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方法和措施
企业的发展需要员工的支持。管理者要明白,员工绝对不仅仅是一个工具,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为了获得员工的支持,需要对员工进行激励,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是管理激励的主要功能。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提高员工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途径。
需要设计和实施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的设计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奖励制度的设计;二是位置系列的设计;第三,员工培训发展计划的设计;第四,其他激励方式的设计,包括员工参与和沟通。在设计了一套激励机制后,需要实施来检验激励机制的有效性。
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包括各种激励方法和措施,可以概括如下:
1.薪水
物质需求永远是人类的第一需求,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力。因此,物质激励仍然是激励的主要形式。目前,是否提供优厚的薪酬(即货币奖励)仍然是影响员工积极性的直接因素。但是,好的薪酬未必能让员工满意。通常一个企业的薪酬体系在内部是无法做到公平公正的,与外部市场的薪酬水平是一致的,所以员工容易产生不满情绪。员工的这些不公平感受得不到及时解决,将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出现懈怠甚至人才流失的现象,从而影响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只有有效解决内部不公平、自我不公平和外部不公平问题,才能提高员工的满意度,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如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一般来说,在进行薪酬决策时,应该综合考虑岗位的相对价值、薪酬水平和个人绩效,并以此作为制定薪酬体系的依据。通过以上三个要素的有效结合,员工可以提前知道做得好和做得差对其薪酬收入的具体影响,有利于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的努力符合公司的发展方向,促进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将公司的经营目标与个人目标联系起来,实现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发展。
此外,员工持股制度也可以作为薪酬激励机制。在美国,美国500强公司90%实行员工持股。员工持股的作用是什么?第一个作用是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吸引人才,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又是金手铐,起到了留人的作用。是否有长期的利益激励,对人才的牵引影响很大。第二个角色可以资助。员工持股计划的目的其实是让所有员工承担风险,把企业做大,因为在这方面,员工持股计划有积极的影响。
2.系统
企业的运营需要各种制度。同样,应该制定合理的制度来激励员工,从而有效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奖惩制度:表彰和奖励是员工努力或热情的最重要基础。高绩效和奖励有着密切的关系。奖励可以促进成员取得高绩效,取得高绩效后,有值得奖励的地方。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奖惩制度不仅要求奖励,还要求惩罚。惩罚也是一种激励,一种消极激励。负面激励包括淘汰激励、罚款、降职、辞退。
竞争机制:竞争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又一法宝。真正认识到企业中强者和弱者的处境。末位淘汰制是竞争机制的具体形式。就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而言,末位淘汰制有其可行性。建立严格的员工竞争机制,实施末位淘汰制,可以给员工施加压力,营造员工之间的竞争氛围,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公司更加朝气蓬勃,更好地促进企业的成长。
职位体系:即建立合适的职位,使职位具有挑战性。“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岗位”是指每个员工都能感觉到自己的岗位确实压力不大。如何才能让工作富有挑战性?有两个问题需要特别注意:一是要做好岗位设置;第二,我们应该有正确的立场。
目标动机:是确定合适的目标,诱导人的动机和行为,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目标作为一种诱因,具有引发、引导和激励的功能。只有不断地启发自己对高目标的追求,才能激发自己内心的奋发向上的动力。其实每个人除了金钱还有其他目标,比如权力目标或者成就目标。管理者要挖掘出每个人心中这个隐藏或呈现的目标,并协助他们制定详细的实施步骤,在后续工作中给予指导和帮助,让他们自觉努力实现目标。
