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海汹涌而来
西藏高原,人们称赞它为“世界屋脊”的原因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以及世界上最高的山脉。
当你坐飞机进出西藏时,你只要从机窗俯视下面高原的景象,一定会惊叹不已:那此起彼伏的万山丛岭,白雪皑皑,银光闪烁,仿佛是一个银色的世界;那一道道冰川峡谷,相互交错,就像能工巧匠雕刻出来的条条花纹,晶莹闪亮,婀娜多姿,与湛蓝的万里长空相映生辉,形成一种奇特的景致。洛桑公布,海潮在西藏工作期间接触时间最长的朋友。日喀则市人,地质局团委书记。洛桑公布与海潮的年龄相差不大,一幅胖乎乎的模样,憨厚中透露出机灵,淳朴中带着热情,奔放中不缺乏浪漫。长期的机关办公室工作,他很注重仪表和仪容,上班时总是西装革履,鲜艳的领带,头发纹丝不乱,给人的感觉彬彬有礼,笑容可掬。海潮从没有见他穿过藏装,唯一的一次,是他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团成员访问朝鲜时,要求穿藏装出发,以体现民族特色。海潮影响很深刻:他头戴皮帽,上身内穿着色彩鲜艳的长袖立领右衽短衣,外穿大领右衽长袍,长袍落及膝盖,系上雕有佛像等图案的腰带,然后让袍的上部滑落腰间,再将两只袖筒交叉扎于腰前,如此扮相,让他显得格外神气。从朝鲜归来后,他自豪地拿出照片给海潮看:因为这身藏装,让他受到了特殊的礼遇:金日成主席接见了中国青年代表访问团,与他们合影时,他有幸被安排在了突出的位置;与此同时,访问团中的一些大名星像歌唱家蒋大为、蔡国庆等,也和他单独留影纪念。
说起洛桑公布访朝的经历,海潮也想起了当时的一项重要使命。为培养少数民族专业人才,国家地质部在昆明地质学校开办了藏族中专班,每年从农牧区子女中选拔录用,毕业后返藏工作。海潮作为负责教育的主管参与了当年的录取工作,并被确定全程护送藏族中专班赴昆明地质学校报到。记得当年录取了30多名学生,大多数是偏远的农牧区子女,在临行前往拉萨贡嘎机场集合时,海潮被前来送行的热情的藏族学生家长团团包围:青稞酒喝了一杯又一杯,敬献的哈达系满了脖颈,祝福的话语温暧了的心田。海潮知道,他们这是在用藏民族最高的礼节表示对海潮的诚挚敬意和对自己孩子路途的吉祥祝福。
这批藏族学生,生平头一次走出草原,走出高原。他们大多数生活在地广人稀的农牧区,生活简朴,自然环境恶劣,但却恬谧无华,自由自在,除了阿爸阿妈不知他人,除了锅灶牛羊不知他物,俨然“香格里拉”。这种生活本身除了给人以悠闲之感外,也养成了他们自由、散漫的习惯,一遇到守时、守纪就感到拘束之甚,而不愿受此制约。然而,在海潮的率领下,这批藏族学生很有礼貌,听从指挥,相互配合,实现了众多人生的第一次:第一次见到布达拉宫;第一次坐上了飞机;第一次在成都坐上火车;第一次住进了高楼宾馆……
言归正传。洛桑公布与海潮有许多共同的爱好,比如在办公室和宿舍养花、养草;比如在宿舍门前的空地种花、种菜;比如参加交谊舞会;比如喜欢摄影、打乒乓球等等。海潮离开拉萨的前几天,有一天中午,洛桑公布很有心计地陪海潮去布达拉宫广场,他耐心地从不同角度选择画景,为海潮拍摄了几十张以布达拉宫为背景的珍贵照片。
拉萨人酷爱养花,洛桑公布这位生长在后藏“最好的庄园”的日喀则人也酷爱养花。如果注意,你就会发现,拉萨藏式住宅楼的窗口前几乎家家都养花、养草。夏天走在八角街,僻巷幽幽,曲途自通,宫厦套着百屋,傍着古寺,弥漫着浓郁的藏族文化气息;八角街两侧,飘扬着经幡,荡漾着桑烟,柳树依依,白杨葱翠,格桑花飘香,吊金钟怒放,犹如一幅幅丹青,极目纵览,似诗如画,不知是人在画中走,还是画在心中移。海潮离开拉萨前,将十多盆花草全部送给了洛桑公布,其中有一盆还是海潮出差贵州黄果树时采摘的一片仙人掌。不曾想到,这片适合热带或亚热带地区的肉质生植物的仙人掌,经海潮的悉心照料,在高原强烈的日光照耀下,盆栽后的仙人掌巍然屹立,多姿多彩,甚为壮观,并在地质局机关组织的花卉展中获得大奖。当洛桑公布得到这盆心仪已久的仙人掌后,欣喜若狂的心情写满了脸颊。
洛桑公布曾在北京中央民族学院读书,期间跑了内地不少地方,眼界开阔,思想新颖,加之从事共青团工作,也为不少汉藏青年牵线搭桥,促成了多对美满的婚姻。他自己一直想寻找一个汉族女友,要求也不高,南北方均可,只要相亲相爱,安安心心帮自己操持一个家就好。海潮曾经也为他当过媒人,虽然没有结果,但他依然很执著,后来找到了一位半藏半汉,也就是“团结族”的女子结婚生子,小日子过得甜甜蜜蜜,其乐融融……
1.《【吊金钟】记忆中的藏族朋友之二》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吊金钟】记忆中的藏族朋友之二》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pet/2466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