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彬谈文化产业:没有文化,世界是不可想象的
一、文化产业的含义
恩格斯说:文化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这是广义的文化。在汉语言系统中,文化就是“以文教化”,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偏重精神层面,这是狭义的文化。无论广义狭义,我们都得承认: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政治制度是文化;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文化;明木、清瓷是文化;举国救灾同样是文化。这里包含的基本判断就是:这个世界有两种基本产品,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有两种基本消费,物质消费和文化消费。物质产品养血养肉养身,文化产品养知养情养性;物质生产诉诸于科学、表现为“求同”、追求统一的标准;精神产品诉诸于文化、表现为“存异”、追求百花齐放。没有科学,没有统一的标准,这个世界就会乱了套;没有文化,没有百花齐放的文化,这个世界不堪设想。
什么是文化产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说法是指“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我的看法,文化产业,讲的就是文化产品的生产、经营、消费。
当前,最大的误区是把产业与事业混为一谈。事业指的是公益性的,是公共服务体系,是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如新闻、天气预报、突发事件知情权等,是政府投资、政府买单;而产业,则是市场性的,它要遵循物质产品的一般生产规律,讲市场、讲竞争、讲效益,讲优胜劣汰,它的业态和生态是靠市场调节、靠社会化大生产,否则,就不能成为产业。事业和产业,都很重要,都要发展,但不能混为一谈。
这里,要特别注意一个问题: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要警惕产业化、市场化对文化的伤害,要有一系列政策性、法规性的措施防治“伤害”,以保证文化产品的格调、品位、导向和健康。反过来,我们更不能因为害怕“伤害”就停止文化产品的生产。
二、文化产业的规律
第一个规律,需求拉动产业。
历史经验表明,当一个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当它的人均GDP由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过渡、城市人口由30%向70%过渡,需求就会呈井喷状爆发,并由此带来深刻的变化与转型。当今中国社会就处在这样一个需求旺盛的井喷期。
这种需求往往表现为:物质越来越丰富、物欲越来越上升,精神却越来越空虚。传统的精神家园被打破了,而新的精神家园又没有建立起来,社会的文化消费呈现出一种饥渴状态。社会不能提供丰富的、健康的精神产品,人们的文化消费就会饥不择食,畸形的、不健康的、舶来的东西就会趁虚而入、应运而生。因此,我们必须正视需求、研究需求,并且顺势而为、大力而为。否则,我们就对不起这个时代。
第二个规律,“无中生有”。
生产钢铁需要矿石,生产汽车需要钢材,但一部好的电影,一部好的作品,就完全出自于一个艺术大师的绝妙创意:米老鼠就是由迪斯尼先生在公共汽车上构思的,米老鼠跑遍全世界,拖来了一个富可敌国的迪斯尼集团。英国女作家罗琳创作的《哈利波特》系列魔幻小说,总销量达到一亿册,成为有史以来最畅销的出版物。美国的百老汇,完全的市场运作,完全的无中生有,年收入几十亿。一部《美女与野兽》,演出一万场,场场爆满。
由此不难得出结论:文化产业本质属于创意产业,文化产品的核心软件不在仓库里,而在大脑里,它是人类心智的反映。这一规律也提醒我们,文化产品的“成本核算”不同于物质产品,它特别强调名牌效应,注重无形资产,特别是明星、名人、名家的无形资产效应。
第三个规律,“海量需求”。
人们对物质产品的要求是有限量的,而人们对精神产品的要求却是海量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宣布:我的快乐到了头,我的知识到了顶。文化消费伴随着人的一生。
2007年春节,仅除夕、初一两天,全国就消费了140亿条短信,产值14亿元。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演出后一小时,全国手机下载就超过24万次;24小时之后,下载超过573万次;截至到9月1日,这个数字超过一千万次。
第四个规律,创新。
