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江南文化与文学研究中心主任胡小明在上海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办的“你能不能不记得江南”系列讲座中,以“重新发现江南——江南文化精神简论”为题,为我们讲解了蓬勃、深邃、温暖、美丽的江南文化精神。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江南文化与文学研究中心主任胡小明
江南文化是我们的本土文化,是我们在这里的生活,是我们父母爷爷奶奶的文化。我们可以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江南古典建筑和吴侬软语来连接中国文化传统的血脉并扎根。
-胡小明
中国历史上江南的发现
东汉以前,中原无疑是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中华文化的重心在中原。事实上,中原的中央观念的变化是通过人口迁徙逐渐形成的。
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由于社会动荡,至少发生过四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
第一次是西汉时期的大乱,造成大量黄河流域的流民向长江流域迁徙,形成江南开发的动力。
第二次是西晋末年的大乱,金元皇帝渡河建立东晋。一大批中原士人带着他们的书和典籍来到江南,定居南京,定居梁武帝,慢慢在江南扎根。这一历史事件被称为“南渡”。中国的文化中心已经逐渐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第三次是中唐。因为“安史之乱”,中原士人避乱南下。当时,有大量的移民。历史学家认为,当时中国南北文化和经济达到了一定的平衡,南方人口逐渐开始繁荣。
第四次是北宋末年,宋高宗渡河建立了以临安(今杭州)为首都的南宋王朝。众所周知,开封被金兵占领后,把北宋皇帝和大批妃嫔、皇族、朝臣送往北方,史称“靖康之耻”。但这样一个失败的朝廷,其实让杭州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真正对江南文化做出重要贡献的是南宋。
在我看来,中国美术史可以简单概括为两个体系,一个叫汉唐体系,一个叫宋元体系。汉唐系统的艺术与宋元系统的艺术有很大的不同:汉唐系统的绘画大多画在山、地、洞、宫和墓地,如著名的敦煌壁画。创作者是专业的画家和工匠,非常专业。大部分都是以家族的形式代代相传。宋元时期的画是画在宣纸和手帕上的,开创了文人画的传统。宋元时期系统绘画的创作者大多是文人、苏丽珂东坡、欧阳修等。他们是诗人、画家、书法家、学者和官员。与需要养家糊口的职业画家不同,他们完全是业余爱好者,丰富的作品和作品得以保存。因此,宋元系统艺术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达到了不可逾越的高度。
隋唐大运河
说起中国历史上江南的发现,还必须提到隋唐大运河。运河自先秦时期就开始开凿,但直到隋唐时期才真正成为贯通南北的大运河。此后,南方的大米和丝绸不断运往北方。因为水路,就像我们今天有了物联网,人们越来越发现江南的美,江南的特产、美食甚至风景也越来越广为人知。
文化受到传播的刺激,但它是新的,被重新发现了。江南不断被发现,一次次被赋予新的魅力。
世界对中国江南的发现
谈到世界对中国江南的发现,我们可以以意大利学者路易吉·红烧(Luigi红烧)主编的《从凯尔·波罗到卫匡国:西方人眼中的杭州》中一些传教士、贵族和商人的游记为例,看看在外国人眼中江南是多么繁荣。
凯尔·波洛(威尼斯商人,1280-1290年生于中国)在他的游记中写道:“第三天晚上,他到达了这座宏伟的城市(杭州)。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天成’,说明这座城市就其宏伟和幸福而言,是世界上任何一座城市都无法比拟的,住在里面的人就像是在天堂一样。”
伊多里克(1265-1331)是一位罗马天主教僧侣和著名的旅行家。他在游记中写道:“我来到了一个大而神奇的城市。这座城市的伟大和在那里发现的奇迹不可能在整本书里写完,因为它是世界上最好、最富有的城市。”还有意大利伯爵雨果·康托(Hugo Canto),他写道:“走在所有的道路和广场上,芳香扑鼻,设计精巧,以至于边走边欣赏简直是一种难以想象的享受。人的全身感官是愉悦的;用眼睛看着美好的事物,用耳朵听着鸟儿甜甜的歌唱,流水的潺潺声,交织出和谐愉悦的新乐章。”
明末清初,传教士卫匡国(1642-1650)来到杭州。他说:“的确,在湖上划船比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更舒服、更愉快。中国人称这个地方和这个城市为天堂和伊甸园,这并不奇怪。”
