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全球竞争,企业越来越发现知识积累、知识创造和知识传承的重要性,这使得更多的组织思考如何引入知识管理。随着新的知识管理从业者的进入,他们经常会问中国的知识管理圈过去发生过哪些重要事件。规则是什么?对未来有何影响?
下面,我们用一个图片来告诉你,中国知识管理20年的历程。当我们回顾、梳理和分析过去中国知识管理的重要里程碑时,我们会发现,每隔六七年,中国的知识管理就会发生一些重大变化。综上所述,大致可以分为萌芽期、KM1.0期、KM2.0期、KM3.0期等等。
图1:中国知识管理发展的20年历程
一、萌芽期(1998年~2004年)许多外国学者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知识管理。1996年,经合组织发表了重要报告《知识经济》,将知识经济定义为知识经济。1998年后,“知识经济”一词频繁出现在许多公开媒体、杂志和期刊上,北京大学的董笑影、全国人大的左美云、张斌、浙江大学的顾新建、香港理工大学的李荣斌等众多大学学者纷纷开始研究知识管理,中国的知识管理进入了萌芽阶段。
与此同时,中国知识管理网、中国CKO学习型组织网、中国知网等网站开始建立,王德禄主编的《知识管理:竞争力之源》、夏景华主编的《知识管理》、董笑影翻译的《知识管理十步》、杨开凤翻译的《知识管理》等书籍相继出版。
一些国际知名的IT厂商和管理咨询公司,基于自己简单的知识和实践的知识服务,对未来知识管理的发展趋势有所洞察,并作为传播者,大力倡导知识管理。惠普还在中国设立了第一任首席知识官CKO·高建华,以及一些国内领先企业这时候开始陆续试水。
长城战略研究所、AMT、兰陵、中国知识管理中心、CKO网站等本地知识管理服务提供商。,开始在中国提供知识管理相关的教育培训、咨询辅导、软件实施等服务。与此同时,中国知识管理理论与实践专家研讨会于2003年在北京举行。人们对如何将知识管理理论引入企业实践非常感兴趣。
大约从2005年开始,更多的企业已经开始进一步探索、探索和实践知识管理。国内各种知识管理的论坛和沙龙在各地举行,国内知识管理的发展进入了KM1.0的“探索阶段”,知识管理的热潮一度成为普遍做法。
在这个阶段,企业主要构建知识库IT系统,重点是文档管理、知识分类、权限设置、知识搜索、知识门户等。,并在企业内部管理中强调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管理和一体化管理。不同的组织根据自己的业务特点,都在探索,如果知识管理能更好的实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在企业实践的基础上,我和夏景华博士共同撰写并出版了《知识生存——知识管理方法论》、《好好学习——企业知识管理,从认知到实践》等书籍,试图提炼和总结中国本土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一些方法。虽然这几本书比较“土”,但是遇到KMer,很多知识管理从业者,都会提到这本书,觉得对推动工作有帮助,这是他们知识管理的关键。
随着不同企业探索知识管理模式,希望行业有共同的知识管理术语、框架和模式可以遵循,这已经成为业界许多知识管理从业者的强烈需求。在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的推动下,2009年正式颁布了第一个国家知识管理标准GB/T 23703.1-2009,该标准融合了众多知识管理实践者和研究人员的智慧。之后陆续制定了其他知识管理标准,至今已经发布了10个知识管理相关标准。
此外,想象网于2006年成立并发布,成为中国经理人的交流平台。很多知识管理者也在上面写博客分享经验。之后,随着互联网Web2.0的兴起,基于社交网络的平台和应用层出不穷,如Renren.com、Kaixin.com、新浪微博、维基百科、微信等。,实践社区的警察变得火热起来。这些新思想和新技术为下一阶段企业知识管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在互联网Web2.0的冲击和影响下,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方兴未艾,对社会企业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更多的企业开始进入市场,继续以知识社区、员工网络、专家黄页、团队空室、百科词条等新方式实践探索知识管理模式。中国企业的知识管理实践已相继进入KM2.0“升级阶段”。
作为世界上最权威的知识管理奖,被称为知识组织的“奥斯卡”——“最受尊敬的知识组织”MAKE奖于2011年引入中国,对国内企业的知识管理实践起到了积极的标杆作用。宝钢、招商银行、招商证券、福建网龙、西门子中国、青岛啤酒、用友软件等7家mainland China企业首次获得2011年中国制造奖,其中招商银行、福建网龙、西门子中国等3家企业也获得了2011年亚洲制造奖。
随着公司之间的对标,中国知识管理从业者开始自发形成联盟。2014年以来,通过众筹、众包等方式,在中粮、腾讯、中科院等地举办了知识管理从业者论坛。来自企业一线的KMer齐聚一堂,分享实践经验,共同学习提高。后来,中国知识管理联盟CKMA成立,并于2015年10月在北京大红门成功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创新与知识管理联盟IKMA准备成立,MAKE奖升级为“最具创新性的知识组织”MIKE奖。2018年11月,第一届会议和第九届亚太地区知识管理与行动计划峰会在杭州成功举行。
