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十四五”全国渔业规划》,作为国家纲要文件,《规划》明确指出了“第十四个五年计划”期间渔业科技创新目标。渔业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7%。国家水产养殖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培育水产新品种,核心品种供应率达80%。粮食机械化率达到了50%以上。智能渔业稳步发展,新材料渔船的比重进一步提高。
其中,“水产养殖机械化率达到50%以上”是当前水产养殖转型升级的重要目标,很多集团型企业如通威、海大、恒兴等都已悄然布局,成立养殖设备公司或自动化、智能化方面的团队。近日,水产前沿采访了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工业化养殖领军专家刘鹰,以解读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记者:《“十四五”全国渔业发展规划》中提到,未来几年“水产养殖机械化率达到50%以上”的目标,“机械化率”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分别有哪些指标?
刘鹰:水产养殖机械化率要综合几种水产养殖模式(池塘养殖、网箱养殖、工厂化养殖和筏式吊笼与底播养殖)的机械化率。池塘养殖的机械化率计算相关的指标:池塘养殖总产量、机械投饲池塘养殖产量、机械水质调控池塘养殖产量、机械起捕池塘养殖产量和机械清淤池塘养殖产量;网箱养殖机械化率计算相关的指标:网箱养殖总产量、机械投饲网箱养殖产量、机械网箱清洗网箱养殖产量和机械起捕网箱养殖产量;工厂化养殖机械化率计算相关的指标:工厂化养殖总产量、机械投饲工厂化养殖产量、机械水质调控工厂化养殖产量、机械起捕工厂化养殖产量;筏式吊笼与底播养殖机械化率计算相关的指标:筏式吊笼与底播养殖总产量、机械投苗养殖产量、机械采收产量,然后再通过计算每个环节所占的权重核算该养殖模式的机械化率,最后通过各养殖模式的产量所占比重计算水产养殖的机械化率。
记者:目前我国水产养殖机械化率达到多少?处于什么样的水平?据您所了解,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多大的差距?
刘鹰:2020年我国水产养殖机械化率是32%,而同期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为71%,畜牧养殖机械化率达到37%,水产养殖机械化率在大农业中处于较后位置。
目前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水平普遍在90%以上,其中美国、日本、荷兰、以色列登国的农业机械化率达到95%以上。
记者:近年来,我国渔业机械化主要发展成就有哪些?在哪些领域获得了较大突破和进步?能否举一些例子说明。
刘鹰:近年来,我国渔业机械的研发与应用发展很快,并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以养殖工程设施设备单元的开发为重点;二是以借鉴、模仿、集成国内外水处理设备为特征;三是发明创新了20余项新设施装备,在生产中应用日益广泛;四是水产养殖设施设备规模化生产企业达到了100余家;五是关键设施设备已成批量生产,全部实现了国产化,部分设备(增氧机、机械过滤机等)和系统设备实现了出口。
近年了,渔业装备科研单位和企业开发出了系列新装备,如工厂化养殖智能投饵机、池塘或大水面远距离风送式投饵机、网箱网衣清洗机、转鼓式微滤机、水产数字化管理系统、水质(DO、pH等)检测仪,以及海带收割机、牡蛎分级清洗和自动分级装备等。创制的养殖新设施设备填补了国内外空白,集成创新的新设施设备和国外同类型产品性能接近,但价格仅为其1/3-1/10,引进再创新的新设施设备打破了国外垄断。国产化设备经济适用,为水产养殖企业大大节省了投资,也快速促进了设施设备的产业化生产应用。
记者:在渔业机械化发展大背景下,渔机企业发展迎来重大机遇,您认为哪些领域是最有可能出现爆发式增长的?
刘鹰:首先是在陆基工厂化养殖和深远海网箱养殖设施设备研发应用方面可能会出现爆发式增长。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老百姓对优质水产品的需要日益增多,同时在国家环保政策的严格督查下,污染型、耗水耗地型的传统池塘养殖必须走减量增效的发展道路。工厂化循环水模式可以生产出100%安全水产品,深远海相对近海岸有更洁净的养殖水环境。通过发展集约化的工厂化养殖、绿色生态的深远海养殖模式,可以生产出更多优质安全水产品,不断满足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优质蛋白需求;二是在池塘生态养殖的配套装备、养殖尾水生态工程化处理设施装备、海水贝类养殖系列装备(育苗、播种、养殖、收获、清洗、净化、分级等)、无人养殖系统设备(投饵无人机、智能投喂机器人、养殖生产巡检机器人等)、海水藻类收获与清洗装备、海水筏式养殖设施设备,以及清淤消毒、疫苗注射、起捕采收、分选分级、保质保鲜、水质管控、水草管护等全程机械化应用等领域,养殖企业对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模式的自发需求旺盛,未来预期会实现快速的增长。
记者:有业者指出,中国水产养殖业已迈入高成本时代,具体表现有人工成本高,土地成本高,人口老龄化,综合生产效率低于发达国家,您是否同意这一说法?有哪些途径可以提高水产养殖的生产效率?
刘鹰:同意部分观点。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在持续增加,但是在综合生产效率方面不一定会低于发达国家,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养殖模式,发达国家主要以深远海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为主要生产方式,机械化自动化较高,相对于人力成本较少,但是综合的生产效率并不一定能高于国内某些养殖模式。
提高水产养殖的生产效率的途径有提高水产养殖的机械化率和标准化养殖生产模式的推广应用等。同时,需要提高水产养殖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设施装备的操作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适用性和经济性,不断提高养殖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才能持续提高养殖生产的稳定性,吸引更多的社会投资进入水产养殖领域,推动产业的绿色发展。
记者:中国水产养殖业仍然以散户经营为主,土塘养殖仍然是养殖水产品的主要贡献来源。在此领域,如何提高其机械化水平?
