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早上摘花
《早晨捡花》是鲁迅唯一的回忆散文集,是一部“回忆笔记”。它用优美的语言,深情热烈的感情,回忆了作者从小到大的人生轨迹和经历。在追求怀旧的同时,也暴露和讽刺丑恶的社会现象。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年5月,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出版。作品以小说、散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早晨采花》;散文诗集《野草》;《墓》、《热风集》、《盖华集》等18种杂集。
主要内容
作者以叙述和讨论的方法,以青春期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生动地叙述了一组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生活经历,表达了他对过去亲人和老师的怀念,对旧势力和旧文化的嘲讽和抨击。
十篇文章中有七篇是《狗、猫、鼠》、《阿昌河》、《二十四孝》、《五仓》、《无常》、《从百草园到三池映月》、《父亲的病》,为了回忆童年生活,让读者看到鲁迅故乡的民俗风情和当时的流行世界。“明教”、“藤野先生”和“范爱农”都是生活怀旧词。
1.《狗、猫、老鼠》的作者清理了猫的罪行,采取了“猫”的类型,尖锐而生动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2.《阿昌与山海经》描写了作者小时候与阿昌相处的场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淳朴迷信、善妒、“满肚子都是麻烦礼仪”的性格;她对自己想购买并赠送《山海经》的愿望充满了敬意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真诚的怀念。
3.《二十四孝图》集中表现了因阅读“老赖待亲”、“郭巨埋儿”故事而引起的强烈反感,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的贫困和悲惨处境。
4.《五间小屋俱乐部》描述了封建制度在相遇的背景下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和破坏。
5.在回忆无常的时候,这篇文章不时的给所谓君子的现实添加了几句讽刺的话。虚幻的无常给了鲁迅一点安慰,让他那颗孤独悲伤的心在当时得到了慰藉。
6.《从百草园到三池映月》描述了作者童年在百草园的家庭乐趣和他在三池映月中严格但有趣的生活,揭示了儿童广泛的生活兴趣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学校教育之间的尖锐矛盾。
7.《父亲的病》重点回忆了父亲小时候耽误治疗的场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态度、风格、药方等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的愚昧、勒索钱财、漠视人命的本质。
8.明教作者主要回忆离开绍兴到南京读书的过程。本文描述了第一次接触进化论的兴奋,以及不顾老一辈人的反对,对《自然进化论》如饥似渴的阅读,表现出强烈的求真欲望。
9.《藤野先生》记录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的求学生活以及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深深怀念。
10.《范爱农》追溯了作者留日和回国后与范爱农的接触,描写了范爱农在革命前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和对革命的追求,以及辛亥革命后受到的攻击和迫害,表现了他对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望和对正直而顽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人物形象
《朝花拾》中的四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老师、朋友和父亲。
阿昌来自阿昌和山海经
阿昌小时候是鲁迅的保姆。她睡得不好,喜欢急于学习,还踩了鲁迅最喜欢的隐鼠,让鲁迅烦透了她。但当她真诚善良的一面展现出来,比如送给鲁迅的《山海经》时,鲁迅就情不自禁地致敬和感激。阿昌是封建社会典型的农村劳动妇女。她粗壮勤劳,真诚善良。
藤野先生是藤野先生的
藤野先生在鲁迅留日期间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师。他不修边幅,但学习严谨。他以正直和热情关注鲁迅的学习,这与当时日本学生对中国学生的轻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些高尚的品质,一直激励着鲁迅勇往直前。
我父亲来自“五个小屋”
