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广电全媒体6月23日讯(记者/蔡群 通讯员/王润丹)“今天我分享的党史故事,是治河渡镇本土革命先烈毛遇顺的故事。”华...
拥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文化名城岳阳因幕阜山而得名,全市集名楼、名山、名水、名人、名文于一体,北枕长江,南纳三湘四水,怀抱洞庭,洞庭湿地交错,江河四桥飞跨天堑变通途。
俗话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不管是过去的科举制(始于隋朝),还是时至今日的高考制都是寒门学子们出人头地惟一途径,科举(高考)金标题名是对文化的高度认同,它既是国之幸,又是民之幸。
据资料显示,科举制度下的湖湘子弟总共考中过2432个进士,其中:唐朝27人,五代时期4人,宋朝948人,元朝:143人,明朝:565人,清朝745人。
岳阳名人除我们身边从小认知的收复新疆民族英雄左宗棠、外交家郭嵩焘、尚书方钝和刘兆梅、革命家任弼时、抗日名将甘印森、黄埔三杰之一的贺衷寒、平江上将苏振华傅秋涛等等之外,还有一些我们已逐渐淡忘的历史科举进士,今整理相关资料,大浪淘沙一一例出,以飨读者,欢迎各位雅正和补充。
大唐盛世,湖南进士27人,有资料记载唐昭宗天复年间(901年-903年)湘阴籍邓进忠是进士出身,但相关资料说他世代为土豪,农民起义军黄巢侄子黄浩的浪荡军骚扰湘阴,他与其兄设伏杀黄浩有功,被封为岳州刺史,是否进士存在真疑,有待探讨。
宋朝是中国文人最幸福,文化最鼎盛的时期。自赵匡胤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以来,历来重文防武,文化艺术得到空前繁荣。北宋历167年,南宋历153年,共18帝,国运320年。
宋朝进士名录
北宋太祖开宝年间(968年至975年):吴应炎(平江历史上第一位进士)
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陈瞻(湘阴历史上第一位进士,官秘书丞,清光绪巜湘阴县图志》卷三二有传)
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年):张尚祖(临湘科举史上第一位进士)
大中祥符八年(1025年):彭介(湘阴)
宋仁宗庆历年(1041年-1048年):张平伯(临湘)、张平方(临湘)
皇祐元年(1049年):吴?(湘阴)、彭亚(湘阴)、彭慥(湘阴)
皇祐年(1049年-1053年):张昉(平江)、徐淮(平江)、李纲(平江)、李纯(平江)
皇祐五年(1053年):李孝孙(湘阴)
宋英宗治平年(1064年-1067年):吴仕忠(平江)、吴仕恭(平江)、杨总(巴陵)
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邓忠臣(湘阴)、黄诰(平江伍市镇人,官至太府卿,著作《安时》、《乘轺》诸集)
熙宁年(1068年-1077年):黄琪(平江)
元丰五年(1082年):彭子民(湘阴,官升员外郎,通判邵州)、彭子中(湘阴)
元丰八年(1085年):方廷坚(临湘)
元丰年(1078年-1085年):吴弸中(平江)、胡邦杰(平江石牛寨镇庄楼村人,官至正三品太常卿)、张太巽(临湘)、张平宽(临湘)、张平浩(临湘)
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许益(湘阴)
元符三年(1100年):李平西(平江,有诗集《无心录》,事迹入《與地纪胜》、《大明一统志》、《楚纪》)、李曮(平江)
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邵珪(湘阴)、邓渊(湘阴)
崇宁五年(1106年):胡建侯(平江)
政和二年(1112年):李申之(湘阴,有诗《献帅府经历二首》存世)
政和五年(1115年):张通智(临湘)
政和八年(1118年):吴景偲(平江)
政和年(1111年至1117年):吴樵(平江)、郭鸿(平江)、张太宾(临湘)、张太震(临湘)
宣和三年(1121年):胡天辉(湘阴)、彭渊(湘阴)、吴槱(平江)、张通庆(临湘)
宣和六年(1124年):吴采之(湘阴)
宣和年(1119年-1125年):罗孝芬(平江,一甲进士第三名探花,是平江科举史上唯一探花郎。官至荆湖北路转运判官,其执政有为,心系百姓,关注民生。存世诗二首。其一《读书吉祥寺偕友游夜观桥》:夜月珠光照,清波石影流;万籁吹长夏,笙歌助我游。其二《蹑云亭》:出山不愧草堂灵,乱后看山山更青;余烬岂容遗大厦,蹑云端为护危亭。参差春燕依华浦,断续霜猿绕翠屏;物色趣君归早晚,已看兰玉照阶庭。)
吴嘉之(平江)、吴将之(平江)、胡世仍(平江)
宋徽宗靖康之难后,赵佶第九子赵构南逃建都临安(今杭州),改年号为建炎,史称南宋。绍兴议和后,南宋与北方金朝、西辽、大理国、西夏及蒙古帝国(元朝)并存,直至153年后被元朝所灭。尽管世道不太平,但阻止不了民众学习的热情。
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杨剡(巴陵)
绍兴五年(1135年):黄抗(湘阴)
绍兴八年(1138年):吴迈(湘阴)、戴(湘阴)
绍兴十二年(1142年):邓深(湘阴,著有文集十卷,今存二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绍兴十五年(1145年):夏侯孚先(湘阴)
绍兴十七年(1147年):黄丰(平江)
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黄振(湘阴)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毛翔(平江)、余升(平江)、程鹏万(平江)
绍兴年(1131年至1162年):秦从周(平江)、黄梁犀(平江)
