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缪尔·泽勒在Unsplash上的照片,本文来自微信官方账号:中国科学博览会,制作人:李婷,lasg

在网络和现实中,我最常被问到三个问题,其中第一个是:这是地震云吗?

令你失望的是,地震云并不存在,也没有云可以预测地震。

传闻中的地震云

“地震云”的发展历史

人们认为奇怪的云是地震的前兆,这在古今中外都有悠久的历史。

1624年,明日初,意大利传教士龙华明、高以智从西欧提取古籍,撰写《地震解》一书,呈与太宰李松玉。其中,在第八章“地震的预兆”中,预兆5是“地震云”:“天中或日落后天空晴朗,云细如线,很长,地震预兆也在。”

传闻中的地震云

中国古代很多地震的记载中,都强调以前有奇云。例如:

1680年9月9日云南楚雄6.5级地震前,“从西北方向看,黑雾笼罩天空”;

1815年10月23日,山西平陆6.7级地震前,“西南方天空是红色的...晚上有云”;

1935年宁夏隆德县《重建隆德县志》:“突然乌云如长蛇,跨空,必然引发地震”;

甘肃天水,1936年:“是积云密布的一天空,下午1点大地震将会聚集”;

1941年5月5日黑龙江绥化6级地震前:“伪县政府首长看到西北天空有三串烟云空,中间黄而亮”;……

“地震云”一直存在于民间,但后来被作为“理论”发扬光大,日本市长三郎太对此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郎太曾担任日本奈良市市长。需要强调的是,他没有地质学或者气象学的专业背景。

肯塔·三郎太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肯塔·三郎太开始普及“地震云理论”。他说:“2003年6月26日,在奈良空上出现了一片异常的云,它的颜色和形状像一条长长的黑色蛇,横跨东西方向。当我预测会有地震时,我引起了轰动。两天后,距离奈良160公里的福井发生大地震。”

福井地震后的废墟

肯塔·三郎太将这种云命名为地震云,并说在中国唐山地震的前两天,日本九州出现了一种地震云,“就像把天空分成两半”。

“就像把天空一分为二”地震云

肯塔·三郎太使用观测地震云的方法来预测地震,这种方法持续了30多年。他声称曾预测1948年日本发生三次7级或更高的地震,1979年发生两次地震。

20世纪80年代,他与日本九州大学的甄郭达觉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陆大炯合著了《地震云》一书,该书于1981年在中国出版。

80年代是中国“地震云”的黄金时期。当时中国科学界一片废墟,1976年唐山大地震留下的恐惧和悲痛太深。全国都渴望找到预测地震的方法。

1976年唐山大地震

因此,“地震云理论”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甚至步入了中国科学界。陆大炯1981年在《科学通报》上发表地震云观测论文,1982年出版《地震迹象与云》一书。

然而,人民的热情更高。日本成立了“地震预报俱乐部”,中国也成立了“中国地震迹象和云研究协会”。

然而,“地震云理论”一直没有被主流科学界所接受。随着科学认知的发展,地质或气象专业人士已经委婉或直接反驳了。

美国地质勘探局曾明确表示,地震前出现某种云并不一定与地震有关。中国气象局曾说“没有足够的事实证明地震与天气的内在联系,也没有证据通过卫星云图预测地震”。“地震云理论”逐渐从严肃的期刊和出版物中消失。

但“地震云”在民间依然有着广阔而深厚的土壤。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人相信观云可以预测地震,一些民间“地震云专家”仍在发布自己的观云新闻,与一定数量的信徒一起预测地震。

什么是“地震云”?

20世纪80年代,一些发表的《地震云研究》认为地震云有带状、放射状和干涉条纹三种类型,并附有照片。

回顾今天,尽管这些“地震云”历史悠久,照片模糊,但我们仍然可以认出它们。其实云的科学分类中也有对应的物种,而且很常见。

例如,“带状地震云”实际上是层积云或豆荚状高积云。

当年拍摄的“条纹地震云”

再比如“径向地震云”,其实就是一种会聚的高积云。

当年拍摄的“径向地震云”

再比如“干涉条纹地震云”,它实际上是一种波状的高层云。

《干涉条纹地震云》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的“地震云研究”试图用一些科学的方法来限制和区分“地震云”,那么现在,当“地震云”已经完全退出科学界的时候,现在的民间“地震云专家”就更加无拘无束和漫不经心了。

他们把所有“诡异”的云都称为地震云,“诡异”是一个主观的词。什么是怪异,什么不是怪异?完全没有客观标准。

比如2016年2月17日下午,江西婺源出现了这种云,被描述为地震云,引起恐慌,但其实是波状层积云。

江西婺源波状层积云

2010年1月7日潍坊也说有地震云,也是波状层积云。

潍坊波状层积云

今年7月28日,长春炸毁了朋友圈里的“地震云”,其实是高积云半透明。

长春高积云半透明

现在打开搜索软件,搜索“地震云照片”,会看到各种高积云、层积云、卷云、卷云...但它们都是天空中最常见的云空。

甚至还有一种由飞机喷出的水蒸气形成的轨道云,也被称为“地震云”。飞机飞过也是地震的征兆吗?