可以看出,他们几乎都是用极端的描写,不是来自整个中国,而是来自全世界,来肯定杭州的美。他们都听过并认同“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谚语,可见江南之美早已产生了巨大的广告效应,名声远扬。
再比如日本。自1982年日本吉野考古发掘以来,弥生文化之谜(约公元前300年至公元300年)已经揭开。由于更早的绳文化(约公元前5500-200年)不足以解释弥生文化中米与铜、铁共存的现象,日本考古界曾推测中国源远流长的江南文化是弥生文化的发源地。本来日本文化就有断层,突然从原始文化变成文明文化,弥生文化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空白。考古遗址中发现了许多水稻化石,被认为是日本最早的水稻文化的起源。经测定,这些水稻化石的成分与中国江南的成分非常相似。因此,一些日本历史学家认为,日本的稻作文化来源于中国的江南文化。
现代学者重新发现江南
近代以来,许多中外学者仍在通过历史研究重新发现江南。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汉学家肯尼斯·波美拉兹(Kenneth pomeranz)在他的《大分歧:中国、欧洲与现代世界经济的形成》一书中推翻了现有的许多观点。比如明清时期,技术、制度、教育都有进步;明清时期,中国的地租和贷款利率比以前想象的要低得多。明清时期中国人的社会化程度和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如果把中国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明清江南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清华大学李伯忠教授对19世纪初江南与荷兰的比较进行了研究。1579年脱离西班牙独立后,荷兰进入了一个经济增长奇迹的世纪,被称为“荷兰奇迹”。李伯忠教授认为,中国也有“江南奇迹”。研究结果表明,1820年以前,江南的GDP高于西欧的英法德,创造了至今未广为人知的世界经济奇迹。之所以能创造江南奇迹,是因为江南拥有世界上最好的自由经济基础,最好的教育和社会条件,最好的人力资源。
在文学领域,我们也有一个关于江南的特殊发现。
明清时期,江南女性写作的数量极其庞大。到目前为止,已有2000多位女诗人,保存了大量诗歌。目前,我们与加拿大一所大学合作制作了一个数据库,名为“明清女性写作数据库”。在整理这些诗词的时候,我们总是有一个很困惑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诗词在民间流传?它们不是藏在自己家里欣赏,而是以雕刻的形式流传下来。
从全球来看,在18世纪,英国女性被认为是最有文化、最有成就的,但她们没有那么多诗人,留下了那么多诗歌。所以我认为当时中国江南女性的写作也创造了世界奇迹。
那么,为什么江南女性有这么好的条件从事文学创作呢?我觉得这和江南的社会文明程度、教育程度、社会化程度、人的自由程度有关。我们以前认为中国的明清是落后的,挨打的,毁了的。但回过头来看,江南文化的草木背后其实有着非常深厚的积淀,长三角城市群今天的经济奇迹也离不开江南重视教育、重视人才的文化传统。
江南文化的精神特征是什么
总的来说,我认为江南文化的精神特征可以概括为浑厚、深刻、温暖、机智。我曾经写过,一个理想的大学要按照这个目标去培养人才。其实这就是我从“江南经验”中得到的启发。
首先是轰轰烈烈。“风萧萧,易受寒,壮士不归。”这是荆轲准备刺秦王时唱的一首悲歌。这就是北方的活力。大家都注意到他要“再也不退了”,一次也不会回来了。然而,江南文化的活力是不同的。它想把事情做好,在生活中有很强的韧性。它不强调牺牲,而是强调完成一件事。比如吴医生,伍子胥,最后完成了他的复仇计划。
又如,苏州人周茂兰,明末清初的处士。他的父亲周顺昌被魏忠贤杀害。他扎出血去北京投诉。真的是血写的,不是墨水写的。皇帝很感动,结果成功了。崇祯皇帝赐官,封为圣旨,赐匾立祠。
江南文化的活力也体现在反抗暴政和压迫的精神上。清兵入关后,一路南下,但到了江南,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抵抗。1645年清军入侵嘉定后,发布剃发令,命令所有人十天内剃发,“留发不发,留发不发”。顿时,嘉定人自发起来反抗清朝。两个月,打了十几场仗,死了两万多人,史称“嘉定三屠”。
由于对暴政的反抗,、、张沧水、杨龙游、、金圣叹、夏、张铭臻、祁彪佳、等众多史诗般的人物在江南地区崭露头角,明代《怪姑娘》中的李、董小宛、刘。他们崇高的民族气节,让江南成为中国最没骨气的地方之一。
