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前,中国西南边陲小城昆明诞生了一所特殊的大学。它是由国立北大、清华和私立南开大学合并而成的。这里是西南联合大学。
西南联大只存在了九年,但她的成就和辉煌却跨越了时间和地域的界限,写下了一个时代的传奇,成为献给全世界的丰厚遗产:
毕业生3882人,但已走出8颗两弹一星,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正宁、李政道),两所院校院士173人,人文学科硕士100余人...
大师云集星辰闪耀
西南联大珍贵形象史
为纪念西南联大成立80周年,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与中央新电影集团联合制作的纪录片《西南联大》,呈现了大师云集、群星闪耀的西南联大历史,展现了中国文化精英的家国情怀、学术精神和人文修养,令人感动和振奋。
从张伯苓、梅贻琦、蒋梦麟、陈寅恪、闻一多、朱自清、吴大猷,到杨振宁、李政道、邓稼先……众多个性鲜明、魅力独特的大师形象成为影片的突出特色和亮点。
这部纪录片花了两年时间拍摄,采访了近50名西南联大的学生,其中最年轻的采访时已经90岁。在节目播出之前,他们中有三个人已经死了。
制作团队收集了世界各地许多珍贵的图像、信件和日记,300多幅历史图片首次出现在电影中。
纪录片共分五集,打破传统时间线索,以五组共生关系定位联合国大会在历史情境中的价值坐标。
精彩内容多样性介绍
清华、北大、南开
《八音合奏》第一集
清华,北大,南开,历史不同,学风不同。“大同小异,差别无害,八音合奏终于太平了。”三校结合怎么可能?
《八音合奏》第一集以北大、清华、南开的校长为重点,从各自的经历、性格、理念、策略等方面探究三所大学能够成功“联合”的原因。
这三位大师的背后,其实是整整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在上下寻找。
梅贻琦在美国逗留期间的照片
1932年清华大学校务会议(左起):叶、、冯友兰、、杨、张
20世纪30年代,清华大学的著名教师聚集在一起——
“北校区七号饭团”由施嘉阳、钱端生、、金、周培源、萨本东、等主演
中国高等教育第三代校长代表: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左起)
照片由西南联合大学学生沈书平拍摄
在路上小睡一会儿
(指士兵)在地里撑起一个锅,开始做饭
象牙塔与战争中的中国
第二集《刚毅坚强》
当象牙塔的师生真的去了饱受战乱的中国,在时间的大跃进空里,在日常生活中,在情感上,在理想上,怎样才能达到“刚毅坚强”的精神?
第二集《刚毅而强大》,战争突然到来,象牙塔的师生真的去了饱受战争摧残的中国。在穿越湘、黔、滇三省三千多里的旅途中,他们真正了解了在斯里兰卡出生长大的土地和人民,意志得到了磨练,心灵受到了震撼,思想得到了升华。
这一走成了联合国大会师生共同的精神财富,“坚韧不拔”成了联合国大会的座右铭。
这四个字是联合国大会师生在昆明八年的写照:经历了轰炸、贫穷、疾病,却从未停止教学和研究。
吴宓1942年日记手迹
1937年北平吴大猷饶毓泰郑华池
美国国家档案馆图片-昆明西北郊区西南联合大学校园
梁思成、林设计的西南联大教学楼
学术、教育和战争
第三集《大大学》
物质资源的匮乏,国家毁灭的悲愤,前途命运的担忧,苦难,如何构建“通识教育”的学术高原?
1937年7月,天津人杨毅高中毕业。她的成绩本来可以让她被送到南开大学,但是突如其来的七七事变让她没有书看。几个月后,她得知由清华、北大、南开组成的长沙临时大学已迁往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大,并决定乘船离开天津。
第二排左起:蒲江青、朱自清、冯友兰、闻一多、唐兰、游国恩、罗勇、许、、王力、沈从文
西南大莲教室
校歌主旋律
1941年,联合国大会的教学楼被炸
西南联合大学远征军合影
师生与抗日战争
第四集《火的洗礼》
联合国大会不是天堂。在战火中参军的人很多,比如缅甸之战,滇西之战,开通中印公路之战,湘西之战...面对另一个关乎生命的重大考验,联合国大会的人们如何回答?
第四集《火的洗礼》,1938年秋,日军先后占领广州和武汉。至此,中国广袤的领土沦陷了。在昆明街头,来自沦陷区的青年学生不断出现。他们冒着生命危险,越过火线,就是为了在中国找一张安静的桌子。但是,云南离战场远真的安全吗?
为了避免轰炸,昆明西北郊区达普克特的西南联合大学的教授和学者们先后搬迁了与战争密切相关的农业、无线电和金属研究所。
飞行员训练1942
费孝通在奎阁
西南联合大学参军学生
联合国大会租用的省级昆华师范学校
张伯苓,西南联大师范学院教师
联合大学与云南
第五集《嘉荫长留》
四季不谢花,八季不谢草,是昆明这个“边城”的隐喻。相反,外敌入侵让一批顶尖智者真正认识了中国,壮丽多彩的热土展现了这个民族不屈不挠的新生活。
在第五集《长驻嘉荫》中,在云南的八年时间里,西南联大师生以其专业能力和学术精神,对云南的地方历史、地理、人文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创办了各级各类学校,改变了云南的教育面貌。
西南联大和云南,因为国家的命运,在历史的长河中相遇。他们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相互补充。
张伯苓,西南联大师范学院教师
1944年,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小学部分教师合影
每个时代都需要“坚毅和毅力”。
每个学生都应该有“联合国大会精神”,
有了这部纪录片西南联合大学,
向不能回来的民国先生们致敬!
来源:一位学者,仅供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资深微信:学章800,非常感谢!
今天推荐公众号
☟
不发表就出去
论文写作和发表策略解读
分享写论文和发表论文的经验
交流科研动态,帮助你成功发表论文
☟
☟
☟
1.《西南联大纪录片 有一种大学精神历久弥坚 | 西南联大80周年(纪录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西南联大纪录片 有一种大学精神历久弥坚 | 西南联大80周年(纪录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592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