在此期间,国家知识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15年2月正式成立,并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国家知识产权局负责认证委员会的日常管理和业务指导。秘书处设在中国国家标准化研究院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秘书处的附属单位是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此外,由中国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图书情报工作杂志出版的纯网络学术期刊《知识管理论坛》于2016年进行了新的修订,并成立了新的编委会。
经过系统策划、众包撰写、审核修订,知识管理最佳案例集《知识的秘密+实践》分别于2015年和2017年出版。其中,中国航天第一研究院、中粮研究院、华为、新东方、招商证券、阿里巴巴、越秀集团、东软、奥雅纳、百度、宝钢、思迪国际、远东控股、西门子、用友等国内优秀知识管理案例新鲜出炉,呈现给读者。这些鲜活真实的珍贵资料,读者在不同时期反复阅读,会引起不同的思考和联想,一度成为KMer书桌上必备的书籍。
此外,Sunwalker知识网络平台也在2016年发布了测试版。该平台尝试知识付费模式,通过文章、音频、视频、约会、活动、社区等方式传播和推广企业知识管理的理论、实践和方法。通过专题咨询提高企业知识管理从业人员的能力;通过咨询和指导,解决企业知识管理实施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截至目前,已发表优秀文章2000余篇,点击阅读用户总数超过500万+。
还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知识管理“四季”研讨会于2017年正式设计启动。“四季”研讨会以提高组织内用户知识管理成功率为目标,以实际问题为导向,邀请一线大咖为导师,口传核心机密,前往标杆企业实地学习。通过案例、对话、模拟、演练等。,KMer同学可以一起搭建能量场,了解知识管理的精髓和智慧。到目前为止,已经培养了200多名专业知识管理人才,这是一个真正能让学生渗透内心的知识管理道场。
经过多年的低调、积累和沉淀,很多中国企业开始从优秀走向卓越。在向行业高端价值推进的过程中,很多企业已经开始进入无人区和深水区。2019年,世界各种力量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处于世界格局变化的漩涡中。随着国家竞争的升级,原始知识的能力也提升到了战略高度。我们正处在一个宏伟的时代背景下,对知识管理进行反思和定位势在必行。
图2:2的四个象限:网络开发
在2007年全球语义大会上,提出Web开发可以分为四个象限,分别是Web1.0、Web2.0、Web3.0和Web4.0。Web3.0,即“语义网”,是为了增强知识推理的维度,强调知识、语义和本体之间的联系,这正是人工智能技术的范畴。所以KM3.0必须借用人工智能,需要重新全面升级。
在KM3.0中,人工智能、工业4.0、知识工作自动化等应用会越来越激烈。斯坦福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的纳尔逊教授说:“人工智能是一门关于知识的学科——如何表达知识,如何获取和使用知识。”一方面,具有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将取代许多人类任务。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本身需要更多的人来训练自己,学习知识表示、知识获取和知识使用。
对于那些搭建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桥梁的人,如各行各业的老师、专家、模型构建者、算法设计者,无疑有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知识管理从业者KMer无疑越来越受到重视。正是KMer通过对知识的操作和管理,使隐性知识显性化,显性知识规范化。KMER做的其实是中间翻译和转换的桥梁工作。
我们可以看到,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日新月异,创新和突破会加快,各行业类似的应用场景会逐渐增多。随着越来越多的业务规则被标准化和编码,那些机械的、可重复的工作将逐渐被机器智能所取代,这将逐渐解放人类的生产力。那么,其他更深层次的问题就会出现。
比如作为人类,我们该何去何从?如果用心良苦的人工智能创造了一个丰富的物质世界,那么人类空该如何利用业余时间和精力?人类有哪些独一无二,人工智能模仿无法超越的遗迹?是人类的直觉、创造力和智慧吗?如何提高人类在这方面的意识和精神能量水平?未来会有新人类进化吗?
有些人会不寒而栗,有些人会平静快乐,有些人会热血沸腾。
来自作者的消息
作为一个爱知识、爱学习、爱智慧的人,你想进入知识管理圈,为管理和经营个人和组织知识而奋斗吗?限于个人经验和视野,本文可能会错过中文知识管理。如果能提供一些新的线索,欢迎大家互动分享。
也欢迎大家和欣赏的朋友分享这篇文章,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让我们一起快乐成长。
1.《海尔知识库 吴庆海:一张图说清楚中国知识管理发展20年》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海尔知识库 吴庆海:一张图说清楚中国知识管理发展20年》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729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