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年):黄南鹏(平江)
乾道五年(1169年):龚舆(湘阴)
淳熙七年(1180年):吴昌年(平江)
淳熙年(1174年至1189年):张谧(临湘)、闾邱迾(临湘)、闾邱适(临湘)、闾邱道(临湘)
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周南(平江)
宋宁宗嘉泰二年(1202年):李儒用(平江)
开禧元年(1205年):许宝卿(湘阴)
嘉定元年(1208年):胡召康(平江)、邹之孟(平江)、黄南(平江)、胡仲永(平江)、罗的(平江)、邹仲龙(平江)
嘉定十年(1217年):许诚(湘阴)
嘉定十三年(1220年):黄堂(平江)
嘉定十五年(1222年):唐先胜(平江)、邓备(平江)
嘉定年(1209年-1224年):许炳(平江)
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周一龙(湘阴)、桂諃(湘阴)、何翊凤(临湘)、何附凤(临湘)
绍定二年(1229年):许应寅(平江)、许应霆(平江)
绍定五年(1232年):黎九德(湘阴)
淳祐四年(1244年):鲁仕能(平江)
淳祐十年(1250年):万镇(平江)
淳祐年(1241年-1252年):吴庠(平江)
宝祐四年(1256年):杨梦魁(巴陵)、朱宝臣(巴陵)、雷万春(平江)
开庆元年(1259年):唐俊英(平江)
景定三年(1262年):赵希哲(湘阴)
宋度宗咸淳四年(1268年):方桂英(临湘)。
咸淳七年(1271年):邹炎午(巴陵)、邹遇午(巴陵)、李用庚(平江)、吴禄午(平江)、方麟(巴陵)
元朝进士名录
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邵廷瓒(湘阴)
延祐五年(1318年):邵廷璲(湘阴)
元惠宗元统元年(1333年):鞫志元(巴陵)、余 观(平江)
至正六年(1345年):李澄九(巴陵)
至正七年(1347年):许昌言(平江)
明朝进士名录
洪武十八年(1385年):方必寿(巴陵)、廖时雨(华容)
永乐二年(1404年):卢垣(巴陵)
永乐四年(1406年):彭谦(湘阴)、李琳(华容)、李海(巴陵)
永乐十三年(1415年):方廷玉(巴陵)、张至善(临湘)、方佺(巴陵)、秦良(湘阴)
永乐十九年(1421年):郭永清(巴陵)
正统七年(1442年):鲁文(湘阴)
正统十年(1445年):毛珍(华容)
景泰二年(1451年):董廷圭(华容)、李逊(巴陵)、郭本(平江人,官任广西卫融守御千户所)
景泰五年(1454年):邓廷瓒(巴陵)
天顺元年(1457年):状元黎淳(华容县胜峰乡龙秀村人,少作《爆竹诗》初显才华,官至翰林院修撰,参与撰修《大明一统志》)、范奎(湘阴)、程万里(华容)、陈伯良(华容)
清朝进士名录
顺治十六年(1659年):杨柱朝(巴陵)
康熙十八年(1679年):刘鸿诰(巴陵)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张召华(华容)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吴堂(华容)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杨为棫(巴陵)、潘楷(华容)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白兼(华容)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杨枝建(湘阴)
康熙六十年(1721年):黄秀(巴陵,官至山东道监察御史)
雍正二年(1724年):李大章(华容)
雍正五年(1727年):孟启谟(湘阴)
雍正八年(1730年):王邦光(湘阴)、高以永(华容)
雍正十一年(1733年):瞿信昭(湘阴)
乾隆二年(1737年):朱庆旦(平江)
乾隆七年(1742年):许伯政(巴陵)
乾隆十年(1745年):杨瑝(湘阴,工诗,有《元音集》存世。)、曾光先(湘阴,三甲第三十名)
乾隆十三年(1748年):陈梦麒(湘阴,乾隆二十一年任余杭知县,嘉庆版《余杭县志》有关他的记载)
乾隆十六年(1751年):徐名彝(湘阴)
乾隆十九年(1754年):李仕清(巴陵)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周克遵(华容)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费志学(巴陵)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张德安(华容)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吴灼(湘阴)
乾隆六十年(1795年):向曾贤(平江)
嘉庆四年(1799年):方应纶(巴陵)、彭昌运(巴陵)
嘉庆六年(1801年):方同煦(临湘)
嘉庆七年(1802年):林文竹(巴陵)、向序(巴陵)
嘉庆十年(1805年):李新祐(临湘)
嘉庆十三年(1808年):易焕暄(湘阴)
嘉庆十九年(1814年):张学尹(湘阴)
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张士醇(临湘)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黄世铬(湘阴,官至内阁中书兼国史馆总校)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方功钺(巴陵)
道光三年(1823年):余宗训(平江)
道光六年(1826年):单朝诏(平江)、方宗钧(巴陵)
道光十二年(1832年):李星沅(湘阴)
道光十三年(1833年):方大淳(巴陵)