在《五间小屋俱乐部》中,鲁迅塑造的“父亲”形象似乎不近人情,与现实有些出入,主要是为了表达主题而设定的。父亲以孩子贪玩的天性强迫孩子背书,深深伤害了孩子,留下了心理阴影,从而揭示了封建宗法制度对孩子天性的压抑和摧残。
范爱农来自范爱农
范爱农是当时社会上一群充满爱国情怀的小知识分子的形象代表。他们命运的沉浮与时代的发展息息相关,经历了对黑暗的不满,对革命的期待,对革命的失望。社会的迫害和生活的尴尬迫使他们陷入绝望的境地。
艺术特色
《早晨采花》中的作品都是追忆文章,但不是单调的对过去的记录,而是用娴熟的文学手法写成的优美的散文珍品。作者捕捉到令人难忘的生活片段并生动地描述出来,选择有个性的情节和细节来描述人物,使作品充满了生活气息,生动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1.作者在深刻回忆往事的时候,不能忘记现实,经常插入一些“随笔”(即对现实的探讨),表现出作者鲁迅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比如《狗、猫、老鼠》,既有作者对自己童年时拥有的一只可爱的小隐鼠的深情回忆,又生动地叙述了祖母讲的民间故事,同时也揭示了现实中那些与“猫”很像的先生们的真实面目。
2.叙事、描写、抒情、议论有机融合,诗画交融,意蕴丰富。比如描写百草园的景色,令人神往。
3.在批判和讽刺旧的封建制度和道德时,作者经常使用反讽。表面上平静地叙述了事件的始末,实际上是讽刺。在叙事中,有一种“此说彼意”的巧妙反讽。比如《父亲的病》,庸医的做法没有正面的批评和讽刺,而是字里行间有一种愤怒的批评和讽刺。
4.注重人物的刻画和描写,运用写生的手法生动地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塑造出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比如《从百草园到三池映月》中的老学者寿吴京;阿昌,《阿昌》、《山海经》中淳朴的农村妇女阿昌;藤野先生严谨的教学。
5.经常吸收生活中的小细节,由小见大,而作者则写人物的魅力,事件的本质。比如《无常》中,作者从无常也有妻儿这一事实出发,既写无常,又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虚伪的知识分子。
点击链接查看必修经典阅读教程
直接扫描代码购买
经典练习
1.鲁迅,原名(周树人),又名(育才),浙江绍兴人,中国近代伟大的(文学)、(思想)、(革命)学者。
2.《早晨捡花》是鲁迅1926年写的回忆录散文集,共10篇。我们学过从百草园到三池映月,阿昌和山海经,藤野先生等等。
3.《长恨歌》中引用的诗句是(上图,他找遍了青空,下图,找遍了黄泉,但无论在哪个地方,他都没能找到他要找的人)。
4.鲁迅在南京求学寻找“另一种人”的故事,记载在《明教书》中。
5.父亲让我背诵《五个小屋》里的(《简介》),我觉得很痛苦。
6.作者提到他喜欢看的书之一是(《天演论》)。
7.《五间小屋俱乐部》描写了作者小时候的急切和兴奋,揭示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8.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中深刻地表达了他对日本这位正直、敬业、没有民族偏见的绅士的怀念。
9.鲁迅曾在《明教》一文中描述过(新派与旧派)的区别。
10.鲁迅小时候最喜欢在(百草园)玩。
11.《藤野先生》讲述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的学习生活,讲述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分离的几个片段,并说明了他在仙台医学院时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弃医从文)。
12.在文章《藤野先生》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观影事件)和(匿名信事件)。表达了他(强烈的爱国)情感。
13、鲁迅在《明教》一文中,用(雪茄烟)二字嘲讽洋务派。
14.《寻找早晨的花朵》中有六个主要人物,包括一个单纯、善良、无知、麻木、勤劳的保姆(长妈妈)、一个学习严谨、待人平等、和蔼可亲、没有民族歧视的老师(藤野先生)、一个觉醒的知识分子的正直、固执、懦弱的朋友(范爱农)、一个严厉、慈爱的朋友(周伯宜)和一个自私、阴险的邻居(衍太太)
15.在《狗、猫、老鼠》中,作者小时候在床上贴了两张花纸,分别是《八环》和《老鼠嫁人》。
16.为什么鲁迅经常回忆藤野先生?目的是甚麽?
理由:“在我看来,他是最让我感恩,最鼓励我的人。”
目的:从藤野先生高尚的品格中汲取力量,继续与“贤者”作战。
17.鲁迅在《二十四孝经》中分析了“卧冰寻鲤”、“老赖娱亲”、“郭巨葬子”等孝道故事,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18.范爱农是什么样的?
答:他生性孤傲,诚实坦率,郁郁寡欢,最后穷困潦倒淹死。
19.对长妈妈的“特别尊重”是什么?什么时候消失的?