创新,一是尊重差异、包容多元。不能光搞样板戏,要百花齐放。要尊重各民族各阶层各年龄段的各种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文化味觉,有特殊的文化密码:要包容多样性。就像吃辣吃醋,不能强求。湖南农村的花鼓戏和超级女生李宇春,谁的调子好听?《士兵突击》中的王宝强全身透着一股“傻气”,可为什么就讨得那么多人喜欢?二是注重培养,加强引导。市场需要培养引导,欣赏习惯、水平也需要培养引导。美国的NBA,最早靠在球场上送面包来吸引观众,现在是一票千金难求。红色经典《恰同学少年》开始有人担心收视率,结果以其青春励志、发人深省牢牢抓住了观众、包括青年观众。
三、我国文化产业的现状
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近三百年来持续稳定和繁荣时间最长的一个历史周期,也是国力迅速提升的黄金时期。这30年如果说有什么遗憾的话,就是文化产业的发展整体上滞后了。要看到,一个精神上缺铁缺钙的民族,一定是一个站立不稳的民族;一个文化消费上依赖舶来品过日子的民族,一定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现在的世界文化版图,不是华语文化的天堂,仍是欧风美雨的天下。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数据。
美国文化产业的产值占到GDP的25%,大约是28000多亿美元,几乎接近于中国整个的GDP。美国的文化产业占据着40%的国际市场份额,它控制了全球75%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它的电影产量占全世界的6.7%,却占领了全球5O%的放映时间。
2006年,日本的卡通产业的产值已经超过了汽车工业,日本汽车工业的产值是多少呢?1532亿美元,不得了!
再来看韩国。3年前,韩国颁布了《文化产业促进法》,提出要在2010年的时候,使韩国的文化产品占到世界市场份额的5%以上,要把韩国建设成为继美国、日本、英国、德国之后的世界第五文化强国。
回头看自己,统计表明,中国国内市场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供给有70%的缺口,中国文化产业对GDP的贡献不到4%。如此大的市场缺口,如此小的市场份额,在国内市场何以立足,在国际市场更加无法入局。
为什么我们不如别人?表面看,是我们技不如人、内容不如人;深究下去,发现是我们的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不高;说到底,体制不顺不畅,是束缚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症结。我们面临的是体制性障碍、行政性切割两大顽症所纠结出来的一个死结。不解开这个死结,文化产业的核心资源就永远滞留在行政事业单位,进入不了市场,我们就做不大,神仙也做不大。
所以要放开,放开就能成倍成十倍成百倍地做大,做成世界文化强国。这一点,上下都看到了,也说要改,但就是不启动,就是难突破。为什么?有个深层次的问题:怕搞到市场去了不安全。但是,怎样求得安全呢?把孩子关在家里养,就安全了吗?放在体制内,安全是安全,但始终做不大,抗不住风雨,最后还是一种更大的不安全。在放开的问题上,我们要有自信心,不要怕。要消除市场恐惧症、商品恐惧症、多样化恐惧症。
四、湖南文化产业的构想
我省文化产业发展,在全国范围看,还是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的,但还远远不够,还要做大做强,力争最大最强。我建议,倾力打造湖南文化产业的“两区一廊”。
其中,一区是长株潭,重点发展影视、出版、动漫和各类创意产业,与现有基础一致、与“两型社会”合拍;一区是张家界常德,重点发展旅游观光、消闲文化和制作基地;中间连成一条文化走廊,突出名人名居名胜,涵括屈贾之乡;领袖之乡;田汉、周扬、丁玲、沈从文等文化名人之乡。“两区一廊”形成一个哑铃式区域布局,互动、互通,确保整体带动,并培养打造出三到五个市值过千亿的大型文化企业。做起来了,将是我们湖南一个战略性的动作。
这不是没有可能。像湖南广电,目前年收入加起来过30亿。如果再加一把劲,抓住机遇实现主营业务的整体上市,资本市场放大开来价值不可估量。再如张家界,号称湖南名片,世上公认的好山好水,现在一年平均有250万人的游客量,人均消费300元。如果开发得好,游客量一年做到500万人、人均消费达到2000元,那就是1OO个亿。
123下一页
1.《魏文彬 魏文彬纵论文化产业:没有文化,世界不堪设想》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魏文彬 魏文彬纵论文化产业:没有文化,世界不堪设想》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325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