道光十五年(1835年):李汉章(平江)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李杭(湘阴)、吴英樾(湘阴)、周琛(湘阴)
拥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文化名城岳阳因幕阜山而得名,全市集名楼、名山、名水、名人、名文于一体,北枕长江,南纳三湘四水,怀抱洞庭,洞庭湿地交错,江河四桥飞跨天堑变通途。
俗话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不管是过去的科举制(始于隋朝),还是时至今日的高考制都是寒门学子们出人头地惟一途径,科举(高考)金标题名是对文化的高度认同,它既是国之幸,又是民之幸。
据资料显示,科举制度下的湖湘子弟总共考中过2432个进士,其中:唐朝27人,五代时期4人,宋朝948人,元朝:143人,明朝:565人,清朝745人。
岳阳名人除我们身边从小认知的收复新疆民族英雄左宗棠、外交家郭嵩焘、尚书方钝和刘兆梅、革命家任弼时、抗日名将甘印森、黄埔三杰之一的贺衷寒、平江上将苏振华傅秋涛等等之外,还有一些我们已逐渐淡忘的历史科举进士,今整理相关资料,大浪淘沙一一例出,以飨读者,欢迎各位雅正和补充。
大唐盛世,湖南进士27人,有资料记载唐昭宗天复年间(901年-903年)湘阴籍邓进忠是进士出身,但相关资料说他世代为土豪,农民起义军黄巢侄子黄浩的浪荡军骚扰湘阴,他与其兄设伏杀黄浩有功,被封为岳州刺史,是否进士存在真疑,有待探讨。
宋朝是中国文人最幸福,文化最鼎盛的时期。自赵匡胤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以来,历来重文防武,文化艺术得到空前繁荣。北宋历167年,南宋历153年,共18帝,国运320年。
宋朝进士名录
北宋太祖开宝年间(968年至975年):吴应炎(平江历史上第一位进士)
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陈瞻(湘阴历史上第一位进士,官秘书丞,清光绪巜湘阴县图志》卷三二有传)
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年):张尚祖(临湘科举史上第一位进士)
大中祥符八年(1025年):彭介(湘阴)
宋仁宗庆历年(1041年-1048年):张平伯(临湘)、张平方(临湘)
皇祐元年(1049年):吴?(湘阴)、彭亚(湘阴)、彭慥(湘阴)
皇祐年(1049年-1053年):张昉(平江)、徐淮(平江)、李纲(平江)、李纯(平江)
皇祐五年(1053年):李孝孙(湘阴)
宋英宗治平年(1064年-1067年):吴仕忠(平江)、吴仕恭(平江)、杨总(巴陵)
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邓忠臣(湘阴)、黄诰(平江伍市镇人,官至太府卿,著作《安时》、《乘轺》诸集)
熙宁年(1068年-1077年):黄琪(平江)
元丰五年(1082年):彭子民(湘阴,官升员外郎,通判邵州)、彭子中(湘阴)
元丰八年(1085年):方廷坚(临湘)
元丰年(1078年-1085年):吴弸中(平江)、胡邦杰(平江石牛寨镇庄楼村人,官至正三品太常卿)、张太巽(临湘)、张平宽(临湘)、张平浩(临湘)
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许益(湘阴)
元符三年(1100年):李平西(平江,有诗集《无心录》,事迹入《與地纪胜》、《大明一统志》、《楚纪》)、李曮(平江)
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邵珪(湘阴)、邓渊(湘阴)
崇宁五年(1106年):胡建侯(平江)
政和二年(1112年):李申之(湘阴,有诗《献帅府经历二首》存世)
政和五年(1115年):张通智(临湘)
政和八年(1118年):吴景偲(平江)
政和年(1111年至1117年):吴樵(平江)、郭鸿(平江)、张太宾(临湘)、张太震(临湘)
宣和三年(1121年):胡天辉(湘阴)、彭渊(湘阴)、吴槱(平江)、张通庆(临湘)
宣和六年(1124年):吴采之(湘阴)
宣和年(1119年-1125年):罗孝芬(平江,一甲进士第三名探花,是平江科举史上唯一探花郎。官至荆湖北路转运判官,其执政有为,心系百姓,关注民生。存世诗二首。其一《读书吉祥寺偕友游夜观桥》:夜月珠光照,清波石影流;万籁吹长夏,笙歌助我游。其二《蹑云亭》:出山不愧草堂灵,乱后看山山更青;余烬岂容遗大厦,蹑云端为护危亭。参差春燕依华浦,断续霜猿绕翠屏;物色趣君归早晚,已看兰玉照阶庭。)
吴嘉之(平江)、吴将之(平江)、胡世仍(平江)
宋徽宗靖康之难后,赵佶第九子赵构南逃建都临安(今杭州),改年号为建炎,史称南宋。绍兴议和后,南宋与北方金朝、西辽、大理国、西夏及蒙古帝国(元朝)并存,直至153年后被元朝所灭。尽管世道不太平,但阻止不了民众学习的热情。
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杨剡(巴陵)
绍兴五年(1135年):黄抗(湘阴)
绍兴八年(1138年):吴迈(湘阴)、戴(湘阴)
绍兴十二年(1142年):邓深(湘阴,著有文集十卷,今存二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绍兴十五年(1145年):夏侯孚先(湘阴)
绍兴十七年(1147年):黄丰(平江)
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黄振(湘阴)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毛翔(平江)、余升(平江)、程鹏万(平江)
绍兴年(1131年至1162年):秦从周(平江)、黄梁犀(平江)
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年):黄南鹏(平江)
