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雄魁
1963年的一天,23岁的钟雄魁从上海出发,日夜乘船到达温州。
即使时隔半个世纪,钟雄魁依然记得浩瀚的瓯江和安澜码头传来的“鱼腥味”。
五十四年前,他还是一个刚从浙大建筑学专业毕业的年轻大学生。后来作为建筑师,钟雄魁在温州留下了很多自己的痕迹。
"建筑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发展的记录者."钟雄奎说,温州在90年代末开始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随着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温州中心城区面积逐年扩大,也使温州焕然一新。
1998年温州房地产市场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钟雄魁到温州后,在温州建筑设计事务所当建筑师。
“当时我的宿舍在灰桥,老规划局边上有个20平米的小房子。”钟雄魁说,当时的灰桥是温州市的“乡下”。这说明当时的温州是多么的小。
20世纪60年代温州市的建成区有多大,很难搞清楚。记者发现,1978年温州市的建成区只有11.6平方公里,几乎有一个三洋湿地那么大。今年7月,市政府公布温州市2016年底城市建成区面积为248.7平方公里。
从11.6平方公里到248.7平方公里,温州的身体在成长,放大几倍。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温州进入了城市发展建设的快车道。
从温州的发展历史中,我们可以标记出许多重要的节点。1998年是温州城市发展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今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结束了福利分房40年的历史,开启了房地产市场化的新时代。同年,浙江率先做出实施城镇化战略的重大决策,温州积极响应,将城镇化和城镇化纳入政府工作报告。也是在这一年,温州提出了城市向东、跨江发展,适当向西南延伸,形成带状“组团式”城市格局。在改善和提高城市居住环境质量的基础上,城市规模将达到100平方公里。
温州市的很多建筑都是出自他的手
温州老城充满了江南水乡的魅力。老城区有很多中西合璧的建筑,小桥流水的风格让来自上海的钟雄魁着迷。然而,过去的住房是现在无法比拟的。
“过去,我们对房子的要求不是好是坏,而是有没有。”钟雄奎说,温州第一批商品房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斗门住宅区和水心住宅区就在其中。温州真正进入商品房时代,还是在1998年房改之后。
“市场化的力量充满活力,温州城市发展的步伐也越来越快。”钟雄奎说,从那以后,每年设计的建筑业务也显著增加,单位的设计师也在一天天增加。他后来担任原温州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基本上,哪里修路,房地产开发哪里出现,有时候路还没修好,小区就开始建设了。”
特别是80、90年代以来,见证并参与了人民路改造、水心居住区、上斗门居住区、车站大道恒隆商务大厦、温州日报大厦、温州体育中心、温州国际海员俱乐部等一批重点工程。
城市的扩张也改变了钟雄魁的生活。"现在城际交通很方便,2小时到宁波,3小时到杭州."钟雄奎说,他现在一年出去几次,包括去上海和杭州探亲。他也期待未来杭温高铁开通后一小时内到达杭州的便利。
退休后,我仍然担心温州的城市发展
虽然已经退休10多年,但钟雄魁依然保持着这种对建筑设计的热爱。日前,有关部门邀请他参加温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的禅街改造的讨论。
钟雄奎说,这几天在家一直在想这件事,拿起笔就习惯了写字画画,为蝉街的改造寻找“思路”。
钟雄奎因为工作关系去过很多地方。意大利古城的保护和法国巴黎的建筑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然还有他最喜欢的苏州园林。
钟雄奎认为,欧洲一些国家在古城保护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温州借鉴。“城市建设要让居民看到山,看到水,记得住在乡愁里。”钟雄奎说,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居住环境是好的,但是人与这些软东西之间的温暖,在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中更应该考虑。
来源:温州都市报
1.《城区面积 一个建筑设计师眼中的城市发展:39年温州城区面积增加20个三垟湿地》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城区面积 一个建筑设计师眼中的城市发展:39年温州城区面积增加20个三垟湿地》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337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