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偶然在电视上看了《我的爸爸妈妈》,觉得很吸引我。所有角色都很丰满,性格设定极其合适。于是我在电视上看了三天,然后郑重的推荐给老公。
因为为了设定剧中人物的性格和一些内容丰富的对话,我一直在欣赏作家们对人性、心理学、哲学、社会学、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所以这是一部对现实生活有很大指导意义的电视剧。我觉得《媳妇的美好时光》《婆婆遇到妈妈》之类的家庭剧都只是故事,还算不错。其实更多的家剧都是杜撰的,故事和人物完全不合逻辑,不要提名字。
在看这部电视剧的过程中,我有一个想法,想通过它写一篇心理剧情分析。写了很多影评,但这是第一次写影评电视剧。
社会和家庭对人的影响
有一段时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很流行,家庭确实是人们学习的第一个地方。人在家里学习成长。家里学不到的东西,社会会补充教育。作为一个特殊时代村支部书记的独生女,从小就被百般宠爱的翠花,到了中年,被教会了如何尊重他人。然而,这样的教育是痛苦和困难的。
一般来说,人活到四十岁以上,然后改变自己遵循了半辈子的习惯和思维模式,是非常困难的。然而,翠花跌跌撞撞,没有爱浇水。她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直接关系到社会和家庭对她的人格塑造。
翠花的行动处处体现出她强大的内心力量,这与懦弱、胆小、总是害怕的修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翠花不顾他所爱的人爱不爱自己,一头扎进了自己的家。在动荡的年代,一个人走在路上,帮助未来的岳父讨论争论;面对邪恶的人要调戏她,她毫不畏惧的反抗和呼救;自信入侵大众空,有自己的逻辑来解释自己的行为;对于穿公共制服的人,她也愤怒地责骂和攻击;对于时尚邻居刻意购买漂亮衣服来刺激她,她不会被刺激,而是理直气壮地批评女方的过错;对于人家老婆这个农村大妈来说,一点自尊都不会丧失。相反,她很想让丈夫见见她。
编剧的优势在于她给了翠花一个很好的理由这么做。
她家是八代贫农,当时社会地位很高。她父亲是当地的村支书,她四十多岁。她的六个兄弟都很强壮,很富有。加上许多家庭因素,翠花几乎相当于一个前哨站里的公主——一个家里的公主,一个交通不便的村子里的公主——没有人能有比她更高的地位。除此之外,她还是铁女队的队长,强壮且走得快——人类安全感的来源之一就是强健的体魄。
从小被父母无条件疼爱的孩子,成年后会有很高的自尊心,在人际交往中有很大的内心力量。但是,如果自尊心太高,就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盲目自信。在故事中,无论是翠花在爱情上的选择,还是他在参与社会生活中的种种表现,这两个特点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来说说这部电视剧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角色:马清盛。
很多影视剧都刻画了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是多么的大度善良单纯。《我的爸爸妈妈》很少直接刻画一个努力谋生、狭隘虚伪、为了自己的未来可以不择手段地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马立克庆生。
这个形象不算太多。
