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官网,西南大学心理学系
01
——夏令翔教授课题组开发的主动攻击实验任务发表——
主动攻击是指通过伤害他人来获取个人利益或实现个人目标的行为或倾向,包括理性思维、道德逃避攻击利益等心理因素,可以在不引起愤怒、愤怒程度低的情况下发生。有预谋的暴力犯罪、网络水军、校园欺凌、故意造谣生事都是其表现形式。近年来,主动攻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现有的主动攻击任务已经不能满足研究的需要。迫切需要开发一个能够有效操纵和测量主动攻击的实验任务,对主动攻击进行实验研究,从而深入探索主动攻击的心理和脑机制,更好地预防和干预主动攻击。夏凌翔教授课题组在科学界定主动攻击的含义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奖励-干扰任务等四个实验,成功开发了测量主动攻击的新任务,同时还开发了匹配校准问卷(干扰/不干扰动机问卷)。这四个实验的结果表明,奖励-干扰任务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校准效度、区分效度和聚合效度良好;这个任务可以触发实验参与者的主动攻击行为和动机(即攻击性奖励动机和道德动机)。干扰/非干扰动机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有效测量实验过程中参与者的主动性和攻击性动机。总之,奖励-干扰任务是衡量激励(奖励)引发的主动攻击的有效工具,与现有的主动攻击实验任务相比具有明显优势。这项任务将促进主动攻击的实验研究,并形成巨大的学术影响。“激励条件下测量主动攻击性的实验任务:奖励-干扰任务”的研究成果已在《人格与个体差异》国际SSCI阶段(https://www . science direct . com/science/article/pii/s 0191886919303666)发表,博士生朱文锋为第一作者,夏凌翔教授为通讯作者。
文件
朱,王伟,王,何。夏(2019)。在激励条件下测量主动攻击性的实验任务:奖励-干扰任务。人格与个体差异,149,273-285。https://doi.org/10.1016/j.paid.2019.06.001
02
——夏令翔教授指导的本科生论文被攻击领域权威期刊录用——
敌意归因偏差是指在模糊的情况下,将他人的行为意图归因于敌意和挑衅的倾向。它被认为是攻击和其他反社会行为的重要认知风险因素。虽然很多研究探索了人格与敌对归因偏向的相关性,但哪些人格特质可以纵向预测,这种预测背后存在什么中介机制;特别是基于中国文化的积极人格变量是否能抵抗这种不良认知倾向,这种抵抗是否具有独立于西方人格的独特作用,目前尚不清楚。本文以西南大学夏凌祥课题组大四学生王雅捷为第一作者,夏凌祥教授为通讯作者,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了基于中国文化的人际开放对人际自立中敌对归因偏向的预测,以及敌对态度在其中的中介作用。这篇论文最近被攻击领域的权威期刊《攻击行为》(SSCI 1区)录用。
研究者从六个不同省份选取了1120名大学生,每隔六个月进行一次纵向随访研究,最终获得了932个有效数据(保留率84.11%,男性38.5%)。用交叉滞后模型(图1)分析表明,人际开放度可以预测6个月后的敌对态度,敌对态度可以垂直预测敌对归因偏差,这些预测效应与大五人格无关。进一步的中介模型分析(图2)表明,人际开放度可以通过敌意的纵向中介预测跨时间的敌意归因偏差。
图1交叉滞后模型
图2中介模型
基于此,研究者提出某些敌对心理因素之间存在预测关系;积极的人际特征(如人际开放性、宜人性)可以抵抗敌对心理因素(如敌对态度、敌对归因等)的发展。);基于中国文化的人际特征具有西方人格所不具有的积极作用,对维护中国人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和谐有着独特的作用,通过培养积极的人际特征(尤其是基于中国文化的人际特征),可以有效抑制中国学生敌对心理的形成和发展。
原始摘要:
虽然先前的研究探讨了人格、敌意和敌意归因偏差之间的关系,但它们之间的纵向关系尚不清楚,也没有相关的研究利用中国本土人格。本研究探讨了人际开放(中国本土人格结构)、敌意和敌意归因偏差之间的纵向关系。942名有效参与者(38.5%男性,平均年龄= 20.83,标准差= 1.04)来自中国六个不同的省份。测量分两次完成(第一次和第二次),间隔6个月。结果表明,人际开放对敌意有纵向影响,在控制了大五之后,敌意归因偏向也可以通过人际开放和敌意进行纵向预测。此外,敌意在人际开放和敌意归因偏向之间起中介作用。这些结果表明,人与人之间的开放性可以影响敌意和敌意归因偏差的发展,一些本土的中国人格因素可以补充西方人格理论。
03
——心理学系本科生·童利用时间延迟控制系统揭示了左DLPFC参与日常风险决策行为的神经机制——
