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80年代和90年代,可能有的人一辈子只来北京天安门广场拍一次,我就是给他们拍照的摄影师之一。到目前为止,主人只剩下我一个人了。”高远是北京天安门广场前摄影服务点的摄影师。自1979年以来,他一直在天安门广场旗杆西侧的一个摊位上为游客和天安门广场拍照。
在过去的38年里,高远在天安门广场拍摄了数十万张照片。对他来说,每一张照片对游客来说都很重要。因为来访者的地址写错了,或者来访者没有等照片冲洗就走了,手里有一千多张旧照片,没有发给游客,这成了他退休前的心脏病。
5月22日,高远告诉《华尔街日报》,在过去的两年里,他发现仍有许多照片没有被游客带走,其中一些照片可能具有重要意义。如果他们丢了,很遗憾他希望找到这些老游客并归还他们。如果游客仍然想来北京,他会免费为他们再拍一张照片。
当一个来自南方农村的男人来到北京时,他拿着家乡的一根大麻纤维在天安门广场前拍照。
开始迷恋天安门广场摄影
1979年10月,17岁的高远高中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西城区服务公司成立的“南昌街天安门摄影服务部”。高远自然成为摄影服务部的首批成员之一。
“那时候,相机很少见。因为我妈在西城区服务公司的照相馆工作,所以我接触相机的机会比较多。上班前就知道拍照了。因为心里喜欢拍照,所以一直坚持在天安门广场拍照。”高远告诉报纸。
高远说,20世纪80年代初,在天安门广场前拍照被视为“铁饭碗”,照相馆是国有的。由于长期在户外工作,员工有户外补贴和交通补贴。工作时间灵活,两天休息,一天休息。拍照的人流量很大,所以收入也很不错。
“当时,工作很忙。每天都有很多人在天安门广场拍照。有时候下班就闭上眼睛。骑车的时候感觉不太对劲。我已经下班了。”高远笑着说道。
为了展示当时人们在天安门广场前拍照,高远拿出了一张1985年冬天拍的照片。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天安门广场下着大雪,但这并不妨碍人们排队拍照。人们裹着棉衣和帽子,在大雪中排队等候。高远说,即使当时天气很冷,也不能阻止人们排队等候30多分钟的热情。
高远告诉报纸,当时人们只拍了一张照片,他们一生中可能只去过天安门广场一次。如果这些照片不发给游客,他觉得很遗憾。
照片中的男子带着他父亲的肖像来到天安门广场,实现了他父亲在天安门广场前回忆的愿望。
照片中的故事
走进高远的家,你可以看到他收集了1000多张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的老照片。
高远回忆说,当初拍照时,他们是由重新就业的师傅手拉手教的。拍照时在地上画一个脚印,游客一个个排队站在脚印上,固定视角后拍照。
高远说:“在天安门广场前拍照,每个人都有天安门向往的心,不同年龄的人不一样。”
高远告诉《纽约时报》,许多人参加了升旗仪式,在黎明前排队,光线很差。有时,他们遇到雾霾、雨雪,拍照效果不好,但许多人仍然坚持在天安门广场前拍照。
高远展示了一张照片,照片中一名身穿麻纤维的男子站在天安门广场前,对着镜头僵硬地微笑。高远说照片中的人来自南方农村。当他们来到北京时,他们从家乡拿了一根大麻纤维在天安门广场前拍照。
高远说,像这位农民一样,一路携带纪念物来到天安门广场的人不在少数。
为了纪念结婚50周年,一对来自云南的老夫妇拿着一张老式结婚证在天安门广场前拍照。
看着一对老夫妇在天安门广场前拍的照片,高远说,为了纪念结婚50周年,一对来自云南的老夫妇在天安门广场前拿了一张旧结婚证,高远为他们记录了这一刻。
还有一张照片是一个人在天安门广场前拿着一张照片。高远说,照片中的男子抱着父亲的遗像来到天安门广场,并请高远为他拍照,以满足他父亲生前来到天安门广场的遗愿。
高远说,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在过去的38年里,他每年都遇到他们。有些人甚至来到天安门广场与他们家人的骨灰盒合影。
给他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流浪汉。一个衣衫褴褛、头发凌乱的流浪汉,经常骑着自行车,手里拿着一叠零钱,走近高远,请他拍照。拍照时,高远还会收到一张写有“某年、某月、某日”的纸。当他拿到照片时,他会用胶带把日期贴在照片的背面。
在高远收集的1000多张照片中,还有一些高远和摄影师在天安门广场前拍摄的照片,他们每隔一段时间拍摄一次作为纪念品。高远说他已经在天安门广场呆了38年了,而且越来越老了。拍照越来越有纪念意义。
