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广播节目《世界档案》的书面记录
“世界档案馆”的名称
这是《世界档案》。我是XX。欢迎来到我们的节目。倾听世界的另一边。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伴随着一系列的政治运动,中国也遇到了一个地震频发的时期。1966年3月,河北邢台发生两次大地震,1974年5月11日,云南大观发生一次大地震。1974年,辽宁海城发生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大地震直接摧毁了北方重要的工业城市唐山。其中,1970年1月5日发生的云南通海地震,外界鲜有提及。本期我们为您讲述通海地震的全部故事。相关内容摘自2010年1月7日《南方都市报》。
【节目指南】警报声突然响起,短促而急促的声音吵醒了正在熟睡的于美萱。挂在空的灯泡不停的晃动,她觉得有点晕,马上意识到附近有地震。在昆明北郊黑龙潭的地震台,当时叫“情侣台”。于美萱和她的丈夫潘常年呆在这里。时间定在1970年1月5日凌晨1点37分,光点地震仪指针失准,难以准确预测。经过紧张的分析,于美轩向中科院马霞村地球物理研究所做了一个报告,昆明:7.8。
此时,在昆明以南100多公里处,以玉溪市通海县高达公社吴洁村为震中,一条长约60公里、宽约20米的断裂带像一把刀一样沿西北方向将大地撕裂。1777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为重灾区。在那个漆黑的夜晚,当人们看不见手指时,他们被夷为平地。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死亡人数超过1万人的大地震,比历史上被称为“通海地震”的唐山大地震早6年。但由于灾难本身被有意遮掩,外界很长一段时间对此知之甚少。这是一个革命的时代,灾后救援和重建也具有鲜明的革命特征。地震后第四天,新华社发表了不到400字的消息,称“昆明南部发生7级地震”,“毛主席亲切关怀受灾群众”。死亡人数,震级,甚至地震发生的地点都曾经保密。
昨天,星期天,当地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纪念仪式。与40年前的刻意掩盖不同,通海和云南希望全国都能正视和关注这场群体性灾难。
对于30岁的张玉华来说,1970年1月4日和过去没有什么不同。她老公吴桂和其他六个成员上山砍树已经一个多月了。她留在村里,晚上8点参加了制作组召开的会议。
5小时后,张玉华所在的云南省通海县高达公社吴洁村将成为地震中心;但此刻,她没有感觉到任何警告。“抓革命促生产”,晚上开会很常见,半夜就开始了。晚上11点,确定第二天集体把烧石灰的柴火砍了之后,大家散了,回家了。
元旦过后不久,1月4日的《人民日报》和《云南日报》头版被毛泽东主席的头像占据,右下角写着“毛主席,伟大领袖,伟大舵手,伟大统帅万岁”。全国人民一如既往地尊重毛主席。与众不同的是,毛主席和亲密战友林彪的合影也占据了后面整整一页。
1969年4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林彪被确定为毛主席的“接班人”。“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全国“战斗”的高潮刚刚结束。于美轩所在的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也是派系林立。地震台的山丘被战士占领,埋下了地雷;中苏边境武装冲突发生不到一年。要“备战”“挖坑积粮”“警惕保卫祖国!随时准备歼灭入侵的敌人!”诸如此类的口号层出不穷,已经融入到每一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
