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我没看完,因为看了英文版,催眠效果太强。忙了一天的工作,睡前看了几页就打起瞌睡来,就断断续续的浏览了一遍,还是没看完。而且我读书是出于兴趣,同时看了好几本书。
最近看了《浮士德》《南渡北归》《陈寅恪最后二十年》。我发现这几本书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值得思考:如何看待生命的意义和重量?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这几本书我都是广泛阅读过的,一般都懂,但理解不深。看完每本书,分别写书评。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是昆德拉最具代表性的小说,它是通过书中四个主要人物托马斯、特蕾莎、萨宾娜和弗朗兹复杂的情感生活经历发展而来的。这四个人其实代表了不同的人生理念,即肉体与精神的冲突,自由与责任,怀疑与对绝对真理的信仰。作者其实想表达的是,生活中无法承受的痛苦和沉重,才是生活的意义,才使我们的生活不是没有基础和重量。特蕾莎修女对爱情和生活的纯粹信仰导致了她的痛苦,但她小说中最美丽的形象最终赢得了爱和尊重。托马斯怀疑一切,自由至上。在遇到特蕾莎之前,他的生活几乎是放荡和不负责任的。遇到特蕾莎后,他一直在与两种人生信念冲突。慢慢的,他被特蕾莎感染,开始相信爱情,主动承担责任,做出牺牲。文末两人死于车祸,似乎说明了作者的思想:以一种认真、负责、积极的态度,人会活得更痛苦,付出更高的代价,有时以生命为代价。然而,正是这种痛苦和代价赋予了生命意义和多维度。
歌德的《浮士德》也是如此,它通过上帝与魔鬼、魔鬼与浮士德的两次打赌,讲述了人类在追求知识、爱情、政治、艺术、事业等世俗事物时所经历的痛苦和绝望。故事的最后,浮士德死了,但他的灵魂被天使拾起。这里隐含的意思是:生来受苦的人,在世间经历了种种磨炼和痛苦(光的象征)之后,才能升华灵魂,步入天堂。
《南渡北归》像一幅壮丽的画卷,背景凝重而悲凉,因为它描述了民国时期中国高级知识分子的历史和几所高等院校的搬迁。我只看完了第一卷。哭了几声,一口气看不下去,还得放慢速度继续看。比如你可以看东北三省失守被日军驱赶的历史;各大学图书馆被炸抛千里的珍贵书籍也被日本飞机炸飞,尤其是陈寅恪送去昆明的书成了砖头;还有,读蔡元培之死、、、、、、历史没有写完,书也没有写完,以后再说吧。
《陈寅恪最后二十年》选择了陈寅恪这个角色,以及他晚年的经历,但通过一些佐证材料,实际上展现了大师的一生。记得有一个朋友曾经和我讨论过,认为是陈寅恪的固执和目的空造就了他的悲剧。没错,王先生晚年自己写道:“我生气了一辈子,全世界都没有人面对夕阳”。他的固执和远大理想是我们无法理解的,他的思想和学术境界是我们无法企及的。但我觉得,如果让你老公重新活一遍,他还是会选择这样的艰辛和孤独,永远不活也不低头。君子好如玉,宁死不屈。
想起曾经看过的一张照片,茫茫沙漠中一个孤独的身影。当然,你可以说他苍凉,但也可以理解为坚定。在你面前,黄沙弥漫;在他身后,脚印很快被沙子掩埋。人生就像这样的旅程,漫长而孤独,平淡而艰辛。然而,正是这些说不出的孤独和沉重,赋予了你独特的生命意识和丰富的生命意义。而我们内心的信念就像面前的绿洲,支撑着我们在茫茫旅途中坚持不懈地前行。我们也知道,我们并不孤独,不遥远,会有志同道合的人,他们的精神温暖和激励着我们永不放弃。
沙漠灰蒙蒙,世界无边无际。
勇士独行,志在四方。
我不怕留下我的伤口。
你说你没衣服,和你儿子一样?
今天感觉有事,就写了这些话给一个朋友。“离别”这个词不是简单的离别,与孩子之间的情感纠葛无关。我想表达的是一种无奈和悲痛,是我在痛苦的旅途中,不能不看着自己所爱的东西。但是,即便如此,又怎么可能呢?我的心是明亮而坚定的,我从不害怕一切挫折、痛苦和损失。我也知道人生是空虚的空,很多事情都是没有意义的。然而,你不能什么都不做就生活,因为这没有意义。必须做一些有用的事情来照亮短暂的地球之旅。
“不穿衣服,不穿带孩子的衣服”出自《诗经》。秦风没衣服。我把一个词改成了押韵,但是《诗经》里到处都可以找到“同衣”这个词。这句话原本是用来形容士兵们团结一致,奋勇杀敌的精神。后来常用来形容志同道合的朋友之间的默契、互助、支持、团结、合作。
好的,半个小时。最近事情比较多,写了几句就不干了。我坚持每个周末更新。祝大家周末愉快!
1.《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265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