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0日是第27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中国世界心理健康日的主题是“健康心理,幸福生活”——关注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旨在通过各种宣传教育让儿童青少年掌握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家长、学校和社会可以了解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全社会可以共同维护和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青年心理咨询】
一.概述
青少年心理咨询是为了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而设计的。它结合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来分析青少年心理障碍的原因,主要工作是激发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消除厌学和学习障碍,协调同学和父母的关系,缓解高考心理压力,规划学生职业生涯,高考志愿辅导,青春期性心理教育,纠正和改善不良行为,塑造人格,治疗青少年神经症(自闭症儿童、多动症儿童、抽动障碍儿童、抑郁性神经症儿童、口吃儿童、考试焦虑、社交恐惧症和网络成瘾)
二,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如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是心理学家非常关注的问题。据调查,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第一,约占20%,约有3000万17岁以下青少年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
由于我国公众对心理和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较低,许多隐患无法及早发现和治疗,心理问题无法得到正确的治疗和解决,导致许多不必要的困难甚至悲剧。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和教育学工作者非常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三、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
主要有以下十条:
1、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2.能够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
3.人生目标是现实的;
4.不脱离真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够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发泄情绪,控制情绪;
9.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可以在有限的程度上发挥自己的个性;
10、在不违反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够适当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四、青少年心理咨询中的常见问题
常见的问题有四种:厌学、网瘾、高考心理辅导、亲子关系。
5.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我应该什么时候去看心理医生
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健康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康状态。”
就像我们的身体很难一直保持健康一样,我们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小毛病,所以我们的大脑也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小毛病。
影响心理健康最重要的因素是外部社会环境。
比如我们被老师骂考试不及格,心情很低落,自尊心很低,挫败感很强。导致我们近期心情不好;或者亲人去世,巨大的悲痛让我们无法自拔,导致我们抑郁,一段时间无法集中精神。
当我们身体生病时,我们自己护理自己或找医生。同样,对于心理疾病也要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人是不同的,对外界社会环境影响的反应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是不同的。
有些人可以通过一段时间内的自我心理调节来适应心理健康。而且有的人长期无法恢复精神健康。这个时候可以去找心理医生。
但是很多人把“看心理医生”等同于“心理疾病”,认为去看心理医生就会得心理疾病,所以很害怕做心理治疗。这是一个大错误。
如果心理问题长期无法调整,无法合理缓解,很有可能久而久之演变成心理疾病。
早期去看心理医生是为了防止情况恶化,和身体不舒服就去看医生是一个道理。你要知道“看心理医生”≦“患精神病”
然后,遇到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可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2018年9月25日,国家健康与福利委员会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青少年健康相关工作,分发解读《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与解读》(2018版)。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61医院院长卢琳致辞
他提到中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主要是由青少年对环境的适应、对人际关系的选择和学习压力造成的,并推荐了一些科学克服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建议。
以下小系列带大家去了解一下~
青少年有心理健康问题,怎么办?
青少年心理健康是指青少年在13岁至18岁期间的一些心理变化。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预防、发生和康复是多方面的。
在家庭方面,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和谐的家庭关系对青少年度过青春期非常重要。所以,家长对孩子要有适度的期望,从发展的角度审视或引导青少年。过分的指责,甚至在遇到麻烦时的谩骂,都不能解决问题,甚至产生相反的效果。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共处是青少年的好榜样。和谐的家庭关系和家庭氛围可以给青少年带来更多的安全感。家庭关系不好,父母之间长期不和,或者单亲家庭都会增加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
学校是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所以学校应该积极引导青少年保持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学校应当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活动,保持安静,组织课外活动,积极引导青少年参与这些活动。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也能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通过各种活动,加强青少年之间的思想情感交流与沟通。除了学习,同伴交往对青少年的成长也很有帮助。
青少年应该如何调整自己?
青少年要正确认识心理问题,抵制一些心理困扰,出现问题积极寻求帮助。
遇到问题要寻求帮助,承认问题,面对问题,保持阳光的心态,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与积极向上的同龄人交流,减少烦恼,增加自信,寻找合适的方式和机会发泄负面情绪。
同时,一些方法,如深呼吸、体育锻炼、冥想等,可以用来缓解自己的焦虑或增强自己承受压力或不好的烦恼的能力,这些都是有效的方法。如果你有无法克服的问题,你应该寻求专业的帮助。
1.《青少年心理医生 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青少年心理医生 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026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