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标准在翻译理论中既复杂又难以把握。翻译中有些标准是智者理解的,有些是仁者理解的。翻译工作者似乎从未停止过对翻译标准的讨论。我认为归根结底是一个理解翻译的问题,围绕这些标准的争论实际上是对翻译的定义、性质和策略的分析和讨论。
人们之所以对一些基本术语的理解有很大偏差,是因为他们的视角、教育背景和文化体系差异很大。作为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这些翻译标准,使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与我们的学习方向紧密结合,从而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和比较真实的外国文学作品和中文译本。
第一,直译还是意译
直译和意译是两种不同的翻译方法,英语是直译和意译,长期以来人们围绕这两种翻译方法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1.直译
直译是指既要传达原文的内容,又要在语言条件下尽可能完整地保留原文的修辞风格和句式。“直译就是完全按照原文的文字,而不考虑文本的大致意思或风格的翻译”(照原文风格直译),但我认为直译并不完全是中文的“直译”,顾名思义,它更对应于中文的“死译”。
“死译”是一个纯粹的“忠实原文”的词,而直译则更温和,就像茅盾在1922年的《直译与死译》一文中写的那样:
“最近有不少人批评直译:不要说看不懂,就是好像很难。我们觉得直译好像更难,或者说如果有,永远也不会懂。不能理解的翻译是死翻译,不是直译。”
但是在看一些文学翻译的时候,我们可以大致理解译者的意思,所以基本相同的“直译”和“死译”之间的细微差别就是,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阅读起来特别困难,但是一般来说,反对直译的人,是反对那些不可理解或者看似费力的翻译的。
2.意译
意译是指原文的一些内容和形式不应该直接用中文表达,而是经过解析后用其他形式表达,也就是说更多地强调意义的翻译,而不是拘泥于表面的文字。
“意译”表达的是原文的意思而不是绝对准确的意思,“意译”实际上是针对“死译”的。
在中国,“直译”的目的是“意译”。
西方翻译除了“直译”之外,只有“意译”,而我国的分类很多:死译、直译、意译、胡译、乱译。
这似乎比国外分类更具包容性和针对性。在我们的课堂上,我们的老师基本上都是做直译和意译的对比研究。
3.直译和意译是不可分割的
在翻译实践中,直译和意译密不可分。很多人一味追求直译,想根据原文的表观意思去翻译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会让人读不懂。
什么时候用直译,什么时候用意译,没有固定的原则。
一般来说,如果原句式接近目的语的句法规则,语序一致,意义明确,那么可以多做直译。这样,就可以方便地获得意思准确、行文流畅的译文。
直译和意译是相对的概念。很多情况下,定义不是特别明确。
郑海玲说:“翻译很容易,就是很容易换词让对方听懂。”
我的理解是,翻译中广泛使用灵活性。没有绝对的“直译”和“意译”,没有“变通”的翻译方法只能是“死译”。
也许我们做翻译最麻烦的问题是如何控制这种“灵活性”,在什么范围内不是“直译”,而是“意译”。
第二,异化与归化
异化和归化不是简单的直译和意译。异化和归化是一种策略,是文化层面上的东西。
直译和意译都是技巧和形式,都在语言层面。简而言之,归化和异化是直译和意译概念的延伸,它们与政治、文化、哲学、诗学等密切相关。,比直译和意译多两个层次:
一种是选择外文文本,因为文本的选择和语言形式的变化对读者有不同的影响和感受。
第二,在归化和异化的手段下,正统词可以用边缘原文翻译,而直译和意译只能遵循原文的语言形式。用文言文翻译散文是一种异化的做法。如果用直译和意译,那是无法判断的,也就是在某种程度上归化和异化比直译和意译更高级。
西方翻译理论中的异化翻译和归化翻译与中国学者提出的源导向和目标导向的概念基本一致。
异化翻译是针对目标语言的,是目标语言的语言和文化与源语言的异化。归化是源语言和文化对目标语言的适应。
1.疏远
翻译应以源语言和原作者为基础。
谈到异化,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韦努蒂,他提出“其(反翻译)的目的是发展一种翻译理论和实践,以抵制目标语言文化占主导地位的趋势,从而突出文本的语言和文化差异”,他更愿意刻意使论文不流畅,以使读者接受外来文化。
异化在翻译方法上适应了外语的特点,吸收了外来文化。
我们常说“时间就是金钱”,这种概念上的异化似乎更能让读者信服。
主张在翻译中保留源语言文化的“异化派”提出了以下理由:
(1)目标读者了解外国文化是必要的,这往往是读者阅读翻译作品的目的;
(2)译者应相信读者的智力和想象力能理解外国文化的独特性;
(3)将源语言文化移植到目标语言文化中,将丰富目标语言文化及其语言表达;
