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记作家朱东润

罗玉明

朱东润在死前尝了尝他的话:“我死后,只要人们说:‘中国传记作家朱东润死了’,我愿意。”这位生于1896年,死于1888年的学者,一生写了几千字,难以用“传记作者”一词概括。然而,从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角度来看,强调朱东润先生的开创性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当谈到朱东润的传记文学时,我们必须首先谈到他是一个“人”。这不是他的传记,而是了解他的传记文学的必要前提。朱先生是个男人,复旦有的先生有一句总结:“早期儒家”。这在朱先生的性格中表现出一种非凡的色彩。他生长在民族危机时期,长期渗透到中国古代文学和历史中,所以很容易接受一些传统的儒家意识。此外,朱先生早年师从古文大师唐,受到唐先生的赏识和资助,或受到唐先生的影响。他一直主张积极利用世界,无论遭受怎样沉重的打击,他都没有放过自己的意思。——这甚至放弃了儒家“穷则独善其身”的另一面。个人对“天地不容易生,努力容易”比较满意;至于国家,他晚年经常说:只要活着,有一口气,就应该为国家多做点事。这种信念的坚韧是人无法企及的。

下面举几个有趣的例子。在一篇短文中,我用“那丝”二字来形容北宋与契丹的关系,被朱先生敏感地改成了正史中使用的华丽的“赐丝”;看完电视剧《努尔哈赤》,虽然知道不错,但还是很反感。这显然是中国传统的正统意识。在另一次会议上,朱先生批评陈寅恪先生的《刘传》,认为以八十万字为妓女立传不妥,使先生的师傅蒋天舒先生当场离职。朱先生认为,传记首先应该用来表彰有远大理想的人,唤起人们的精神。还有,我有一次让老公教庄子,被断然否定。他说庄子使人无用。后来我注意到王先生读了几百本书,讲话很少引用庄子。——这些观点可以被别人质疑,但在朱先生身上,它们是真诚的,是对民族自尊的敏感,是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的意识。

朱东润先生的《论八代叙事文学》

“大传”是朱先生创造的一个名称,他解释说是“扶经入史”。真正的意义,恐怕是唤起一种博大厚重的感觉。这的确是一部宏伟的、雄心勃勃的、议论纷纷的作品。站在更高的历史舞台上,以俯视的姿态,自信而有力的语言,在整个时代的背景下,刻画了一个具有独裁性格和精明干练的政治家,清洗内政,抵御外敌,利用政治,控制皇帝一切活动的真实形象。口语记录的很多原材料,方便营造生活氛围。作者不时在描写中作出评论,有钦佩而无赞美,有批评而有讥讽而无严厉的批评。他所持的尺度是完全现代的,是基于国家利益的。作为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奠基之作之一,它当之无愧。

这本书以这段话结尾:

整个中国不是一家一姓的事情。任何人追溯祖先的时候,总会发现很多史诗般的事实;有些是光明的,有些可能是暗淡的,但当我们想到我们的祖先,他们为自由、发展而奋斗,甚至为生存而流血,我们当然看到了过去的无限荣耀,我们必然会展望未来。前进吧,中华民族的每一个孩子!

紧接《张大传》之后的《王守仁大传》,一直没有合适的出版机会。手稿在文革中丢失了。它还活着吗?王先生认为,这本书旨在褒扬的“知行合一”的实践哲学,大胆否定理学的思想解放精神,这是中国所需要的人生态度。王阳明是朱先生的唯一传人,而则是一种颇具诗意、充满玄学气息的学说。朱老师是怎么写这本书的?可惜丢了。

朱东润先生的《杜甫续论》

《陈子龙及其时代》写于1982年,朱先生87岁。书名本来应该是《陈子龙传》,但有关方面觉得与传记大师个人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时代大事占了太多篇幅,又怕名字与现实不符,就改了现在的名字。王先生在序言中讽刺地说,这是由于面对八股传统。这本书的风格确实有些不正常。它的章节不是按传道者的事迹列出来的,而是由传道者的传记和时代大事组成的。明政权与李自成、张等起义军、简有为的相互影响;明宫三大案、魏忠贤执政、林东党、复社等一系列事件,几个社的兴衰,南明各政权的兴衰;崇祯皇帝、吴三桂、洪承畴、袁崇焕、左良玉、黄道周等人物的活动,构成了明末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在这段历史中,传教士陈子龙从一个致力于名誉的学者成长为一个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人,直到他拯救了那些处于危险之中并牺牲了自己生命的战士。

朱先生表现出他对历史的尊重和深刻理解。比如书中明确指出,农民起义是由明朝的腐败统治引起的,明军无力两线作战最终导致清人入关的结局。这不是吴三桂能创造的事实。历史上往往有人们不愿看到的情况,也有个人无法挽回的不幸。但并不意味着个人可以放弃责任。这就是书最后说的:

一个真正的战士必须坚持战斗,直到胜利或死亡。

在写作方法上,陈子龙的传记也不同于以往的先生传记,起初他认为中国需要的传记文学应该是“有史、有据、无大惊小怪、无褒无贬的作品”,他认为英国军事家的《维多利亚女王传》这种简单的风格不适合中国的现状。所以,王先生以前的传记确实有引重的特点。可能他认为条件逐渐成熟,杜甫许伦变了。陈子龙的传记,除了他自己的诗之外,很少引用和修改,并将大量的材料融进直接的叙述和描述中,这使得他的文学风格极其流畅。结合宏大的背景、敏锐而发人深省的思维、热烈的感情和现实的氛围,全书呈现出战略上的优势和宏伟的风格,给人一种宏伟的感觉。这与当时思想解放的社会条件直接相关。

朱东润先生的《陈子龙及其时代》

1986年,91岁的朱先生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他开始写他最后的传记文学《袁文嗥传》。他以顽强的意志坚持到了最后一刻。1987年12月初,《元·文嗥传》出版;18日,参加博士论文答辩;20日因全身性黄疸住院;1988年2月10日去世。这就是王老师说的:“士兵战死沙场,老师终于讲课了。”

王先生晚年孤独而焦虑。我经常对人说:“文化大革命之类的事情还会发生。我看不见,你还是会遇到的。”当然,这不是一个好的预测,但我们可以看到你如何不能忘记你的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1.《朱东润 百年中文·忆先生 | 骆玉明:中国传记文学家朱东润》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朱东润 百年中文·忆先生 | 骆玉明:中国传记文学家朱东润》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670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