3.情感动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他的《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提出了人类需求的五个不同层次。这五个方面是:基本生活需求、安全感、归属地位、尊重自我实现。企业应努力满足员工的需求,如提供稳定可靠的就业机会,满足员工的生活需求和安全感。归属感是指员工在企业中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在这个层面上,情感和人文因素大于经济因素。员工之间的密切沟通与合作、和谐的上下级关系、共同的利益都有助于增强员工的归属感,这是企业凝聚力的基本条件。地位和尊重意味着人的社会性使每个人都要求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在当今社会,经济收入和地位往往是社会地位的反映。自我实现是指当以前的需求基本得到满足时,人就会有进一步发展和充分发挥潜能的需要,即自我实现。人在这五个方面的需求是逐渐深化的,满足了上一个层次的需求之后,才会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除了基本的生活需求,其他四个方面都是情感需求。因此,情感激励对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重要意义。情感激励的方式有很多种,主要有以下几种:
尊重激励:尊重激励意味着企业管理者要重视员工的价值和地位。如果管理者不重视员工的感受,不尊重员工,会极大地伤害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只为报酬而工作,激励从现在开始会大大削弱。尊重是加速员工自信心爆发的催化剂,尊重激励是激励的基本方式。上下级之间的相互尊重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有助于员工之间的和谐以及团队精神和凝聚力的形成。因此,尊重激励是提高员工积极性的重要方法。
参与激励: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经验和研究表明,现代员工有参与管理的要求和愿望,创造和提供所有员工参与管理的机会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有效途径。通过参与,员工可以对企业形成归属感和认同感,进而满足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工作动力:工作本身就有动力!为了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需要考虑如何让工作本身更有意义和挑战性,给员工一种自我实现的感觉。这就要求管理者设计员工的工作,丰富和拓展工作内容。工作内容的充实是什么?西方学者提出五项措施,意思是员工要找到五种感觉:第一,员工要觉得自己的工作重要且有意义;二是让员工觉得上级一直在关注他,重视他;三是让员工觉得自己的岗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第四是让员工觉得自己做的每件事都有反馈;第五,让员工感受到工作成果的完整性。
培训激励和发展机会: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当今世界越来越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使得知识结构不合理和员工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通过培训,他们可以丰富知识,培养能力,为他们提供进一步发展的机会,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
荣誉与晋升激励:荣誉是人或组织对个人或群体的崇高评价,是满足人的自尊需求、激励人取得巨大进步的重要手段。从人的动机来看,每个人都有自我肯定、荣耀、争光的需要。对于一些业绩突出、有代表性的先进员工,给予必要的荣誉奖励是一种很好的精神激励方式。荣誉激励成本低,但效果很好。
4.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通过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有意识地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从而统一员工的思想,使人们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促进企业前进。创造优秀的企业文化,需要企业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员工的价值和地位;让员工树立起“英雄”的责任感。
领导是一门艺术,激励是领导艺术的核心,没有激励的领导就是没有艺术的领导,没有激励的管理就是没有艺术的管理,激励艺术的正确运用已经成为衡量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学习领导激励的方法,掌握领导激励的艺术,不仅是新形势下提高领导水平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领导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
5.淡化权利,强化权威
员工的管理要落实到员工对经理的服从或者下属对上级的服从。这种领导服从关系可以来自两个方面:权利或者权威。管理者地位高,权力大。谁不服从,谁就要受到惩罚。这种服从来自权力。管理者的美德、气质、智慧、知识、经验等人格魅力,使员工的资源服从领导。这种服从来自于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想要成功地管理好自己的员工,尤其是那些比自己优秀的员工。人格魅力形成的权威比行政权力更重要。
6.允许员工犯错
现实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在这样的环境下不可能事事成功。一个能多做对的事,少做错的事的人,就是一个优秀的人。作为管理者,如果你要求下属不要犯任何错误,就会抑制冒险精神,让下属畏首畏尾,排除可能成功的商机。
冒险精神是一种可贵的创业品质,冒险需要勇气和资本。如果我们能够从不确定的精神中冒险,依靠一些灵感,我们可能有成功的机会,但也可能招致失败。如果管理者不允许员工失败,冒险失败会受到上级的严厉惩罚,那么员工就会退回做得不好的想法,这样企业就是他们发展的重要动力。
