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历史:宋朝武将的地位为什么这么低?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从唐代开元盛世到宋朝建立,期间都是在打打杀杀中度过的: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欧阳修对五代十国有过一个统计:“五十三年之间,易五姓十三君,而亡国被弑者八,长者不过十余岁,甚者三、四岁而亡。”
也就是说,五十三年间,换了五个家族十三位皇帝。被杀的皇帝有八个,其中大的不过十来岁,小的甚至三四岁就死于非命。不但老百姓流离失所,连皇帝都是高危的职业。战争决定一切的世界,实在太让人绝望了。费尽心机得来的荣华,转眼又成泡影。在这个世界里,没有胜利者。
宋太祖赵匡胤生于五代十国时期,他深刻的知道当时的社会风气是什么。面对如此频繁的皇帝更替,赵匡胤也害怕自己步他们的后尘。他之所以要罢黜武将的兵权,就是要改变几百年来以武力统治天下制度,转而寻求以笔墨统治天下。
因此,开国不久,赵匡胤就“杯酒释兵权”,接着,他又把禁军的最高统帅权一分为三,变成殿前都指挥使、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分别称殿帅、马帅、步帅,合称“三帅”)。“三帅”三足鼎立,谁也无法独立掌握禁军。
除了禁军以外,赵匡胤又把军事指挥权和军队调动权分开。就是说,这“三帅”平时可以训练和指挥禁军,但是没有权力调动禁军。调动权归中央最高军事机关枢密院,没有枢密院的正式文件,任何人别想调动一兵一卒,这就从制度上杜绝了军事政变的可能。
赵匡胤从方方面面限制武将的权力,降低武官的地位。他把武将排除在最高权力中心之外。因此宋代朝廷之上,武官见了文官,总自觉低人一等。《宋史·曹彬传》记载,即使是曹彬这样位居枢密使的武官,每次在道中迎面碰到士大夫的车马,都会主动命车夫“引车避之”。
被史书中的刀光剑影吓破了胆的宋代皇帝对武器的提防,已经到了神经过敏的程度。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虽然确保证了朝廷政权的安宁,但是由此造成的军事实力下降却带来了长期不断的边患袭扰,以至于发生了“靖康之役”这样的惨祸致使北宋灭亡。
1.《宋朝历史:宋朝武将的地位为什么这么低?》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宋朝历史:宋朝武将的地位为什么这么低?》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282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