在通海县高达公社陶茅生产队,李廷友作为民兵营长,经常带领大家到山上挖的防御空洞进行演习,对付“美帝国主义和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的侵略”,但万万没想到此时中美之间已经开始秘密接触。
1月4日晚上,张玉华开完会回到家,和她的三个女儿在同一张床上睡着了。她的小女儿三个月前才出生。工作了一天的吴广西也不困。他和一个成员在山上盖的茅草屋里下棋。李廷友也在开会。年底年初,生产队要评估每户的总工作点。当他半夜回到家时,他的妻子已经带着两个孩子睡着了。
这是一个带民用结构的两层阁楼,原本是房东的房子。新中国成立后,被没收,分给包括李廷一家在内的四个贫苦农民。那年李婷45岁。他儿子七八岁,女儿才三四岁。和男生一样,他抱起熟睡的儿子,和他一起上了二楼。他很快就睡着了。
恍惚间,李庭友感觉阁楼晃到一边,又晃回来,然后整个沉下去。房子倒了!正在下棋的吴广西听到砰的一声。茅草屋外竖起的木板都掉在地上,滚出来一个咸菜坛子。他本能的想起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但是人一站起来就扑倒在地上。吴桂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说:“我当时以为是地震,我很关心我的家人。在几百米高的山上,震动还是那么大,平地上对家庭的伤害应该更严重。”
他提议下去看看,但只有一个成员同意。两个人提着一盏煤油灯,沿着马路匆匆赶往吴洁村。余震经常发生,他们的身体随之摇摆。滑坡挡住了去路,他们又绕道走了。在村口的磨房里,他们看到一个叫白的社员在地上呻吟。事后他们得知他很快就去世了,但吴广西当时没有时间照顾。他只想快点回家。
地震发生时,吴桂香的爱人张玉华还在睡觉。一声巨响后,她听到女儿在哭。张玉华回忆道:“我被压住了,动弹不得。我不懂地震,我以为是电气化了。”那个没有月亮的寂静夜晚,突然的哭声。
住在隔壁的姐夫没有被压住。他喊了一声“嫂子”,把钉在上面的土建拆了。张玉华说,“我告诉他赶快救他的女儿。大女儿被剜了,就不哭了——晕过去了。”张玉华的肩膀和腿受伤了。她不能在破碎的墙壁中行走,所以她的姐夫找了一根棍子来支撑她去附近的草堆里躲起来。住在附近的嫂子已经把三个女儿搬到这里了。
“天太黑了,但村民们喊道:“别点火!当时中苏关系不好。每个人都说,快躲起来,苏修放了一颗原子弹。”张玉华和十四五个受伤跑不动的村民躲在草堆里,而那些手脚方便的人跑到山里躲起来。
吴桂也拿着煤油灯赶到村里。"整个村庄被夷为平地,村民们哭着喊着。"在吵闹声中,有人请他熄灭煤油灯,因为苏联开始入侵,“不能暴露目标”。但他没那么在意。当他回到家时,他看到他睡觉的床被一堵墙压扁了。他想:“如果我在家,我会死的。”
李婷的一些妻女就是这样被压死的。他和儿子在二楼,和瓦梁一起倒在地上,但都活了下来。美帝和苏修的密语到处传到中国。作为民兵营长,他也感到有些不知所措。“有人说我们天天挖空洞,为什么还被炸成这样?”。
张玉华记得当时有个孩子,说他父亲被压死了,但人还活着。他让大家把他父亲挖出来,他怕余震,怕帝国主义轰炸,没人去。后来他父亲被压死了。
在张玉华看来,地震发生时,村民们“基本上没有救人”,除了他们的室友和隔壁的亲戚互相救了对方。因为怕敌人来,所以没让火烧起来,也没人组织救援。
直到天亮,村民们开始互相帮助。地震发生已经五六个小时了。一些人爬出废墟,一些尸体散落堆放在路边。张玉华一家五口都活了下来。她的丈夫吴广西去他母亲家找亲戚,发现母亲和弟弟都被埋在大楼里。他姐夫吴正平是制作队长。他家12口人,死了9个。其中他妹妹前两天刚生了孩子。
房子多为民用建筑,平房居多,救人相对容易。当人们缺乏相应的工具时,他们就双手规划。吴广西说:“有些人被活着救了,但不多。如果那天晚上救援,可以救很多人。”
据报道,吴广西所在的五街上村原人口597人,死亡194人。除了8名移民,202人被杀。超过2/3的牲畜死亡,无数人受伤。
李婷居住的桃茅村,原人口357人,死亡167人,其中移民17人。
根据后来公布的数字,整个高卢公社有7847人,死亡1777人。另外两个受灾严重的乡镇分别是峨山县小街乡和建水县曲江乡。其中,建水县曲江乡死亡率最高,死亡率高达30%。
