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不安的“诺贝尔郭”事件也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
3月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忠范告诉《www.thepaper.cn报》,他通过互联网了解到一名自称能利用引力波的下岗工人。他认为,一个人想一些大问题不是坏事,想对错是另一回事。他说,这些“民间学科”大多没有接受过基本的科学训练,“没必要把他们的发现看得太重”。
刘忠范,北京大学教授、物理化学家,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月11日,许多国家的科学家宣布,他们探测到了“引力波”信号,这在物理学上引起了巨大的波澜。几天后,一个名为“何五年前在节目中第一次提到引力波,被嘉宾嘲讽,现在都欠他一个道歉”的视频引发热议。
这是招聘节目《是你》的视频。一个叫郭英森的下岗工人,声称可以利用引力波达到长生不老,却被客人嘲讽。
郭英森这个名字如石激起千层浪,也引发了关于“民科”(民科爱好者)的大讨论。新浪微博话题“工人提引力波被嘲讽”阅读量已达1809万。
2月22日,郭英森告诉《南华早报》,网上发布的节目视频已经剪辑完毕,他在现场陈述了自己的一些理论。他对客人的评论表示不满。
当《华尔街日报》问他关于引力波的新发现时,他闪烁其词。
刘忠范说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预言的,下岗工人只是“道听途说”,“不是他在网上发现或发明的”。他认为,媒体没有必要炒作视频内容,“就当是娱乐吧”。
关于中国的“民间科学”现象,刘忠范说,他多年前就注意到了这一现象,他从“民间科学”那里获得了一些“成果”,并接待了这样的人。刘忠范说,他一开始也希望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给他们一些帮助,但通过与他的接触,他发现这些人大多陷入困境,在语言上“难以沟通”。
很多年前,刘忠和范曾收到一封“民科”的来信,说他推翻了牛顿三定律,要他去读一读,交给钱学森。还有一个中学化学老师,自称发现了新的元素周期表,找他帮忙打印了一张自费表格。刘忠范说老师年纪大了,眼睛不好,孙子带他来的。“说实话,当时我很感动。”。
但看了他的元素周期表,发现原来的元素周期表是根据他的教学经验重新排列的,更有利于学生记忆,“没什么本质的”。刘忠范与老师交流,他发现他们根本不在同一个话语系统中。
刘忠范说,他一般不公开评论“民科”。这些人很多都误入歧途,做了一辈子不可能的事情。“精神难得,但也可怜。”。
他说,现代科学研究已经形成了基本共识,科学家明白如何呈现自己的成果才能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如果这些“民间主体”觉得自己的发现有价值,可以写论文提交学术期刊,让专业人士评判。
刘忠范说,如果有人对某个问题感兴趣并愿意以科学的方式研究它,他相信包括他在内的许多科学家都愿意支持它。“如果只在路上说,谁跟你较真?”
早期报告:
诺贝尔兄弟回应了这个节目,并被嘲笑:我不接受方的道歉
本报讯(华商晨报掌中沈阳客户记者杨星)2月11日公布发现引力波,引发基础物理领域的巨浪。然而五年前的一段视频,随着引力波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一个叫郭英森的辽宁工人火了!
五年前,在《是你》的春节特别节目中,被称为“诺贝尔兄弟”的辽宁抚顺前水管工郭英森提到引力波,却被嘉宾和主持人打断,当面嘲笑。
节目一开始,郭英森就提到了引力波的概念,并准备了一张图纸。郭英森想出相对论量子力学公式的时候,方周子说:我看不懂,是你自己发明的。
当郭英森试图解释这个公式时,方周子又说:你自己发明的。
另一位CEO说:“我更感兴趣的是长生不老和成为千年乌龟的话题。”
郭英森拿出自己的新论据,试图说服。主持人张绍刚拦住了他,建议首席执行官告诉郭英森,他对他的解释不感兴趣。
董浩反复强调:“救人要紧!从悬崖上拉回来!”