答:因为她经常给我讲长发的故事,有些情况说明她好像有“很大的权力”,所以她有“特别的尊重”。在得知长妈妈谋杀了自己的隐鼠后,这种尊重彻底消失了。
20.鲁迅在《早晨捡花》中,用鬼来嘲弄人生,用黑社会来讽刺世界,对“正人君子”进行了彻底的嘲讽和鞭笞。文章是《无常》
骆驼祥子
老北京车夫的辛酸故事
《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的一部小说,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中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
作者简介
老舍(1899 ~ 1966),原名舒庆春,生于北京。现代著名作家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一家四代》、《骆驼祥子》、《茶馆》等。《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他出生在北京的一个贫困家庭,生长在北京下层市民的生活环境中。
1924年,老舍去英国田翔当语文老师,一直工作到1929年。在那里,他阅读了大量西欧文学名著,开始写小说。早期作品,如老张《哲学》、赵子岳、马尔等。,幽默中包含讽刺,这与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写作颇为接近,但夸张有时稍有失序,几乎落入油中。
但是对于老舍来说,初笔是练笔不可或缺的。20世纪30年代,他的写作逐渐成熟,终于在1936年推出了他的重头戏《骆驼祥子》。《骆驼祥子》代表了老舍小说创作的最高水平。
主要内容
《骆驼祥子》讲的是旧中国北平的黄包车车夫祥子的悲惨故事。祥子是农村出来的,没落的农村让他无法生存。他来到这个城市,渴望诚实地工作,创造新的生活。他尝试了各种工作,最后选择拉一辆外国大车。这个职业选择说明祥子虽然离开了土地,但他的思维方式还是农民的。
他习惯了自主创业,同时也渴望拥有一辆像土地一样可靠的车。买车,做独立劳动者。“这是他的愿望,希望,甚至是宗教。”城市似乎给了祥子实现志愿的机会。奋斗三年,买了车,不到半年,就被抢了;可是祥子还是不肯放弃自己拥有汽车的梦想。虽然他对自己的追求持怀疑态度,并几次动摇,但他一直在振作起来,再次奋斗。应该说,祥子以其坚韧的性格和执拗的态度与生活抗争,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斗争的结局以祥子的失败而告终,他终于没能实现自己拥有一辆车的梦想。
这部小说的现实深刻之处在于,它不仅描写了祥子因恶劣的生活环境而造成的物质匮乏,而且描绘了祥子在人生理想被摧毁后的精神堕落。“他失去了心,他的心被别人夺走了。”就这样,一个勤劳善良的农村青年被改造成了行尸走肉。
这部小说以20世纪20年代后期北京市民的生活为背景,以黄包车司机祥子坎坷悲惨的人生经历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统治阶级剥削压迫劳动者,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祥子的三起三落
一起:来北平做黄包车司机,辛苦三年,凑了一百块钱,买了新车。
一落:有一次,人和车被宪兵带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
两个案例:卖骆驼,拼命拉车,攒钱买新车。
第二落:祥子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在搞月订的时候被孙侦探骗走了,他的第二个希望破灭了。
三个案例:虎妞低价买了祥子邻居二哈隆的车,祥子又有车了。
三落:祥子又卖了车去照顾虎妞的丧事。
祥子的命运三部曲是“精神向上——不甘失败——自我放纵”。
人物形象
祥子
一个高大强壮的外国马车夫。为了书的灵魂。祥子是一个性格鲜明的普通司机,有很多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他善良淳朴,热爱劳动,在生活中有着骆驼般的热情和顽强的精神,但他也不讲道理,满口谎言,可以利用这一点出卖自己的生命。通常他似乎能忍受一切委屈,但性格中也有反抗的需求。他一直很坚强,很挣扎,对自己卑微的社会地位感到不安。
但是祥子被旧社会压得喘不过气来,他的愿望被这个黑暗的社会一次又一次地打破。祥子悲惨的一生,深刻地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反映了当时军阀和黑暗统治下,北京底层贫民生活在痛苦深渊中的画面。
