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座新鬼城相关介绍,时间会改变一些事物,但有的东西不会消失。那场灾难性的核事故发生33年后,再提起“切尔诺贝利”这个名字,人们感受到的还是满溢的恐惧、哀伤和无...
- 剧照
2019年,HBO出品的高质量迷你剧《切尔诺贝利》,它用五集讲述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的灾难,豆瓣评分高达9.6。
剧照事故的发生源于一个旨在提高反应堆安全性的实验(这真是莫大的讽刺),本该在白天进行的实验(重大实验一般放在白天做,操作员有更清晰和敏捷的思维),因为一系列原因放在了凌晨(剧中则是因为运行主管要完成政治任务)。
实验中,操作员的一个误操作让反应堆几乎停堆,而主管阿基莫夫为了继续完成实验,违反规程,强行命令操作员提升功率,将抑制核反应的控制棒几乎全部抽出。
这时,反应堆的热功率短时间内升至额定功率的100倍,而这时控制棒本该紧急落下,可因为反应堆过热,控制棒的插入孔变形,造成控制棒无法正常落回,悲剧发生。
剧照爆炸的四号反应堆释放了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它释放的辐射量大概为广岛原子弹的400倍,这起事故直接造成31人死于急性原子病(官方数字,值得商榷),成千上万人被辐射造成的疾病困扰终生。
但是作为美国的HBO显然夹带了不少私货,剧中指出,苏联政府有意隐瞒事故,而造成了许多平民未及时撤离,这是有失公允的,事实上,受限于当时的辐射检测技术和人们对核能认知,很多事情不可避免。
剧中,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第一批进入现场的消防员,他们一开始认为这只是一场普通的火灾,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他们在爆炸发生的5分钟之内便开展了灭火工作,短时间内就扑灭了机房内燃起的大火,无疑,英雄他们当之无愧,并且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切尔诺贝利反应堆的堆型为RBMK,而我国主流核电站堆型为压水型,两者不能同日而语,一些自媒体近期为曾日本排放核废水的热度,发布了很多夸张和不严谨的文章和作品,不免对读者造成了误导。
当然,迷你剧《切尔诺贝利》依旧不失为一部优秀的作品,不管它让观众有多真切的紧张感,我们需要认清的是,这绝不是一部纪录片,而只是一部灾难片。
被当成一般火灾收到任务去灭火的消防员,误碰洒落的石墨,手部灼烧严重。灭火现场的消防员也在入院不久后全身肌肤腐烂而亡,死后身体仍携带大量辐射,需要被水泥棺材封印。
距离核电站大约一公里左右的地方,一群做着基层职业的人,在桥上看着核爆形成的光柱。灰尘扬起的场景,震撼又美丽。核的知识离他们太远了。他们不知道,这股美丽的光,已经让他们的生命随之而消逝。
曾经是前苏联最大的核电站,现在却是人类禁区。
荣耀凌驾在真相之上
远在400公里外的核专家通过窗户上的粉末测算出超标辐射;
物理学专家通过报告里提及的石头推测,辐射值远比官方数据大得多;
即使是对核知识知之甚少的护士,看着触碰消防员衣物的手变红也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官方是如何得出爆炸已经得到控制的结论?
核电站的工程师坚称,火灾是由于技术困难导致的系统罐氢气聚集产生的爆炸,而非核爆炸。
对于官员们来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苏联的核试验站,是关乎着苏联整个民族抵御美方入侵的重要工程。经过一番分析,他们认为情况可控,于是向上报告“已经得到了控制”,让上头不用担心。
说起乌克兰,很多人都会想到前苏联红色帝国的强大和荣耀。我们年轻的时候,胸前的红领巾是红色帝国带来的灵感……但是我认识乌克兰,是因为我偶然看了一本书,来自切尔诺...
-
▲蓝点为已建核电站,绿点为在建核电站
然而,30多年过去了,核电站并没有退出能源行业。相反,世界上的核电站越来越多。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统计,31个国家有450座核电站(反应堆)。
▲杭州湾附近的秦山核电站(图片来自百度地图)
中国第一座秦山核电站(浙江省海盐县秦山镇)建于1985年3月,其他21座核电站都是切尔诺贝利事故后建成的——是因为中国人不怕死,敢于挑战未知的危险吗?