据云南省地震局退休职工王敬来介绍,曲江人在紧张抢救被埋人员时,突然传来附近玉溪东风水库坝体坍塌,曲江位于水库下游,有被淹危险,救灾人员处于混乱状态,很多人逃离救灾现场。后来发现大坝并没有垮塌。当救援人员第二次返回现场时,救援时间推迟,人员伤亡加剧,导致曲江死亡人数高达4600人。
曲江人的死亡率是位于地震中心的高大公社的近三倍。很大程度上救援不及时,耽误了时机。从高达公社村民的描述来看,即使在那里,救灾工作也没有成效。
插入联系信息花
【节目介绍】根据地震重灾区云南玉溪出版的《1970年通海地震》一书,地震当天凌晨2点30分,大致圈定了受灾区域,并于凌晨4点向中央做了报告。昆明军区向其下属单位发布命令,凡发生灾害时,立即提供救灾援助。5点,救灾准备工作基本就绪。一大早,省政府召开紧急会议,正式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接下来,欢迎大家继续收听《世界档案》。
然而,并不是每个重灾区都得到及时救助。记者从高达公社吴洁村的一些村民那里了解到,部队参加当地救援的时间是地震后第二天中午,医疗队比部队来得晚。
吴广西,来自高达公社五街上村,他说他的岳父在地震中受了重伤,在第三天医疗队到达之前死亡。
中共中央在1月5日凌晨4点接到云南方面的报告后,于7月7日发来慰问电。吊唁电报全文约300字,内容是:“党中央极为关注,向遭受地震灾害的广大革命人民表示亲切慰问。中央相信,灾区广大革命人民用不可战胜的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一定会把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举得更高,在云南省和地方革命委员会的领导下,在国家的支持下,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自力更生,发展生产,重建家园。”
慰问中提到了地震发生的“通海、峨山、建水、华宁地区”的名字。1月9日,《云南日报》头版刊登了吊唁全文,但《人民日报》当天才转发新华社,称“中国云南省昆明市南部”发生“7级地震”,党中央立即向受灾地区人民发出吊唁。此后,新华社和人民日报都没有对通海地震进行任何报道。
中央媒体的模糊语言使得通海地震没有被更多人关注。当时奉行“内外有别”的宣传策略,《云南日报》直接面对灾区,做了一个月的报道;报告的基调是宣传“用毛泽东思想武装群众战胜灾害”。
据《云南日报》1月10日报道,灾区各级革命委员会以最快的速度向每一位贫困的、中产阶级的农民和群众传达了党中央的慰问。灾区人民感动得热泪盈眶。
“党和政府关心受害者。解放军是亲戚。”时至今日,吴广西依然这么认为。他非常感谢解放军和医疗队。他们参与救人埋尸,建造简易房屋,发放衣食,救治伤员;他的爱人张玉华在医疗队呆了40多天。
但吴桂也承认,作为受害者,很少见到县、公社领导来看望,更谈不上是更高级别的人了。
吴广西回忆说:“每天早晚大家都集中在地上空,手里拿着一本红宝书,喊着毛主席万岁!”灾难过后,依然沿袭着地震前“早请示晚汇报”的传统,但忠义舞停止了跳跃。
没有中央领导到灾区慰问。根据云南省档案局的档案,地震发生一个月后,2月7日晚,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全国地震工作会议的全体代表,并表示:“我们的地震没有引起人民的恐慌。一些国家发来电报支持我们。我们感谢他们,但我们不想要他们的材料。在我们这个大国,我们没有内债和外债,也不想和他们交朋友。我们必须自力更生,努力工作,发展生产,并且
中央慰问电中的“努力工作,自力更生,发展生产,重建家园”被总结为“16字方针”,成为灾区震后重建的指南。当时《云南日报》等地方报道材料中有很多先进典型,受轻伤,在救灾重建中表现突出。
当时,吴洁村的典型树是吴嘉龙,一个积极参与拯救生命的成员。由于他的出色表现,他在灾难后入党了。另一个经常被提起的英雄是当时的高公社革命委员会主任李祖德。《云南日报》报道的那个红人似乎没有给当地人留下好印象。吴广西还记得,他手里拿着一本红皮书,在广播里说:高达公社的人民在地震压力下不会屈服,我们不需要国家救济,靠自己。与此同时,其他村民提到,他拒绝了中央政府为灾后重建提供的木材援助。