同时,轰轰烈烈还有另一层含义,那就是有创造力,不断的往前追,往上走。所以江南是中国文化中最有创意的地方,江南的经济奇迹就是创意的表现。
第二是深刻。江南水陆交通便利,移民众多,全国各地的人才带来了深厚的文化积淀。江南的文史典籍和历史子集比华北大十倍。江南的知识和思想也很深刻。清代乾嘉学派是江南学派,其主要创始人是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顾。美国学者艾尔曼曾写过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中国近代科学文化史》,指出中国的干家学派充满了科学精神,是中国最早的具有现代性的学术流派。
从全国的人才分布来看,江南地区出生的内阁大学士远远高于北方。以明代的文学家、哲学家和文魁为例。与北方省份相比,江浙地区明代江南作家96人,北方作家只有7人。江南有44位哲学家,北方有5位;在文魁,差距是114比14。据最权威的《清代尚先生科举录》统计,在过去的200年里,江苏有状元184人,浙江有状元137人。两省合计321人,直隶、舜天、河南三省的状元合计只有35人,差别很大。
第三是温暖。深情多义,社会秩序,和平温暖。这是一个广义的暖概念。即使江南人吵架,也很温柔。从深层意义上来说,江南文化一直是一个文化精神复苏的地方,一个避难所,一个休息的地方,一个复得的天堂,一个温柔富饶的土地。
第四是机智。水乡是江南的源头,因为有水的时候就不一样了。江南是个奇妙的地方。中国没有这样水系丰富的地方。
我也去过全世界,去过很多和水有关的地方,比如莱茵河两岸,地中海沿岸,美国的五大湖地区等等。但那些地方大多属于滨水文明,而江南水乡则属于水乡文明。水乡文明不同于滨水文明。滨水文明是城市文明的一种,水镇文明是城乡文明的结合体,以农业、桑、渔薪为主体。
江南人因水而异。他们善良是因为他们的灵活,清晰是因为他们的清晰,克制是因为他们的平坦。因流动而交流,因流动而自由,因流动而多样化和敏感,因凝聚而廉贞。这个地方很有灵性,和水的清澈、内向、流动、多样是分不开的。
为什么要重新发现江南
今天,为什么要重新发现江南?因为江南文化背后有太多的内涵,就像一座金矿。除了水,温暖,浪漫,温柔,安静,江南深沉,坚强,多样。
江南文化不同于闽越文化和巴蜀文化,不是单一的地域文化。历史地理上的江南,经历了一个从西到东,从北到南,从大到小的演变过程。简单来说,江南文化有两个源头,一个是松江广福林的本土文化,一个是中原文化。
在中国所有的地域文化中,没有一个像江南文化这样的好机会,有着这么好的时间,这么好的地点,这么好的人,融化了中华文明几千年的智慧结晶。历史上至少四次大规模的迁徙,把许多中原文化、书籍、典籍带到了江南,使中原文化与江南本土文化交融,产生了新文化。所以江南文化不是简单的地域文化,而是中华文明千年智慧的集大成者,这与中华文化的生活语境有关。
我们说江南文化像一座桥。为什么是桥?因为我们可以通过江南文化连接古典中国和现代中国,大众文化中国和精英文化中国,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透过江南文化,我们可以走着去看古典文化和现代文明的风景。如果没有江南文化的桥梁,我们和古人可能会有很深的差距,让我们无法理解今天的古人。因为江南文化是我们的本土文化,是我们在这里的生活,是我们父母爷爷奶奶的文化。我们可以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江南古典建筑和吴侬软语来连接中国文化传统的血脉并扎根。
今天我们来谈谈文化自信。怎样才能实现文化自信?说到底就是对家乡本土文化的认可,对身边的花草树木的认可,这其实才是文化自信最重要的来源。因此,我们应该在传统的基础上提炼江南文化的精神价值和文化内涵,以增加认同感,真正增强植根于本土的文化信心。这就是重新发现江南的意义。
这是《朝石化文》第1727期。请点击右下角的“写评论”来表达你对这篇文章的看法。wbb037@jfdaily.com提交邮件。投稿类型:散文随笔,尤其是思想观点,干货无病;当下的文化热现象,流行影视剧评论,流行舞台表演评论,流行小说评论,特别喜欢针对热点,切入短板,把握创作倾向的走向;请特别注意:不接受诗歌投稿。也许你可以在这里看到自己外观的第一期,优秀的也可以入选新推出的上海观察“超华石闻”专栏或解放日报“超华”页面。请务必注明地址、邮政编码和身份证号码。
1.《胡晓明 胡晓明:江南文化,不只是风花雪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胡晓明 胡晓明:江南文化,不只是风花雪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229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