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炳辉将军纪念馆于1991年建于宜良
周恩来和罗炳辉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
1946年6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党中央悼念罗炳辉同志》
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
2017年12月22日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高级将领罗炳辉将军诞辰120周年。在近代中国反抗阶级压迫、抵抗外来侵略、建立新中国的光辉历程中,罗炳辉将军以其卓越的业绩、高尚的品德和优良的作风,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丰碑上留下了不朽的声誉,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得到中央军委承认的中国人民解放军36位军事家之一,也是唯一获得这一荣誉的云南籍军事家。
吉安起义震惊赣江
十几岁时,罗炳辉渴望自由和平等,强烈渴望为穷人找到一条光明的出路。一旦他建立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他就坚定不移地为党的事业而奋斗,并以生命为代价。
1897年12月22日,罗炳辉出生在云南省彝良县角奎镇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受土豪欺凌、吃苦耐劳的罗炳辉,养成了向往自由、积极战斗、勇敢无畏的性格。1915年,罗炳辉怀着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寻找光明出路的愿望,不远万里来到昆明,加入了滇军,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经过艰苦的军事生活训练,掌握了高超的军事技能,参加了求元保国战争、二次革命和北伐战争。在血与火的洗礼中,他逐渐显示出了非凡的军事能力。
1927年,罗炳辉随北伐军进驻南昌时,听取了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官指导组组长朱德讲的革命道理。他深受鼓舞,看到了革命的希望和未来。1928年11月,罗炳辉任江西吉安县经纬大队队长。面对旧军队黑暗腐败的现实,他逐渐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拯救中国,只有红军才能为劳动人民征服世界。在中国共产党江西特别委员会的领导下,罗炳辉于192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那以后,他从民主主义者变成了共产主义战士,投身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11月,率领数千精卫旅举行著名的“吉安起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编为中国工农红军江西第五独立团,团长为。吉安起义是在中国革命处于低潮、赣西白色恐怖严重的情况下举行的。起义沉重打击了包围红军的国民党军队,为巩固和扩大中央苏区、发展红军做出了突出贡献。毛泽东高度评价罗炳辉,称赞吉安起义是“英雄壮举”,称赞罗炳辉是“全心全意追求真理的将军”。
红军将展示其才能
1930年,第五独立团改组为黄公略领导的第六红军第二旅,由罗炳辉任旅长。4月,闽西地方红军六个独立团合编为红十二军,罗炳辉任司令员。
1930年12月,蒋介石动员10万军队分三路进犯中央苏区。罗炳辉执行毛泽东“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率部诱敌主力向龙岗进发。伏击的红军一举歼灭国民党第十八师九千多人,活捉了张惠赞老师,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次“围剿”。这次胜利,是罗炳辉的贡献,毛泽东称赞他为“鼻子的主人”。在1931年4月的第二次反“围剿”战役中,罗炳辉率部在敌人的夹缝中迂回前进,敌人被团团围住。红军主力利用罗炳辉调动了敌人的有利形势,连续打了五个胜仗,消灭了三万多敌人,取得了第二次反“围剿”的胜利。在七八月的第三次反“围剿”中,罗炳辉率部假扮主力,带领敌人“行军”半个月,敌人完全丧失了进攻能力。主力红军夺取了战斗机,发动了猛烈进攻,取得了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
在反“围剿”中的突出表现,为罗炳辉赢得了“跟踪狂”的美称,被苏联人民称为“罗炳飞”,被红十二军称为“两条腿的骑兵”。由于他的杰出成就,罗炳辉获得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红星勋章,并两次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委员。1933年10月28日,中国革命委员会中央军委决定成立红九兵团,罗炳辉为团长。
一九三四年十月,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长征之初,罗炳辉率领红九军团作为主力的右翼掩护任务,在突破敌人第四次封锁时付出了沉重的牺牲。1935年1月,遵义会议期间,红九军团值班。3月下旬,中央军委决定以小股兵力伪装主力,将敌人吸引到乌江东岸,掩护主力跳出敌人包围圈。罗炳辉奉命率领红九军团诱敌于黔北,独立作战50多天,牵制敌中央军队和滇黔川军阀部队10万人,经历大小战斗20余场,切断20余关。他不仅成功地完成了党中央布置的任务,而且坚强了自己,写下了长征历史上光辉的一页。红九军团独自跋涉千里,在强大的敌人面前孤军奋战,远离主力,充分展示了罗炳辉军事家的勇气和才华。