刘鹰:在此领域,一是要不断研发、创制适用于池塘养殖的机械设备,如增氧机、投饵机和水质监控设备等,目前这些渔业设备市场上已有较多的产品,但真正好用、耐用,精准度高的产品还不多。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再创新,不断提高设备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就可以快速促进设施设备的生产应用;二是要持续推进老旧鱼塘的标准化改造,以适用于渔业装备进行机械化作业,如在池塘清淤方面的挖掘机和推土机的作业,加大水产养殖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和水产机械仁爱的培训培养;三、广泛宣传,努力推动政府主管部门出台推进渔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推进渔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推动农机补贴向渔业装备倾斜,推动渔业机械化服务模式的创新,通过渔机专业合作社载体建设和渔业机械化专业服务实现小散水产养殖户与现代渔业的有机衔接。
记者:机械化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政策的支持,近年来渔业机械化在政策层面有哪些支持和举措?
刘鹰:近年来,水产养殖业加快向绿色高效转型升级,设施装备总量持续增长,机械化水平稳步提升。但水产养殖机械化的总体水平还不高,不同地区、不同养殖方式、不同生产规模、不同生产环节的机械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部分技术装备有效供给不足、设施装备与生产技术集成配套不够等问题亟待解决。近年来,国务院、农业农村部、部分省市等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促进渔业机械化发展,如《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8〕42号)《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水产养殖机械化发展的意见》(农机发〔2020〕4号)《江苏省关于加快推进渔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苏农机〔20220〕1号)等。文件明确指出:以满足水产养殖业绿色高效发展对机械化的需要为目标,着力科技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创新,补短板、强弱项、促协调、提水平,推进机械装备与水产养殖工艺融合、机械化养殖与信息化管理融合、设施装备运用与绿色养殖方式发展相适应,推动水产养殖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为水产养殖业向绿色高效转型升级、加快现代化步伐提供科研支持。
记者:当前影响我国渔业机械化进程的主要挑战有哪些?
刘鹰:1、好用、耐用、适用、经济的渔业装备匮乏;2、缺乏专业的渔业装备运行、管理和维护技术人员;3、国内养殖品种、养殖模式复杂多样,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难以针对于每一种养殖品种和模式开发对应的渔业装备。
水产前沿:水产养殖的高质量发展,高科技渔机的普及功不可没,目前我国的高端渔机的研发和生产制造水平如何?有哪些短板?
刘鹰:我国水产养殖机械的研发应用起步较晚,相关的渔机生产制造企业较少,渔机专业技术人员匮乏,造成我国的渔业装备,特别是高端渔机的研发应用和生产制造水平相较国外还较为落后,主要体现在设备的自动化、精准性、耐腐蚀性、操作便捷性等方面,较国外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记者:您一直从事水产工业化养殖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您心目中的“现代化的水产养殖园区”是什么样子的?
刘鹰:“现代化的水产养殖园区”是以“六化”为主要特征的,需要注重园区的规划设计、“宜机化”设施、农机配置、机信融合、机艺融合、配套保障等,通过水产养殖全程机械化,实现水产养殖绿色高效高质发展。
(1)规划设计“生态化”。园区小桥流水、绿树成荫,亭台水阁曲径通幽,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风景优美、环境宜人、绿色生态;
(2)养殖设施“宜机化”。养殖池塘符合生态化改造要求,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配备了养殖水净化塘口、生态沟渠,养殖尾水处理达标。设施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配有蓄水池和循环水体塘口。电力供给稳定,配备专用变压器和配电房。养殖池塘间道路畅通,采用硬质化过道,适宜渔业机械通行和作业;
(3)生产过程“机械化”。池塘养殖在进排水、增氧、投饵、水质监测、消杀、水质处理、清淤、捕捞、养殖尾水处理等环节配置机械装备。池塘工程化生态循环水养殖配置进排水、水体循环、水质监控、清淤、集污排污、捕捞等机械装备,每个槽口配备智能化提水、增氧,投饵和水质监控装备。设施工厂化养殖配置进排水、增氧、投饵、水质监控、集污排污、水循环、尾水处理等机械装备。养殖区配备实时监控设施设备;
(4)设施装备“数字化”。养殖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0%以上,养殖区溶氧、pH、氨氮、水位传感器数据数字化实时监测,智能增氧、投喂、进排水、水体循环净化等作业水平自动化程度高,实现远程监测和可视化管理;
(5)渔机渔艺“融合化”。根据不同养殖品种、养殖模式、养殖技术和养殖规模,有机艺融合的全程机械化养殖技术规范,符合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具有示范引领性;
(6)配套保障“规范化”。园区管理规范,生产经营体系完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好。通过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提升水产品附加值。配有专业的水产养殖和渔机操作人员,养殖区域配备管理房,设备存放、生活、储物、饲料区分别隔开,配备管理用房和专业的监测系统、发电机组等设施。
1.《【饲养设备】定了!水产养殖要朝这方向干!通威、海大、恒兴等巨头已悄然布局》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饲养设备】定了!水产养殖要朝这方向干!通威、海大、恒兴等巨头已悄然布局》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pet/2465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