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作者:阮建平教授,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一个国家会根据自己的外交理念采取外交政策,因为它体现了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审视一个国家未来政策方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是分析其背后的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根据时代主题的变化,中国不断创新外交理念,积极回应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人民的需求,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亲、诚、惠、容”的时代价值
面对新世纪以来国际社会对中国崛起的担忧,中国政府自2005年以来一再发表《中国和平发展白皮书》,并一再重申将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不搞侵略扩张,不称霸,不称霸。总的来说,除了世界霸权国家,周边国家比其他国家更担心中国的崛起。针对一些周边国家的关切,中国政府在重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上,于2002年提出了“做好邻居、好伙伴”的周边外交指导方针。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中国致力于发展与邻国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2013年10月24日至25日,中国举行首届周边外交工作研讨会。在座谈会上,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是睦邻友好、与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亲、诚、惠、容的理念”。“亲”作为中国周边外交的新概念,是指坚持睦邻友好、守望相助;注重平等和感情;普通脸,走路多;多做一些赢得人心、温暖人心的事情,让周边国家对我们更友好、更亲近、更同情、更支持,增强亲和力、感召力和影响力。“真诚”就是真诚对待周边国家,争取更多的朋友和合作伙伴。“互利”是指在互利的原则下与邻国合作,编织更紧密的共同利益网络,促进双方利益更高层次的融合,让邻国从中国的发展中受益,让中国从邻国的共同发展中受益和帮助。“宽容”就是提倡宽容的思想。亚太地区足够大,每个人都可以共同发展,所以我们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更加积极的态度促进区域合作。
目前,世界正处于百年不遇的巨变之中。中国所在的亚洲是二战结束以来全球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也是文化多样性最显著的地区之一。它的崛起对促进世界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大趋势下,中国作为本地区新的大国,如何以身作则,深化区域合作,增进互信,对亚洲的崛起和世界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与“广交朋友、近攻”的霸权扩张模式不同,中国不把周边国家视为被征服或剥削的对象,而是平等的伙伴,希望通过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通过相互尊重和友好交流不断增进互信和感情,通过相互包容相互交流和借鉴。“亲、诚、惠、容”外交理念作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外交理念的创新发展成果,体现了中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政策的价值追求,是新形势下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集中体现,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区域实践。
“亲和、真诚、互利、包容”的东方智慧
2014年3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德国的演讲中指出,“一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必须在其代代相传的民族精神中进行基因测序”。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一直崇尚和平,对和平、和谐、和谐的追求,已经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深深融入中国人民的血液。当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在对美国总统的讲话中再次强调,“要了解今天的中国,预测明天的中国,就必须了解中国的过去和中国的文化”。中国坚定不移地追求和平发展,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如何建立良好的国家关系?面对世界的多样性,中国始终坚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原则,旨在实现各国和平共处、合作共赢,这充分体现了东方的智慧。中国倡导的求同存异、和谐共处的原则具有持久的时代价值。习近平主席多次提到,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人就深刻认识到“物以类聚,物以类聚,物以类聚,物以类聚,物以类聚,物以类聚,物以类聚,物以类聚,物以类聚,物以类聚,物以类聚,物以类聚,物以类聚,物以类聚,物以类聚,物以类聚,物以类聚,物以类聚,物以类聚,物以类鉴于西方的文明优势和文化帝国主义,中国应尊重和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倡导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尊重和平等对话,在竞争和比较中取长补短,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中国之所以重视周边外交,是因为中国人意识到朋友可以选择,邻居很难改变。所以,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远亲不如近邻”、“一千块钱换不来好邻居”的说法。至于如何搞好邻里关系,西方传统是“好篱笆好邻居”,强调的是“信任”,即彼此之间的界限是按规则约定的,各按规则行事;中国不仅讲“信”,还讲“和”,即“信和修和”,强调共情和情感融合。中国在过去的几千年里长期处于东亚的中心,但从未欺负过落后的邻国。而是坚持“人离其远,则学其德”,“来则安”,强调说服,而不是武力镇压。这和西方把自己当成文明的代表,大肆侵略扩张是根本不同的。
利益是外交政策的出发点,国家交往离不开利益,但也不能逐利,更不能忘利。中国历来重视以义为先,兼顾义利。习近平主席强调,在国际交往中,我们应坚持正确的义利观,兼顾义利,讲求诚信,重视亲情,弘扬正义,培养道德。只有大家好,只有自己好。中国的这些主张,既有国际道德基础,也有时代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日益加深,排他性竞争关系逐渐向包容性共生关系转变,这使得平等合作、互利共赢成为实现各方利益的持久途径。因此,我们必须超越零和博弈和非此即彼的狭隘思维,以共命运的心态处理相互关系,在利益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基础上为全人类构建命运共同体。事实上,中国在努力争取和维护自身外交合法权益的同时,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当前,世界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和更加复杂的挑战。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和发展赤字制约着人类发展。作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外交理念的创新和发展成果,“亲、诚、惠、容”系列理念不仅源于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价值观,而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于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四大赤字”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中国的做法和带头树立榜样将有助于使其成为各国和各地区遵循和坚持的共同理念和行为准则。
1.《周边外交 中国周边外交理念的文化渊源》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周边外交 中国周边外交理念的文化渊源》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474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