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中国第二大云服务提供商,亚太地区第四大云服务提供商,正逐渐展现其辉煌。至少从营收数据和市场份额来看,腾讯云的“品牌脸”很不错,但对于擅长产品的To C公司来说,显然不是从QQ到微信的难度。在雷锋看来,腾讯云是在玩“复制”和“粘贴”的游戏。
近日,腾讯召开了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被誉为“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行业生态大会”。这次会议具有历史意义。除了腾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没有致开幕辞外,腾讯几乎把所有的To B和To C业务都召集在一起做业绩报告。
可惜的是,随着会议规格的高,参会人数的多,云计算行业不止一个人有和雷锋一样的困惑。腾讯云在哪里?这个“报告性能”不是基于腾讯云的。组织架构升级后,腾讯云的出道有点混乱。
是不是会议规范太高,腾讯不想只谈云?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的原型是一年一度的互联网加数字经济峰会。云+未来峰会和全球合作伙伴大会,都是腾讯To B的强项,严格属于CSIG,但这次腾讯云好像“飘”了。
既然腾讯不想谈,雷锋。com将分析腾讯云目前和未来的步骤。
不谈云,只谈生态
我们应该从腾讯的这次会议开始,正如腾讯“第二号人物”刘炽平所说,“我们最强调的是生态”。
什么生态?刘炽平提出了三个颇为尴尬的观点:
从“开放生态”演化到“生态开放”从“互联网产业”演化到“产业互联网”从“数字全球化”演化到“全球数字化”如果不是刘炽平的解释,就很难理解了。生态开放是指腾讯不仅利用自身的开放来促进生态,还需要与已经形成的巨大生态进一步开放。雷锋的理解是腾讯自己的生态被更新迭代了。当腾讯越来越多的接触线下,从传统互联网到工业互联网,腾讯需要打开大门,探索新的机遇。
不用说,从互联网行业到工业互联网,腾讯现在给人的印象是,To C和To B都想把互联网分拆,渗透到各个行业,成为所有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如果完成,腾讯就不再是互联网公司。
腾讯总裁刘炽平
全球数字化的概念有点野心。刘炽平对此解释说:“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互联网和科技公司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取得了快速发展,推动了数字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和普及,培育了一批市值上千亿甚至上万亿美元的公司。未来二十年,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将深度融合,商品和服务的界限将进一步模糊,全球数字化进程将全面启动。此时,不仅是互联网和科技企业,各行各业都将进入数字增长的“快车道”。随着全球数字化,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将成为连接全球经济的重要纽带。一大批传统产业和新兴地区有望通过数字化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
乍一看和第二种没有太大区别,从互联网行业到工业互联网,因为数字化可能包括互联网,也可能只是侧重点不同。然而,这一切都引起了人们对腾讯云的关注,并谈到了什么生态与“云”有关。
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兼云与智能产业集团总裁唐道生表示,工业互联网是一个贯穿R&D生产、组装、流通和服务整个周期的概念。只有完成数字化转型,打通价值链,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效率,实现产业演进。
故事的主线在这里就清晰多了。这不就是老本行,即IT和云计算吗?腾讯把主题提升到全球层面是值得的,但最后并没有提到如何让云计算的基础设施更加健壮,分三步走两步。怪不得大家都没有说出腾讯云在未知所以这次出现的时候自己的特点。
腾讯云总裁邱分享的腾讯云战略和思路也是一个大话题。他说,云计算的发展要超越规模效应、产品价值、产业升级,这显然不是什么新鲜事。这不是腾讯云的战略思维,而是所有云计算厂商的共同思维和必经之路。
复制后,粘贴到哪里?
去年,对于腾讯历史上的第三次重组,有两个业务组脱颖而出,一个是2C的平台和内容业务组(PCG),另一个是2B的云和智能产业业务组(CSIG)。要看腾讯云,首先要看CSIG的构成,包括腾讯云、互联网plus、智能零售、教育、医疗、安全、LBS等行业解决方案。CSIG不仅是云,也不是一个人存在的,最终会为腾讯服务。
唐道生提到,CSIG是腾讯To B战略的外窗,其他业务群则是强大的火力军团。现在每个业务团队都会积极找CSIG,讨论如何导出业务能力。
另一方面,刘炽平还提到,“我们希望探索“两个网络”的创新和整合。我们一方面希望更好地服务于个人用户,另一方面希望成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助理”。我们希望成为生态“共建者”,成为大家的“帮手”,而不是传统互联网行业的颠覆者。”
腾讯更像是B2B和B2C的集合。现在,它想将两者的一部分嫁接在一起,并试图刺激新的变量。这就是腾讯现在想说的愿景。
组织结构的调整赋予了腾讯云“复制”的能力。一方面,在内部,腾讯云“复制”了所有内部To B能力,另一方面,在外部,腾讯云不再是财务报表中的另一项业务,而是完全扩展到整个场景业务模式。
腾讯云现在给外界的感觉是,只要某个行业有空应用云,就可以去B,更像是腾讯大规模的集体To B嗅探,寻找哪怕是最微小的行业机会。
腾讯云副总裁季表示,腾讯云在视频云流量市场份额、游戏公共云服务市场覆盖面、电商公共云服务市场份额等方面均排名第一。那么,在这些行业之外,只有腾讯云自己知道腾讯云应该主动还是反击。
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腾讯的“赛马机制”略有变化。不再是同一行业的赛马,而是不同赛道的赛马,比如To B,不同的行业场景就是典型的比赛。或许这部分解释了腾讯为何如此急于B..
腾讯到B,C总是
腾讯To B从C开始,到C结束,相比其他云厂商,腾讯在解决方案的上层可能做的更多。当你有微信和QQ平台,包括微信官方账号、小程序等自然的C端联系人来吸引用户时,B端客户就很容易被吸引。腾讯云在做B2B2C,最终的客户来源还是在腾讯的平台上。其他云厂商没有天然的社交优势。
腾讯云试图在C端和B端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从直接面向终端用户,到引入B端企业,帮助他们连接客户,提供工具。
这也造成了雷锋。考虑云服务是否应该独立交付,而不是作为集团业务的一部分。一家国际云服务提供商告诉雷锋。com认为长期来看云服务必须独立发展,比如阿里腾讯。如果你真的想把云服务做大,最好不要和原业务有太密切的联系。
但在中国,在可预见的未来,国内云服务提供商仍将有权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阿里电商金融和腾讯零售社会化是“张季良”“翻墙阶梯”拓展云服务市场,效果立竿见影。
2018年,腾讯云收入增长100%以上,达到91亿元,占总收入的3%。相比阿里巴巴云,其云计算业务财年营收为247亿元,占总营收的6.6%。
阿里巴巴云似乎为未来铺平了道路。不久前,阿里巴巴云提出了整合战略,不做SaaS本身,让大家做更好的SaaS;华为云也是一个例子。不是互联网厂商,没有互联网优势资源。而是直接走技术路线;腾讯云还在动,但要做大,就要降低与集团的耦合度。
目前,腾讯云正处于从优势领域到全行业云化的高级阶段。业界最想看到的是腾讯云能否在非优势领域硬抗反驳腾讯没有To B基因的断言。
腾讯云最初是腾讯集团的一部分,现在却背负着集团对工业互联网的使命。腾讯试图不从云计算本身的角度来谈这场转型运动,弱化云的作用,凸显全球数字化。腾讯云自身的定位让其有必要,腾讯也是站在集团的角度考虑的。腾讯云什么时候能有自己的名字?
1.《腾讯云 腾讯云:腾讯To B,C端始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腾讯云 腾讯云:腾讯To B,C端始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542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