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5月8日电:如何解决豫南部分麦田成为“白色土地”的问题?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冯大鹏、张
在小麦拔节期和抽穗期,新华视点记者采访了河南南部驻马店、南阳、信阳等3个市的9个县,发现在一些地区,两熟田变成了一熟田,本该油菜开花、小麦返青的田地被一片片“白地”所取代。
几年前,《新华视点》记者在采访信阳市3个县12个乡镇时发现了“白色土地”的存在。如今,“白土地”的范围正在逐渐向北跨越淮河蔓延。那么,“白色土地”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
高空航空摄影麦田变成了“白色的土地”
从泌阳县铜山乡信阳高速公路服务区,到淮河源头的桐柏县,从以丘陵为主的罗山县、光山县,到平原农业区的息县,记者用无人机进行了空中观察。无人机十几次起飞期间,未开垦的土地从高处空非常显眼,被农民称为“白色土地”。
在罗山县不动镇,我们可以从上升到200多米的无人机镜头中看到,除了几个池塘之外,灰黄色和淡绿色已经成为画面的主色调,而深绿色的麦田和黄色的油菜花零星地点缀着。无人机下降到地面飞行时,干枯的稻茬依次出现在镜头里,非常刺眼。
记者走进田野,发现镜头里的淡绿色其实是各种不知名的杂草。据附近村民介绍,当地的传统耕作习惯是春夏种稻,秋冬种油菜、小麦或紫云英。但是很多人一年只种一次米,所以这个季节,原本油菜花绿麦绿的田园风光,被一片片“白色的土地”所取代。
在桐柏县月河镇金桥村,航拍到了方圆一个数百英亩的荷塘,水面上有一个残余负荷。县农业局的一位干部告诉记者,相关地块早在六年前就只种了一季的水稻,四年前被当地的一个老板调过来,然后再种上藕。2016年底,因为没赚到钱,老板还没来得及挖池塘里还在生长的莲藕就跑了。土地流转失败后,没人想续租,村民也不想种,一直闲置到现在。
一些“白色的土地”由于没有耕种和茂盛的杂草,已经变成了牛羊的牧场。在信阳市平桥区五里店街道办事处,记者碰巧遇到一位村民带领三头水牛穿过田野。在他身后的田野里,你所能看到的只有一片片杂草,像绿色的地毯一样在远处回响着麦田。街道办丁家岗村一位姓周的村民表示,就持续时间和跨度而言,“白地”现象在当地并不新鲜。
长期关注河南粮食生产的郑州某农业咨询公司负责人李欣表示,根据后续观察,豫南弃麦季正在从312国道以南的早期界限,逐渐穿越淮河,由丘陵向平原蔓延。
多种因素叠加导致的小麦季节废弃
一年两茬变成一茬,这种小麦的田里生杂草。原因是什么?
一些地方农业干部解释说,这是豫南农业生产中一种独特的自主休耕现象。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确山县竹沟镇西丽楼村,张妮家门前的一片田里长满了草。张妮说,全家8亩地,儿女媳妇都在外地打工。连续五年,小麦季只种了3亩作为家庭口粮。张倪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一亩地最多能产800斤小麦,一斤小麦卖90毛钱,而种一亩小麦需要耕地钱50元,播种钱40元,小麦种子钱80元,肥料钱150元,收割钱50元。天气好的年份,不考虑人工成本,一亩小麦的收入在300元左右。
由于集约度差、劳动力不足、种粮收入低,小农户种粮积极性低,而种粮大户的情况也令人担忧,出现了种粮大户违约弃耕的现象。黄川县的一个粮食种植大户黄长福,从2009年开始流转土地。多年来实行春夏全稻,秋冬只种一两百亩小麦的模式。去年,所有的小麦都被遗弃了,留下了800亩“白地”。
“现在劳动力紧缺,人工成本上升到每天150元,投入越来越大。综合计算,单季大米每亩可赚300元。种小麦,基本不挣钱,甚至赔钱。”黄昌福说:“如果是休耕,传统上村民会在水稻收割后再种一季紫云英,返田后可以提高土壤肥力。这种情况下,大部分都被抛弃了。”
另外,在息县八里岔乡,从100米/高度的航拍图中可以看出,只有约一半的大片平地被绿色麦田覆盖。村民尹说,去年种小麦的时候,连雨水都排不好,有的没时间种,有的没种,周围很多地方成了“白地”。据专家分析,近年来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较高。当强风、暴雨和干旱发生时,当前农业生产的脆弱性就会凸显出来。由于降雨,农民未能种植小麦,这表明一些地方的农田基础设施仍然薄弱。
在弃耕危机中,农业供应方面有进行结构改革的机会
据郑州粮食批发市场资深分析师沈宏远介绍,数据显示,目前河南高标准粮田已达5300多万亩,成为全省粮食生产的“稳压器”。2016年,虽然总产量比上年略有下降,但仍达到历史第二高,此前已实现12次连续增长。“白地”大部分位于豫南丘陵地区,对全省粮食生产影响不大。
专家建议,要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就要稳定农民种粮的预期,从根本上增加农民种粮的收入。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政策,为农业结构改革提供动力。
一些专家认为,农业支持政策应该向规模经营的主体倾斜,同时农民应该注意分享成果。具体来说,一是要实施目标价格改革,通过差价补贴保护生产者利益;第二,利用好农业补贴,探索和完善农产品直接补贴等政策工具,保障农民收入。
河南省委农业综合办公室主任孙金峰表示,河南作为传统产粮大省,农业生产正在从过去的追求数量转向数量与质量并重,从过去的“吃饱饭”。有些农民种的小麦品种不对。一方面优质小麦供不应求,另一方面农民卖粮困难。这其实是小麦生产的逃逸序列。通过结构调整生产更多适销对路、优质高价的农产品,不仅是未来农业发展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白地”问题的出路。同时,随着土地流转的加快,需要进一步完善集约化经营的风险防范体系。
记者在淮河岸边进行航拍时,发现大片“白土地”上偶尔会有塑料大棚点缀其间。据村民介绍,大棚内种植土豆等作物,有的正准备将冬小麦改为春花生,这也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结构调整的一种尝试。
专家认为,当前农业发展已经进入转型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它为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提供了许多机遇;另一方面,存在一些转型误区,需要高度警惕。特别是在耕地红线、粮食安全等重大问题上,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引导。
1.《新华视点:豫南部分麦田变"白地"问题如何破解》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新华视点:豫南部分麦田变"白地"问题如何破解》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749536.html