(4)翻译要发挥文化交流的作用,这是翻译的主要目的;
(5)如果翻译不能传达源语言世界的现象,就不能算忠实于原文。
2.移植
目标语言或目标读者应该是翻译的目的地。归化翻译对目的语来说更为本土。对于目的语读者来说,它更流畅、更容易理解,并且可以避免一词多义或歧义。
在许多情况下,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源文本和目标文本无法找到对等。此时,译者往往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这说明归化也是弥补语言差异的功臣。
尼采是现代西方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是归化的倡导者。在《快乐科学》中,他认为“翻译是征服”。他反对翻译中的盲从和依附,主张译者“放开手脚,不拘泥于原文。”
(1)翻译是征服
A.译者是一个创造性的叛逆者。
译者的叛逆也说明翻译来之不易,提醒译者要谨慎,不可掉以轻心。此外,它意味着呼吁译者突破源语言的束缚,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B.译者作为操纵者的身份。
勒韦维尔认为,翻译是文化改写,它使原文的生命得以延续,从而具有巨大的力量,而改写是操纵。
翻译是改写一个文本,创造另一个文本形象的一种形式。换句话说,翻译创造了原文、原文作者、原文文学和文化的现象。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自然被提升到操纵者的位置。
C.译者的征服者身份。
翻译作为一种社会实践,在某种意义上是政治思想和意识形态的产物。
译者总是从国家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的角度来处理翻译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译者的文化身份和态度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
罗马人是征服者,试图像掠夺一样剥削和掠夺希腊文化产品。译者的身份是征服者,其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我不太赞同尼采的“翻译就是征服”。他的思想是在不忠实的前提下进行归化,可以说是归化翻译的一种极端表现。它强调和夸大了译者的主观想象。
而且大规模的自由发挥会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原作翻译的意义。
(2)入籍原因
主张目标语言文化归宿的“归化派”提出了以下理由:
A.将源语言的语言规范强加给目标语言通常是不现实的;同样,试图将源文化体系强加于目标文化也是危险的。
因此,翻译不仅要克服语言障碍,还要克服文化障碍;
B.因为翻译是交际,译者的任务是尽可能避免文化冲突;文化冲突会导致各种形式的误解。因此,译者在将一种文化移植到另一种文化时,应该仔细权衡文化中意识形态的内涵。
C.如果翻译的内容和形式在读者对现实世界的了解范围内,读者就能更好地理解翻译。
因此,有必要尽可能地将源语言文化转化为目标语言文化。同时,译者也是传播者;在跨文化交际中,他应该消除障碍,将源文化的意义传递给目标文化的读者;
D.译者不要对读者的智力和想象力提出过高的要求,强迫目标文化的读者去了解源文化作者的世界;译者应尽可能使源语言文化所反映的世界贴近目标语言文化读者的世界;
E.从沟通的角度来看,一种文化中有效的沟通方式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并不同样有效。"
3.中国的归化与异化
中国翻译历史悠久,异化和归化之争在20世纪30年代最为激烈。鲁迅、瞿秋白和陈西滢都参加了辩论。
当时白话文已经开始发展,异化翻译客观上丰富了汉语表达,促进了白话文的发展。
鲁迅一直倡导异化翻译策略。他认为异化可以丰富引进汉语句法的文化,提高汉语水平。
然而,异化对中国翻译有一些负面影响。在中学课本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当我们遇到“当”的时候,学生和老师都把它翻译成“当……”。有时候过度异化会导致我们的思维程式化。因此,如果在句法结构上坚持异化,就会有一些弊端。正如郭汜先生所说:“我最近发现,我所做的不是翻译研究,而是抵抗和抵制英语侵略。
我相信中国人写文章几千年,说文字几万年。他们不需要向别人学习,但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有不同意见的时候,我很不服气,要找出中文里的原话和原话。仅此而已。如果别人发现英文小说里的表达方式,他会很好的使用。经过八年的抗日战争,中国军民挥洒血汗,历尽艰辛。他们为什么来?如果我们一开始就投降,就不会有麻烦。如果我们向英语投降,我们就不必学习任何翻译..."
