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当生命的计时器停止摆动的时候,当死亡悄悄来临的时候……这一刻你会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什么?近日,成都七中万达学校体育馆举行集体“葬礼”。54名初中生静静地躺在地板上,体验着“死亡”的滋味。
经历20分钟,“死”之后是重生。当再次面对这个世界时,许多学生流下了眼泪。有人说后悔“前世”,有人意识到对生命的敬畏,有人感叹要活在当下。
死亡突然降临。
没有时间说再见了
在学校体育馆里,穿着校服的学生被蒙着眼睛,静静地躺在地板上,慢慢地呼吸着……悲伤的音乐包围了整个体育馆,这是一场集体的“葬礼”。
20分钟后,音乐停了,大家慢慢站着,脸上只挂着眼泪。经历过“死亡”之后,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了自己的墓志铭:“如果生命可以重来,我一定是妈妈的女儿。”“只有活出精彩的人生,活出自己,想做的事都做好了,人生才不会留下遗憾”...
面对“死亡”,12岁的燕王易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人生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为了自强,人生是为了不断奋斗。”他告诉记者,在“死亡”的时候,他后悔自己没有好好珍惜过去。“我做得不够好,比如上课不认真,不太听父母的话。”说到我自己的缺点,他脸红了。
也是“投胎”的蒋在墓志铭中写道,他对父母有罪。12岁时,他正处于叛逆期。像许多孩子一样,在父母面前叛逆是常有的事。“当死亡来临的时候,我有恐惧,但我对父母更加愧疚。”蒋说他脾气不好,回忆起过去在父母面前尴尬的场景,很后悔。我想对父母说对不起,请原谅我过去的叛逆,以后我会变得更好。
生活是一份沉重的礼物
它不能再做了,也不需要再做了
成都商报记者了解到,让学生体验“死亡”,写下墓志铭,其实是学校德育的主要课程之一。据该校专职心理老师易江林介绍,整个课程设置为一个半小时,20分钟的“死亡”体验只是其中之一。
“课程一开始,我们让学生欣赏一组画面,感受生活的美好与坚韧,让孩子知道,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份沉重的礼物。”她告诉记者,该课程以“生到死”为主体,通过对生命的解读,学生可以从中理解生命的真正含义。“人生不知早,活在当下,珍惜当下。”。
面对只有一次生命,如何过好这一生?易江林告诉记者,学生经历“死亡”后,需要引导学生学会敬畏生命。“死亡并不可怕,它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过程。要引导学生从有限的生命中体验生命的美好,珍惜现在,把握现在,学会弥补过去的不足,规划未来,让生命不留遗憾”。该校教育和工业部主任孙介绍说,该校正在进一步开发适合中小学生的死亡教育课程,力争尽快实现从初中到高中学生死亡教育的全覆盖。
据七中万达学校校长刘强介绍,作为教育部命名的国家级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学校在这方面设置了艺术与体育模块课程、心理健康活动课程、心理教育技能培训课程和社会经验课程四大课程体系。这一次,让学生体验“死亡”是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要内容。“我们以敬畏生命的纯粹情怀和尊重生命规律的科学精神服务于生命发展的无限激情;唤醒生命意识,激发生命潜能,启迪生命智慧,提高生命质量;让每一个生命绽放最精彩的自己。”刘强说。
教育专家:
生而知死,珍爱生命,更敬畏生命。
在很多家长不敢谈“死”的同时,七中万达大胆要求学生写下墓志铭,体验“死”。成都教育科学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曹轩认为,这是一种大胆的现代教育教学。
她介绍说,近年来,成都市教育局和成都市教育科学院也在积极引导中小学生加强生命教育,通过让学生了解死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她说,学校允许学生在经历“死亡”的同时写下墓志铭。其实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更好的了解自己这辈子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或者说想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曹轩告诉记者,类似课程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引导正能量和正能量。“只有思考死亡,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生命的价值。同时,从长远来看,学生可以通过课程体验引起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和关注,学会敬畏和珍惜生命”。
1.《初中生体验死亡课程 写下墓志铭》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初中生体验死亡课程 写下墓志铭》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039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