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郑亮
2371年,一个小女孩带着一只泰迪熊登上了联邦星舰进取号(NCC-1701-D),后来这只泰迪熊被丢失,和星舰一起在曲速核心破裂的事故中毁灭;2374年,联邦星舰旅行者号在星云中陷入困境时,哈里•金建议复制出一只泰迪熊以获取安慰……
当然,这些只是电视剧《星际旅行》(Star Trek)中发生在未来的场景。泰迪熊和星际旅行的双重爱好者在剧中收集到了不少泰迪熊出场的情节:即使人类进入了后太空时代,仍然需要从这只来自地球的小小玩具熊那里获得安慰,得以逃离永恒的孤独。
一只楚楚可怜的熊
泰迪熊诞生的故事很多人并不陌生,通常是这样讲述的:190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密西西比打猎,经过了三天一无所获的搜寻之后,向导捉到了一只小熊,等待总统补上一枪,但是罗斯福拒绝了。
总统的善举被画成漫画,在公众中意外的引发了爱熊风潮,于是人们将玩具熊按照罗斯福的小名Teddy命名。
但是,这一个故事的一些细节常常被忽略:首先,这一位罗斯福总统并非是那位开启新政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而是他的远房亲戚西奥多•罗斯福,被刻在拉什莫尔山上的老罗斯福总统,在英语里一般用他的小名“泰迪(Teddy)”来区别。
其次,故事中被捉住的小熊并没有被释放,而是被罗斯福下令用刀杀死了。因为它已经受了伤,为了不让它遭受更多的痛苦,被罗斯福下令用刀杀死了。
在故事中的那幅漫画里,那只被捉住的小熊长着球形的大耳朵,大眼睛楚楚可怜,看起来倒更像是20多年后才诞生的米老鼠。这个形象让人们完全忘记了它本是一幅政治讽刺漫画,却迷上了小熊的可爱形象。
这个漫画形象有意无意地预示了泰迪熊玩具在之后几十年的演变:事实上,最初的泰迪熊玩具比起这幅漫画来,还更像真熊一些,之后的几十年间,头和耳朵更大,身体更胖乎乎的泰迪熊越来越受欢迎了。它和米老鼠的形象演化一样,变得更加幼儿化、去攻击性。
世界性的名字
和芭比娃娃、乐高玩具不同,泰迪熊从来不是一个厂商的品牌,甚至不是一个故事中的形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差不多所有的玩具熊都可以称为泰迪熊,除非它已经有了别的名称。
从来没有一个官方机构来规定泰迪熊的标准,那么,是什么让泰迪熊从一个专有名词变成了普通名词?
泰迪熊几乎同时在美国和德国诞生。美国的泰迪熊出自Morris Michton,一个俄国裔移民在布鲁克林开一家玩具商店,他把自己制作的毛绒熊玩具寄给罗斯福总统,得到同意使用“泰迪的熊”(Teddy’s bear)这个名称。
另一只泰迪熊是理查德•史泰福(Richard Steiff)制作,出自德国的一个手工制作玩具的厂商家族,一只关节可以活动的绒布熊,比起那只美国熊来更接近真熊的形象。
他也用同样的方法获得了罗斯福的命名,并且很快在1903年的莱比锡玩具博览会上获得了3000只的美国订单。
但是泰迪熊的故事并没有像别的品牌那样,变成了这两个厂家的发展史。玛格丽特•史泰福(Margarete Steiff)公司虽然至今仍在泰迪熊爱好者之间享有盛名,但是并没有被看做“正品”的代名词。因为1906年之后,越来越多的厂商参加到泰迪熊的制作中来。
“泰迪”本身从来没有成为商标,而是成为了一个普通名词。在这之后,才有了Seymour Eaton等人为泰迪熊编写的儿童故事,John Bratton 和Jimmy Kennedy编写的儿歌:泰迪熊的野餐(Teddy Bear’s Picnic)。
很多人问过:假如罗斯福总统没有去猎熊,假如总统当时拗不过热情的主人开了那一枪,假如那幅漫画被编辑撤下或者根本就没画出来,那么泰迪熊是否还会存在?
当然,用布料制作、填充得柔软可亲的玩具小熊肯定会存在,孩子们入睡时照样会在床上抱紧自己的玩具熊,但是没有了“泰迪”这个名字,它会是怎样?
玩具熊本身的历史当然要长得多,甚至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史泰福公司从1880年起就开始生产各种玩具,包括绒布熊、绒布大象和小猫小狗什么的。但为什么只有玩具熊获得了世界通用的名字?真的只是对罗斯福的纪念?
