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告诉大家的是脊椎动物——环球白尾长猴
高丽公白梅长臂猿
霍洛克天兴
脊椎动物,哺乳纲,灵长目,长臂猿科,长臂猿属。
栖息于海拔500~2000米气候炎热潮湿的常绿阔叶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和山地雨林中,国内仅分布于云南。照片摄于高黎贡山。2017年1月11日,由中国科学家领衔、多国科学家参与,共同命名了长臂猿科的一个全新物种——高黎贡白眉长臂猿。这是长臂猿科过去100年来被命名的第二个新物种,也是中国科学家命名的唯一一种类人猿。该项成果也于同日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灵长类期刊《美国灵长类学报》,获得了全世界的认可。
以往很长一段时间,科学界一致公认白眉长臂猿属有2个物种,一个是分布于缅甸钦敦江以西的西白眉长臂猿,另一个则是分布于缅甸钦敦江与中国怒江之间的东白眉长臂猿。
高黎贡白眉长臂猿的发现,则有这么一段奇缘。
2008~2009年间,科学家范朋飞及其团队对我国的白眉长臂猿种群和分布进行调查时,偶然间从云山保护摄影师赵超那里获得了一些特别清晰的长臂猿照片。
通过照片比对,范朋飞发现这些白眉长臂猿没有白胡子,眼窝下也没有白毛,眉毛比较细而且眉间距很大,并且这些雄性长臂猿的阴部毛色是黑色或者棕色。雌性白眉长臂猿眼窝间的白毛比较少,眼周白毛也很少,不能形成明显的白色脸环。而常见的东白眉长臂猿眼窝间白毛浓密,眼周有明显的白毛,形成明显的白色脸环。
为了进一步研究验证照片中的白眉长臂猿是否是新的物种,范朋飞与中科院昆明动物所蒋学龙研究员、何锴博士进行了深入地讨论,并联系国际上的长臂猿专家开始合作研究。
通过对综合外部形态、牙齿和分子遗传学证据等一系列科学严谨的研究对比,最终确定了中国独有品种,高黎贡白眉长臂猿!
在毛色方面,高黎贡白眉长臂猿雌雄区别非常明显,成年雄性毛色为褐黑色或暗褐色,有两条明显分开的白色眼眉,头部没有直立向上的簇状冠毛。而成年雌性毛色为灰褐色,胸部和颈部的颜色较深。眉毛为白色,接近淡黑色脸部边缘处变窄,眼窝下有一条纹,并穿过鼻梁,使面部看上去像一个头骨形。
看到这里,你一定清楚照片中的高黎贡白眉长臂究竟是雌还是雄。
高黎贡白眉长臂猿是一种接近人类的小型类人猿。研究发现其家庭组成部分为一夫一妻制为主,并且一胎仅生一子。
而且它们在维持“夫妻关系”方面非常有意思。每当太阳出来时,雄猿和雌猿会来一场“妇唱夫随”的“大合唱”。首先由雌猿大声呜叫,雄猿随后加入。在“大合唱”的高潮部分,雄猿和雌猿会激动地在树上上下跳动。
在长臂猿的家庭中,雌猿占主导地位,决定着家群的移动方向,而雄猿则担负起保护家群的重任。
最重要的是,雄猿还是特别听“老婆”话的“超级暖男”。遇到危险时,雄猿会主动向天敌靠近,并以自己为“诱饵”带着天敌兜圈子,而雌猿则会趁机偷偷逃跑。等雌猿顺利逃走后,雄猿的“任务”也就完成了。这个时候雄猿会突然加快速度飞一般地逃离天敌。
遇到美食时,雄猿也十分有眼色,绝不会第一个取食,而是选择在周边警戒观察。直到雌猿“吃饱喝足”后,雄猿才回去吃剩下的“残羹剩饭”。
如果雌猿累了,在树上休息时,雄猿就会主动帮雌猿抓虱子和梳理毛发,简直是“二十四孝好老公”。
然而,由于过去人类活动频繁导致栖息地遭到大规模破坏,以及不加节制的盗猎导致高黎贡白眉长臂猿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目前野外只有200只左右,数量远低于我们熟知的国宝大熊猫,已经到了极其濒危的地步。
我们呼吁,保护自然,刻不容缓,不要让它们像中华白鲟那样永远消失!
王斌,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泸水管护分局科普宣教股股长,25年来一直奋战于自然保护区一线,获“斯巴鲁生态保护奖”。工作之余热爱摄影,为西南山地签约摄影师,曾获“中国自然保护区事业60周年”生态摄影比赛银奖等多项荣誉。希望通过宣传与影像,让更多人关注高黎贡山,关注生态保护。
统筹 文字整理:连惠玲
海报设计:郑弼尹
1.《【中华冠毛】「生物多样性百科」脊椎动物•高黎贡白眉长臂猿:我们最怕永远消失》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华冠毛】「生物多样性百科」脊椎动物•高黎贡白眉长臂猿:我们最怕永远消失》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pet/2468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