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企业来说,公开发行股票的数量和定价的选择关系到能否成功廉价发行并进入选择层。截至2020年5月8日,共有152家企业做好了选择层的准备,其中67家企业公布了在选择层上市的具体计划。对上述67个发行计划的发行规模和定价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后续拟选企业发行定价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并在选股层推出初期协助判断投资机会。
发行规模相对灵活,预计67家公司将筹集中值约1.7亿元
从规则上看,选择层要求公募后公众股东持股25%/10%以上,比a股更灵活。
从预期筹资额来看,入选企业平均筹资额预计为2.34亿元,中位数为1.72亿元。横向来看,2019年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技创新板新上市企业平均募集资金分别为19.28亿元、12.59亿元、5.23亿元、10.93亿元,中位数分别为6.03亿元、6.12亿元、4.42亿元、8.57亿元。相比之下,被申报企业的平均预期筹资规模小于其他行业。
平均发行价/二级市场价格为0.66,发行后市盈率中位数为16.92倍
价格下限与最新收盘价之比的平均值为0.66,中位数为0.62。公开发行计划公告日的底价与收盘价之比平均值为0.83,中位数为0.79。发行底价与前一次发行价格(恢复后)的平均比率为1.01,中位数为0.83。总的来说,相对于二级市场和上一次发行价有一定的折扣。
从估值角度看,66家企业的估计市盈率中位数为16.92,平均值为19.82,大多数行业的隐含市盈率中位数在15 -25倍范围内。与2019年新上市企业相比,入选企业的隐含市盈率略低于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与科技创新板仍有较大差距。处于选择层面的企业更愿意以相对较低的发行价保证成功率。
对企业融资的两点启示
第一,按照现有规则,进入选择层的企业和公募合二为一。所以企业申请选择层并向社会发布,可能有两个目的。首先,主要目标是进入选择层。第二,公募融资是首要目标。在第一个目的下,企业在追求发行成功率的同时,应尽量减少股份稀释。但从保证上市选股后的流动性来看,发行规模不宜太低。在第二个目的下,企业需要围绕企业的项目建设需求和流动性需求,结合估算的估值拟定合适的发行规模。
第二,选择层市场化程度比较高,对投资者的门槛比较高。数量明显少于a股,发行难度或高于a股。所以定价不要太高。建议企业在发行前与相关投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充分沟通,按照市场化原则合理确定发行价格。此外,我们建议,如果企业以进入选择层为首要目标,可以在适当控制发行规模的同时,给予更多的估值折扣,以提高成功率。
【风险预警】目前的公募计划仍有变动的可能;经营业绩的波动。
简介:152家企业正在准备选择层,67家企业正在公开发售该计划
对于企业来说,公开发行股票的数量和定价的选择关系到能否成功完成公开发行,以较低的成本进入选择层。就市场而言,首批企业发行的股票数量和发行定价水平也直接影响投资者的新收益和选择层在初始开放阶段的市场特征。对拟选企业公开发行方案的研究,不仅会指导拟选企业后续发行定价方案的制定,而且有助于在选择初期判断投资机会。
截至2020年5月8日,共有152家企业宣布准备评选,共有13家企业被股份转让系统接受,4家企业收到了股份转让系统的询证函。在152家企业中,有67家企业在选定的层面上公布了具体的上市计划,包括拟发行的股票数量、发行价格、募集资金的使用等。通过对上述67个发行计划的分析,希望能为后续拟选企业发行定价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并在选股初期协助判断投资机会。
1.发行规模相对灵活,67家企业募集资金中值预计在1.7亿元左右
首先,我们研究了67个首次公开募股计划的规模和目的。在分析发行规模时,我们从规则要求、发行后已发行股份数占总股本的比例、筹资规模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1.1选择层要求公募后公众股东持股比例超过25%/10%,比a股更灵活
与a股相比,所选层级的发行规模相对灵活。根据《分级管理办法》,股份转让制度对企业公开发行并进入选定层时发行的股份数量有两个主要要求。一是公开发行股份不得少于100万股,二是公开发行后公众股东持股比例不得低于25%(发行后总股本少于4亿)/10%(发行后总股本多于4亿)。如果企业在公募前有一定比例的公众股东,公司可以选择发行不到25%/10%的股份,理论上甚至可以坚持100万股的下限,比a股更灵活。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处置方式。
1.2预计发行股份数量上限平均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9.04%,低于各a股板块