红军攻占泸定桥后,罗炳辉因疲劳而患重病。然而,战争并没有给他休息的时间。他带着病体,以顽强的毅力带兵直入天泉河,甚至拿下了两座电缆桥。在激烈的战斗中,罗炳辉病重,呼吸困难。深夜,毛泽东、朱德、周恩来联名给他发来“绝对紧急”的电报,命令他立即不惜一切代价夺取天全县,为红军主力渡过大渡河打开通道。罗炳辉率部与敌激战至天明,攻取天全县。这时,罗炳辉再也支撑不住了,失去了知觉,奄奄一息。经过三个小时的营救,我来到了苏醒。九军团在夜间成功进攻天全,为掩护红军主力通过大渡河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革命委员会中央军委特电嘉奖,称赞九军为“战略轻骑”。
1935年6月,中央红军和红四军会师后,第九军团改为红三十二军,隶属于红四军。在朱德总司令的领导下,率领32军指战员坚决打击张、的分裂活动,终于在1936年10月率部加入红一、红二、红四三大主力。
驰骋江淮歼灭敌人
“抗日君主,自北向南饮马。小渊的大国,日伪崩溃了。”。陈毅同志的这四首《致罗炳辉将军》高度评价了抗战时期罗炳辉的革命生活。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南京沦陷后,国民党政府迁至武汉。1938年1月,中共中央将罗炳辉调到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以八路军副总参谋长的名义协助周恩来、叶剑英开展军事统战工作。他为滇军第60军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解放战争时期滇军起义奠定了基础。此外,他与董共同负责延安康达和陕北公学的招生工作,为革命输送了大批人才。
1939年1月,罗炳辉调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副司令。5月,罗炳辉与新四军军长叶挺渡江,到达皖东敌后,与皖东党组织和群众紧密战斗,为巩固和发展淮南抗日根据地建立了不朽功勋。在淮南期间,罗炳辉出色地计划和指挥了100多次战役或战斗,摧毁了日军和伪军。在罗炳辉等人的领导下,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成为华中地区最稳定的根据地,多次受到中共中央和华中局的赞扬和肯定。
罗炳辉不仅是一位勇敢而足智多谋的军事指挥家,也是一位勤奋而自学成才的军事理论家。他运用毛泽东的军事思想,结合实际作战经验,在淮南抗日根据地创造了以伏击和游击运动为特征的“梅花战术”,打破了敌人顽固的恐惧心理,构筑了敌人称之为坚不可摧的“罗炳辉防线”。为了总结丰富的实战经验,罗炳辉亲自撰写了《指挥员熟悉手册》、《怀宝战役战术问题》、《军队训练训练若干意见》等军事著作,丰富了人民军队科学理论宝库。
罗炳辉在淮南从军期间,走遍皖东山川,与人民建立了深厚的鱼水之情。他以实际行动实现了“做人民的儿子,孝顺人民,忠于革命”的诺言,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和爱戴。根据地群众称他为“罗青天”。
不付出野心,先死
1946年4月4日,中共中央任命罗炳辉为山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新四军第二副司令员。罗炳辉打了很长时间的仗,他因长期过度劳累而病倒了。毛泽东非常担心他的健康。1946年5月20日,他写信给他:“你病了,希望多休息。留在青山里很重要。”
1946年6月,蒋介石进攻苏皖鲁解放区,发动全面内战。带病上战场前,罗炳辉知道自己身体虚弱,向家人解释说:“我长期受党的训练和照顾。这次回到前线,为党为人民而死,是完全值得的。...我从未失去生命。在我牺牲之前,我还要再打一场胜仗,作为我给党的最后一份礼物!”6月9日,罗炳辉带病率军在枣庄发起战斗,杀死敌人3300余人,俘虏1400余人。战斗胜利了,枣庄人民解放了,罗炳辉实现了他的愿望。这场战斗也是他军事生涯的最后一场战斗。6月21日,病重的罗炳辉被送往临沂后方医院治疗。当他到达易县兰陵镇时,病情恶化,享年49岁。
群星陨落,令人伤感。6月23日,中共中央发来电报:“罗炳辉同志的逝世是我们党、我们军队和人民的巨大损失...中共中央对他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新四军军部和山东党政军民10万人在临沂为罗炳辉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苏皖边区政府颁布法令,将安徽省天长县改为炳辉县,并在该县立碑。
在三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罗炳辉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忠于党和人民;永远追求真理,不断进取;始终严格自律,保持共产党员本色。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党和人民,为共产党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今天纪念罗炳辉将军,就是要学习发扬罗炳辉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习近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指引下,不忘进取,牢记使命,勇往直前,努力实现“两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戎马倥偬 戎马倥偬滇之雄——纪念罗炳辉将军诞辰120周年》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戎马倥偬 戎马倥偬滇之雄——纪念罗炳辉将军诞辰120周年》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339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