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深潜原子》的第137部原创作品
对大众来说,宁德时报是一个陌生的企业,福建人可能会把它当成宁德市的宣传口号。
就汽车圈而言,宁德时代的人气相当于贵州茅台。上周,宁德时报成为创业板首个市值超过7000亿元的公司。市值最高点接近7700亿元,成功超越中石油进入a股前十。截至12月28日收盘,宁德时报小幅波动,每股报316.78元,总市值7379.31亿元。在整个深交所中,市值只有一万亿的五粮液排名第二。
01
这是新能源的宁德时代吗?
在中国电动汽车的十年里,一家电池公司“打败”了所有的汽车公司,成为分公司里最甜的水果。宁德时代的市值大概是比亚迪1.4,威来1.6,小鹏3.4。宁德时代成了中国汽车行业最贵的上市公司。
作为新能源电池的后起之秀,宁德时代能超越比亚迪、松下、LG,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宁德时代技术路线的选择,即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同时注重三元锂的突破。
2012年,国内大部分动力电池公司选择了更安全、更方便的磷酸铁锂电池方向。三元锂电池在安全性方面还没有得到国家的绝对认可,但理论上有更大的能量密度空。当时的行业龙头比亚迪并没有选择三元锂电池的技术方向。毕竟很费时间,默默无闻,一时半会儿也赚不到钱。
2015年后,三元锂电池的安全性得到国家认可,技术更加成熟,更适合新能源乘用车。宁德时代,在东风中迅速崛起,从黑马变成老大。
△宁德时代
同年,宇通从《宁德时报》购买订单26.29亿元,占《宁德时报》收入的46%,金龙汽车从《宁德时报》购买订单8.9亿元,占总收入的15.6%。
2015年宁德时代的营收增长是前一年的6.58倍。电池出货量为2.43千兆瓦时,在中国排名第二,在世界排名第三。仅次于日本松下和中国比亚迪。
2017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迎来大爆发,产量达到47.8万辆,比上年增加20多万辆。同时,国家新能源“白名单”政策将日韩电池电力巨头拒之门外。宁德时代专注三元锂电池的技术优势在国内市场已经凸显,这波红利已经完全享受到了。自我选择+时代红利,成就了今天宁德时代的亮点。
12月20日,国源证券发布了题为《能源革命的帷幕拉开了》的研究报告。这篇研究报告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目前光伏发电价格为0.068美元/千瓦时,化石燃料发电价格为0.066美元/千瓦时。很快,清洁能源的发电成本将低于传统化石燃料。
《中国新时期能源发展》白皮书中写道:据初步核算,到2019年底,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分别达到3.56亿千瓦、2.1亿千瓦、2.04亿千瓦、2369万千瓦。世界第一;截至2019年底,中国已有120万个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充电网络。
冉冉似乎在宁德时代崛起了,但这位前汽车公司合伙人似乎正在“逃离”。大众入股郭萱,奔驰牵手富能,广汽宁德时代42亿合资项目延期,威来150kWh新电池组倾向于选择新供应商,特斯拉Model Y国产版大概率组装LG提供的电池组。在新旧能源大变革的时代,大多数汽车公司都不想受制于人。
△宁德时代电池
02
汽车公司想在这场游戏中领先
这场始于新旧能源的汽车工业改革,意味着利益的再分配。传统汽车公司的心态很纠结:想抓住难得的机会,又不敢成为“革命党”。大多数汽车公司认为,只有掌握电池行业,才能牢牢把握自己的命运。
10年前,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前总裁戈恩曾强烈表示:“我们不会依赖别人,我们会自主生产电池,向其他汽车厂商提供电池不是问题。”汽车巨头认为,电池是“整个电动汽车制造的核心”,绝不能拱手让人。
即使在新生力量中,这种想法仍然很普遍。一位曾与《宁德时报》合作过的新造车力量内部人士表示,他的公司一直在寻找B计划,“但现在资金比较紧张,实力不允许”。
与宁德时报合作可能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但车企不想孤注一掷。首先是成本问题。2015年,电池成本将占整车成本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虽然电池价格持续下降,但2020年动力电池平均价格仍将达到磷酸铁锂0.8元/Wh,三元锂1-1.2元/Wh。电池价格直接关系到产品竞争力和自行车利润。
另外还有产品竞争力的问题。目前,用户购买电动车时,70%的首选因素仍然是续航里程,这是基于电池的。如果完全从电池公司购买,汽车公司很难在电池方面形成优势。
△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基础
总工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实际上类似于燃油汽车的发动机,是汽车企业在未来竞争中必须掌握的核心技术。比亚迪推刀片电池,长城推无钴电池,广汽新能源推石墨烯电池,都在电池上做文章。