因此,作为管理者,应该鼓励员工理性地承担风险、创新和抓住商机,允许员工失败。下属在冒险,犯普通错误的时候,不要承担太多责任;风险成功的时候,一定要多表扬,给予相应的回报。
7.引导员工合理竞争
中小企业,员工之间是有竞争的,公平竞争和不公平竞争是有区别的。公平竞争意味着采取适当的措施或积极的方式来跟上竞争。不正当竞争是以不正当手段限制、压制或攻击竞争对手。
作为管理者,关注员工的心理变化,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和促进不正当竞争是他的重要职责。所以人事管理有一套正确的绩效评价机制,要以工作绩效来评价员工的能力,而不是根据员工的意见、上级领导的喜好、人际关系来评价员工,这样才能使对员工的评价尽可能公平客观。同时,在企业内部建立正常开放的信息渠道,让员工有更多的接触,更多的交流,积极的交流意见。
激励中应注意的几个原则
在领导激励中,领导者应注意正确把握以下原则来提高激励效果。
(一)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物质需求是人的基本需求,衣食住行等条件的改善对调动人的积极性意义重大。人不仅有物质需求,在名誉、地位、成就等方面也有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北大方正前总经理王选曾说:“只给员工物质激励,忘记精神激励,是损人不利己的政策;反过来,只有精神和意识形态的激励,没有物质激励,才是愚蠢的政策。不害人,不忽悠人,就要物质和精神结合。”物质激励是基础,精神激励是根本。在实际工作中,领导要注意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并重,有机结合。
(二)充分考虑下属的个体差异,实行差别激励原则
激励的目的是提高下属的积极性。影响下属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很多,比如工作性质、领导行为、个人发展、人际关系、薪酬福利、工作环境等等。领导者应根据不同的类型和特点制定激励制度,制定激励机制时必须考虑个体差异,因人而异。比如文化差异方面,受过高等教育的下属一般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包括物质利益,也更注重精神上的满足,比如工作环境、工作兴趣、工作条件等。这是因为他们在保证基本需求的基础上追求精神满足;而学历相对较低的人,首要关注的是基本需求的满足。因此,领导者在制定激励机制时,必须考虑自己单位的特点和下属的个体差异,以获得最大的激励效果。
(三)正负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所谓积极激励,就是奖励下属符合组织目标的预期行为。所谓消极激励,就是惩罚下属违背组织宗旨的意外行为。正反两方面的激励都是必要且有效的,不仅影响到当事人,也间接影响到身边的其他人。领导者在激励下属时,必须坚持积极激励为主,通过积极激励保持员工朝气蓬勃、刚正不阿,形成团结进步、开拓进取的良好局面。
(四)个人与群体相结合的原则
个人是一个群体的构成单位,妥善处理激励个人与激励群体的关系,有助于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果只注重对群体的激励,可能会导致平均主义;如果长期关注少数个人,可能会影响大家的积极性。所以,按照激励的顺序,先激励个人,再激励群体。在激励手段上,可以先采用单一手段,再采用综合激励手段。在满足激励需求时,首先要满足低层次的需求,然后继续满足高层次的需求。
实施激励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制度是企业管理的重要问题之一。虽然国内企业近年来越来越重视管理激励,并尝试改革激励机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对激励的理解上仍存在一些误区。
1.激励就是奖励
激励,完全意义上,应该包括激励和约束两层含义。奖励和惩罚是两种基本的激励措施,是对立统一的。但是,很多企业单纯认为激励就是奖励。因此,在设计激励机制时,他们往往只单方面考虑积极激励,而忽略或忽略约束和惩罚。虽然制定了一些约束和惩罚措施,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得到坚决执行,流于形式,导致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2.同样的激励可以适用于任何人
很多企业在实施激励措施的时候,并没有认真分析员工的需求,一刀切地对所有人采取同样的激励措施,适得其反。在管理实践中,如何有效地激励企业中的个人是基于人们的理解。通过对不同类型人的分析,找出他们的激励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激励。激励措施最有效。其次,要注意控制激励的成本,必须分析激励的支出收入比,追求利益最大化。
3.只要建立了激励制度,就能达到激励的效果
一些企业发现,激励制度建立后,员工没有被激励,但努力程度下降。这是什么原因呢?事实上,一套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并不是孤立的,应该与企业的一系列相关制度相协调才能发挥作用。其中,评价体系是激励的基础。只有准确评估才能给予有针对性的激励,必须反对平均主义和“一刀切”,否则激励会产生负面影响。
4.激励的公平性
研究表明,激励的公平性也是员工的强大激励因素。
▍本文应用本平台的“免责声明”的细节来回复“免责声明”的查询
1.《如何调动员工积极性 如何调动员工积极性?——7大方法及措施!》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如何调动员工积极性 如何调动员工积极性?——7大方法及措施!》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151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