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县遗址出土的精美玉器。
石峁遗址管理处供图石峁遗址出土的精美玉器。 石峁遗址管理处供图
中新网神木10月21日电 (陈海峰 党田野 高铖)史前第一城、陕西第一都、玉石第一城、河套第一都、丝路第一城……10月20日,西北大学丝路研究院副院长席会东教授对着记者用“五宗最”评价石峁遗址。
当天下午,“母亲河畔的中国”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一行来到距离陕西神木市区车程70多公里的石峁遗址,亲身感受到了4300多年前中华文明给人带来的震撼。
当踩在那片4300年前的史前遗址上,闭上双眼,似乎还能感受到古代先民在此生活、劳作的场景。
西北大学丝路研究院副院长席会东教授向采访团一行介绍石峁遗址。 中新网记者 陈海峰 摄
石峁遗址位于神木市高家堡镇,据介绍,城址初建于距今4300年前后,沿用至距今3800年前后,由黄城台、内城、外城三部分石砌城垣构成,面积达400多万平方米,城内密集分布着大量宫殿建筑、房址、墓葬、手工业作坊等龙山文化晚期至夏代早期遗迹,先后出土了大量的玉器、陶器、骨器、石雕、石刻、彩绘壁画等珍贵文物。
超大规模的面积,被席会东称赞为史前第一城。他表示,“这是4000年前中国第一大城,有完整的城市防御体系,奠定了后世城市形态。”
他指出,无论是5000年前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两座城--双槐树遗址和良渚古城,还是与石峁城年代相当、被当前考古学界确定为“尧都”的陶寺遗址,规模都要小很多。
石峁遗址。 中新网记者 陈海峰 摄
石峁城与其他同时期的古城遗址还有一个显著的区别,当时其他地域的古城多以黄土夯筑、土木结构为主,而石峁则是修在高高的山地之上,由石块垒砌而成的金字塔式的石城,墙体里边藏有大量的玉器。石峁城址以黄城台为中心、内外城半包围环绕的环套结构,开启了中国古代都城建筑格局的先河。
据悉,石砌墙体内极为特殊的大量藏玉现象,凸显了东亚地区古人崇尚“玉石”辟邪御敌观念,石峁城址或许与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玉门”、“瑶台”等相关。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石峁玉器”质料精良、工艺复杂、特征显著,是我国龙山晚期至夏时期北方地区玉器之集大成者。
陕西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我们的常识中,似乎关中才是历史上陕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然而,席会东指出,“3000年中国看西安,4000年陕西看石峁。”4000年前陕西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是在陕北,也就是现在的石峁遗址所在地。
石峁遗址瓮城、马面、角台等城防设施的出现不仅表明在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阶段,中国北方地区政治格局的复杂化及武力战争的频繁,也成为东亚地区土石结构城防设施的最早实物资料。
此外,席会东又将其称为河套第一都。他表示,中国文明是多元起源,通过族群融合和地缘整合而形成,龙山时代是“邦国林立、满天星斗”的文明格局,石峁是黄河中游河套地区乃至北方第一城,体现农牧融合特征,大量羊骨、草原石雕、斩首剥皮、头骨酒器与其后欧亚草原上的斯基泰人匈奴人一致。
而大量不是产于本地的玉石和羊骨等考古发现,表明石峁已是当时草原丝路上的重要节点。“这里和合南北,融通东西。”席会东介绍,分析表明,石峁玉器的来源比较复杂,既有辽宁那边的岫岩玉,还有甘肃、新疆的和田玉石,所以在4300年前,远距离的文明交往、商贸之路就已经存在,那时,和田玉系的昆仑玉就已大量传入到河套地区。
记者也了解到,在10月18日举行的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开幕式上,石峁遗址入选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目前,遗址的考古研究仍在进行之中。考古结果表明,石峁遗址系公元前两千纪前后中国所见规模最大的城址,形制完备、结构清晰、保存良好,被誉为本世纪中国最为重要的史前考古发现之一。而在考古学界,黄帝部落居邑说、帝挚都邑说、新石器玉石工业城市等上十种考古学说的争论与研究,让人对遗址上究竟生活着怎样的一群古代先民充满了遐想。
“今天站在这里我仍然心潮澎湃,”席会东说,“石峁的‘五宗最’见证了4300年前中国先民所开创的辉煌的文明,璀璨的历史,这是我们今天中国实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最大的底气和基础。”(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1.《【月宫殿】「母亲河畔的中国」神木石峁遗址:距今4300多年,专家赞其有“五宗最”》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月宫殿】「母亲河畔的中国」神木石峁遗址:距今4300多年,专家赞其有“五宗最”》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pet/2453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