乾道五年(1169年):龚舆(湘阴)
淳熙七年(1180年):吴昌年(平江)
淳熙年(1174年至1189年):张谧(临湘)、闾邱迾(临湘)、闾邱适(临湘)、闾邱道(临湘)
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周南(平江)
宋宁宗嘉泰二年(1202年):李儒用(平江)
开禧元年(1205年):许宝卿(湘阴)
嘉定元年(1208年):胡召康(平江)、邹之孟(平江)、黄南(平江)、胡仲永(平江)、罗的(平江)、邹仲龙(平江)
嘉定十年(1217年):许诚(湘阴)
嘉定十三年(1220年):黄堂(平江)
嘉定十五年(1222年):唐先胜(平江)、邓备(平江)
嘉定年(1209年-1224年):许炳(平江)
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周一龙(湘阴)、桂諃(湘阴)、何翊凤(临湘)、何附凤(临湘)
绍定二年(1229年):许应寅(平江)、许应霆(平江)
绍定五年(1232年):黎九德(湘阴)
淳祐四年(1244年):鲁仕能(平江)
淳祐十年(1250年):万镇(平江)
淳祐年(1241年-1252年):吴庠(平江)
宝祐四年(1256年):杨梦魁(巴陵)、朱宝臣(巴陵)、雷万春(平江)
开庆元年(1259年):唐俊英(平江)
景定三年(1262年):赵希哲(湘阴)
宋度宗咸淳四年(1268年):方桂英(临湘)。
咸淳七年(1271年):邹炎午(巴陵)、邹遇午(巴陵)、李用庚(平江)、吴禄午(平江)、方麟(巴陵)
元朝进士名录
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邵廷瓒(湘阴)
延祐五年(1318年):邵廷璲(湘阴)
元惠宗元统元年(1333年):鞫志元(巴陵)、余 观(平江)
至正六年(1345年):李澄九(巴陵)
至正七年(1347年):许昌言(平江)
明朝进士名录
洪武十八年(1385年):方必寿(巴陵)、廖时雨(华容)
永乐二年(1404年):卢垣(巴陵)
永乐四年(1406年):彭谦(湘阴)、李琳(华容)、李海(巴陵)
永乐十三年(1415年):方廷玉(巴陵)、张至善(临湘)、方佺(巴陵)、秦良(湘阴)
永乐十九年(1421年):郭永清(巴陵)
正统七年(1442年):鲁文(湘阴)
正统十年(1445年):毛珍(华容)
景泰二年(1451年):董廷圭(华容)、李逊(巴陵)、郭本(平江人,官任广西卫融守御千户所)
景泰五年(1454年):邓廷瓒(巴陵)
天顺元年(1457年):状元黎淳(华容县胜峰乡龙秀村人,少作《爆竹诗》初显才华,官至翰林院修撰,参与撰修《大明一统志》)、范奎(湘阴)、程万里(华容)、陈伯良(华容)
清朝进士名录
顺治十六年(1659年):杨柱朝(巴陵)
康熙十八年(1679年):刘鸿诰(巴陵)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张召华(华容)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吴堂(华容)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杨为棫(巴陵)、潘楷(华容)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白兼(华容)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杨枝建(湘阴)
康熙六十年(1721年):黄秀(巴陵,官至山东道监察御史)
雍正二年(1724年):李大章(华容)
雍正五年(1727年):孟启谟(湘阴)
雍正八年(1730年):王邦光(湘阴)、高以永(华容)
雍正十一年(1733年):瞿信昭(湘阴)
乾隆二年(1737年):朱庆旦(平江)
乾隆七年(1742年):许伯政(巴陵)
乾隆十年(1745年):杨瑝(湘阴,工诗,有《元音集》存世。)、曾光先(湘阴,三甲第三十名)
乾隆十三年(1748年):陈梦麒(湘阴,乾隆二十一年任余杭知县,嘉庆版《余杭县志》有关他的记载)
乾隆十六年(1751年):徐名彝(湘阴)
乾隆十九年(1754年):李仕清(巴陵)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周克遵(华容)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费志学(巴陵)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张德安(华容)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吴灼(湘阴)
乾隆六十年(1795年):向曾贤(平江)
嘉庆四年(1799年):方应纶(巴陵)、彭昌运(巴陵)
嘉庆六年(1801年):方同煦(临湘)
嘉庆七年(1802年):林文竹(巴陵)、向序(巴陵)
嘉庆十年(1805年):李新祐(临湘)
嘉庆十三年(1808年):易焕暄(湘阴)
嘉庆十九年(1814年):张学尹(湘阴)
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张士醇(临湘)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黄世铬(湘阴,官至内阁中书兼国史馆总校)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方功钺(巴陵)
道光三年(1823年):余宗训(平江)
道光六年(1826年):单朝诏(平江)、方宗钧(巴陵)
道光十二年(1832年):李星沅(湘阴)
道光十三年(1833年):方大淳(巴陵)
道光十五年(1835年):李汉章(平江)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李杭(湘阴)、吴英樾(湘阴)、周琛(湘阴)