凶悍的女人
汽车厂老板刘四的女儿,性格刚强,性格豪放,办事敏捷。她在和祥子的感情纠葛中一直处于主动地位,是一个敢于追求个人自由和爱情的人。
但是贪吃、懒惰、懒惰、非常市侩。因为我是车厂的女儿,所以在金钱和地位上有很大的优越感。她不愿意“做一辈子马车夫的老婆”。这是她和祥子理想的主要区别,因为祥子想自己谋生。她最终死于分娩。虎妞不仅是旧社会很多陋习的女人,更是社会的牺牲品。
刘四勋爵
旧社会,袍哥人物改良,设停车场。人和车房主人都是苛刻的,祥子的雇主。
曹先生
一个普通的老师热爱传统艺术,又因为信奉社会主义,待人宽厚。祥子的雇主被祥子认为是“圣人”。
高妈
心地善良,意志坚强的老太太乐于助人,经历过不幸,学会了旧社会最痞子的方法。他有自己的想法,经常开导祥子,祥子很欣赏他。
小马的祖父
一个一辈子强势却救不了小孙子的马车夫。
小福子
一个善良、悲伤的人留给我们的只有深深的同情和无限的思考。
二强子
一个自暴自弃的司机。
艺术特色
1.结构紧凑,文笔缜密。
作品以祥子的“三起三落”为发展线索,以他与虎妞的“爱情”纠葛为中心,相互交织,但简单中略显复杂。通过祥子和周围人的关系,笔法延伸到不同阶级和家庭的生活中,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的黑暗景象,自然地揭示了祥子悲剧的必然性和社会意义。
2.丰富多变细腻的心理描写。
祥子的性格沉默,坚韧,甚至平淡,所以心理描写补充了祥子不善言辞的性格。用行动和情境写心理学。从语言方面看写作心理。通过作者的直接分析,作者揭示了祥子的心理变化。通过别人的眼光观察祥子的心理。借助祥子的眼睛,景色变化衬托出他的心理。
3.特色鲜明,突出“京味”。
描述北京的风俗、地理特征和自然风光。祥子和他身边的各种人物,都是在老舍熟悉的北平一个下层社会里描写的。虎妞筹备婚礼的民俗;对北平风景的描写与祥子拉车路线的详细描写相融合,使小说透露出北平独特的地方色彩。在烈日暴雨中拉倒的祥子,瞬间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不可预知,这既符合北平的自然地理,也符合祥子作为具体人物的身份。
“京味”也在小说的语言中得到强烈的体现。它精炼了北京口语,生动地描绘了北京的自然风光和社会风俗,准确而生动地描绘了北平下层民众的言语心理,朴实自然,生动活泼。人物的语言是个性化的。准确流利的北京口语也用作叙事语言。
点击链接查看必修经典阅读教程
1.《清晨拾花》《红岩》《名作必考初中高考》第二季限时五折!
2.中考经典指南《红岩》总结了所有知识点
2019中考语文你考了哪些名著?看完就知道暑假看什么书了!
3.暑假阅读《西游记》(附考点)可以激发孩子阅读名著的兴趣,促进阅读理解。
经典练习
1.老舍,《骆驼祥子》的作者,原名舒庆春,满族,北京人,有“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2.祥子是老舍代表作《骆驼祥子》中的一个人物。这部作品描写了一个淳朴健壮的农村祥子,为了谋生创业去了北平,买了三次车,赔了三次车,最后跌入人生低谷。
3.祥子和车是这部小说的基本线索,与祥子关系密切的女主人公是虎妞。
4.祥子是老舍笔下一个被侮辱、被伤害的下层劳动者形象。他是农民,进城后以拉车为生。虎妞是祥子的老婆,也是车库老板刘四的女儿。
5.老舍的作品在中国现代小说艺术的发展中有着非常突出的地位,与茅盾、巴金的小说一起构成了现代小说艺术的三座高峰。
6.《骆驼祥子》里的祥子在战乱中被抢了车,却冒险带回了三头骆驼。
7.在《骆驼祥子》中,虎妞是有可被剥削的东西的剥削者。
8.骆驼祥子的主人公是祥子,外号骆驼祥子。
9.1951年,老舍因其优秀的戏剧《龙须沟》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10.小说《骆驼祥子》以旧中国北平为背景,描写了一个黄包车司机堕落成“畜生”的悲惨经历。
11.他是一个“强壮、沉默、精力充沛”的高级马车夫,为最起码的生存权利而奋斗,最终走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这部作品叫《骆驼祥子》,和人力车夫有关的两个女人是虎妞和小福子。
12.祥子前后有什么变化?你觉得祥子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祥子一开始是“正派、坚强、梦幻、利己、健壮、伟大”,后来变成了“堕落、自私、不幸”,这是封建社会黑暗腐朽的社会制度造成的。
13.祥子的命运三部曲是:积极——不甘失败——自我放纵。
14.小说《骆驼祥子》的题目主要有哪些含义?
