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下午,潘在蒙山县昌平瑶族乡村的人工洞穴里观察鱼的种类。
在蒙山县昌平瑶族乡村,31岁的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潘,在创业四年后,已经培育出数千条小鱼
■本报记者赵/摄影实习生郑通讯员林如生
潘创业四年,最引人注目的成就是在村里的小溪上修建了1000平米的生态大鲵繁殖场,成功解决了大鲵难以批量繁殖的问题。
8月28日下午,潘带记者巡视村仿生态农场。他说:“今年已经成功繁育出3000多条幼鱼,这条路是对的。”
硕士毕业回国创业
潘,瑶族青年,昌平瑶族乡村人。2010年毕业于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主要学习分子生物学的分子遗传学。
在一个偏僻的山村里,没有多少高高在上的飞人,村民们都认为潘是“山里的金凤凰”。毕业后,他将飞出大山,在外面挥拳。
没想到,“金凤凰”回到小山村养娃娃鱼。在村民的印象中,大鲵很难批量饲养,潘回村创业真是一盘“臭棋”。
说起娃娃鱼,当地居民并不陌生。昌平瑶族乡刘萍村距蒙山县18公里,当地环境优美,水资源丰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里的小溪里不时飘动着野生娃娃鱼的迷人身影。
因为野生大鲵叫起来有点像狗,刘萍村的村民们亲切地称大鲵为“狗鱼”。一些头脑活跃的村民也从小溪里抓了娃娃鱼带回家繁殖。
当潘8岁的时候,他观察到他的祖父和父亲饲养大鲵。但由于父母一直无法突破大鲵大量繁殖的问题,繁殖数量基本不超过20只。
大学毕业后,潘开阔了眼界。他发现大鲵属于古生代生物,常年生活在黑暗的地下河中,对水质、光线和温度要求很高。传统的在家里父母挖的地下室里养娃娃鱼的方法,技术含量低。
潘决定,在人工养殖娃娃鱼的道路上,他可以走得比他父母更远。所以毕业后,他毅然回到了小山村。
突破传统技术的瓶颈
回到村里后,潘总结了父亲的养殖技术,通过看书学习,在网上查找资料,走访了当地其他大农户,初步总结了娃娃鱼的仿生态养殖方法。
生态模仿繁殖法最大的特点是试图突破大鲵的大量繁殖问题。2010年底,在蒙山县渔业技术推广站的支持下,潘在蒙山县瑶山成立了大鲵养殖专业合作社,并成立了生态大鲵养殖场。
如今,在村的小溪上,潘的仿生态大鲵繁殖场引人注目。在繁殖地,流动的溪流被人工分成两条水道,水道的前后两侧有水闸,水道两侧有方形的混凝土格子,格子周围种植了几十种植物。
在其中一个格子里,潘掀开一个圆形的盖子说:“盖子下面是一个人工挖掘的仿生洞穴。90多种幼鱼生活在100多个洞穴中。”
"每三个洞放两条鱼,可以避免鱼与鱼之间的争斗."潘介绍说,大鲵的品种轻至六七公斤,最重的是十六公斤。他们喜欢在晚上跑出洞穴觅食玩耍,然后在黎明时分回到洞穴休息。
潘说,大鲵的传统养殖方式是地下室养殖,水温和PH值难以控制,导致大鲵产卵量较少。仿生态繁殖场模拟野生大鲵的生活环境,给大鲵一个栖息的洞口和安全感,从而大大增加产卵量。
2013年潘剑龙养殖场繁育的大鲵苗有1000多株,今年有望达到3000株。目前合作社卖的娃娃鱼每公斤400多元,主要销往南宁、珠海、香港等地。
今年,潘约有100只巨型蝾螈出售,该合作社预计销售收入将超过10万元。
据梧州市水产畜牧局渔业处介绍,潘在取得经济成果后不忘带动村民共同致富。如今,合作社正在采取“合作社+农民”的模式,鼓励村民养殖大鲵。去年有52户加入合作社,今年将有70户加入合作社。
潘说:“村民们都很信任我。我最欣慰的是,我能利用我学到的知识为村民的财富做出贡献。"
■相关链接:
娃娃鱼,学名娃娃鱼,是3亿年前与恐龙同时生存的稀有物种。它是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被称为“活化石”。野生大鲵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
人工驯养的大鲵,食用价值高,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含有优质的蛋白质、丰富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被誉为“水中活参”,是我国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的重点发展品种。
1.《娃娃鱼养殖技术 硕士生返乡创业养殖娃娃鱼 突破传统技术瓶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娃娃鱼养殖技术 硕士生返乡创业养殖娃娃鱼 突破传统技术瓶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511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