拥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文化名城岳阳因幕阜山而得名,全市集名楼、名山、名水、名人、名文于一体,北枕长江,南纳三湘四水,怀抱洞庭,洞庭湿地交错,江河四桥飞跨天堑变通途。
俗话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不管是过去的科举制(始于隋朝),还是时至今日的高考制都是寒门学子们出人头地惟一途径,科举(高考)金标题名是对文化的高度认同,它既是国之幸,又是民之幸。
据资料显示,科举制度下的湖湘子弟总共考中过2432个进士,其中:唐朝27人,五代时期4人,宋朝948人,元朝:143人,明朝:565人,清朝745人。
岳阳名人除我们身边从小认知的收复新疆民族英雄左宗棠、外交家郭嵩焘、尚书方钝和刘兆梅、革命家任弼时、抗日名将甘印森、黄埔三杰之一的贺衷寒、平江上将苏振华傅秋涛等等之外,还有一些我们已逐渐淡忘的历史科举进士,今整理相关资料,大浪淘沙一一例出,以飨读者,欢迎各位雅正和补充。
大唐盛世,湖南进士27人,有资料记载唐昭宗天复年间(901年-903年)湘阴籍邓进忠是进士出身,但相关资料说他世代为土豪,农民起义军黄巢侄子黄浩的浪荡军骚扰湘阴,他与其兄设伏杀黄浩有功,被封为岳州刺史,是否进士存在真疑,有待探讨。
宋朝是中国文人最幸福,文化最鼎盛的时期。自赵匡胤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以来,历来重文防武,文化艺术得到空前繁荣。北宋历167年,南宋历153年,共18帝,国运320年。
宋朝进士名录
北宋太祖开宝年间(968年至975年):吴应炎(平江历史上第一位进士)
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陈瞻(湘阴历史上第一位进士,官秘书丞,清光绪巜湘阴县图志》卷三二有传)
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年):张尚祖(临湘科举史上第一位进士)
大中祥符八年(1025年):彭介(湘阴)
宋仁宗庆历年(1041年-1048年):张平伯(临湘)、张平方(临湘)
皇祐元年(1049年):吴?(湘阴)、彭亚(湘阴)、彭慥(湘阴)
皇祐年(1049年-1053年):张昉(平江)、徐淮(平江)、李纲(平江)、李纯(平江)
皇祐五年(1053年):李孝孙(湘阴)
宋英宗治平年(1064年-1067年):吴仕忠(平江)、吴仕恭(平江)、杨总(巴陵)
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邓忠臣(湘阴)、黄诰(平江伍市镇人,官至太府卿,著作《安时》、《乘轺》诸集)
熙宁年(1068年-1077年):黄琪(平江)
元丰五年(1082年):彭子民(湘阴,官升员外郎,通判邵州)、彭子中(湘阴)
元丰八年(1085年):方廷坚(临湘)
元丰年(1078年-1085年):吴弸中(平江)、胡邦杰(平江石牛寨镇庄楼村人,官至正三品太常卿)、张太巽(临湘)、张平宽(临湘)、张平浩(临湘)
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许益(湘阴)
元符三年(1100年):李平西(平江,有诗集《无心录》,事迹入《與地纪胜》、《大明一统志》、《楚纪》)、李曮(平江)
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邵珪(湘阴)、邓渊(湘阴)
崇宁五年(1106年):胡建侯(平江)
政和二年(1112年):李申之(湘阴,有诗《献帅府经历二首》存世)
政和五年(1115年):张通智(临湘)
政和八年(1118年):吴景偲(平江)
政和年(1111年至1117年):吴樵(平江)、郭鸿(平江)、张太宾(临湘)、张太震(临湘)
宣和三年(1121年):胡天辉(湘阴)、彭渊(湘阴)、吴槱(平江)、张通庆(临湘)
宣和六年(1124年):吴采之(湘阴)
宣和年(1119年-1125年):罗孝芬(平江,一甲进士第三名探花,是平江科举史上唯一探花郎。官至荆湖北路转运判官,其执政有为,心系百姓,关注民生。存世诗二首。其一《读书吉祥寺偕友游夜观桥》:夜月珠光照,清波石影流;万籁吹长夏,笙歌助我游。其二《蹑云亭》:出山不愧草堂灵,乱后看山山更青;余烬岂容遗大厦,蹑云端为护危亭。参差春燕依华浦,断续霜猿绕翠屏;物色趣君归早晚,已看兰玉照阶庭。)
吴嘉之(平江)、吴将之(平江)、胡世仍(平江)
宋徽宗靖康之难后,赵佶第九子赵构南逃建都临安(今杭州),改年号为建炎,史称南宋。绍兴议和后,南宋与北方金朝、西辽、大理国、西夏及蒙古帝国(元朝)并存,直至153年后被元朝所灭。尽管世道不太平,但阻止不了民众学习的热情。
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杨剡(巴陵)
绍兴五年(1135年):黄抗(湘阴)
绍兴八年(1138年):吴迈(湘阴)、戴(湘阴)
绍兴十二年(1142年):邓深(湘阴,著有文集十卷,今存二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绍兴十五年(1145年):夏侯孚先(湘阴)
绍兴十七年(1147年):黄丰(平江)
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黄振(湘阴)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毛翔(平江)、余升(平江)、程鹏万(平江)
绍兴年(1131年至1162年):秦从周(平江)、黄梁犀(平江)
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年):黄南鹏(平江)
乾道五年(1169年):龚舆(湘阴)