以《骆驼祥子》命名有三层含义:(1)指出小说主人公——祥子;(2)总结本书的一个主要情节——骆驼祥子的书名。(3)揭示主人公的性格——吃苦耐劳如骆驼,沉默老实。
15.请结合《骆驼祥子》的背景来概括小说的思想主题。
小说主要讲述了黄包车司机祥子从人兽堕落的人生悲剧经历,表达了作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以及对祥子这样的底层劳动者的苦难和命运的同情和关注。
《骆驼祥子》是老舍创作过程中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将永远熠熠生辉。
点击链接查看必修经典阅读教程
1.《清晨拾花》《红岩》《名作必考初中高考》第二季限时五折!
2.中考经典指南《红岩》总结了所有知识点
2019中考语文你考了哪些名著?看完就知道暑假看什么书了!
3.暑假阅读《西游记》(附考点)可以激发孩子阅读名著的兴趣,促进阅读理解。
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1866年,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带着仆人康塞尔和捕鲸船尼德兰登上尼摩船长的鹦鹉螺号,在海底进行了一次20000英里的全球探险。
作者简介
儒勒·凡尔纳: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出生在海港城市南特,从小喜欢航海,擅自离家当水手。1848年,他去巴黎学习法律,但毕业后,他去剧院当秘书,写剧本,热衷于各种新的科学发现。1863年,他因出版《气球里的五个星期》而出名,并开始专业创作。他一生写了60多部科幻小说,其中大部分都收录在名为《陌生漫游于已知和未知的世界》的作品集里。其中《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被称为“凡尔纳三部曲”。他的作品对科幻小说流派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被称为“现代科幻小说之父”。
主要内容
《海底两万里》讲述了1866年,在海上发现了一只疑似独角鲸的怪物,阿龙纳斯教授和他的仆人康塞尔被邀请参加狩猎。在追逐过程中,他们和鱼叉手尼德·兰不幸掉进了水里,并到达了怪物的背部。他们发现这个怪物不是独角鲸,而是一艘结构奇妙的潜艇。潜艇是尼莫在海洋的一个荒岛上秘密建造的。它有一个坚固的船体,利用海水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去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和大西洋,在海上看到了许多珍稀动植物和奇异的景象。途中还经历了搁浅、原生围攻、与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攻击等诸多危险。最后,当潜艇到达挪威海岸时,三个人不辞而别,回到了家乡。
人物形象
尼莫船长:这是一个具有人文主义和民主思想的典型人物。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代表了新资产阶级的利益。通过他的性格,我们可以看到新兴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自强不息和进取精神。他像大海一样热情、冷酷、善良、危险、温柔、暴躁、任性。他是一个在反抗殖民主义的战火中成长起来的国民。他渴望的不是金钱和财富,而是生活的自由和幸福。
阿龙纳斯教授:一位从古至今都有学问的生物学家,乘潜艇在水下航行,这使他享受海洋中的各种动植物;他和对分类学着迷的仆人康塞尔给我们详细介绍了这些海洋生物,这些海洋生物在界线、门、纲、目、科、属、种等方面组织得很好,使读者认识了许多海洋生物;阿龙纳斯还谈到了他在海洋中看到的奇迹,这让读者大开眼界。
康塞尔:阿龙纳斯教授的仆人生性冷静。他从不大惊小怪。永远冷静,随和,从不急于发火——至少你看不出他急于发火。他精通分类理论,对任何事物都是认真或认真分类的。
尼德·兰:一个有趣的小家伙。他勇敢、直率、机智。虽然我因为贪吃惹了不少麻烦,但我能在关键时刻展现出我过人的身手。
艺术特色
1、构思巧妙,情节惊心动魄。
2.科学与幻想的巧妙结合。
3.场景描述和细节描述交替出现。
4.人物具有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点击链接查看必修经典阅读教程
1.《清晨拾花》《红岩》《名作必考初中高考》第二季限时五折!
2.中考经典指南《红岩》总结了所有知识点
2019中考语文你考了哪些名著?看完就知道暑假看什么书了!