郭英森说,所谓的“诺贝尔哥”不是他自己选的。诺贝尔奖从来只奖励那些提出新想法的人。
郭英森多年来整理了大量资料,并将研究成果发送到各相关科研机构
■沈阳客户记者张诗尧摄于华商晨报
本报采访了“诺贝尔兄弟”郭英森——
“他们真的应该向我道歉。”
昨日,本报记者采访了被北京网友称为“诺贝尔兄弟”的郭英森。
在他看来,一些参与节目的嘉宾和老板欠他一个道歉,但他表示:“别人的道歉可以接受,方不会接受。”
一开始我对这个节目感到不舒服
“我没有多少说话的机会。本来想提“UFO”,后来也没提。”
昨天下午,在北京首都图书馆,老郭坐在二楼大厅的一个角落里,穿着一件简单的外套,戴着一副抛光眼镜。看到记者到达,老郭迅速起身。
记者:参加《是你》的初衷是什么?
郭英森:是专门找工作的专栏,所以我只想找一份待遇好的工作,然后用赚的钱做研究。但是刚上台的时候,我有点紧张。另外,栏目组安排了一些环节,导致思路不清晰。
记者:你在电视上提引力波,被嘉宾嘲笑,12盏灯中有9盏灯熄灭。你当时是什么感受?
郭英森:说实话,我当时很难受,但这种难受不是因为我的结论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而是因为我没有太多的发言机会,老板们其实一点都不懂,还嘲讽我。上台的时候,第一届之后,我以为就结束了。本来想提“UFO”,后来没提。
不要抱怨主持节目组要求太多
"他们真的应该向我道歉,除了方,我会接受大多数人."
记者:现在美国科学家发现了引力波。网友说像方这样的嘉宾应该向你道歉。你怎么想呢?
郭英森:之前提出的理论都证明了引力波的存在,比之前更准确。我提出的引力波其实和前一个在一个范围内,但是如何使用才是关键。至于那个节目,我觉得那些大佬真的应该向我道歉。我会接受大多数人,除了方。即使他向我道歉,我也不会接受,主要是各种原因,而不仅仅是因为他嘲讽我,和我激烈争论。
记者:你对主持人有什么疑问吗?
郭英森:很多人骂主持人张绍刚,但其实张绍刚并没有让我难堪。他控制不住自己。节目组要求太多,我一点也不讨厌他。
结论来自书本知识和逻辑推理
“我是自己的系统,没有很强的逻辑,是不可能得出这些结论的。”
有人觉得,一个有初中文化的人,怎么可能学习如此高深的知识?而“引力波”是一百年前提出的。老郭提出的引力波和爱因斯坦的引力波只是巧合。
记者注意到,在老郭的手里,有一个类似于折叠在纸箱里的文件夹的东西,里面装着他的“宝贝”,包括当时寄给国防科技大学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推广他的科研成果的材料和论文,以及对方给予的肯定答复。
记者:你是怎么知道引力波的?
郭颖森:我的结论主要来自书本上的知识,再加上我思维的逻辑和谐,逻辑推理,直觉。
记者:但有些人质疑你是在想象。
郭英森:这不是空想象出来的。逻辑不和谐就没法研究。我自己的系统。很多人也质疑我是在胡思乱想,但事实并非如此。没有强有力的逻辑,是不可能得出这些结论的。
理论和研究成果有不同的方向
“爱因斯坦提到了理论,我的是研究成果,我超越了爱因斯坦。”
记者:这个推测是一百年前科学家提出的。你认为两者的区别是什么?
郭英森:我没说引力波是我提出来的。100多年前,爱因斯坦提出了这个理论,而我的是研究成果。我认为引力波是存在的。我说的是如何利用引力波造福人类,和理论是一致的。虽然属于同一范围,但方向不同。
记者:这个依据有实践证实吗?
郭英森: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这个东西是没有办法练出来的,需要大量的工作。现在我敢说我已经超越爱因斯坦了。
记者:超越爱因斯坦?
郭英森:因为爱因斯坦只是一个理论,我有实用技术。节目中,他们一听说我初中学历就开始质疑我,但我觉得这些跟我学历没什么关系。不代表没有高材生就学不了物理。爱因斯坦不是从一个小职员开始的吗?
我被质疑了很多年
“女人身上有凤姐,男人身上可能有我。”
在过去的两天里,老郭每天都接到数百个电话,在采访记者的过程中,他也接到了20多个电话。
老郭说,有媒体人士、朋友、想要合作的公司,还有陌生人打来电话。
记者:他们打电话的时候说了什么?
郭英森:有人打电话开始骂我。不知道为什么,也不想开始这一段。有人打电话说支持我。这么多年,我已经习惯了这些嘲讽。有冯姐姐在的女人,我可能在的男人。
记者:你的话不被认可。你想过放弃吗?你为什么这么执着?