淳熙七年(1180年):吴昌年(平江)
淳熙年(1174年至1189年):张谧(临湘)、闾邱迾(临湘)、闾邱适(临湘)、闾邱道(临湘)
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周南(平江)
宋宁宗嘉泰二年(1202年):李儒用(平江)
开禧元年(1205年):许宝卿(湘阴)
嘉定元年(1208年):胡召康(平江)、邹之孟(平江)、黄南(平江)、胡仲永(平江)、罗的(平江)、邹仲龙(平江)
嘉定十年(1217年):许诚(湘阴)
嘉定十三年(1220年):黄堂(平江)
嘉定十五年(1222年):唐先胜(平江)、邓备(平江)
嘉定年(1209年-1224年):许炳(平江)
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周一龙(湘阴)、桂諃(湘阴)、何翊凤(临湘)、何附凤(临湘)
绍定二年(1229年):许应寅(平江)、许应霆(平江)
绍定五年(1232年):黎九德(湘阴)
淳祐四年(1244年):鲁仕能(平江)
淳祐十年(1250年):万镇(平江)
淳祐年(1241年-1252年):吴庠(平江)
宝祐四年(1256年):杨梦魁(巴陵)、朱宝臣(巴陵)、雷万春(平江)
开庆元年(1259年):唐俊英(平江)
景定三年(1262年):赵希哲(湘阴)
宋度宗咸淳四年(1268年):方桂英(临湘)。
咸淳七年(1271年):邹炎午(巴陵)、邹遇午(巴陵)、李用庚(平江)、吴禄午(平江)、方麟(巴陵)
元朝进士名录
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邵廷瓒(湘阴)
延祐五年(1318年):邵廷璲(湘阴)
元惠宗元统元年(1333年):鞫志元(巴陵)、余 观(平江)
至正六年(1345年):李澄九(巴陵)
至正七年(1347年):许昌言(平江)
明朝进士名录
洪武十八年(1385年):方必寿(巴陵)、廖时雨(华容)
永乐二年(1404年):卢垣(巴陵)
永乐四年(1406年):彭谦(湘阴)、李琳(华容)、李海(巴陵)
永乐十三年(1415年):方廷玉(巴陵)、张至善(临湘)、方佺(巴陵)、秦良(湘阴)
永乐十九年(1421年):郭永清(巴陵)
正统七年(1442年):鲁文(湘阴)
正统十年(1445年):毛珍(华容)
景泰二年(1451年):董廷圭(华容)、李逊(巴陵)、郭本(平江人,官任广西卫融守御千户所)
景泰五年(1454年):邓廷瓒(巴陵)
天顺元年(1457年):状元黎淳(华容县胜峰乡龙秀村人,少作《爆竹诗》初显才华,官至翰林院修撰,参与撰修《大明一统志》)、范奎(湘阴)、程万里(华容)、陈伯良(华容)
清朝进士名录
顺治十六年(1659年):杨柱朝(巴陵)
康熙十八年(1679年):刘鸿诰(巴陵)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张召华(华容)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吴堂(华容)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杨为棫(巴陵)、潘楷(华容)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白兼(华容)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杨枝建(湘阴)
康熙六十年(1721年):黄秀(巴陵,官至山东道监察御史)
雍正二年(1724年):李大章(华容)
雍正五年(1727年):孟启谟(湘阴)
雍正八年(1730年):王邦光(湘阴)、高以永(华容)
雍正十一年(1733年):瞿信昭(湘阴)
乾隆二年(1737年):朱庆旦(平江)
乾隆七年(1742年):许伯政(巴陵)
乾隆十年(1745年):杨瑝(湘阴,工诗,有《元音集》存世。)、曾光先(湘阴,三甲第三十名)
乾隆十三年(1748年):陈梦麒(湘阴,乾隆二十一年任余杭知县,嘉庆版《余杭县志》有关他的记载)
乾隆十六年(1751年):徐名彝(湘阴)
乾隆十九年(1754年):李仕清(巴陵)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周克遵(华容)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费志学(巴陵)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张德安(华容)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吴灼(湘阴)
乾隆六十年(1795年):向曾贤(平江)
嘉庆四年(1799年):方应纶(巴陵)、彭昌运(巴陵)
嘉庆六年(1801年):方同煦(临湘)
嘉庆七年(1802年):林文竹(巴陵)、向序(巴陵)
嘉庆十年(1805年):李新祐(临湘)
嘉庆十三年(1808年):易焕暄(湘阴)
嘉庆十九年(1814年):张学尹(湘阴)
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张士醇(临湘)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黄世铬(湘阴,官至内阁中书兼国史馆总校)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方功钺(巴陵)
道光三年(1823年):余宗训(平江)
道光六年(1826年):单朝诏(平江)、方宗钧(巴陵)
道光十二年(1832年):李星沅(湘阴)
道光十三年(1833年):方大淳(巴陵)
道光十五年(1835年):李汉章(平江)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李杭(湘阴)、吴英樾(湘阴)、周琛(湘阴)