云南省革命委员会和昆明军区在1970年5月发表的《抗震救灾工作总结》中说,“我们牢牢把握住了活的毛泽东吊唁思想,立即组织部队、医疗队、吊唁队和全体救灾人员。5万多人的大型宣传团队...创造了革命性的舆论...灾难发生后,一些人悲观的气馁和对救济的依赖突然一扫而空,他们都提出不提供国家救济食品和救济。在灾区,我们也采取了追忆往昔的方式,提高灾民的阶级意识。
吴广西说:“小干部跟大干部喊,不要外省救济粮。”每个吊唁小组下来,都会收到红皮书和毛主席像章。1月9日,新华社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云南革命委员会书记团要求摘掉红宝书、毛主席像章和吊唁信,退还已接受的全部捐款和物资。但是红宝书太多,发不出去,以至于高大的乡政府仓库里还有十几编织袋毛主席语录。
在他们拒绝捐钱捐物的同一天,云南革命委员会和昆明军区开始响应中央号召,要求全省军民“擦掉身上的血迹,掩埋同伴的尸体”,“抓紧革命,大力促进生产,加强战备”。吴桂记地震后各种政治会议依然频繁。当时最流行的口号是“备战备荒为民”。
受害者的生活非常艰难。每天早早请示后,就投入生产。通海县高大公社作为先进典型,除了拒绝救济粮外,每年照常向国家上缴上百万斤公粮。
经过一个月关于“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革命人民无所畏惧”的报道,云南日报关于地震的消息消失了,但当地受害者的记忆仍然无法从地震发生的那一刻抹去。
1975年9月,文革结束前,纪念碑在通海县高达公社五街上村被凝成石碑。纪念碑被安放在墙的凹处。除了对灾难情况的简要描述,他们还在纪念碑上永久地刻上了他们村子里194名受害者的名字。就这样,新中国第一次纪念通海地震的活动,被放置在一个受伤村庄的一角。六年后,在几英里外的桃茅村也立了一块石碑,上面有村里遇难者的名单。通海地震重灾区也有很多类似的纪念馆。
这座官方纪念碑于1982年7月首次竖立。云南省地震局和通海县政府在该县秀山最高处附近的凤仪亭设立了“通海地震纪念碑”,刻有中央政府的慰问,并首次公布官方死亡人数:15621人。
在这个牌位上,地震级别由新华社1970年的“7”升级为“7.7”,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目前还不清楚。当时在昆明黑龙潭地震台的于美轩说,历史记录是7.8。“北京没有数据,我得听听我的报告。”她还记得当时美国地震台向世界宣布,中国西南地区发生了8级以上地震。
冯依婷纪念碑的哀悼者大多是当地人。就全国而言,通海大地震很多,现在还蒙着一层迷雾。立碑不过是默默的纪念,还需要18年官方才能大张旗鼓的说出来。随着新千年的临近,通海县政府开始通知记者参加第30届周年祭地震的报道。当时,通过媒体正式发布了15,621例死亡的信息。
【节目介绍】在2000年1月5日的纪念活动中,地震的震级还是沿用了之前的说法——还是7.7级。回到7.8的原始记录是近几年的事情。其实因为当时地震仪不在一条直线上,7.8级只是一个估计值。然而,对历史记录的尊重表明,我们正在远离一个害怕医疗的时代。告别革命后,通海地震终于成为一个公开反思的话题。
这是《世界档案》。我是xx。希望你能继续锁定频率,关注收听下一个更精彩的节目内容,全世界,都在你的耳朵里,世界档案馆,下次见。
插入联系信息花
音乐
1.《云南通海地震 云南通海大地震 特殊年代的天灾》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云南通海地震 云南通海大地震 特殊年代的天灾》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561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