当然,郭汜的说法有点偏激,但就句法结构而言,翻译外国作品是否应该灵活,而不是程式化、生硬?
在文学翻译中,我个人喜欢异化,这是提高中国文学翻译水平的必由之路。在使用异化的时候,不要有太多的“翻译腔”让读者迷惑,要尽量符合汉语的语言标准,翻译要通顺。
异化和归化的争论将永远存在并继续,但无论如何,目标语的读者对原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要表达的思想有深刻的理解是很重要的。我国对外国文化越来越宽容,异化翻译已经被大多数人接受。无论我们在翻译实践中采取什么策略,因为差异在我们的文化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它总是平等地共存和共享。
第三,功能对等和形式对应
功能对等和形式对应是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逐渐完善的一对术语。
功能对等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中国,奈达提出了功能对等理论,即读者对圣经翻译的平等反应。
1.功能对等
作为世界著名的语言学家,奈达在1964年的《走向翻译科学》一文中提出了“动态对等”和“形式对等”。1969年,在查尔斯·泰伯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奈达提出了“动态对等”
1993年,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言、文化与翻译》一书中,他谈到了“效果对等”:“翻译即交际,这取决于听或读译文的人能学到什么。
判断一篇译文的好坏,不能只停留在是否有对应的意义、语法结构和修辞手法上,重要的是对接触过译文的人的正确理解。
所以说效果对等,最根本的是比较接触源文本的人如何理解源文本,接触目标文本的人如何理解目标文本。(Nida,1993)也就是说,目标接受者对目标语言信息的反应应该与源接受者基本相同。
简而言之,原读者的心理反应与目标读者相似。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是检验翻译质量的唯一标准。
2.正式通信
奈达对形式对应的定义前后不同。起初,他认为这种翻译方法可以尽可能找到与原文最接近的对等成分。
后来有人认为,在形式对应的翻译中,形式是保留的,意义是丢失或扭曲的。
所以,奈达眼中的“形式对应”就是“死翻译”。正如沈丹所说,“形式对等翻译基本上以源语言为中心,他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展示原文的形式和内容。它试图再现各种形式的因素,包括:
(1)语法单位,
(2)用词的一致性,
(3)源语言语境中的意义。
语法单位的复制可以表示为:
(a)用名词翻译名词,用动词翻译动词,等等。
保持所有短语和句子的完整性(不干扰或重新调整句法单位);
(c)保留所有形式的标记,如诗歌中的标点符号、段落标记和缩写。"
功能对等和形式对应最大的区别在于,判断译文质量的标准已经从原作变成了译文读者的心理反应。这个变化是巨大的,因为原著是客观的,原著作者的心理反应也会是主观的。因为原作和译作中读者的多样性,必然有反应的多样性。
因此,读者的反应千差万别。我们以哪个为标准?一般来说,按功能对等原则翻译的句子符合目的语的写作习惯,不用翻译也能一目了然,但可能会漏掉或歪曲原文的信息。
形式对等要求译文和原文在语言形式上保持机械对应。形式对等过于死板,缺乏灵活性。在翻译中我们必须辩证地结合它们。
通过回顾翻译中的三个标准,我发现功能对等和形式对应、直译和意译、异化和归化是密切相关的,但它们的研究重点并没有很大的不同,它们的争论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在翻译实践中,我们应该辩证地对待这些标准,努力翻译出更好的文学作品。
内容网络翻译编辑。
1.《翻译的标准 对翻译标准的讨论》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翻译的标准 对翻译标准的讨论》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296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