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空,能源信息讲的是统购统销,不知道其根源。这似乎是一个有缺点的系统,也似乎有优点。一些省级网络公司采取这种方式,统一购销,赚取差价。毕竟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制度的来龙去脉。
正文/彭波编译
1953年建立的统购统销制度对此后中国的农产品生产流通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重要标志和特征。它与全国金融工作的统一和工商业、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起,被称为新中国金融战线上的“三大战役”。
一,统一营销体系建立的背景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没有废除农产品自由市场,公粮征收和市场收购是政府获取粮食的两个重要渠道。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步恢复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发展,国家能够掌握的粮食和必须承担的城乡粮食供给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建国初期,针对各方对征收农业税的诸多批评,中央明确指出,今后国家将实行“少收多购”的政策,公粮征收量将稳定在1952年的水平。这样一来,通过增加农业税来增加商品粮收入的道路就被堵死了。既然我们不能通过市场买到足够的食物,我们就必须找到一种新的方法来购买食物并供应它。
随着大规模工业化的发展,国家招收了2000多万农村青年到城镇工作。他们的食物消耗量几乎相当于当时5000万城市人口。到1953年,城市人口已占全国人口的13.3%,即7826万人。1953年,农村食用商品粮的人口也达到1亿。因此,尽管1952年粮食丰收,但1953年粮食供销短缺并没有缓解。
当时仅靠工业部门的积累筹集发展资金远远不够,农业还承担着为工业化提供积累的任务。农副产品是当时的主要出口商品。因此,为了保证工业化的顺利进行,农副产品的出口量不仅要减少,而且要增加。
土地改革后,中国的粮食产量大幅增加,但随着农民生活的改善,增加的粮食有相当一部分被农民自己消费掉了。据统计,1949年,农村人均粮食消费量为370公斤,1952年增加到440公斤。与三年前相比,每个农村人口多消费70公斤粮食,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此外,人口增长也消耗了一部分增加的粮食产量。
由于建国初期粮食等农副产品的供求主要由市场自发调节,供应商是数亿分散的个体农民,购买者是国有公司、合作社和私营企业。在统购统销之前,农民有很大的卖粮自由,私营商人购买粮食。所以在1953年粮食市场需求明显大于供给的时候,农民不愿出售,等待粮食的高价,国家无法以合理的价格大量购买粮食。与此同时,私人商人在看到利润时会大量购买和囤积。此外,当一些城市居民看到食物供应短缺和价格上涨时,他们自然会增加储存量。因此,人为因素也加剧了粮食市场的紧张局势。
1953年全国粮食丰收,但部分地区发生灾害,东北地区灾情十分严重。为了救济灾民,国家必须调拨大量商品粮。因此,与原计划相比,全国粮食缺口达到87亿斤,这也造成了粮食市场的供需紧张。
这些因素造成了1953年粮食等农副产品市场供不应求的紧张局面。如果任其发展,不仅会威胁城市居民的生活,还会导致整体价格上涨,从而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当时主管粮食工作的陈云同志对此作了深入的分析:“一些消费品供给不足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人民的购买力比这些消费品的生产增长得快。这些消费品的产量增加了,但是人民的购买力增加得更快……”
第二,实行统购统销政策
在上海市中心的国营城市石楠区72号粮店门口,人们耐心地排队领取每月的口粮。
1953年春天,一些地方发生了自然灾害。到1953年秋,农民不愿意卖粮,不管是卖给国家还是卖给私人粮商,使国家买粮少卖粮多的情况更加恶化。粮食供需非常紧张,很多地方食用油和肉类都供不应求。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禁止粮食自由贸易,国家完全控制粮食市场,也很难从农民那里买到足够的粮食,因为农民根本不愿意出售粮食。面对严重的粮食供求矛盾,毛泽东要求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财政委员会)迅速拿出具体措施。
经过反复研究,中国财政委员会认为有八种方案:(1)征配并举,即农村购配和城市配;(2)只分布在城市,不在农村购买;(3)只是为了不值得;(4)保持原样;(5)“口渴挖井”;(6)动员认购;(7)合同预购;(8)走自己的路。但经过比较,结论是“只能实施第一种,即农村采购和城市配送。其他方法不可行。”。而工作的重点是采购。陈云说:“粮食不足是中国长期以来的基本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采取措施购买是必然的。拖得越久,乱局就越严重,我们就越被动。”同时,他充分估计了实施这项政策的难度和可能遇到的严重问题,并提醒与会者:“如果大家都同意这样做,就必须认真考虑什么会出问题,什么会出问题?中国有26万个乡镇和100万个自然村。如果十个自然村中有一个出了问题,那就是十万个自然村。杀人、扛杆子甚至暴乱都有可能发生。农民的粮食不能自由控制。虽然我们付钱,但他们等不到价格,很可能影响生产情绪。"
陈云说:“我现在背着一车‘炸药’,前面是‘黑色炸药’,后面是‘黄色炸药’。如果没有食物,整个市场就会波动;如果采用购买方式,农民可能会反对。”“现在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实行购买,一个是不实行购买。不落实,粮食出问题,市场混乱;如果实行的话,农村会有小的,甚至大的动乱。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我们共产党同农民形成了密切的关系。如果我们都下定决心,努力做好工作,也许农村的麻烦就会少一些。而且,这是一个长期的计划。只要我们的农业生产没有大幅度提高,这条路就一直走下去。”陈云认为,农村“购买”和城市“配给”是相辅相成的。他采用了粮食大臣张乃器的提法,将“定量”改为“计划供应”,并与日伪时代的“定量”作了明确区分,强调“当时油、盐、酱、醋都是定量配给的,现在只有粮食是定量配给的。当时的口粮不够填饱肚子,但我们的口粮现在可以吃饱了。”。他把农村收购粮食和城镇安置粮食的方式命名为“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简称“统购统销”。
