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令我儿时痴迷的动画片《猫和老鼠》也闯入了女儿的娱乐世界。
看到猫追老鼠,女儿好奇地问“爸爸,为什么猫一直要追老鼠?”
儿时的我似乎对此也曾心存疑惑,只记得当时父亲用“猫饿了,想吃老鼠”驱散了我心头的疑云,我也如法炮制回答女儿。
可女儿继续追问:“为什么猫吃老鼠,而老鼠不吃猫呢?”
这个离奇的问题让我始料不及,便搪塞一下,“你咋这么多问题?猫吃老鼠。一直就是这样的,你只要记住了就可以,不要老问为什么。”
女儿似乎有些不悦,嘟囔了一句:“不知道就说不知道嘛。”
为挽回做父亲的尊严,我随便编了一通:“因为猫大,老鼠小,当然是大的追小的,大的吃小的。”
晚上,我上网查找资料,顺便搜索了一下“为什么老鼠不吃猫”。
令我惊讶的是,这世上竟然真的有吃猫的老鼠。一份资料显示,在非洲莫桑比克有一种吃猫鼠,体长仅有普通家猫的1/20。当它遇到猫时,只要“吱吱”一叫,就分泌一种名叫“麻磷气”的特殊气味,猫便会瘫倒在地,这时,它就会把猫拖回洞中享用。另外,在伊朗,人们也发现了一种体重超过1 0公斤的吃猫巨鼠,是当地猫的克星。
答案找到了,本该高兴,可我高兴不起来,心中满是自责。不是自责自己的无知,而是为自己敷衍孩子的疑问,甚至是误导孩子而深深内疚。
问号是孩子成长中的伴侣,是开启新知的钥匙。面对周围许多未知事物和现象,他们往往会扛着个大大的问号,来寻求我们的帮助,这再寻常不过了。然而,对于他们身体上的饥饿,我们往往有求必应,可对问号,我们似乎就不那么积极了。
更多的时候,我们习惯于凭经验或不耐烦或碍于颜面急于将问号变成句号。这在不经意间压制甚至是泯灭了孩子的好奇心,使他们展翅放飞的思想碰壁,冥思苦想的问题搁浅。
思想家歌德说过,“随着知识的增加,怀疑也会跟着增加”。数学家笛卡尔因为好问,终于建立了代数和几何的关联,发明了笛卡尔坐标系。发明家爱迪生遇到电闪雷鸣时,总有一连串的诸如“为什么雨前会电闪雷鸣”“雷声和亮光从何而来”的问号在脑海里跳跃,正是这些翩翩起舞的问号成就了许多伟大的发明。
所谓学问,有学必有问。大疑大进,小疑小进,其疑之处方成悟:因此,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不能忽略孩子们的问号。而要更多地鼓励他们刨根问底,帮助他们从问号中寻找答案。引导他们从问号中获得新知。
让我们共同呵护孩子们的问号吗?
=================
欢迎关注中华家庭教育网服务号:bszjtjys
1.《【吃猫鼠】专题世上竟然真的有吃猫的老鼠!可我给女儿的答案早就错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吃猫鼠】专题世上竟然真的有吃猫的老鼠!可我给女儿的答案早就错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pet/3312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