有一种可能是,人们对毛绒玩具熊的喜爱,正好附着在“泰迪”这样一个名称上,于是“发明”了这个世界性的称呼:泰迪熊。也许是人们对玩具熊的情感寄托需求,使得泰迪熊这个名称成为一个温情的符号。
你的我的熊的家
当对于温情的需求,随着核心家庭的形成越来越强烈时,泰迪熊成为了永远不会缺席的家庭成员。
1997年,美国的一个警察慈善团体NAPLC发起了称为泰迪熊警察(Teddy Bear Cops program)的活动。内容很简单,就是给警察捐助泰迪熊玩具,把它们放到事故和案件之后惊慌失措的孩子怀中。
事实上,很多年以来这已经成为了美国警察常常使用的安慰方法。对于在严重的案件和事故中瞬间失去亲人的孩子们,泰迪熊比任何安慰的话语都有用。对于这些孩子们来说,拥抱着泰迪熊也许能在这个突然变得荒谬的世界找到宁静之地。
泰迪熊扮演着家庭成员的角色。一些统计认为,没有养育子女的丁克家庭更喜欢泰迪熊,也许是他们会把熊当成一个不说话的孩子。还有一些都市传说,讲述泰迪熊的陪伴如何唤醒了久病在床的老人。泰迪熊被看成家庭的一部分,能够安慰人的伴侣。
同样,在无数的儿童故事中,泰迪熊总是担任着类似的角色:温暖家庭的一员。1926年诞生的维尼熊(Winnie-the-Pooh)的故事也常常被认为是受到了泰迪熊的启发,在这部后来成为迪斯尼经典的故事中,维尼熊在郊外的别墅里过着典型中产阶级的家庭生活。
也许可以说,这一个家庭角色正好选中了玩具熊。因为没有什么动物比起卡通化的熊更适合中产阶级家庭这样的形象了。
狗和猫过于敏捷、兔子太弱小、大象没有表情、猛兽更不用说了。不仅仅是泰迪熊,在几十年间陆续出现的各种熊玩具几乎都可以看作泰迪熊个性的延伸,例如日本懒懒的松弛熊(Rilakkuma bears),沉默的小盲熊,或者近来流行的趴趴熊、瞌睡熊。
憨厚、单纯、可靠,这些玩具熊的品质已经成为了新世代所追求的品质的一部分。
泰迪熊效应
1969年,一本书的出版把泰迪熊带入了成年人的世界,这本书名叫《和熊在一起》(Bear with me)。
这之前,泰迪熊仍然被认为是属于孩子们的玩具,它代表着温柔、鼓励和爱抚。尽管那时泰迪熊已经诞生了60多年,已经开始伴随第三代人长大,甚至有的家庭里就是一只熊代代相传的。
它已经被这个世界认可为代表温情的符号。但是在二战过后,它似乎渐渐作为过时的玩具被遗忘了。
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演员彼得•布尔(Peter Cecil Bull),他并不年轻,在写作这本被称作“熊书”(The Bear Book)时他已是50多岁。
他曾在二战中担任坦克登陆艇的指挥官,写过残酷的战争回忆录,但是在这本书中他却温柔倾述了自己对泰迪熊的依恋,描述泰迪熊如何陪伴他度过脆弱的时刻。
这本书得到了读者热烈的反响,很快就成了泰迪熊爱好者的经典——事实上,泰迪熊也是从那时起,正式从孩子们小小爱好成为一个公众文化的话题。当然,这也促成了泰迪熊的再次复兴。
公众场合的男人们之间也开始谈论泰迪熊,因为温柔和安慰不再属于女人和小孩。这也许是最近十几年发生的事情。
旧的男性英雄们正在蜕变:电影中的007猎艳时不再精力无限、所向披靡,在他失败时开始接受女上司的安慰;城市猎人寒羽良也在续篇中遭受丧失爱人的打击。新的“泰迪熊效应”英雄们所具有的品质是:热情、单纯、值得信赖。
虽然这些品质没有精明、锐意进取这些品质那么吸引人,但是它更能将团体融合在一起。这样的品质在一只熊身上已经并不张扬地延续了100多年,看来还将不受世界各种浪潮影响,继续在孩子和成人之中延续下去。
看历史微信公众号:EYEONHISTORY
(作者:唐郑亮)
1.《泰迪熊狗,干货看这篇!泰迪熊:一个温情的世界性符号》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泰迪熊狗,干货看这篇!泰迪熊:一个温情的世界性符号》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pet/3302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