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监控视频截图
三亚公布“三亚旅游悲剧”视频背后的真相:
这些游客因寻衅滋事和因停车问题伤害警察而被捕
近日,网上流传了一段修改后的视频《三亚旅游的悲惨遭遇》,吸引了大量网友观看和转载,希望了解事情的真相。2月13日,三亚市委宣传部和三亚市公安局对事件进行了回应,并向记者提供了事件现场的视频和最新的调查结果。
春节临近,一份名为“旅行社内部绝密资料”的帖子再度走红网络。这个帖子列出了全国50个不同景点的旅游“陷阱”,让游客们不禁心中惴惴:景点处处是陷阱,哪里还敢出游?随着春节的临近,一个名为“旅行社绝密信息”的帖子再次走红。这个帖子罗列了全国50个不同景点的旅游“陷阱”,让游客们不禁好奇:景点都是陷阱,哪里敢去旅游?
“绝密信息”已经流传了两三年
中国50个景点真的有“陷阱”吗?带着这个问题,记者仔细研究了“绝密信息”,发现其中所列的一些“陷阱”确实存在,但也有不少景点“误伤”。
这个网帖,被称为“旅行社绝密信息”,用的是“绝密”这个词,罗列了50个不同的景点,从北京到西双版纳,从黄山到敦煌,全国大部分热门景点都被“点名”。这个绝密信息让游客想起了这50个景点的“做不到的事”,比如没有参加西双版纳的“抢亲戚”游戏,没有和导游一起在香港买名表和珠宝等等。一些提醒的后面也注明了原因,比如“阳朔酒吧不要消费”,“结账的时候会发现价格高得惊人”,“坝上草原不要骑马”,“骑马更容易下马”,“三亚海边不要靠近小商贩”。
这个“绝密信息”是否流出旅行社不得而知,但肯定不是新整理出来的,因为记者在2011年左右在网上看到了同样的帖子。帖子揭露了一些景点或商家的不良行为,但也有一些夸大其词。例如,当一个帖子提醒游客不要在苏州茶馆喝茶时,他们被怀疑是“一杆扫舟”。毕竟苏州有几百家茶馆。再比如“上海外滩不要让人拍你的数码照片”的提醒早就过时了,现在外滩的数码照片服务已经相当规范了。
告诉你两个真正的“陷阱”
旅行中有什么“陷阱”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森林大,各种各样的鸟都有,中国的景点又那么多,难免会有一些无良商家趁机欺骗游客。记者向读者讲述了他亲眼看到的两个“旅行陷阱”。
陷阱1:珠宝店“攀老乡”。在西部的一个著名景点“××沟”,很多导游都会带游客去附近的珠宝店购物。店里的老板有一个绝活,就是模仿当地方言。旅游团从上海来,他马上说“Ala上海人”;这位游客来自山东,他立即成了一个山东方言。随后,老板为老乡做了一副“老乡见老乡,热泪盈眶”和“保底出售”的表情。在“老乡”的温情攻势和“成本价”的谎言下,上当的游客不在少数。
陷阱二:女生搭车。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的时候,大巴车在旅游的时候突然停下来,一个穿着民族服装提着篮子的年轻姑娘走了过来。导游说,今天是当地少数民族去市场的日子。根据习俗,路过的旅游团应该让他们搭车。车当然不能浪费,姑娘会给游客唱小众歌。歌一唱完,导游就开始介绍姑娘身上的民族服饰和首饰,说是姑娘母亲送的“传家宝”,鼓励一些有“捡错”想法的游客和姑娘谈价钱。女孩一开始不同意,但受不了游客的诚意,最后忍痛割爱。女孩拿钱下车后,又从篮子里拿出一套“传家宝”穿上...
旅途中记得“贪大亏大”
旅途中有“陷阱”,不要旅行?旅游专家认为“旅行社绝密信息”这个帖子可以作为参考,但不需要“因为噎废食”。
现在网络这么发达,游客出门前可以针对具体的目的地做全面的策略。比如去苏州旅游,可以提前在网上查看苏州茶馆网友的评论,选择大家都说不错的茶馆,就不怕被“宰”了。另外,路上购物不要贪小便宜,也不要幻想自己可以“捡宝”。只要记住“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你自然不会被这些打着“便宜”、“免费”幌子的噱头冲昏头脑,很多“陷阱”是可以避免的。
上海市旅游局还提醒游客,如果在旅游过程中遇到“陷阱”,可以向当地旅游质监所投诉,也可以返回上海后向上海旅游质监所投诉。
1.《三亚旅游遭遇 三亚旅游悲惨遭遇曝光 揭秘全国50个景点的旅游陷阱》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三亚旅游遭遇 三亚旅游悲惨遭遇曝光 揭秘全国50个景点的旅游陷阱》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334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