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12月30日讯“今年11月初以来,迁徙到渭河过冬的中国秋沙鸭数量已超过200只,约占全球中国秋沙鸭的十分之一。”12月30日,荆门爱鸟文化研究会会长董玉清告诉记者,荆门和宜昌联手打造了漳河中华秋沙鸭保护基地,两年来为中华秋沙鸭建立了更安全的家园。
中华秋沙鸭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鸟类,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也是世界濒危物种。也是距今1000多万年的第三纪冰期后幸存的物种,是中国鸟类的活化石。由于中华秋沙鸭是一种在野外生活和繁殖的鸟类,它的数量极其稀少,世界上只有2000多只,被称为“水上飞羽大熊猫”。
中国秋沙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生活在漳河越冬董玉清/照片
12月24日,荆门、荆州、襄阳、潜江、当阳等地40余名代表出席了在当阳市曲溪镇月坛河社区举行的“中国秋沙鸭保护联盟第二友谊会”,并见证了当阳市人民政府、荆门市漳河新区管委会、荆门市生态环境局、荆门市自然资源规划局、湖北漳河工程管理局、荆门市爱鸟文化研究会的签约仪式
漳河是重要的国家湿地,是湖北省重要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屏障,也是长江流域保护的重要水源。去年12月9日,《人民日报》披露,漳河水库中间的岛屿被完全围垦,为保护漳河生态环境敲响了警钟。去年底,荆门、襄阳、荆州、黔江等地的民间环保组织成立了“中国秋沙鸭保护联盟”,在荆门漳河举办了“第一友谊协会”,联合发布了《关于保护漳河中国秋沙鸭的建议》,号召人们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护送中国秋沙鸭及其在漳河越冬的候鸟,保护绿水青山,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今年,198名热爱鸟类的环保人士加入了保护漳河“母亲河”的志愿者队伍。
京东和两地联手保护张达河协议。董玉清/照片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漳河“母亲河”的保护,在中国秋沙鸭保护联盟的积极推动下,民间环保组织配合桥梁,政府职能部门积极参与。当阳市人民政府、荆门市漳河新区管理委员会、荆门市生态环境局、荆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湖北省漳河工程管理局、荆门市爱鸟文化研究会经协商一致,决定签署《京东等地共同保护张达河协议》。
签署《京党共同保护河协议》的代表一致表示,保护河的10项协议将作为今后保护河的行动指南。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漳河的天空会更蓝,水更清,生态环境会更好,更多的鸟从南向北迁徙。
1.《董玉清 携手保护母亲河!这份重要协定书签订》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董玉清 携手保护母亲河!这份重要协定书签订》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537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