跟踪云

网上的“地震云”多为高积云或层积云,因为这两种云容易形成波浪状、絮状、透明状、放射状、荚状等“怪异”形状;此外,有时在傍晚或清晨,夕阳或日出的颜色被染色,更被怀疑是“天有异象”。

“地震云”命中率高

当然,“地震云专家”可以天长地久,并不是他获得了虚名。人们还有一套令人困惑的“证据”,就是“命中率高”。

例如,他们说:

中国5·12汶川地震前三天,山东临沂出现“绳状地震云”;

中国四川雅安地震前一周,杭州空出现“震云”。

2008年6月1日巴士海峡地震前一天,合肥出现“地震云”;

……

512汶川地震

说三五个例子,普通人被忽悠了,觉得是啊是啊,打了那么多次,就算不全信,也不能全信。

那么,为什么能打很多次呢?

其实说坏了也没什么稀奇的。

我在网上专门看了几个知名的“地震云专家”。他们的方法是贴一个“怪异”的云,并宣布它为地震云。之后,在短短几天,长达一个月的时间范围内,世界任何地方都发生了地震,被认为是“命中”!

“专家”眼中的地震云

这个精度太粗糙了,简直就是霸王条款,很难错过。

按照这个准确率,天气预报可以改成“今天、明天、后天甚至一个月内世界某个地方会下雨”,准确率可以上升到每分钟100%,很难下降。也有很多“地震云专家”的粉丝自诩“比天气预报还准”——真是让气象员哭笑不得。

有人说,地震能比得上雨吗?下雨是常事,地震是小概率事件!

你看,很多人总觉得地震很少,几次“打”都是神算子。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事实上,地震每天都在发生。

据统计,全球平均每年发生500多万次地震,每天发生数万次地震。那些小地震就不算了,只算5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世界上一年发生1000次,几乎一天两三次。

换句话说,任何一个随便指指天空,捏捏手指,随便说一句“今天世界上将有一场5级以上的地震”,他就一定会赢,也一定会输。更有甚者,“地震云专家”也把时间放宽到了一个月以内。

“地震云专家”自称“多次命中”是真的,是谦虚。其实都是“一举一动”,每一次测试都会成功。

“地震云”的“理论基础”

“地震云专家”也提出了一些“理论依据”,试图从物理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等角度证明地震云的“科学性”。

思路类似,也就是说在地震前的“孕震期”,地球积累了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会从“破裂缝”中释放出来,以“地热”、“波动”、“次声波”、“电磁辐射”、“高能水汽”、“带电粒子”的形式“逃逸到空

这些专业词汇乍一听是唬人的,但经不起科学验证和推敲。

各种监测仪器从地表到高度空都密集分布在地球上,能量、波动、振荡、水汽、次声波、电磁辐射...可以被精确监控。

如果在地震之前,它们真的从地面出现,然后到达天空空,然后以云的形式反映出来,这些仪器怎么可能无动于衷,监测不到任何异常值?而是要等它们折腾到云端才能被人眼识别?

这些问题提了很多次,但“地震云专家”总是视而不见。

心理聚焦效应

“震云论”能获得民众的信任,也来源于大众的心理需求。

当人们遇到地震等重大灾害时,往往会回忆起事件发生前的细节,倾向于认为这些细节是“罕见的、不正常的”。其实这些“稀缺性、异常性”是经常发生的,只是平时人们不会特意去观察和记忆。这叫“心理聚焦效应”。那些看似诡异的“地震云”也是同样的道理。

貌似诡异的“地震云”

波状层积云、半透明高积云、絮状高积云...这些其实都是很常见很普通的云,每天都出现在世界各地的每天空里。但当它恰好出现在地震之前时,就会被赋予“天空预兆”的特殊含义。

面对地震这样可怕而突然的自然灾害,人类实在是太小了,无能为力。所以古往今来,人们都希望有一种简单直接的方法来提前预测地震的发生,让人们有机会躲过厄运。

正是因为满足了人类的这种心理需求,“地震云理论”才会一直有追随者。

本文来源于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李婷、lasg出品。制作者: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转载请注明微信官方账号来源。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本文由中国科学博览会授权虎嗅网发表,虎嗅网编辑。转载本文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和本页链接。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305522.html

以后你我还是孩子,不要下载虎嗅App,嗅创新!

1.《地震云 让你失望了,你耳熟能详的“地震云”并不存在》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地震云 让你失望了,你耳熟能详的“地震云”并不存在》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748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