陈志和·修罗永远无法理解人们马立克·庆生的内心世界。他从小经历了太多的贫穷,也经历了贫穷带来的无助、孤独、悲伤和自尊心的伤害。也许他小时候经常看到父母因为地位低而被欺负,也经常看到邻居当官傲慢,所以他暗暗下定决心,长大后一定要当官。
人成年后最渴望的,往往是童年时最缺乏的。
作家选择让马清盛死在希望的路上,不可避免地隐含着“阶级固化”。
为什么修罗和陈至可以如此超然于世界之外?在这样动荡的时代,他们可以过多的谈论自己的梦想,不在乎外在的得失,勇敢的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这是因为他们童年的家庭衣食无忧,有着良好的文化环境(修罗懦弱的性格与她刚刚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的青春期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她生性敏感内向。青春期是建立世界观的时候,但当时突然改变,失去了父母的保护,这对修罗是一个很大的心理创伤。
世界上有很多伟大的艺术家穷一辈子,衣食无着,却不影响艺术生命力。如果你仔细了解,你会发现他们的贫困往往始于成年,他们的童年生活通常是优越的,他们有着良好的社会地位。
事实上,从小生活贫困的人很难加入艺术和哲学作为人文学科,因为他们需要在营地花更多的精力来赚取生活费,改变自己的命运。
热烈的爱是理想自我的投射
翠花疯狂地爱着陈至,就像马立克·庆生霸道地爱着修罗一样。
他们都是爱的狂热分子,但都只是爱上了理想的自己。
虽然翠花是一个国家的公主,但她有自己的生活追求:成为一个城市人。看到身边的同龄人都是缺乏文化,行为举止和自己很像的人,她越来越渴望更好的自己——这是人的本能。人在满足了安全和尊重的基本需求之后,就会渴望自我实现。
但是翠花不能做她想做的事,所以她爱她想象中的一个美丽的人,所以她爱陈至。陈至拥有她渴望的所有美好事物:知识、文化、气质、希望和优雅。
马清盛爱修罗,但只爱她冷漠的气质和超然物外的气质。这就是他所缺乏的,也是他所渴望的——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之后,他就可以那样了。
翠花和马清盛爱的是他们理想中的自己,而不是彼此真实的自己。所以,他们只懂得用自己的方式去付出和爱,热情地,不受控制地,不顾对方的意愿。他们不在乎对方是否回应他们的爱,因为他们爱自己。只要你的内心有所回应,有所满足。
再者,他们爱的是自己,而不是亲人。说得太远了,他们从来没有真正爱过自己声称爱的人。否则,他们会懂得如何认真地去理解爱人的思想、性格、感情,然后进入爱人的世界,去理解他、尊重他——没有这些东西,根本就不是爱,只是投射。
中国文化中的婚丧嫁娶
有一天,我在电视上看到易中天主持的一个节目,主题是“要不要办婚礼?”。他邀请的一位客人是媒体记者,另一位是社会学家。我当时觉得对不起他,因为他要请另一个心理医生。
社会学家强调婚礼是必要的,因为人们需要婚礼来团结亲戚朋友之间的关系和情感。但其实现在的年轻人根本不在乎这个。比如那个节目的男主角不同意。他听了还是坚持要办婚礼,很麻烦。旅游结婚就更特别了。
如果有心理医生在场,就应该告诉那个认为没必要办婚礼的年轻人:婚礼的准备过程和婚礼上繁琐的仪式,不断向他的意识和潜意识暗示你结婚了!你的身份和角色都变了!你需要承担责任!你是成年人了!你的命运与这个人息息相关!你需要学会独立!等等,通过这些仪式潜移默化地传达给新婚夫妇。但如果省略婚礼仪式,人们很可能只是在脑海中思考身份和角色的变化,而不会在潜意识中植入这样的感情,这样会埋下未来婚姻关系的隐患。
所以婚礼很重要。