汽车公司不想太依赖电池厂。“逃离”宁德时代,并不是真的不合作,而是希望自己能比电池掌握更多的主导力量。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汽车公司对领先力量的竞争并不成功。核心问题还是成本,降低电池价格要看技术实力和市场规模。从2016年到2019年,宁德时代电池成本年均降幅达到15.7%,到2019年已降至0.67元/Wh,引领全行业。相比之下,如果汽车公司自主研发的电池只是自用,装机容量无法与宁德时代相比,单位成本偏高。现阶段自建电池厂其实就是“赔钱赚未来”。
所以现阶段大部分车企还是要和宁德时报合作的。2020年上半年,工信部目录中新能源车型有51%与宁德时代匹配。即使是那些有“逃离”计划的汽车公司,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分散风险:通过“支持”竞争产品,他们可以避免在自己的供应链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从而维护自己的利益。
这个效果也很明显。今年前三季度营收下降4.06%,净利润下降3.10%。虽然疫情可能会对其产生影响,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销售在上半年暴跌后已经恢复并实现增长。但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动力电池的表现明显不如市场。
03
宁德时代的围城
宁德时报很久没有登陆创业板了。2018年6月上市时,宁德时报招股说明书风险项写了一句话:“锂离子动力电池行业技术更新换代很快,发展方向不确定。如果未来动力电池核心技术有所突破,公司不能及时掌握相关技术,将对公司的市场地位和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目前全球动力电池产能集中在中日韩三国,2018年三国全球市场份额将达到97%。这三个国家的全球出货量连续五年占90%以上。
技术的重叠,利益的脱节,市场形势的变化,上下游生产链的快速成熟迭代变化,都是宁德时代的不确定因素。
△汽车和电池
2020年,比亚迪发布了一项重大技术举措:刀片式电池。比亚迪的“叶片电池”是磷酸铁锂电池,采用CTP组模式,在电池芯的形状上采用细长的“叶片”形状。
这种叶片电池的能量密度提高了50%,体积比能密度基本接近宁德时代三元锂811的最新体积比能密度水平。但是价格只有2/3。
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11月,国产三元锂电池共加载5.9GWh,同比累计下降8%;磷酸铁锂电池负载总量为4.7千兆瓦时,同比增长13%。这意味着更多的汽车公司选择了磷酸铁锂电池。按照这个趋势,2021年磷酸铁锂的装机容量很可能会超过三元锂电池。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行业创新联盟数据
让宁德时代头疼的,还有LG化学,一家厉害的韩国公司。据SNE研究统计,今年1-8月,LG Chem的电池装机容量为15.9GWh,占全球市场的24.6%,居行业第一;宁德时代装机容量15.5GWh,排名第二。
与主要依靠国内市场的宁德时代不同,LG Chem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全球产业布局,不仅拿下了韩国国内市场,还拿下了欧洲市场的大部分车企,还拿下了中国的特斯拉Y型。
宁德时代作为黑马出现之前,日本松下已经领先动力电池行业多年。技术是松下的一个重要优势。松下对特斯拉的束缚很深,以特斯拉专门供应的圆柱电池而闻名。每一个时期,松下在技术上都领先竞争对手一步。
松下一直在努力降低其NCA电池的钴含量,增加镍含量,并不断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在松下的目标中,钴的使用将在未来三年减少到零。目前,NCA21700电池的能量密度约为300Wh/kg。它被认为是大规模生产电池产品行业中最高的能量密度。
随着钴含量的降低,电池的能量密度增大,这是一个可怕的信号。钴是动力电池最重要的材料之一,被称为“钴主”、“钴奶奶”。近年来,由于新能源动力电池厂商需求飙升,价格也一路上涨。同时,中国是一个极度贫钴的国家。钴很早就被列为中国严重短缺的九大矿产资源之一。
如果松下能在不含钴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那么在成本和技术上就有双重优势。
LG化学在海外市场受到严重阻碍。技术上,比亚迪和松下正在推动整个动力电池向磷酸铁锂和无钴电池技术转变的方向。一旦宁德时代快速跟不上,领先几年的优势可能就没了。#宁德时报#电池#汽车企业收藏
2012年,国内大部分动力电池公司选择了更安全、更方便的磷酸铁锂电池方向。三元锂电池在安全性方面还没有得到国家的绝对认可,但理论上有更大的能量密度空。当时的行业龙头比亚迪并没有选择三元锂电池的技术方向。毕竟很费时间,默默无闻,一时半会儿也赚不到钱。
2015年后,三元锂电池的安全性得到国家认可,技术更加成熟,更适合新能源乘用车。宁德时代,在东风中迅速崛起,从黑马变成老大。
1.《中石油市值 市值超越中石油,但车企为何想要逃离宁德时代?》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石油市值 市值超越中石油,但车企为何想要逃离宁德时代?》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534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