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业两年,“黑兔子”王方并没有变白。

文| 铅笔道 记者 孙娇

百位投资人扎堆搞事情?他们在为谁打call?主角就是创投媒体铅笔道诞生了一只新宝宝——铅笔道DATA。它的使命只有一个,为投资人找项目、找项目、找项目,做投资人的随身情报局,挖到宝宝期的独角兽。

过去两年,铅笔道坚持不盈利,作为创始人的王方,他的内心在坚持什么,又会找寻怎样的盈利方式呢?

以下为铅笔道创始人王方在“数据驱动投资 铅笔道DATA产品沟通会”的分享,由记者整理如下:

上个月,在东四九条胡同附近的共享际,我参加了刺猬公社举办一个茶话会——创业媒体如何盈利?

活动在一个露天阳台上,大约来了10家行业媒体,那天天气很阳光,吹着凉凉的微风,但一提到《媒体如何盈利》的主题,大家的内心很沉重。

当时10家媒体里,各家商业模式都非常相似,要么是媒体+广告,要么是媒体+FA,要么是媒体+投资。但90%以上的媒体收入都是几百万级别。做得最好的2000~3000万/年,花了7年时间,100多号人。中等的500~1000万,花了2~3年的时间,40~50号人。

活动持续了一下午,我当时坐在那里,屁股如坐针毡,感觉自己完全是一朵奇葩。为什么呢?别人好歹还有点收入,我们铅笔道40~50号人,毛收入都没有。

原本主办方还想把铅笔道作为典型,让我作为嘉宾分享一下。我也想分享,但是想了想实在无可分享,我总不能分享一个主题说《过去2年,我们是如何做到让铅笔道0收入的》吧?反正我没有勇气,怕被主办方轰出去,于是推辞了。

但是今天啊,看到面善的各位,再加上是我们自己主场,不知道为什么我还真的就想要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话题——《过去2年,我们是如何做到让铅笔道0收入的》。

其实,我们早在2年前就遇到这个问题了。那时铅笔道成立不到1个月,流量巨大,完全就是创投圈一颗冉冉升起的超星星,一些有品位的读者说我们年轻貌美,说我们是创投圈的一缕清风,说我们是良心媒体,然后险峰长青、真格、BAI这类顶级奢华基金都挤着投我们。

但也就在那时候,我们走到了媒体的岔路口,我们面临选择:是做媒体+广告+培训流量模式,还是走专注生产信息的信息服务商(信息付费)模式。大家不要觉得两种模式相差不远,其实相差非常非常远。

媒体+广告的流量模式,核心在于流量,门槛并不高,有流量就可以做了。按照这个条件,铅笔道在成立1个月的时候就能做广告,我们3个人,再招一个销售就行了,每年就能做到几百万上千万收入。然而回头一想,有什么意义呢?这类模式随处可见,有何创新价值而言?

另外一个让我们坚决不碰的原因,是这个模式下很容易出现有偿新闻,很容易拿内容做交易。广告主对内容的需求是对他越有利越好,而读者对内容的需求是越真实客观越好。这种模式内耗很大,左边是冰箱右边是烤箱,放在一起就会爆炸。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铅笔道不走流量模式,真的不是冲动,不是幼稚。我们成立第一天如此,成立2年了还是如此,坚持1天容易,坚持2年谈何容易?如果不是对行业有着清醒认识,我们怎么会有如此的决心?如果不是我们曾把自己最宝贵的几年青春投入在传统媒体,换来了一个如此深刻的教训,我们怎么会如此的倔强与偏执?

从内部价值观看,我们不愿意。从外部来看,也没有人能逼我们,在我们看来,谁逼铅笔道走流量模式,谁就是在逼良为娼。

因此,流量模式被我们彻底Pass了。于是,我也就回答了刚刚那个问题——《过去2年,我是如何做到让铅笔道保持0收入的》。

那么问题来了,铅笔道就不赚钱了吗?完全靠融资吗?当然不是。除去流量模式,还有一条路子可以走——信息服务商,这条路子靠信息本身付费,而不是流量,二者差别巨大。

二者虽然提供的都是信息,但一种是大家下班后要看的信息,是提升你文化素质的,还有一种是大家上班要用的信息,是提升你物质收入的,核心是你能否提升用户的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

具体到创投信息服务商来讲,就是降低投资人找项目的成本。国内投资人现在时间大约分为两个主要环节,一是找项目,二是投项目。而据我们的调研,投资人70%的时间都在找项目,30%时间在投项目。而在找项目的环节中,70%以上是依赖个人的人脉和资源。

这就很奇怪,说明这个行业还在靠信息不对称吃饭,一般符合这个特征的行业信息化程度极低。投资的竞争不应该是找项目环节,而是投项目环节。铅笔道的使命是把这70%的不透明信息环节一刀削平,所有投资人就不要在找项目环节竞争了,你们去投项目那个战壕战斗吧。