对于高远来说,在天安门广场前拍摄的每一张照片对游客来说都有着深远的意义,他觉得有必要把这些照片还给游客。
一位刚刚在北京获得荣誉的老人与一枚奖牌合影。
一直坚持的摄影师
说起在天安门广场工作,高远非常自豪。他说:“30多年来,在天安门照相馆拍照不仅仅是为了顾客。在中国人面前,我们的工作人员代表首都,在外国游客面前,我们代表中国。”
高远回忆说,1979年,十几个各行各业的年轻人聚集在“南昌街天安门摄影服务处”,当时有四个摄影亭。现在,其他人要么去了照相馆,要么调到了其他单位。他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到过天安门广场的人。
“还有几个单位找我。感觉这个工作很正规,待遇也挺好的。待久了,不想适应其他工作环境,就拒绝了。我们已经在户外工作很长时间了。改制后,其他公司单位的待遇变好了。说实话,我有一点后悔,但最后还是热爱摄影。”高远说。
30多年来,高远见证了中国相机型号的升级,从最早的一次性成像相机到变焦相机和复制苏联制造的国产相机。
高远说,由于天安门广场的游客流量很大,平均每三个月就有一台相机坏了,最快的时间是一周。“拍多了太尴尬了,而且当时国产相机说的都是实话,质量不好,容易坏。”高远说。
高远说,1983年以前,照相亭里分工很细,有专门的业务员负责开发票,递给客户一个信封,让客户写下地址,然后拿着信封请师傅拍照。影片由专门的大师负责,由专门的大师负责冲洗。装照片的师傅根据登记信息小心翼翼地把照片放回包里,最后由专人送到邮局。
高远感慨地说,在天安门广场拍摄了30多年的照片后,他亲眼看到了许多变化。在七八十年代,人们的衣服只有蓝色、灰蓝色和绿色,现在老太太们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以前三十多岁的人像老人一样成熟稳重,现在老人每天像年轻人一样锻炼身体。从照片上看,人们过去经常认真合影,但现在游客的表情活泼快乐。
1985年,河南老人陪父亲看病时来北京拍照。现在这张图已经还给老人了。
我想把一千多张照片还给游客
高远告诉《华尔街日报》,在20世纪70年代,当人们来到北京时,他们需要打开一封介绍信。拍照很难,很多照片都是邮寄给客户的。直到1983年,天安门摄影服务点基本上取消了邮寄,并承诺顾客可以在两三个小时内洗完并亲自取回。后来,服务点一分钟就可以冲洗照片,并承诺为客户保留照片一年。
由于各种原因,邮寄地址写错了或者许多客户没有按照承诺回来拍照,数千张照片在照片网站上无人认领。按照规定,保存一年以上的照片要销毁。在过去的两年里,即将退休的高远觉得那些仍然保存着的老照片非常有意义。也许游客一生只去过一次天安门广场,所以他想出了归还游客照片的主意。
照片时代用于摄影的投寄信封。
高远收藏了大约1000张照片。他说:“想想在单位被破坏,单位搬迁后丢失的照片,你会后悔的。现在我要退休了。感觉没收到照片的人有点焦虑。一直是我心里的事。我会把它们发到网上。有人可以让我认领照片,并把它们还给照片的所有者。”
高远说,有100多人通过微博和电话与自己联系,成功找回他们的更少。目前,河南省只有一位姓李的中年农民找到了高远和他的母亲,并取回了30多年前的照片。
高远回忆说,1985年,李先生还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他的父亲陪着他的祖父在北京看病,并在天安门广场前合影。现在李先生的父亲70岁了,生病住院。当李先生回来拍照时,高远免费为李先生和他的母亲拍了一张照片。
在天安门广场待久了,高远说对天安门广场有感觉。他退休后,这个摊位被年轻工人接管,希望更多的人找到自己,认领他们的家人或照片。“七八十年代带着介绍信来北京不容易,太多人一辈子拍这样的照片,是非常重要的纪念。”
高远说,38年来,他拍摄照片的地点从未改变。1983年以前叫“国有西城摄影”,在旗杆西侧,现在叫6号展位。他说如果他之前在这个摊位拍过照,最后没有收到,或者有印象是在“国营西城摄影”拍过照,还是可以回来让他免费拍照的。
1.《55岁摄影师天安门拍照38年 有千张照片没能送至游客手中》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55岁摄影师天安门拍照38年 有千张照片没能送至游客手中》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052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