郭英森:我不想放弃。其实压力挺大的。这些年来,很多人质疑我,甚至制造了很多噪音,也习惯了,但我别无选择,只能坚持。
记者:为什么还坚持?
郭英森:我对自己的研究结论有信心。我做的是纯学术的,国外很多科学家也提出了和我一样的观点,但我并不害怕,因为我做的是系统,他们只是一部分。
认为“民科”应该叫“爱好者”
"我的最终目标主要是通过我的实用技术造福人类."
记者:你怎么看待民科?这个领域怎么定位?
郭英森:我不太同意。虽然属于“民科”,但应该叫“爱好者”,就像京剧的“票友”一样。民科其实是一些人用贬义词设立的。很多人认为科学证据只能通过科学实验获得,但我想说,并不是所有的科学都是一开始就通过实验获得的,更多的只是一开始就思考,有了想法才能得出结论。
记者:你心中的目标是什么?证明自己?拿诺贝尔奖?还是别的?
郭英森:从参加《是你》开始,我就一直在努力,包括投稿学术文章,甚至在街上竖起“卖肝卖肾”的招牌,但结果还是没有定论。我的最终目标是用我的实用技术造福人类,成为真正对人类有用的技术。如果有一天我的技术被应用了,人们直观地感觉到飞机不需要轮子来帮助飞行,能量模式改变,等等...
沈阳客户记者杨星在华商晨报的手心
■用户声音
科学就是科学
尊重就是尊重
对于视频内容,网友们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有网友认为郭英森的言论是伪科学;有网友表示支持他,但重点不是科学,而是教育。
网友“沐风_ IMARVEWOUS”:我看了五年前提出的所谓引力波的视频。虽然嘉宾在节目中多次打断和嘲讽诺贝尔兄弟是非常不礼貌和不合适的,但回到哥哥的言论上完全是胡说八道和伪科学。还有哪些“第一次提到”引力波,你问过伟大的爱因斯坦吗?
网友《间谍之王》:支持的理由不是他说的是对是错。但是我们的社会需要为人们创造一个包容的环境。一个任何人都可以谈梦想,别人也不会说他傻的环境,一个别人对与错,对与错都可以包容的环境。
网友“■A-K■佛微笑”:我们应该在自己未知的领域里闭嘴,尊重别人的爱。
网友“我叫靓靓,不是靓靓”:科学就是科学,尊重就是尊重,老郭在节目中被歧视,这是嘉宾的自身素质问题,但与科学无关。
来自沈阳的客户记者付瑶在华商晨报的掌中
五年后,参与该计划的客人有不同的态度
视频被翻了,网友说:“都欠他一个道歉。”。那么节目中的嘉宾和主持人现在都有什么样的回应呢?
遗忘鼓励:张广北,关岭
张广北:我参加的节目太多了,对这件事没有印象。我不是专业人士,但凭直觉,有梦想的人应该永远受到鼓励。
关玲:我在坐月子,整个事情都不清楚。关于引力波,我完全是个外行,不记得在那个节目里做过什么。也是因为不管自己懂不懂的领域,比如专业科学,未知世界,都要尊重别人的爱好。
态度模糊:石天媒体,孙浩
石天媒体负责人:我们不想对此事做出太多回应。大家会各抒己见。
孙浩:我没接电话,但是我在微博上发表了意见:“节目播出的时候,很多人骂我,因为我说我是艺人,但那不是我的心!没那么嚣张!我只是认为老郭是无辜的!爱对不对,没人懂!情绪无处发泄!给了老郭项目组唯一最高的奖金!我也向慕岩道歉,娱乐圈的明星是对的!保险丝!时间!”
坚决拒绝张绍刚派
张绍刚:不,不要。
另一个借口:董浩
董浩:嗯,我信号不好(挂断)。
坚持自送:方
方:我是对的。为什么道歉?
引力波是一百年前爱因斯坦提出来的,和这个人无关。他只是听到这个词时不加选择地使用了它。
记者:怎么了?
方:指出引力波涉及非常高等的数学,初中学历的人是无法理解的。引力波极其微弱,所以到现在都是用极其精密的仪器探测到的,目前没有什么应用价值。
而这个人说他可以用引力波制造没有轮子和酏剂的汽车,说明他说的引力波只是他的错觉,和科学界的引力波不一样。
记者:为什么节目中的表达不能流畅?