首先,我们从67个方案的预计已发行股份数占总已发行股本的比例来分析发行规模。截至2020年5月8日,在已披露首次发行计划的67家公司中,61家公司以上限形式披露了预计发行股份数,4家公司以下限形式披露了预计发行股份数。此外,一家企业以区间形式披露已发行股份数,一家企业直接披露预期已发行股份数。
(1)在披露最大发行股份数的61家企业中,最大发行股份数占发行后总股本的平均比例为19.04%
在披露最大发行股份数的61家企业中,最大发行股份数占发行后总股本的平均比例为19.04%。其中,55家企业发行后总股本不足4亿,6家企业发行后总股本超过4亿。
发行后总股本超过4亿的6家企业中,已发行股份上限的平均和中值股本比率分别为15.96%和15.70%,低于发行后总股本低于4亿的企业。
(2)4家公司披露发行股份数量下限,发行后新发行股份占总股本的平均比例为12.65%
(3)杨冰科技拟发行3560万股,发行股份数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的25%。
一般来说,第一,从发行比例来看,选择层对发行股数的要求低于各a股板块,相对灵活。其次,我们发现企业对发行股份数量的选择呈现出差异化趋势。有些企业(如永顺生物、奥迪威、生物谷、天地一号、背叛)只公布了按最低限额或更低级别发行的股份数量,有些企业基本按原发行要求公布。
此外,我们发现,发行后,估计公众股东的持股比例约为50.89%/44.83%(总体平均为49.47%),这意味着发行后更高的发行灵活性和更多的流通股。
1.3申报企业平均募集资金2.34亿元,中位数1.72亿元
截至目前,在预先披露的67家企业中,只有5家在发行计划中披露了预期募集资金,另外62家企业的预计募集资金可以通过拟发行股份数*发行价格(本文以拟发行股份数的上限或下限或区间的中值*发行价格下限来估计预计募集资金,发行价格下限是指区间的底价或下限)来估计。
横向来看,2019年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技创新板新上市企业平均募集资金分别为19.28亿元、12.59亿元、5.23亿元、10.93亿元,中位数分别为6.03亿元、6.12亿元、4.42亿元、8.57亿元。相比之下,被申报企业的平均预期筹资规模小于其他行业。
1.4项目建设和补充流动资金是企业的主要资金用途
就企业目前的发行计划而言,只有一家企业没有说明筹资目的,71.2%的企业说明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筹资目的。总的来说,83.33%的企业以项目建设为筹资方式,68.18%的企业以补充营运资金为筹资方式,13.64%的企业以R&D投资为筹资方式,16.67%的企业以偿还债务为筹资方式。
2.平均发行价格/二级市场价格为0.66,平均发行后市盈率为19.82倍
发行定价是IPO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认为,企业在确定发行定价时应考虑以下问题。一是发行价格不能太低,避免增加融资成本,同时要保证发行价格乘以发行后的预计总股本,要高于所选标准的市值要求。二是避免因发行价高导致卖出的股票数量少于预期发行的股票数量的70%而导致发行失败。第三,尽量避免定价超过二级市场价格或前一次发行价的两倍,触发发行价风险预警。
本章从发行价格/二级市场交易价格、发行价格/前期固定发行价格和发行后市盈率三个维度分析了67家企业的发行定价。
2.1预计发行价格下限与最近收盘价之比的平均值为0.66
根据《公开发行规则》的要求,上市公司考虑公开发行股票并在选定级别上市的相关建议的,应当按照《公开发行规则》第十九条和第二十条的规定,列出公开发行股票的数量和价格信息。其中,发行价格可以以定价区间或发行底价的形式披露。
截至2020年5月8日,已有67家企业预披露发行计划,其中50家企业选择以底价形式披露,16家企业选择以区间形式披露,1家企业未明确披露但可用预期募集资金除以拟发行股份数计算。总体而言,51家企业公布了底价。
(1)发行价格下限与最新收盘价的平均比率为0.66,折现率为34.07%
基于已披露发行底价或发行价格区间的67家公司,发行底价与最新收盘价(2020年5月8日)比值的平均值为65.93%(即折现率为34.07%),中值为62.34%(即折现率为37.66%);发行底价与月平均价格(约20个交易日)比值的平均值为68.18%(即折价31.82%),中位数为64.00%(即折价36.00%);发行底价与公开发行价格当日收盘价之比的平均值为83.38%(即折让12.62%),中值为78.67%(即折让21.33%)。94.03%的企业选择低于最近收盘价的价格下限,94.03%的企业选择低于月平均价格的价格下限,77.61%的企业选择低于公开发行价格当日收盘价的价格下限。
(2)区间定价的企业,中值与最近收盘价的平均比值为1.21
在以区间形式披露发行价格的16家企业中,每个企业设定的定价区间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因此也表现出不同的确定性。一般来说,区间中值与最新收盘价的比值在82.1%至161.3%之间,平均值为120.6%(即溢价20.6%),中值为121.2%(即溢价21.2%)。