在电视剧《我的父亲和母亲》中,陈志和翠花的订婚宴会和婚礼,以及陈至母亲和翠花父亲的葬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做到了极致,画面很美,但是更多的人体会到了这个仪式背后对人物关系的推动,对社会关系的凝聚,对中国文化的诠释,对观众情感的调动。
中国人认为红白喜事最能体现家庭的能力和面子,所以一旦做了,一定要做大。同时,红白喜事是人生最重要的大事,那些有怨气的亲朋好友也可以在参加仪式的同时建立起一种“亲情”的感觉,从而放下过去;而想要拉近彼此距离的人,也可以利用这个大事件来表达善意。
说到底,中国的婚丧嫁娶真的是一个团结亲友关系的平台(当然现在的年轻人鄙视这些,认为是封建糟粕)。也许编剧和导演是这么想的,所以他们花更多的钱和时间为这些仪式向观众呈现中国文化风格的红白喜事。
陪伴就是爱
当陈至离开家,住在学校的宿舍时,他们初中的儿子大支对他的父亲充满了愤怒。他认为是他的父亲让他的母亲如此悲伤。他深深同情母亲的遭遇,他最大的愿望就是父亲能搬回家——不是因为需要父亲,而是因为习惯了家里没有父亲——这样母亲才会幸福。
同时,编剧还描绘了陈至的同事陈铜鼓和他父子的关系。陈铜鼓对着镜头伤心地说:二十年的离婚战争留给他的只有金钱关系。
听起来像是离婚导致了他和儿子的关系冻结。
但这只是父亲避免内疚和挫败感折磨的合理借口。
陈同家儿子对他不敬的真正原因,其实是他年轻时疏于陪伴儿子。陈至很快就看到了这一点。他不想步陈铜鼓的后尘,于是想尽一切办法修复与儿子的关系,主要是花很多时间陪伴儿子,关心儿子的思想和生活,慢慢融化了儿子心中的冰霜,开始理解父亲——只有感受到爱,他才能理解。
想想我们的社会。许多父亲,像陈至,一直忙于工作,忽略了陪伴孩子。他们误以为赚钱养家就是养家,关心儿子就是爱儿子。也许他们还错误地认为儿子应该天生爱父亲,不管父亲是否让他感受到爱,儿子都应该爱他——多么可笑的想法。
家庭中没有父亲会导致母子关系亲密,不利于孩子人格的完善和夫妻关系的维系。当出现矛盾和变化时,家庭的稳定很容易受到冲击。
一些精神分析学家认为,父亲所谓的工作繁忙而疏于陪伴家人,是因为家庭中的关系过于亲密,以至于他的真实自我没有什么可隐瞒的。如果人害怕面对真实的自己,害怕亲密感将自己吞没,或者害怕妻儿看到自己认为不堪、不优秀、不高的自己时嘲笑他,他就会通过工作逃跑。但我觉得这种情况只是恋爱和新婚阶段亲密关系之间缺乏良性互动的延伸。如果人能和尽可能相爱的人结婚,婚后愿意花时间管理亲密关系,那么父母子女、健康问题、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等一系列问题都会变得容易解决。
已经成为父亲的男人,请记住一句话:陪伴就是爱。如果你认为你非常爱你的妻子和孩子,你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和他们在一起——只有在陪伴中,你才能有机会建立与爱有关的感情,比如亲密、安全、联系和信任。
维持婚姻的主要因素
不止一次有人在微博问我,结婚多年,两个人成了亲人,没有恋爱的感觉。我能怎么做呢?
有时候我会很认真的回答,说是因为人们误解了爱情,把激情错当成了爱情。有时候我会可笑的问:你还会卷床单吗?答:是的。我笑:很少有人会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裹着床单。
翠花和陈至终于成了亲戚,陈至也完全从家里搬了出来,和翠花一起住了十几年。即使有机会,即使内心压力很大,他也不会再去卷床单了。
因为他和翠花真的成了亲戚,不再有爱情了。
起初,陈至不爱翠花,但他可以和翠花一起生活很多年。在翠花不讲道理之前,他主观上并不觉得痛苦,甚至有时候觉得自己的生活还可以。这是为什么?