不可靠的苏联核电站
就像飞机坠毁不代表航班空不安全,切尔诺贝利事故不代表核电站会成为潜在的超级脏弹。
切尔诺贝利事故,很大程度上源于它的特殊性——这个核电站不是单纯发电和“造福人类”的电站。而是一个具有为核武器提供原材料功能的“加工厂”!“加工厂”的产品是金属钚。
▲核电站能产生钚239
原子弹有两种装药——铀235或钚239。铀235自然存在,但分离提纯需要离心机长时间工作,电费高,临界质量大。钚239的临界质量低,但在自然界不存在(只有这种同位素不存在,其他同位素确实存在),只能在核反应堆中“制造”。美国在长崎投下的“胖子”原子弹是“钚弹”。
▲切尔诺贝利反应堆结构
钚弹成本低,容易小型化,但前提是要有核反应堆。美国的方式是建造一个纯军用反应堆来生产钚239。苏联觉得建造两用反应堆更划算,可以生产钚,还可以发电,一举两得。但是,这种规划造成了安全上的固有不足——要想在运行状态下取料,就得牺牲安全。
▲在建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中间的蜂窝是石墨芯
但当时苏联生产的“压力管石墨慢化沸水堆”,看似结构简单,性价比高,实际上风险很大。这种类型的优点是可以使用低浓度的铀燃料,可以低成本生产钚,但是有一个致命的隐患——温度越高,反应越快。
▲这样在外面装个壳不好
此外,这种类型还有一个缺陷——因为需要在不关闭反应堆的情况下取料,反应堆上方必须设计一个巨大的提升装置,建造安全壳的成本要高得多,所以干脆不建。世界上只有苏联使用过这种最不安全的核能。
-
▲蓝点为已建核电站,绿点为在建核电站
然而,30多年过去了,核电站并没有退出能源行业。相反,世界上的核电站越来越多。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统计,31个国家有450座核电站(反应堆)。
▲杭州湾附近的秦山核电站(图片来自百度地图)
中国第一座秦山核电站(浙江省海盐县秦山镇)建于1985年3月,其他21座核电站都是切尔诺贝利事故后建成的——是因为中国人不怕死,敢于挑战未知的危险吗?
不可靠的苏联核电站
正如飞机坠毁并不意味着航班空不安全一样,切尔诺贝利事故也不意味着核电站将成为潜在的超级脏弹。
切尔诺贝利事故,很大程度上源于它的特殊性——这个核电站不是单纯发电和“造福人类”的电站。而是一个具有为核武器提供原材料功能的“加工厂”!“加工厂”的产品是金属钚。
▲核电站能产生钚239
原子弹有两种装药——铀235或钚239。铀235自然存在,但分离提纯需要离心机长时间工作,电费高,临界质量大。钚239的临界质量低,但在自然界不存在(只有这种同位素不存在,其他同位素确实存在),只能在核反应堆中“制造”。美国在长崎投下的“胖子”原子弹是“钚弹”。
▲切尔诺贝利反应堆结构
钚弹成本低,容易小型化,但前提是要有核反应堆。美国的方式是建造一个纯军用反应堆来生产钚239。苏联觉得建造两用反应堆更划算,可以生产钚,还可以发电,一举两得。但是,这种规划造成了安全上的固有不足——要想在运行状态下取料,就得牺牲安全。
▲在建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中间的蜂窝是石墨芯
但当时苏联生产的“压力管石墨慢化沸水堆”,看似结构简单,性价比高,实际上风险很大。这种类型的优点是可以使用低浓度的铀燃料,可以低成本生产钚,但是有一个致命的隐患——温度越高,反应越快。
▲这样在外面装个壳不好
此外,这种类型还有一个缺陷——因为需要在不关闭反应堆的情况下取料,反应堆上方必须设计一个巨大的提升装置,建造安全壳的成本要高得多,所以干脆不建。世界上只有苏联使用过这种最不安全的核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