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7月17日电游戏成瘾也是病?人民卫生了解到,“游戏障碍”作为国际新疾病被加入“成瘾行为所致障碍”的疾病单元。
7月15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了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精神卫生分会、中华医师协会精神科分会、中国预防与治疗药物滥用协会“关于游戏障碍防治的专家共识”。
根据这一“共识”,2019年5月25日,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了《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其中,“游戏障碍”作为一种新的疾病,被纳入“成瘾行为所致障碍”的疾病单元。疾控中心组织专家系统梳理了游戏障碍的定义、临床特点、评估、诊断、治疗和康复,形成了专家共识。
游戏障碍有哪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根据ICD-11的定义,
游戏障碍是指连续或重复使用电子或电子游戏的行为模式,表现为游戏行为失控,游戏成为生活中的优先行为,游戏行为不顾不良后果而长期持续。
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对游戏行为的开始、频率、持续时间、结束和时机失去控制;游戏优先于其他生活兴趣和日常活动;虽然游戏产生了负面后果,但它继续玩,甚至增加了游戏的强度。
国内多项相关调查显示,游戏相关问题的患病率为3.5%-17%。根据以往的相关研究结果,游戏障碍的平均患病率约为5%,保持相对稳定。
《共识》指出,游戏障碍会导致身体问题、精神和行为问题以及社会功能损害。身体问题包括睡眠不足、昼夜节律紊乱、营养不良、胃溃疡、癫痫发作等。严重者,久坐可能导致下肢静脉栓塞,甚至肺栓塞可能导致猝死;精神和行为问题包括易怒、焦虑、攻击性言行、抑郁、内疚等;社会功能障碍包括拒绝上学和社会活动,增加家庭冲突,失去重要关系,损害学业成绩和职业表现。
游戏障碍常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睡眠障碍、人格障碍、社交恐惧症等精神障碍并存。由于对疾病的自然病程还没有清楚的了解,不同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大相径庭。如果有研究报告,经过2年的随访调查,84%的患者仍处于病理状态;但有研究表明,经过2年的随访,仅有26.5%的患者仍存在游戏相关问题,症状的严重程度在5年的随访中会适度降低。
游戏障碍与心理、社会和生物因素有关
国内外研究表明,游戏障碍与心理、社会和生物因素有关。对于疑似游戏障碍患者或高危个体的临床诊断,需要标准化的诊断指南,以确保医疗卫生机构诊断的准确性,避免过度诊断。
根据ICD-11,游戏壁垒的核心特征是:连续或重复的游戏行为模式,表现为不受控制的游戏行为。游戏行为已经成为生活中的重中之重,尽管游戏带来了负面后果,却无法阻止。
游戏行为模式可以是持续性的,也可以是阶段性的,持续12个月,但如果症状足够严重,符合其他诊断点,持续时间可以短于12个月。
游戏行为模式可以导致明显的个人、家庭、人际、学术、职业或其他重要的功能领域。根据游戏形式的不同,游戏障碍包括线上游戏障碍和线下游戏障碍。
应建立三级预防体系,防止游戏障碍
游戏障碍引发的“共识”也提出了预防游戏障碍的建议-
应建立包括普遍预防、针对性预防、早期发现和治疗在内的三级预防体系。
普遍预防,包括向公众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广泛宣传游戏障碍相关知识,提高全社会心理健康水平,减少造成游戏障碍的诱因;
有针对性的预防,包括针对容易出现游戏障碍的儿童青少年等高危人群,从情绪调节、认知控制、人际交往等方面,在个体层面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针对儿童青少年生活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重点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应对技能,改善家庭关系和亲子沟通技能,关爱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需求;
早期发现和治疗主要是提高儿童青少年、家长和学校早期识别游戏障碍的能力,引导患者及其家属及时就诊,对疑似游戏障碍患者做出明确诊断,接受合理系统的治疗。
综合治疗有利于改善游戏障碍患者的预后
《共识》最后指出,目前游戏障碍的治疗尚无权威指南,但近年来,许多关于游戏障碍治疗和干预的研究或临床实践表明,心理社会干预、药物治疗和共病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有利于改善游戏障碍患者的预后。主要措施包括:
社会心理干预。目前,许多临床实践和研究证据表明,认知行为治疗、动机访谈和家庭治疗等社会心理干预对减少游戏行为失控和促进游戏障碍者的长期康复是有效的。
药物治疗。游戏障碍目前尚无临床适应症的药物,但游戏障碍患者可能存在身心健康问题和共病,需要药物对症治疗;
理疗。目前,关于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游戏障碍患者增强脑控制功能或减少玩游戏冲动的干预研究较少,但仍缺乏大样本一致性研究。
1.《游戏成瘾新增疾病 事件详细经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游戏成瘾新增疾病 事件详细经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040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