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近年来,全国各大城市繁华的商业区频频出现职业乞丐。因为职业乞丐主要靠笑脸、鞠躬、跪等机械化肢体语言,所以有些懒人放下尊严,成为职业乞丐。3月19日,一位60岁的老太太跪在Xi安小寨大桥上乞讨。一位路过的美女给了她一袋麻花,但过了一会儿,她把它们扔进了垃圾桶。这种现象令人发指。职业乞丐的长期存在导致了信任危机和群众的莫莫,使得懒惰的习惯在一些人中间盛行,而真正的乞丐却得不到帮助。
近年来,职业乞丐赚了不少钱,每天2000元到12000元不等,甚至还有年薪高达30万元的乞丐,有的甚至买了房,买了车。这种现象在全国各地都相当普遍,与平日蓬头垢面、衣着裸露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其实这些都是为了“发财”而赚取人们同情的职业乞丐。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慈善的传统美德,但“职业乞丐”却利用这种心理,以其现实的演技突破人们的心理防线,以他人的怜悯为欺凌资本。人在面对各种欺骗手段时,真假难辨,都在打“苦牌”,让人感到内心最柔软的同情和怜悯。看似无关紧要的欺骗正在侵蚀人们的善良。但是对于流浪乞讨人员,我们不能一概而论,相关部门需要拿出“镜子”来为人们辨别真假,让那些穿着破烂“大衣”的职业乞丐们露出本来面目。这不仅是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也是维护社会文明的重大责任。
像大多数白领一样,在街上专业乞讨的“上班族”按时上下班“打卡”,所以工作地点和时间相对固定。作为一个相关部门,我们应该发挥监督作用。对于那些被迫帮助的乞丐,我们应该伸出援手,救助站是衡量乞讨或欺凌的重要手段,不仅让乞讨“有归宿”,也让欺凌“无处可逃”。
乞丐职业化现象应该加强。地铁站、商业区等人员密集地区要加大查处力度,排查“假乞丐”,严厉打击和惩处。此外,还设立了热线,让那些以乞丐身份行骗的人无处可逃。依法打击乞丐行骗,不要让假乞丐伤害好人的心。
执法部门也要加大巡查力度,完善处罚规定。只有有了硬性的惩罚标准,利弊才能平衡,才能彻底杜绝那些用真骗术骗人的人,这样的社会才是和谐的。
乞讨和欺负,虽然只有一个字的区别,区别就是做人的良心。如果两者之间缺乏善,就会阻碍社会文明的进步。区分乞讨和欺凌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让善得以延续和发扬!
1.《给乞丐麻花被扔 职业乞丐的存在让真正的乞丐无法得到救助》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给乞丐麻花被扔 职业乞丐的存在让真正的乞丐无法得到救助》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057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