陈云后来回忆说:“10月1日,在天安门大门口,我告诉毛主席,没有这个我们就没有出路。”1953年10月2日晚,毛泽东主持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听取了陈云的报告,采纳了陈云的建议。1953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决议》指出,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包括四个组成部分:计划收购(简称统购)、计划供应(简称统销)、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中央统一管理粮食;这四项政策相互关联,缺一不可;“所有原则和政策的确定,所有收购量和供应量,收购标准和供应标准,收购价格和供应价格等。,必须由中央政府统一规定或经中央政府批准;根据既定的原则和政策,地方负责根据当地情况进行分工,并确保其实施。”
11月19日,陈云主持召开国务院第194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实施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和《粮食市场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了实施粮食统购统销的具体办法。因此,从12月开始,除少数地区外,全国城乡开始实行粮食统购统销。
第三,制定统购统销政策
1953年,浙江嘉兴县神山互助组的农民正在晾晒和清洗粮食,准备卖给国家。
在实施过程中,统购统销的农产品越来越多。1953年11月,中共中央批准了中国财政委员会关于全国计划购油的决定,次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计划购棉的命令)。除了粮、棉、油这三种最重要的农产品外,烤烟、生猪、羊毛、牛皮以及一些中药材、水产品、废铜、废锡、废钢等几十种产品实行统购统销。国家先后采购或调运了粮食、油料、棉花、生猪、烤烟、大麻、甘蔗、茶叶、蚕茧、羊毛、桐油、竹子、棕毛、生漆、核桃仁、杏仁、板栗等38种重要中药材,集中产区的重要木材,供应大城市并出口的水果和原材料。统购统销政策终于完成,一个庞大的统购统销体系逐渐形成和发展。农民即使想卖掉自己保留的部分,也一定不能在市场上卖,必须卖给国家委托的代购商店。以及少数可以进入自由市场的农产品,如鸡鸭鹅、鲜鸡蛋、调味品、分散产地水产品、干果鲜果等。,必要时可按照省人民委员会的批准统一采购材料办理。从1953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到1985年粮棉订单制的改变,以粮食为基础的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实施了32年,但其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农产品流通的范围。
在统购统销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和工作失误,一些地方强行订货,购买“过量粮食”,加剧了国家与农民之间的紧张关系。1954年9月,陈云敏锐地发现了政府统购统销工作中的许多错误和缺点。他分析指出:“粮食计划收购的数量对一些农民来说太多了;给农民分配食物不完全合适;许多集镇还没有建立一个没有私营粮食商人的国家主导的粮食市场。因为国家没有足够的食用油,农村的食用油供应非常少;很多地方的油厂都没有恢复采油。所有这些错误和缺点,在我们今后的工作中都必须纠正。”
1955年3月3日,陈云出席国务院第六次全体会议。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迅速安排粮食购销、稳定农民生产情绪的紧急指示》指出,“目前,农村形势相当紧张。很多地方农民大量杀猪杀牛,不热心积肥,不积极准备春耕,生产情绪低落...农民不满的主要原因是对统购统销工作深不见底”。
因此,决定:(1)国家对粮食统购统销的规定必须实事求是,进一步采取定产、定秩序、定销售的措施,使农民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稳定的情绪;(2)1955年7月至1956年6月,全年粮食收购指标为900亿斤,仅比上年多20亿斤;(3)随着采购任务的减少,必须合理控制和安排粮食销售数量,预计销售目标比上年减少20亿斤;(4)同时,要放慢农村合作的步伐。3月21日,陈云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指出:“粮价稳定是物价稳定的核心。因此,必须坚持统购统销政策,但收购的具体措施要不断完善,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减少收购数量,以消除农民不满,增加农民生产积极性,巩固工农联盟。同时,要严格控制销量,纠正浪费现象。
4月2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整顿粮食统销工作的指示》,派出几十万干部到农村和城市整顿统销工作。随后,陈云在全国粮食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粮食征购任务不能再多了。经验证明,你多收一点钱的地方,很容易出问题。最后,多收的粮食要还给农民。未来,食品的出路在于压缩销售。我们应该下定决心,集中精力在销售上做文章。”
统购统销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形成的,在实施过程中逐步演变和强化的,带有浓厚计划经济色彩的制度体系。它对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和演变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这一政策确实起到了抑制投机、稳定市场价格、缓解粮食供应危机的巨大作用。同时统购统销制度也为中国支撑快速工业化进程奠定了制度和微观基础。
当然,也要看到统购统销人为地割裂了农民与市场的联系,排除了价值规律在价格调整和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抑制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产品的长期短缺。
1.《统购统销 国家管网极力避免,统购统销是什么制度?》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统购统销 国家管网极力避免,统购统销是什么制度?》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324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