拥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文化名城岳阳因幕阜山而得名,全市集名楼、名山、名水、名人、名文于一体,北枕长江,南纳三湘四水,怀抱洞庭,洞庭湿地交错,江河四桥飞跨天堑变通途。
俗话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不管是过去的科举制(始于隋朝),还是时至今日的高考制都是寒门学子们出人头地惟一途径,科举(高考)金标题名是对文化的高度认同,它既是国之幸,又是民之幸。
据资料显示,科举制度下的湖湘子弟总共考中过2432个进士,其中:唐朝27人,五代时期4人,宋朝948人,元朝:143人,明朝:565人,清朝745人。
岳阳名人除我们身边从小认知的收复新疆民族英雄左宗棠、外交家郭嵩焘、尚书方钝和刘兆梅、革命家任弼时、抗日名将甘印森、黄埔三杰之一的贺衷寒、平江上将苏振华傅秋涛等等之外,还有一些我们已逐渐淡忘的历史科举进士,今整理相关资料,大浪淘沙一一例出,以飨读者,欢迎各位雅正和补充。
大唐盛世,湖南进士27人,有资料记载唐昭宗天复年间(901年-903年)湘阴籍邓进忠是进士出身,但相关资料说他世代为土豪,农民起义军黄巢侄子黄浩的浪荡军骚扰湘阴,他与其兄设伏杀黄浩有功,被封为岳州刺史,是否进士存在真疑,有待探讨。
宋朝是中国文人最幸福,文化最鼎盛的时期。自赵匡胤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以来,历来重文防武,文化艺术得到空前繁荣。北宋历167年,南宋历153年,共18帝,国运320年。
宋朝进士名录
北宋太祖开宝年间(968年至975年):吴应炎(平江历史上第一位进士)
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陈瞻(湘阴历史上第一位进士,官秘书丞,清光绪巜湘阴县图志》卷三二有传)
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年):张尚祖(临湘科举史上第一位进士)
大中祥符八年(1025年):彭介(湘阴)
宋仁宗庆历年(1041年-1048年):张平伯(临湘)、张平方(临湘)
皇祐元年(1049年):吴?(湘阴)、彭亚(湘阴)、彭慥(湘阴)
皇祐年(1049年-1053年):张昉(平江)、徐淮(平江)、李纲(平江)、李纯(平江)
皇祐五年(1053年):李孝孙(湘阴)
宋英宗治平年(1064年-1067年):吴仕忠(平江)、吴仕恭(平江)、杨总(巴陵)
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邓忠臣(湘阴)、黄诰(平江伍市镇人,官至太府卿,著作《安时》、《乘轺》诸集)
熙宁年(1068年-1077年):黄琪(平江)
元丰五年(1082年):彭子民(湘阴,官升员外郎,通判邵州)、彭子中(湘阴)
元丰八年(1085年):方廷坚(临湘)
元丰年(1078年-1085年):吴弸中(平江)、胡邦杰(平江石牛寨镇庄楼村人,官至正三品太常卿)、张太巽(临湘)、张平宽(临湘)、张平浩(临湘)
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许益(湘阴)
元符三年(1100年):李平西(平江,有诗集《无心录》,事迹入《與地纪胜》、《大明一统志》、《楚纪》)、李曮(平江)
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邵珪(湘阴)、邓渊(湘阴)
崇宁五年(1106年):胡建侯(平江)
政和二年(1112年):李申之(湘阴,有诗《献帅府经历二首》存世)
政和五年(1115年):张通智(临湘)
政和八年(1118年):吴景偲(平江)
政和年(1111年至1117年):吴樵(平江)、郭鸿(平江)、张太宾(临湘)、张太震(临湘)
宣和三年(1121年):胡天辉(湘阴)、彭渊(湘阴)、吴槱(平江)、张通庆(临湘)
宣和六年(1124年):吴采之(湘阴)
宣和年(1119年-1125年):罗孝芬(平江,一甲进士第三名探花,是平江科举史上唯一探花郎。官至荆湖北路转运判官,其执政有为,心系百姓,关注民生。存世诗二首。其一《读书吉祥寺偕友游夜观桥》:夜月珠光照,清波石影流;万籁吹长夏,笙歌助我游。其二《蹑云亭》:出山不愧草堂灵,乱后看山山更青;余烬岂容遗大厦,蹑云端为护危亭。参差春燕依华浦,断续霜猿绕翠屏;物色趣君归早晚,已看兰玉照阶庭。)
吴嘉之(平江)、吴将之(平江)、胡世仍(平江)
宋徽宗靖康之难后,赵佶第九子赵构南逃建都临安(今杭州),改年号为建炎,史称南宋。绍兴议和后,南宋与北方金朝、西辽、大理国、西夏及蒙古帝国(元朝)并存,直至153年后被元朝所灭。尽管世道不太平,但阻止不了民众学习的热情。
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杨剡(巴陵)
绍兴五年(1135年):黄抗(湘阴)
绍兴八年(1138年):吴迈(湘阴)、戴(湘阴)
绍兴十二年(1142年):邓深(湘阴,著有文集十卷,今存二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绍兴十五年(1145年):夏侯孚先(湘阴)
绍兴十七年(1147年):黄丰(平江)
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黄振(湘阴)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毛翔(平江)、余升(平江)、程鹏万(平江)
绍兴年(1131年至1162年):秦从周(平江)、黄梁犀(平江)
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年):黄南鹏(平江)
乾道五年(1169年):龚舆(湘阴)
淳熙七年(1180年):吴昌年(平江)
淳熙年(1174年至1189年):张谧(临湘)、闾邱迾(临湘)、闾邱适(临湘)、闾邱道(临湘)