2.2预计发行价格下限与上一次发行价格的平均比率为1.01
(1)发行底价与上一次发行价格的平均比率为1.01
(2)以区间形式披露发行价格的企业中,中位区间与上一次发行价格之比的平均值为1.44
与二级市场价格的分析相比,这16家以区间形式披露发行价格的公司设定的定价区间反映出更大的差异。总体而言,区间中值与前一次发行价格的比率在4.9%至386.4%之间,平均值为143.5%(即溢价为43.5%),中值为119.3%(即溢价为19.3%)。
2.3 66家企业发布底价后的平均市盈率为19.82倍
2019年,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科技创新板新上市企业的平均初始市盈率分别为20.32倍、20.38倍、21.88倍和59.08倍,中位数分别为22.97倍、22.98倍、22.99倍和48.67倍。相比之下,所选申报企业的平均预计筹资额为19.82倍,中位数为16.92倍。与2019年新上市企业初始市盈率相比,所选企业隐含市盈率平均值和中值略低于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与科技创新板仍有较大差距。
3.对企业融资的两点启示
总的来说,选择层的公募规则比a股更灵活,更突出市场化的特点。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证券化需求,相对灵活地决定合适的发行规模和定价。我们认为,现有的公开发行方案可以给企业以下两点启示。
3.1围绕证券化目的灵活选择发行规模
按照现有规则,进入选择层的企业和公募合二为一。所以企业申请选择层并向社会发布,可能有两个目的。首先,主要目标是进入选择层。第二,公共发展、分配和筹资是主要目标。
在第一个目的下,企业应该追求发行的成功率,尽量减少股份的稀释。为此,企业发行的股份数量越少,成功率越高,股份稀释度越低。但发行股数不利于上市选股后企业流动性的释放。建议此类企业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在保证后续流动性的基础上,合理降低发行规模。
以天地一号案为例。目前,天地一号公众股东持股比例约为10.70%。如果天地一号只发行100万股,这个比例就变成10.91%。此外,天地一号总股本4.29亿,公司已发行100万股满足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天地一号的最终发行计划可能不会按照100万元的最低限额发行,但我们相信,这一计划启发了类似企业在制定公开发行规模时灵活运用规则,而不是极端,从而实现自己的证券化目标。
在第二个目的下,企业的发行规模除了满足上述四个要求外,还需要考虑企业的项目建设需求和流动性需求,并结合预计估值制定合适的发行规模。
3.2估价定价不应过高。在发行规模较小时,可以进一步给予估值折扣,提高发行成功率
第一,融资估值不要太高,保证发行成功率。选择层市场化程度比较高,投资者门槛比较高。数量明显少于a股,发行难度或高于a股。所以定价不要太高。建议企业在发行前与相关投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充分沟通,按照市场化原则合理确定发行价格。从目前的方案来看,大多数企业在二级市场价格的基础上给予了一定的折扣。
二是服务目的不同,在发行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给予估值折扣,提高发行成功率。如上所述,一个企业如果以进入选择层为首要目标,就需要追求发行成功率,尽量减少股份稀释。在发行规模较小的情况下,给予更多的估值折扣并不会造成过度稀释,反而更有利于提高发行成功率。从现有方案来看,当发行的股票数量占总发行股本的比例较低时,企业往往选择较低的估值进行融资,较高的估值折扣。因此,我们建议,如果企业以进入选择层为首要目标,可以在适当控制发行规模的同时给予更多的估值折扣。
风险警告
(1)目前公开发行方案的企业有限,发布的信息不全面、不完整。还有空的变化和变化的可能性,需要继续关注企业的后续动向。
(2)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可能会影响企业的业绩,进而影响企业的估值水平,导致股价波动。
数据支持:程明
1.《发行后市盈率 【精选层IPO方案盘点】发行市盈率中位数为16.92倍,预计募资额中位数约1.7亿元》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发行后市盈率 【精选层IPO方案盘点】发行市盈率中位数为16.92倍,预计募资额中位数约1.7亿元》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232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