3.暑假阅读《西游记》(附考点)可以激发孩子阅读名著的兴趣,促进阅读理解。
经典练习
1.法国科幻作家凡尔纳被公认为“现代科幻之父”。《海底两万里》是他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
2.凡尔纳的作品夸张地反映了19世纪人们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意志和幻想,成为西方和日本现代科幻小说的先驱。中国大部分科幻小说也是受他作品的启发和影响。
3.尼摩船长是反抗压迫的斗士,是凡尔纳反抗殖民主义、奴隶制度和压迫者的进步思想的体现。
4.凡尔纳小说之所以动人,在于构思巧妙,情节惊心动魄,这是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的结果。
5.在《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说:“人类的进步太慢”来形容人类的进步。
6.阿龙纳斯的仆人是康塞尔。故事中,阿龙纳斯在法国出版的一本书叫做《海底的秘密》,“哈泼斯国王”指的是荷兰。
7.请举例说明海底的三种植物。裙带菜、海带、紫菜、花椰菜、花椰菜和鹅掌。
8.潜艇上的人睡觉的床是马尾藻做的,潜艇上的人穿的衣服是贝类脚做的。潜艇上人们用来写字的笔是用鲸鱼触须做成的。潜艇上的人用的墨水是用乌贼或鱿鱼的分泌物制成的。
9.《海底两万里》这本书跌宕起伏,悬念迭起,可读性强。而且还包含了大量的地理、历史、生物、物理、地质、气象等方面的知识,让读者在阅读引人入胜的冒险故事的同时,轻松获取科学知识。
10.尼摩船长会说四种语言,即法语、德语、英语和拉丁语。
11.“海底两万里”标题中的“李”是指法律。
12.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探险时经历了许多危险的情况。请总结三遍。
搁浅、土著围攻、与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攻击等。
13.请告诉我们尼莫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游世界的路线。
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和南极。
14.读《鲁滨逊漂流记》,我们意识到它是一个关于一个孤独而顽强的冒险家的传奇;读《昆虫》,我们意识到这是一首关于昆虫生活的诗。读《海底两万里》,我们意识到这是一个实现现实与虚幻的篇章。
15.为什么尼摩船长要把他死去的同伴埋在珊瑚里?
因为珊瑚虫总是会把坟墓封闭起来,不让鲨鱼和人靠近。
16.你觉得队长是什么样的人?
尼摩船长逃离了人类,躲在海底,隐约和陆地上的一些人有了特殊的联系。他富有同情心,阴郁,博学,浪漫而神秘,很有魅力。尼摩船长也是反抗压迫的斗士,是凡尔纳反抗殖民主义、奴隶制度和压迫者的进步思想的体现。
17.爱因斯坦说过,人类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人们在阅读这部小说时,往往会被作者巨大的想象力所吸引。你如何看待想象力的神奇魅力及其作用?
想象往往在现实之外,但却是合理的。只要是现实合理的想象,就是正确的好的想象。但是,如果不切实际,粗心大意,那就是一种错误的,不好的想象。总之,想象力一定要现实。
18.请简述《海底两万里》的内容。
1866年,一些人认为他们在海上看到了独角鲸。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最终发现那是一艘名为鹦鹉螺号的潜水艇。他和他的仆人康塞尔以及一名捕鲸人一起,跟随尼摩船长进行了一次长达2万英里的全球探险。
19.《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纯粹的小说。你觉得最吸引你的是什么?书中有哪些虚构的东西现在变成了现实?通过这些例子可以看出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的一些关系吗?
海底世界充满了异国风情和强烈的浪漫主义。潜艇,人类登月,飞行也空成为了现实。科幻小说往往是基于科学研究的推理和预测。书中曲折的情节和潜艇、潜水服、电的使用等海洋知识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20.看完这本小说,你有什么感想和启发?
在我们的地球上,仍然有许多未知的事情可能即将发生,需要人们以求知的态度来看待。
点击链接查看必修经典阅读教程
1.《早上捡花》《红岩》《初中中考必考名著》第二季限时五折!
2.中考经典指南《红岩》总结了所有知识点
2019中考语文你考了哪些名著?看完就知道暑假看什么书了!
3.暑假阅读《西游记》(附考点)可以激发孩子阅读名著的兴趣,促进阅读理解。
1.《高妈的人物形象 必考名著知识点 | 《朝花西拾》《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最全整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高妈的人物形象 必考名著知识点 | 《朝花西拾》《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最全整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371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