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周南(平江)
宋宁宗嘉泰二年(1202年):李儒用(平江)
开禧元年(1205年):许宝卿(湘阴)
嘉定元年(1208年):胡召康(平江)、邹之孟(平江)、黄南(平江)、胡仲永(平江)、罗的(平江)、邹仲龙(平江)
嘉定十年(1217年):许诚(湘阴)
嘉定十三年(1220年):黄堂(平江)
嘉定十五年(1222年):唐先胜(平江)、邓备(平江)
嘉定年(1209年-1224年):许炳(平江)
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周一龙(湘阴)、桂諃(湘阴)、何翊凤(临湘)、何附凤(临湘)
绍定二年(1229年):许应寅(平江)、许应霆(平江)
绍定五年(1232年):黎九德(湘阴)
淳祐四年(1244年):鲁仕能(平江)
淳祐十年(1250年):万镇(平江)
淳祐年(1241年-1252年):吴庠(平江)
宝祐四年(1256年):杨梦魁(巴陵)、朱宝臣(巴陵)、雷万春(平江)
开庆元年(1259年):唐俊英(平江)
景定三年(1262年):赵希哲(湘阴)
宋度宗咸淳四年(1268年):方桂英(临湘)。
咸淳七年(1271年):邹炎午(巴陵)、邹遇午(巴陵)、李用庚(平江)、吴禄午(平江)、方麟(巴陵)
元朝进士名录
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邵廷瓒(湘阴)
延祐五年(1318年):邵廷璲(湘阴)
元惠宗元统元年(1333年):鞫志元(巴陵)、余 观(平江)
至正六年(1345年):李澄九(巴陵)
至正七年(1347年):许昌言(平江)
明朝进士名录
洪武十八年(1385年):方必寿(巴陵)、廖时雨(华容)
永乐二年(1404年):卢垣(巴陵)
永乐四年(1406年):彭谦(湘阴)、李琳(华容)、李海(巴陵)
永乐十三年(1415年):方廷玉(巴陵)、张至善(临湘)、方佺(巴陵)、秦良(湘阴)
永乐十九年(1421年):郭永清(巴陵)
正统七年(1442年):鲁文(湘阴)
正统十年(1445年):毛珍(华容)
景泰二年(1451年):董廷圭(华容)、李逊(巴陵)、郭本(平江人,官任广西卫融守御千户所)
景泰五年(1454年):邓廷瓒(巴陵)
天顺元年(1457年):状元黎淳(华容县胜峰乡龙秀村人,少作《爆竹诗》初显才华,官至翰林院修撰,参与撰修《大明一统志》)、范奎(湘阴)、程万里(华容)、陈伯良(华容)
清朝进士名录
顺治十六年(1659年):杨柱朝(巴陵)
康熙十八年(1679年):刘鸿诰(巴陵)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张召华(华容)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吴堂(华容)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杨为棫(巴陵)、潘楷(华容)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白兼(华容)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杨枝建(湘阴)
康熙六十年(1721年):黄秀(巴陵,官至山东道监察御史)
雍正二年(1724年):李大章(华容)
雍正五年(1727年):孟启谟(湘阴)
雍正八年(1730年):王邦光(湘阴)、高以永(华容)
雍正十一年(1733年):瞿信昭(湘阴)
乾隆二年(1737年):朱庆旦(平江)
乾隆七年(1742年):许伯政(巴陵)
乾隆十年(1745年):杨瑝(湘阴,工诗,有《元音集》存世。)、曾光先(湘阴,三甲第三十名)
乾隆十三年(1748年):陈梦麒(湘阴,乾隆二十一年任余杭知县,嘉庆版《余杭县志》有关他的记载)
乾隆十六年(1751年):徐名彝(湘阴)
乾隆十九年(1754年):李仕清(巴陵)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周克遵(华容)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费志学(巴陵)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张德安(华容)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吴灼(湘阴)
乾隆六十年(1795年):向曾贤(平江)
嘉庆四年(1799年):方应纶(巴陵)、彭昌运(巴陵)
嘉庆六年(1801年):方同煦(临湘)
嘉庆七年(1802年):林文竹(巴陵)、向序(巴陵)
嘉庆十年(1805年):李新祐(临湘)
嘉庆十三年(1808年):易焕暄(湘阴)
嘉庆十九年(1814年):张学尹(湘阴)
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张士醇(临湘)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黄世铬(湘阴,官至内阁中书兼国史馆总校)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方功钺(巴陵)
道光三年(1823年):余宗训(平江)
道光六年(1826年):单朝诏(平江)、方宗钧(巴陵)
道光十二年(1832年):李星沅(湘阴)
道光十三年(1833年):方大淳(巴陵)
道光十五年(1835年):李汉章(平江)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李杭(湘阴)、吴英樾(湘阴)、周琛(湘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