理,苍蝇的长相一看就不是好东西啊。
带着这个疑惑我们来看看食蚜蝇长大后的样子,如果不认真看,我甚至以为这是一只蜜蜂,蜜蜂是人们公认的益虫,它传粉,酿蜜,自古以来关于蜜蜂的故事以及赞颂蜜粉的诗词歌句就不在少数,聪明的食蚜蝇或许就是知道了蜜蜂这么惹人喜爱,所以它抛弃了传统蝇科的外形特征反而拟态蜜蜂的造型披上了益虫的衣裳。
但是其实这也是食蚜蝇的不得已之举,它没有苍蝇的那种嚣张,它不吃粪便不吃腐肉,成年后的它们主要的食物来源也是花粉。它要是按照苍蝇的样子来生长那么在野外的天敌将会数不胜数,那它就不能够得以生存,于是它只能模仿蜜蜂的样子以便欺骗敌人,逃避敌害,这种拟态也就是著名的贝氏拟态。
在成功的拟态蜜蜂后,食蚜蝇可以自由畅快的做一只益虫飞在花丛中,担起与蜜蜂一样的传粉工作,而其他昆虫在看到它们时,以为都是不好惹的蜜蜂军团的一员就不敢轻易冒犯。食蚜蝇不仅外观拥有了蜜蜂的样子,它还同时拥有苍蝇的一些优点与长处,苍蝇复眼发达,反应速度快,飞行速度快,转向极为灵活,食蚜蝇非常聪明的继承了这些优点,真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更优秀的身体
又能长得像蜜蜂一样和蜜蜂一样拥有空中悬停技巧,又能像苍蝇一样快速飞行与转向,还能及时的发现身边是否有危险出现,食蚜蝇竟然把苍蝇与蜜蜂的优点都集合在了自己身上。认真观察过蜜蜂飞行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蜜蜂在飞行的过程中,身体会出现轻微的左右晃动,就好像飞机刚起飞时的不平稳以及飞行途中遇到风暴产生晃动,坐飞机时左右晃动会让人感受不舒服也会影响整体飞行,那蜜蜂飞行的晃动肯定也会影响它的自身;食蚜蝇就不一样了,它就像是平稳飞行的飞机,快速且安全,这是因为食蚜蝇属于双翅目,双翅目的后翅退化成平衡棒,就是这平衡棒让食蚜蝇拥有了更加平稳的飞行。拥有强大的飞行器所以食蚜蝇能较长时间悬停在空中某点,然后突然移动到别处,而蜜蜂无法进行这样精准的控制。
再看食蚜蝇的眼睛,典型的苍蝇眼睛,不同的是雄性眼合生,雌性眼离生。巨大的复眼使得它们的视角达到360度全方位无死角。
家蝇的复眼由4000个小眼组成,小眼的构造很精巧,它有一个如凸透镜一样的集光装置,叫角膜镜,就是小眼表面的六角形凸镜,下面连着圆锥形的晶体,在这些集光器下面连接着视觉神经。神经感受集光器传入的光点而感觉到光的刺激,而后造成"点的影像",许多小眼的点的影像相互作用就组成"镶嵌的影像"。
拥有了这些优秀的特征后,食蚜蝇还继承了苍蝇的反应迅速,我们都知道,在受到苍蝇和蚊子的骚扰时,相比二者被人们徒手拍死来看蚊子占了大多数,这就是苍蝇的狡猾之处,它的神经系统复杂,反应速度很快,会在危险来临的一瞬间计算好最佳逃生路线,所以想徒手抓苍蝇几乎不可能。而食蚜蝇的反应就很好的追随了蝇科家族的,所以人们要想捕获食蚜蝇恐怕也不是那么简单。
正是有了食蚜蝇的存在让我大改对蝇科生物的看法,它不仅不像苍蝇那样惹人讨厌它还以益虫的身份存在于世间,真是出淤泥而不染的一种好虫子。
文丨虫虫
1.《【益虫有哪些】益虫从小而战,食蚜蝇“蝇如其名”》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益虫有哪些】益虫从小而战,食蚜蝇“蝇如其名”》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pet/2447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