2019年7月23日,西南大学心理学系本科生文亚彤在《神经病学快报》网上发表了一篇题为《阴极刺激左侧DLP FC将风险处置转向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风险行为》的论文。本论文是文亚通在清华大学何教授指导下进行的本科生科研实践和毕业论文的一部分。本文结合无创和无创脑刺激技术,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改变了个体的日常风险行为倾向,揭示了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参与日常风险决策行为的神经机制。
风险决策包括日常活动中的风险收益平衡过程,并广泛参与影响日常生活情境中的行为选择。一般的公共实验室范式侧重于对显性收入和支出(如赢多少钱或输多少钱)的测量,而缺乏对日常情境对决策行为影响的讨论。
图1日常风险决策行为示例
现有的脑成像研究表明,左背外侧前额叶皮层(L-DLPFC)可以整合认知-情绪信息,在风险决策中,尤其是在日常“情境”决策中发挥独特的作用。但影像学研究只能揭示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很少有证据支持L-DLPFC与日常风险决策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为了研究左旋多巴是否参与日常风险决策,提出了高精度经颅直流刺激(HD-tDCS)。这种技术可以利用恒定的低强度直流电(1-2 mA)来调节大脑皮层神经元的活动,建立脑区与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
图2是集成多脑信息用于行为决策的dlpfc的示意图
本研究分为两个子实验,共招募了116名大学生(包括53名男性)。所有的实验都是由单盲和内受试者设计的。在HD-tDCS刺激L-DLPFC前后,要求受试者根据情境(日常风险行为vs控制行为情境)对主人公(如小明)的行为倾向进行评分。行为倾向是指个体对主人公行为的认同和实施意愿,包括态度和意向自评。在实验1中,所有的受试者都被给予1.5毫安的电流和20分钟的持续时间在DLPFC左侧的HD-tDCS阴极刺激。结果表明,刺激显著降低了受试者对日常风险行为的态度和意向得分,但对控制情境下的行为没有影响。即受试者接受刺激后,对日常风险行为的认同程度较低,更不愿意从事这种行为;不改变对其他日常行为的态度和意图。实验二采用独立样本,加入假刺激组(sham组)进行对照实验,反复验证实验一的结果。实验发现,这种效应只存在于真刺激(阴极tDCS)组,而不存在于假刺激组,进一步证实了tDCS DLPFC对日常风险决策行为的改变作用。
图3比较了tDCS和sham对风险行为的(a)态度和(b)意图的影响(原始实验2结果)
根据研究结果,研究人员认为,阴极HD-tDCS对l-dlpfc的刺激可以降低L-DLPFC的活性水平,从而降低受试者对日常危险行为的认知和风险倾向。此外,研究还表明,L-DLPFC在日常行为决策中起着“自动调节”作用,因此HD-tDCS刺激L-DLPFC并不改变无风险控制情境下受试者的行为倾向,即仅对日常风险行为倾向产生影响。本研究结果支持DLPFC是参与风险决策的神经机制,解释了DLPFC结合HD-tDCS作为临床干预靶点的可能性,从而为临床风险决策障碍人群(如行为和药物成瘾)的治疗提供了可能性。
本文的第一作者是西南大学心理学系的本科生文亚彤,心理学系的何清华教授是本文的通讯作者。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00959)和重庆市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支持计划(Cx2017049)的资助。
纸张信息:
https://www . science direct . com/science/article/ABS/pii/s 0304394019305038?通过%3Dihub
论文编号。:10.1016/j . neu let . 20010.100100000007
如需了解何清华教授的更多研究成果,请访问课题组网站
不代表三仓心理学的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
1.《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近期科研信息概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近期科研信息概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647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