方:科学不能油嘴滑舌,敷衍了事。如果说对这种伪科学妄想的鼓励,一是让他更加痴迷,二是帮他忽悠。他不是在投资开发引力波吗?甚至找贪官投资。
记者:作为一个科普作家,如果总是因为表达技巧和态度被大众误解,该如何更好的传播?
方:科普往往是针对大众的误解,消除大众的错误认知,所以不能迎合大众,不能取悦大众。中国只有1%的公众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做科普被骂是正常的,不被骂是正常的。因为批判中医和转基因科学,被骂了很多,不用再担心被骂了。
丛志国,华商晨报掌中沈阳客户首席记者
专家:科学探索应该大胆假设,仔细验证
什么是引力波?和普通人有什么联系?
昨天,记者采访了东北大学物理系系主任张馨教授,以揭开这个谜团。
引力波是人波动时产生的
张馨教授说爱因斯坦恰好在100年前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根据广义相对论,引力是时间的曲率空,我们用时间的曲率空来描述引力。任何有质量的物体都会使周围的时间空发生弯曲,即产生引力。任何时间的扰动空都会以波动的形式扩散,也就是说时间的曲率空会形成某种“波纹”,这就是引力波。引力波无处不在,我们一挥手就会产生,但是太弱了根本检测不到。然而,由异常强烈的引力事件(如黑洞合并)产生的引力波有机会被探测到。
张馨教授说,其实引力波的探测始于1960年,在70、80年代吸引了一批科学家,90年代得到了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大力支持。目前,中国也在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引力波将在未来带来巨大的变化
张馨教授说引力波的发现意义重大。首先,它验证了广义相对论的重要预言。其次,它可以作为探索宇宙的重要工具。目前宇宙的探索使用的是各种波段的电磁波,但是借助电磁波的天文学在某些方面有局限性。引力波的探测打开了另一个重要的窗口,相当于多了一只“耳朵”。在未来,我们不仅可以用眼睛看,还可以用耳朵听,这是对电磁波观测方法的补充。未来的引力波天文学一定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未知惊喜。
有人可能会问,发现引力波对普通人有什么意义?
张馨教授介绍说,法拉第和麦克斯韦在19世纪研究电磁现象,后来建立了电磁学理论,在当时不可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任何影响。但过了一段时间,人们发现,没有电磁理论,就没有人类耗电的基础。人们现在能想象一个没有电的世界吗?20世纪初,人们深入研究原子,打开了微观世界的大门。研究原子和分子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来说似乎毫无意义,但不探索微观世界,就不会有量子力学的建立,也就不会有后来的电子管、晶体管和基于它们的微电子领域,也就不会有现在的计算机和手机。现在一切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先进科技成果,都源于对普通人毫无用处的基础科学研究。
张馨教授说,基础科学的根本动力是人类的好奇心,即人类想知道宇宙是如何运转的,宇宙最基本的规律是什么。有了基础研究才能谈未来的应用和发展。今天引力波探测打开的一扇门,一定会在未来带给你更多意想不到的东西。
科学应该大胆假设,仔细验证
张馨教授最近也注意到了网上流传的内容。他认为,围绕着民间科学家“发现”引力波的新闻,只能说是无知的娱乐。
张馨教授说,许多没有受过专业科学训练的人,只是依靠自己的想象力或看几本科普书来表达对一些科学问题的看法,这是没有意义的。LIGO团队经历了40年,花费了巨大的投资,并在1000多名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证实了引力波的存在。科研人员需要长期艰苦的专业训练来获得研究基础,而不仅仅是想象力。
科学研究需要“大胆假设,仔细验证”。所有的科学理论都是建立在假设之上的,理论上一般称之为“原理”。根据大量观察到的现象,提取一个或几个原理,然后通过逻辑手段得到一些可以证实或证伪的预测。只有预言被实验观察证实的理论才是正确的理论;不能证明或证伪的理论不是科学理论。
文戚颖,华商晨报沈阳分社社长
1.《非你莫属孙浩 中科院院士谈"诺贝尔哥":精神难得 但也可怜》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非你莫属孙浩 中科院院士谈"诺贝尔哥":精神难得 但也可怜》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130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