为此,我们给自己定了2个目标:第一,国内每天所有的新增项目,我们的覆盖量要占50%以上;第二,国内投资机构每年投资的项目量,我们要占50%以上。

过去2年,我们的目标很明确。

我给大家一组数字,我们过去写了4000个项目,通过报道直接被投资人约见的创业者为58.21%,直接获得TS的项目为11.94%。这是什么概念?投资人在铅笔道平台,看10个项目平均约见6个项目,约见6个项目会投1~2个。整个2016年,全国大概发生了9000起融资案例,因为我们报道获得融资的项目数量约占3%。也就是说,我们间接地提升了行业3%的效率。

但是这个数字太小,我们要把它提升到13%、23%。为此我们组建了一条流水线化的商业模式,它大致分为3个环节:信息采集+信息加工+应用输出。我举个例子,它就像做菜一样,信息采集是食材,信息加工是切菜、炒菜,应用输出就是做成菜,炝炒白菜、清炒白菜、蒜蓉白菜......

我再来详细说一说,铅笔道在每个环节是怎么具体应用的。

第一个环节数据采集,也就是采集项目信息。

这个环节我们启动了代号为“绞肉机”的作战计划,计划执行者为内容部+运营部。具体作战方案大家想知道吗?会后可以加微信私聊。

总的来说,在这个作战计划下,覆盖的项目量很大,2个人一个月能覆盖1000项目。我们的团队在2个月内由南扫北,挺进中原,东取江东,西取西川,同时进军华中,攻武汉南京,未来半年将图谋全国。

第二个环节是信息加工,加工又分为浅度加工/中度加工/深度加工,分别对应我们的数据部/内容部/研究院。这个环节,我们启动了代号为“阿玛尼”的作战计划,执行部门当然就是数据部/内容部/研究部。

第三个环节是应用输出,我们最后统一输出为3种形式:数据/文章/报告。通过这3种形式,我们基本能覆盖投资人看项目的全作业流程,我们可以告诉你什么行业可投,什么行业什么模式可投,什么行业什么模式的什么公司可投。

在这个战略体系下,铅笔道DATA未来能发挥两大优势:

1、强大的项目挖掘能力。这体现在2个优势:量的优势,我们现在每个月大约能覆盖1500项目;质的优势,我们之前报道的4000个项目中12%的TS率已经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另外不要忘了捕捉风口的能力,铅笔道是市面上第一家报道 ofo、共享充电宝,也提前逮住了如新零售等诸多风口。

2、强大的行业调研能力。市面上绝大多数都是数据的搬运工,没有人在生产数据。而我们有一支仅30人的信息生产团队,每个项目通过100多个数据维度呈现,其中50%为市面独有。

这100多个维度构成了铅笔道的基本单元。毫不夸张地说,未来只要铅笔道项目源足够充足,铅笔道就能获知任何行业、任何模式、任何项目的任何行业中位数。

我举个例子,比如前段时间大家都在看无人货架。你了解它的模式,了解它的团队,但就是不了解它的财务模型是否成立,比如毛利多少,货损率多少,每个货架日销售额多少。

怎么办?铅笔道能告诉你,无人货架的平均毛利45%左右,货损5%~15%,每个货架销售额1500~2000元。为什么我们清楚,因为铅笔道后台收录了20~30家无人货架公司,完全能算出它的平均数。

除去毛利、货损这些数字,铅笔道收录的100多个数据维度,每个维度都能自动化生产出一系列报告,比如毛利率最高的前十大公司,客单价最高的前十大公司,用户增速最大的前十大公司... ...

所以我们为什么不急于做收入,因为以上才是铅笔道想做的全部事情。今天,我们只是走出万里长征第一步,而剩下的9999公里,我们希望大家陪我们一起走,多给我们提需求、提建议。因此,我们今天的活动叫沟通会,不叫发布会,这是我们第一版试用级产品,远不到发布标准,它还有很多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我们信任大家,所以才敢于把自己不完美的产品裸奔在大家面前。同时,也正是因为现在它的不完美,才让今天的沟通会显得更有价值。

当然,它只是铅笔道的现在,并不代表未来。未来,我们有时候想都不敢想,因为一想就激动,一激动就每天晚上都睡不着,我们实在太急于想把这些想法分享给大家。

各位投资人们,未来在你们辛苦看项目的每一个日夜,铅笔道会成为你们的得力助手;

未来在你们调研行业、预判风口的每一次决策,铅笔道会成为你们的随身情报局;

未来在你们穷尽心思,也联系不到那个正在创业的他时,铅笔道会成为你们的万能武器。

我们未来见!

/The End/

过去一年铅笔道报道了4000+项目,

因为报道获得投资人线下约见的比例为58.21%,

因为报道获得TS的比例为11.94%。

国内首次报道共享单车ofo,

国内首次报道共享充电宝来电科技,

共享经济、新零售… …屡次提前捕获行业新风口。

1.《过去两年,铅笔道坚持不盈利背后,原来隐藏着一个巨大秘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过去两年,铅笔道坚持不盈利背后,原来隐藏着一个巨大秘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1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