因此,我们有必要讨论一下婚姻的主要要素是什么。
○价值观的相似性。虽然陈至不爱翠花,但电视剧一再告诉我们,他们的价值观是高度一致的。虽然翠花不了解陈至,但她像陈至一样善良,不贪图权力和利益。这是陈至非常喜欢她的方面。
○互相欣赏。翠花对陈至的欣赏可以用崇拜来形容,而妻子对丈夫的崇拜很容易让丈夫感到价值并被接受,这是男人增强自尊的最好催化剂。每个男人都需要这个东西。陈至也赞赏翠花愿意在老年时学习,这是一种向上的力量。无论翠花的出发点是什么,陈至都喜欢她的力量。
○感恩。是维系夫妻关系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因为他们不认为对方为自己付出了所有的义务。
○创造更多共存机会。感情可以培养,也需要培养。陈至主动申请到翠花农村工作,为他们今后的情感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实他们的儿子就是在那个阶段出生的,也是他们感情最融洽的那一天。之后,他们搬到了城市,陈至开始忙碌地工作。两个人相处的时间变少了,矛盾也越来越多。
○刻意表达爱意。翠花经常对陈至说:“哦,我太爱你了”,陈至曾经给翠花买了一份生日礼物。
○相互融合。为了婚姻的稳定,陈至愿意住在农村,但翠花不愿意为了陈至把自己变成一个城市人。此外,陈至曾试图告诉翠花关于星座和宇宙的奥秘。但是翠花对此一点也不感兴趣。其实,一对情侣要想长久幸福和谐地生活在一起,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把他们的性格、价值观、生活习惯、精神追求融为一体。翠花拒绝理解丈夫的世界,拒绝与丈夫融合,这是他们婚姻的伏笔。
○愿意改变。为了与陈至交谈,翠花努力学习文化知识,这使陈至欣赏并爱上了她。为了翠花,陈至愿意一次又一次违背自己的意愿,为翠花的家人谋取利益。然而,进入城市后,翠花不愿融入城市生活(不愿改变),这或多或少为两人婚姻关系的结束铺平了道路。
○双方父母的支持。翠花在陈志和的婚姻之所以在最初的十年里进展顺利,与父母的关心和支持是分不开的。特别是,陈至的母亲对翠花很有说服力,她在世时充当了调解人,这对翠花影响很大。当我看到陈至的母亲去世时,我知道这对夫妇之间的巨大冲突即将来临,他们的婚姻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近年流行词:心身医学
剧中两位主角都身患重病:马清盛死于胃癌,翠花因脑出血成为植物人。
近年来,我们周围患癌症的人越来越多,而且由于年龄较小,癌症正在扩散。马清盛在剧中患有胃癌,当时他也正值壮年。
心身医学认为,胃是承受不适感——悲伤、愤怒、内疚、尴尬等的主要身体器官。也有研究指出,当人感觉被骗时,往往是胃先向大脑发出信号。
从这个角度来看,马清盛的胃癌很大一部分可能来自他与修罗的婚姻(被妻子看不起可能是一个男人的主要心理创伤),其余来自他过度的计算和奉承(没有人喜欢把自己放得这么低,他这样做肯定会觉得不太好),以及长期不规律的饮食习惯(他在外面工作了很长时间,)
翠花的高血压和脑出血来自于她与高血压有关的急性子。经常沉迷于思考破坏性想法的人,容易患上脑瘤等脑部相关疾病。所以恐怕翠花的脑溢血和她思考陈至为什么离开他有关。
心身医学的其他观点:
○感冒意味着你应该休息,或者在此期间你感到缺乏照顾。
○腿或脚受伤,可能是不想走,或者觉得走不动了,或者觉得累了,需要休息。
头疼。你可能太紧张了,你可能会感到无助和没有安全感。
○口腔溃疡。压力太大,或者焦虑,或者没有安全感,或者是你没说的话。
○眼睛不适和近视。有些东西你不想看。
○耳聋、重听。你不想听别人说话,或者你不想知道声音或者新闻。
○癌症身体里积累了太多的负面情绪能量,比如恐惧、愤怒、悲伤等等。
○月经不调,乳腺增生。情绪波动太大,或者体内积累了一些不好的情绪。
○消化不良。有些事情让你觉得消化不了,可能是事件,可能是情绪,可能是人。
小雪平
资深心理咨询师,擅长婚姻家庭和自我成长方面的咨询。写过《成长,成长》,《婚后如何做爱》,《床单心理学》。中央广播电台邀请了心理学专家、中国心理健康协会会员、新浪情感博客、时尚网情感专栏作家、婚姻家庭等杂志的心理学作家。曾接受凤凰等权威媒体采访。com、中国青年报、时尚健康、北京晚报、新快报。
新浪微博:@心理学家肖
1.《电视剧我的父亲母亲 维系婚姻的主要因素——解读电视剧《我的父亲母亲》》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电视剧我的父亲母亲 维系婚姻的主要因素——解读电视剧《我的父亲母亲》》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066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